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变的汽车舱内空间,到了该变一变的时候底盘座椅座舱乘客舱新能源汽车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作者 | Juice编辑 | 志豪

关于汽车座舱空间的未来,你期望发展成什么样?

无论对于乘客还是驾驶员来说,在出行中都需要待在车内,车内空间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出行体验,因此,车企对于车内空间利用率和舒适度的追求从未止步。

但是也需要认识到,由于汽车动力系统结构的存在,汽车内部可用的空间始终无法全面释放。另一方面,汽车从发明到现在,车内的结构如座椅安排、空间布局等一直都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

而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兴起,汽车的底盘开始改变,动力电池集成化、线控技术的出现,让车辆更多的功能集成到了底盘本身,留给轮上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充裕,为轮上空间革命奠定了基础。

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的伦敦电动汽车公司LEVC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提供更好的车内空间,在今年5月4日举办的首届Tech Day上,LEVC正式推出了空间导向型SOA纯电架构,突破了传统汽车的空间结构限制,将更多的零部件集成到了底盘当中,形成了平整的底盘系统,最大程度上释放了车内空间。

有了更加富裕的轮上空间,LEVC也开始把车内空间的定义权交给用户,在微博、知乎等平台上发起了空间共创活动,让参与者通过自己构思+AIGC生成图的方式,尽情展示了自己对于车内空间的思考。

通过这次活动,LEVC收获了非常多宝贵的意见,对于轮上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做了一些新的思考,而这对于所有主机厂来说都将会具有不错的借鉴意义。

一、超20万网友参与 未来座舱更加清晰可见

今年8月份,LEVC联合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LEVC考文垂研发中心三方,共同发起了一次关于汽车第三空间的探讨活动,在微博、知乎等平台上发起了相关话题。

在知乎上,LEVC发布话题#如果穿越到十年后,汽车上的「第三空间」是怎么样的?#,引发了1133人关注,801人参与讨论,共127万人浏览阅读。在微博上,LEVC也发起了#最受追捧的未来轮上空间票选#,一共有11420人次参与投票。

整个活动,一共有科技、家居、娱乐生活、食品、服饰、旅行等圈层的24个品牌参与,23333名全国用户共创,最终共形成1000个共创空间。

▲用户共创图(图片由AI生成)

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让汽车制造商更加清楚用户的需求,整体上来看,用户对于第三空间的主要诉求在生活、科技和娱乐等方面,而对于未来的第三空间的追求也有了一些变化,即朝着需求细分、场景多变和功能互通的方向发展,用户的需求日趋个性化。

▲用户对于车内空间的主要诉求

这也反应了汽车行业未来的竞争趋势所在,空间是用户对于汽车的本质需求,未来汽车空间将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等多种场景下扮演重要的角色。

因此,这一活动最大的价值就是:明确用户对车内空间在哪些方面还有更多的想法,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新的方向指导,从而在轮上空间方面掀起一场彻底的改革。

而LEVC创立115年来,一直都在聚焦轮上空间,首创出行对向会客座椅、安全隐私舱隔断、副驾行李舱等技术创新。对于用户的不同诉求,LEVC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二、革新车辆架构 为轮上空间改革奠定基础

趁着LEVC发起共创活动的热潮,车东西也对几个场景进行了思考,并且还通过AI工具生成了一些画面。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需要在车上办公的时候,因此汽车需要有大屏幕、办公桌和环绕式的设计。

▲未来汽车座舱商务空间构想(图片由文心一言生成)

旅行也是当代人比较喜欢的活动,在旅行中,乘客可以坐在可旋转的躺椅,随时观看各个角度的景观。

▲未来汽车座舱旅行空间构想(图片由文心一言生成)

而娱乐空间也是必不可少的,车内也要有一块大屏,可以用来看电影、打游戏和k歌,还要有一张桌子可以用来玩桌游。

▲未来汽车座舱娱乐空间构想(图片由文心一言生成)

当然上面的也只是一些想法,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的诞生,主要是因为目前汽车的车内空间可玩度不够丰富,用户都想要加入更多的新玩法。

想要实现这些功能,仅靠想象力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技术的进步才能为梦想成真奠定基础。

从技术上来看,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对车辆的底层架构进行一些调整,目前燃油车的三大件必须要堆在底盘上面,导致车辆的前部或者后部空间会被侵占,甚至传动轴的存在还会侵占车辆中间位置。

而新能源虽然取消了三大件,但是三电系统也仍然会侵占车辆轮上空间,导致轮上空间无法完全释放。

因此,目前的汽车制造商在强调车辆空间的时候,会重点强调车辆的轴距,想通过更长的轴距来证明车内空间更加充裕。

但这仍然是在现有的架构上做补救,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车内空间的完全释放。

LEVC则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思路,正式推出了SOA(Spa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一个以空间为导向的纯电架构。因此,对车内空间的进一步释放就成了这一架构最大的不同。

