宣纸上的火车:多幅工笔重彩蒸汽机车头图鉴,铁道人的浪漫谁懂陈海涛前进型内燃机车

近年流行蒸汽朋克概念,假设人类技术爆炸不是从电力革命,从新材料发展,而是延续依赖蒸汽动力,这种想象充满科幻艺术的魅力。

有位奇人,用中国画画出了60多幅蒸汽机车头。

诚然,在六七十年代搞建设,很多宣传画中都会看到机车,但这样成系列、带有研究史料价值的车头绘画,令人耳目一新。

陈海涛,辽宁阜新人,出生在1949年,他从小就爱画画,作为铁道世家的职业家庭熏陶,他和机车也有着不解之缘。退休后,陈海涛突发奇想:我何不画火车头呢?

2008年开始,他就陆陆续续画出了60多节火车头。我把他的机车国画整理汇编成文,供大家欣赏。

▍蒸汽机车头欣赏

该车由苏联伏罗希洛夫格勒与捷尔仁斯基工厂制造,为了解决运输能力不足问题,从苏联进口1054台,进口时定名为“友好型”,1971年改为FD型,FD是两个制造厂俄文字母ΦД的缩写,时速85公里。

该车配属于东北及华北各铁路局,20世纪70年代末陆续退役,1990年取消该机型号。

这是陈海涛绘画的第一幅,更像油画质感,漫天风雪间,FD机车别有一番硬汉柔情混合的气质。

2.人民型(RM)

1957年,大连机车厂将胜利型机车改造成人民型机车,时速110公里,共制造258台,1966年停产,它是当时我国干线客运的主型机车。

图中几乎看不到车身,车头红环上可以自定义八个金色大字,非常精美。两侧群山环抱,机车喷射青汽浓烟,疾驰而来。

1921年,由日本川崎工厂制造的窄轨型号,用于山区小曲线半径的米轨铁路(轨道宽一米),时速50公里,它曾是云南铁路运输主力。

我猜测陈海涛是为了符合云南的地理风貌,这幅与前两幅北国列车环境迥然不同。绿杨树荫的景色,配合车头斜照螺钉阴影,给人岁月静好之感。

4.建设型(JS)