整体上来看,SOA架构采用了OD技术,最大限度地释放车辆前舱空间。

▲SOA架构

同时,通过优化车身纵横梁的走向和后悬架的高效扁平化设计,实现了舱内地板的完全平整,这也为1.9m的一体式无极滑轨的布置提供了技术基础。

此外,通过尾部下沉式设计和超长架构带宽,车内空间进一步释放,整车的空间利用率达到了75%,而行业平均水平为67%。对于目前的汽车来说,车内空间提升1%都很困难,而LEVC的SOA直接提升了8%。

由于打破了物理结构的限制,LEVC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车内空间设计。

比如说,目前的汽车由于空间的限制,最多采用了三排式的座椅设计,而且第三排一般都会比较拥挤,相信体验过市面上大多数MPV或者六座/七座SUV的用户都有相同的感受。

SOA架构由于实现了舱内地板平整,加上1.9m的一体式无极滑轨,可以让车内布局更加灵活自由,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都可以有不错的空间表现,实现二三排体验平权。

而由于尾部下沉式设计,还为车辆增加第四排座椅提供了技术支持,甚至可以实现“2+2+2+2”的座椅设计,同时保证每位乘客体验舒适周到,可以让汽车成为用户的“陆地私人飞机”。

如果用户有更加个性化的需求,SOA架构也可以提供空间支持,正因如此,LEVC推出了“XSPACE”空间场景自定义,满足用户更加个性化的要求。

▲SOA架构

所有想象的实现都需要技术的不断进步,而LEVC推出的SOA架构正是从技术层面出发,给开发更加好玩的第三空间提供了空间基础,有望推出用户的“梦中情舱”。

三、车内空间率提升 更多可能才会出现

结合汽车行业座舱的发展历程,就能发现LEVC做出的改变更具突破性。

卡尔·本茨发明汽车的时候,座椅设计参考了马车的设计,前面是驾驶员(马车夫),后面是乘客舱,而此后汽车的外观在百年间经历了不断的变化,但是对于大部分车型来说,仍然是两排式的设计,前面驾驶舱,后面乘客舱,并且车内空间的释放始终难以更进一步。

进入到电动化时代,随着CTC技术、线控技术的出现,更多功能集成到底盘上,车内空间也有了进一步释放的可能性。

并且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智能驾驶正在不断落地。随着自动驾驶的最终实现,车内空间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显,因此提前布局第三空间改革也势在必行。

LEVC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最终推出了SOA架构,打破了物理极限,通过OD技术、尾部下沉式设计、大平层地板,为“XSPACE”空间场景自定义提供了技术基础。

随着功能的逐步落地,车辆的驾驶属性将会不断降低。具体来看,目前的智能驾驶功能,都需要驾驶员或者安全员监督车辆的驾驶行为,因此像驾驶舱、方向盘、油门刹车等硬件仍然需要存在。

等到自动驾驶完全实现,车辆可以自己行驶,不需要驾驶员的参与,目前在SOA架构已经具备了技术基础。

而要想让旅途变的更加有趣,座舱内需要有足够娱乐休闲项目。

这些要求实现的底层要求就是空间,有了空间就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LEVC的SOA架构正是一个以空间为导向的架构,将车辆的得舱率提升到了75%,车内空间直接顶配。

SOA架构下的车型,由于打破了物理极限,底盘更加平整,车内空间得到了释放,相比较同轴距的车型会有更好的空间表现。

有了这样的空间基础,乘客就可以在车里办公、娱乐或者休息,让汽车变成真正的第三移动空间。

整体来看,更加充裕的车内空间将会带来更加彻底的轮上空间革命,而LEVC已经为这轮革命做好了准备。

结语:轮上空间将会是未来汽车的最大卖点

目前汽车行业正在掀起百年来最大的变革,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的主题。目前的智能化主要分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大块,智能驾驶解决的是驾驶层面的问题,智能座舱解决的是舒适性方面的问题。

而随着智能驾驶能力的不断释放,当车辆能够自动驾驶的时候,舒适性就将会成为汽车最重要的卖点。甚至可以认为,未来汽车最大的竞争点就会在智能座舱,因此对于车内空间思考必须提前开始。

LEVC作为车内空间领域的资深玩家,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思考,目前又结合最新的技术进展推出了SOA架构,进一步提升了车辆轮上空间,为更多的可能性做好了技术布局。