1956年,由解放型机车改进设计而成,1957年制成的一种干线货运机车,时速85公里,多数配属于华北、东北铁路局。

建设型机车-未上色

一开始是橘红色底漆,还没喷漆。

这款网上资料有限,陈海涛提到1959年波兰制造,用于工矿企业和地方铁路。

根据陈海涛博客自述,一幅画要10多天才能完成。他追求准确的比例透视,让零件尽可能完整呈现,画面就丰满细致。这幅天太蓝,地面颜色也过重,他自己不是很满意。

又称“团结型”“巩固型”,这台由日本川崎工厂制造,用于调车作业,天津,京汉等地都有使用。该车为国家二级文物,现藏于中国铁道博物馆。

看腻了正面,这幅侧面长幅变换了视角,车头后方细节也一览无遗。

7.上游型

1959年由大连机车厂与唐山机车厂联合研制,为工矿企业以及调车、小运转作业所设计。

这幅只是为了表达风雪环境效果,下面那幅刻画了机车细节。

上游型机车

以上这幅尺幅大,陈海涛画了20多天。

这幅更是劳心费神,陆续花了2个月功夫,细节毕现,比照片质感更好。

是啥缩写懂的都懂,1958年济南机车工厂设计制造,时速60公里,主要用于工矿企业。

这幅先去色,只上红色,这种色彩处理也是今天P图的一种潮流。

窄轨机车,美国1926年至1930年间制造,曾配属在云南鸡个铁路服役。

这种机车行驶于鸡个铁路(从鸡街到个旧),铁路轨距只有0.6米,只有标准轨距的一半不到,是中国最后的寸轨铁路。

10.人民型1001号

人民型刚才介绍过,这台是是1958年4月生产的第一台“人民型”机车。

两边挡板十分厚重,让人一时无法分辨头尾。

11.“0号”机车

我国现存最老的一台蒸汽机车,1881年由英国工厂制造,1882年用于运输唐山一带的煤矿,国家一级文物,时速20公里。

传说初号机车身曾镶嵌有中国龙图案。0号车唐山地震时被埋,后存放到山西大同机车陈列馆收藏。陈海涛在这里运用淡青色调,非常符合我对清末民初的时代想象。

英国1909年制造,曾配属京奉线、津浦线、北宁线、陇海线铁路运行。

13.前进型

前进型式第一种我国自己设计的大功率干线货运机车。1956年由大连厂设计并制造,1958年到1961年,大同、沈阳等厂曾制造了42台机车,1988年停产。

1987年,大同工厂试制成功这台8001号波特炉前进型机车。后来我国机车动力发展方向变化,这台机车沦为样机,未继续试验,现放在大同机车陈列馆。

外形看起来和人民型比较相似。

“前进号,向着夕阳前进!”字里行间,抒发着陈海鹏内心的情怀。

机车也漂移,这一幅气势非凡,以不同颜色区分。

开封第二机械厂制造。我很喜欢火车与青绿色山间田野相配,视觉上特别解压。

1907-1908年美国公司制造,时速45公里,曾配属沈阳铁路局四洮铁路。

PL不是漂亮的意思,这款车是石家庄动力机械工厂于1958年制造,常用于林间。

难得在机车头看到火车司机,虽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但也给画面赋予了生机。

日本制造,原属胶济铁路。

这种浅蓝的车身与背后蓝天非常呼应,有日本淡淡的海岛味。

18.胜利型

“胜利”型601号机车是第一台同型号机车,1956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仿制,时速110公里,共生产151台,用于干线客运。

这列机车1934年由日本生产,中日战争时在东北服役。抗日战争胜利后成为我国人民的战利品,并更名为“胜利7型”。

19.“JF2型”2525号

1929年日本制造,在沈阳铁路局瓦房店机务段担当货物列车牵引任务。这是一台已报废的机车,有些部件已经缺失,该机车现存苏家屯机车陈列馆,供游人观赏。

20.窄轨小火车?

四川内江威远煤矿还在用的火车。该煤矿原来有几十台同样型号的机车,现在只剩下2台了,以后的命运还不知道如何?机车是1959年石家庄动力机械厂制造的,据说这种型号的机车全世界只有中国有4台。

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制造,曾配属上海、广州铁路,在沪杭线上牵引货运列车。

1935年德国产,现陈列在沈阳机车博物馆。

ST2型机车

▍写在最后

蒸汽机车曾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符合工业美学,现在很多文化创意园区也喜欢摆个火车头来吸引游客。

随着时代滚滚向前,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今天遍布全国的动车组,一步步演进革新。蒸汽机车无可避免进入博物馆,成为历史纪念和艺术品。

陈海涛用工笔重彩的手法,在生宣纸上一画就是十年。

他谈到绘画蒸汽机车的动机有四点:一来自己特别喜欢机车,一辈子都和机车打交道,感情深;二来机车不再使用,记录下来有史料价值;三则机车画出来漂亮,零件一个个非常耐看;四则没有前人用国画创作机车系列,自己也算一个创新。

我们看了这么多国画机车,能感受到陈海涛笔下那股敏锐的艺术直觉,这些画绝非简单地如照片一样的描摹,而是注入了人文情怀:那钢铁巨兽混合着北国风雪,也伴随着深林村田。白色的滚滚蒸汽,红黑交杂的铁皮,组成了活力之歌。细微处,油渍、冰柱、钢轨、远天、树林点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没有高超艺术造诣是不可能做到的。

是他赋予了蒸汽机车以灵魂。

可是这些精美机车图鉴在互联网上很难找到了,画质模糊,且散落凌乱,小歪将其汇编一次,希望这些画别被时光埋没,正如陈海涛不希望蒸汽机车被人遗忘。

“咣当,咣当,咣当……”我们都曾在有节奏的机车轨道声中睡意朦胧,仿佛转眼就在焊轨上疾行千里,安坐稳如泰山。我们认为那些便利理所当然,只是那种午夜梦中的机车浪漫,谁懂?

我是江户小歪,整理汇编不易,喜欢本文还请帮忙点赞,转发~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调兵山蒸汽机车节之旅:探寻中国最后的蒸汽机车(2024.1.31)今天早上,我们准时来到了调兵山火车站。 器材:HUAWEIELS-AN00 光圈:f/1.9快门:1/999963365焦距:6mmISO:50 自2007年以来,《建国大业》《铁道英雄》《钢铁意志》等140余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今年是第十四届中国辽宁(铁煤)蒸汽机车旅游(摄影)节。 00:29 jvzquC41yy}/onnrkct/ew472le;|z
1.坐绿皮火车环游中国,保罗索鲁笔下的八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书评如果不是为了完成这本书,没有人会连续做那么多趟火车。而且八十年代只有绿皮火车,条件当然不会很好,所以可想而知,他几乎从头抱怨到尾,一路吐槽不断。“中国火车上的条件有时真是差的可以。在长达12个月的旅程中我搭乘了近40趟列车,还从来没见过哪趟车上的厕所不脏的,车上的喇叭砰砰作响,一天要烦你18个小时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3=49981
2.托马斯小火车诞生70周年推大电影首进中国娱乐火车早就提速成高铁,可是当孩子们被要求画一辆火车时,95%的孩子画的还是蒸汽火车——哪怕蒸汽火车早就“退休”。动画电影早就流行3D模式,可是,今日首次进入中国的托马斯大电影《托马斯和朋友们多多岛之迷失宝藏》,依然只做2D中文版。技术,并不是推动世界前进的唯一动力。 jvzquC41pg}tzv|d0zooors0ep5xgw~w1{r0496812804944;78:3970jvsm
3.这家人祖孙三代都是火车司机56年把中国火车开了个遍在上海铁路局南京东机务段,姜家祖孙三人名气很响。从爷爷姜福临开的蒸汽机,到父亲姜爱舜开的内燃机、电力机,再到孙子瞿俊杰(随母姓)开的动车高铁,三代人把中国的火车开了个遍。 1956年,姜福临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火车司机。他驾驶着蒸汽机,穿梭在祖国大地上。这一开,就是27年。在儿子姜爱舜的脑海里,父亲开的蒸jvzq<84pgyy/eww0ep5oc}nxg1me1;53928198y423=149
4.在金秋的黑龙江桦南县寻访穿越时光的“蒸汽小火车”一辆窄轨蒸汽机车在佳木斯的林场里发出轰鸣,无数火车发烧友自发地去体验和感受那些只属于30年代的过往。 黑龙江桦南县,距离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很远,时间在这里被无限拉长,而历经坎坷的图佳铁路,和在这条铁路上跑过的森林蒸汽火车,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默默的记下了时光流逝的轨迹。 jvzquC41vtgwgu3khgth0lto1fgngrjqpmhwx4jgkrpppokcpm047xjvor
5.再见,蒸汽机车——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蒸汽机车摄影攻略(2014年修订版)大板到经棚的这近50公里铁轨上,近六年来都能够重新听到蒸汽机车“况且况且”的摩擦声和洪亮的汽笛,但通常只有三天。 (拍火车的人们 作者:李忠) 镜头里的司机、副司机、司炉 在铁路媒体任职多年的作家赵妮娜曾说“在我看来,没有哪一种交通工具像火车这样夹带着怀旧和忧伤的气息。对于中国人,火车是往事和人生聚散jvzq<84yyy4mktjhct4dqv4tqwzf1?9821
6.河北承德深山惊现废弃蒸汽火车头,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河北承德深山惊现废弃蒸汽火车头,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杨秀永 四川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为什么说大漂亮的大麻烦真的来了 醒酒汤 打开APP 美对菲的“双标”,从南海“罩着你”到救灾“抠搜的” 天知蓝 打开APP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执意从老家搬走? 侃侃世界之最 3跟贴 打开APP jvzquC41o07757hqo1|0xrigq1\TF>9FPSK/j}rn
7.去芭蕉沟看嘉阳小火车领略一段最美的传奇这里有中国铁道博物馆和嘉阳小火车科普体验基地。 蜜蜂岩 此处地形狭窄,列车经过此处无法转弯,于是采用了詹天佑发明的“人字形”掉头方式,火车车头会在这里换向。 人工换车头。 这里有中国铁道博物馆和嘉阳小火车科普体验基地。 有一个露天的小“博物馆”,旁边停了几辆老蒸汽机车头。 jvzquC41yy}/onnrkct/ew45;tukpk6
8.从中国铁道博物馆看60年机车制造赶超世界有百年历史的发达国家|中国铁道博物馆在北京有几座,位于前面附近一座,其中东郊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1号院北侧。 这里有影视拍摄基地《年代站》,年代站像一座曾经铁路的三等小站;有车站候车室,有铁路站台,有停靠在站台上的旅客列车、货运列车;当然,那个年代的铁路还是蒸汽机火车头;从20世纪的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有了自己设计制造的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755;:6B5a3:6b8@8:426229>wt94ivvq
9.《最后的蒸汽小火车》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中国一南一北的两座大山里,有两条不多见的火车线路,在铁轨上奔跑的据说是中国最后的蒸汽窄轨小火车。随着境遇的变化,这两辆蒸汽小火车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一列消失在时光里,另一列却成为那里的一段传奇。(《发现》 20171128 最后的蒸汽小火车 第二集)jvzquC41vx4de}{0eqs0496913702:4XKFGLG>[t;8iC9agO5ZJ:VR=3937137xjvor
10.奇闻:世界上最后一部还在工作的蒸汽机火车,就在中国|瓦特|蒸汽机|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蒸汽机因存在不可克服的弱点而逐渐衰落。但是在新疆哈密市三道岭煤矿却还有一部蒸汽机火车在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部仍在工作的蒸汽机火车了。 据了解,2015年的时候全中国也就内蒙古自治区的集通铁路、东北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的嘉阳小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2>68B7a3;>d8::5e26229zzeg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