可以说,在轮上空间革命浪潮掀起之前,LEVC已经打响了第一枪。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线控底盘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图5 EMB的结构图 EMB结构极为简单紧凑,制动系统的布置、装配和维修都非常方便,同时由于减少了一些制动零部件,大大减轻了系统的重量,更为显著的优点是随着制动液的取消,使汽车底盘使用、工作及维修环境得到很大程度改善。 通过控制EMB控制器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即可控制各个车轮上的制动力矩大小。其原理是在各车轮上有电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7148721479;?;62a718;8356=70|mvon
1.蔚来取得车辆前纵梁框架结构及车辆专利,增大了车辆的前舱侧前布置空间|金融界2025年5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车辆前纵梁框架结构及车辆”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222820144U,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7 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前纵梁框架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微小车型或前悬距离较小车型前端布局jvzquC41f{428<3eqo5bt}neng5KX;<57R>17:>SKMQ/j}rn
2.如何做好整车开发的平台与架构?图9 两种典型的发动机前舱结构 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这不是我们今天的讨论的重点,我们要讨论的重点是:在一个企业的主打产品中,只能用一种方案。如图10所示,如果方案不同,则碰撞时主要受力的出发点不同,导致总布置的方法不同,从而使得很多系统、零件的原理不一样。在它的背后意味着巨大的时间和财务成本。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73885:16<69<>86a?6:B<3;:>/uqyon
3.卫星通信系统论文广播载波应用方式的其核心思想是利用MF-TDMA体制中多载波的优势,增加一条专门的广播载波用于广播发送,并在地面终端上增加一路解调器,专门用于接收该载波广播数据。如图3所示,为具备双路解调的地面终端设备组成带广播载波的MF-TDMA系统的帧结构。 图3 广播载波广播方式帧结构示意 jvzquC41yy}/{ofdkcu/exr1hctxgw4438960qyon
4.理想MEGA电吸门之谜车门门锁车窗玻璃汽车有网友换了个视角,提出:MEGA是因为有了车门SOB梁才少了电吸门锁,而L8\L9却配有,这不是说理想汽车之前不注重车身碰撞安全。 这个观点就刻舟求剑了。SUV和MPV的车身设计逻辑完全是两个概念。MPV会比SUV更极致地压缩前舱空间,因此对座舱区域加强不足为奇。特别是对有后排侧滑门的车身结构,通过强化前排车门,也能jvzquC41f{428<3eqo5bt}neng5JVX99U6J17;
5.座舱域常用几种通信方式,你必须知道!输出电路将数字信息的功率放大,有些还要还原为模拟信号,使其驱动被控的调节伺服元件工作。,例如继电器和开关等。因此,ECU实际上是一个“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它是由输入处理电路、微处理器(单片机)、输出处理电路、系统通信电路及电源电路组成的结构。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1485:19>7;@566a72597787750|mvon
6.【热管理】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图2 整车热管理方案工作原理图 1.3控制策略设计 整车热管理系统在保证高温散热和低温快速冷启动的基础上,还应尽可能减少系统的寄生功率损耗,因此需要根据上述整车热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制定合适的控制策略,以保证系统各部件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冷却效率。其中由汽车前舱布置空间受限,该系统多个回路共用一个冷却风扇,因此本文从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87317>53>678a716@7;6:910|mvon
7.图奔驰A级车身结构及连接工艺解析发现运动论坛前舱细节图 为提升视野,对ABC柱进行优化,A柱通过门框结构优化、减少A柱止口长度,减少胶圈宽度,内饰结构jvzquC41en{c0jzvqjung7hqo0io1kgu1vnsgji178>:8?>gd9?6:=fg1:=:4?:29/7/j}rn
8.宝马汽车平台架构的电气化以及i4和iX产品解读差异点体现在,车身前后保险杠,车身的裙边,前轮眉。 车身整体前部安全溃缩区域一致,前舱布置区域差异,后备箱底部由于后面电机的布置所以差异化,底部邮箱布置区域差异化,车身底部由于电池的布置有差异。 通过车身产生消费者可感知的差异,车身骨架结构通过实现不同的动力布置产生不可见的差异。 最近有媒体指出宝马正在规划未来新的架构-“NeujvzquC41yy}/7:kwuc4dqv4enkkov8nphqxnc}nqp1oohxwocvoppmjvckr0km442::/j}rn
9.文灿股份:公司已为多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量产供应一体化车身结构文灿股份(603348.SH)1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为多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量产供应一体化车身结构件,涵盖一体化后地板、一体化前舱、上车身侧围等产品,公司目前在根据客户定点项目进行产能增加,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 (记者 张喜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jvzquC41yy}/pki0eqs/ew4ctvodnnx14286/96/35549;53884ivvq
10.6种线束设计阶段降成本方案连接器推进电气架构优化, 可有效简化线束结构。电器件数量越多, 线束越长。推进电器件集成, 可减少连接器和线束分支数量。以某电动车项目为例实现高压电气架构优化,高压线束成本和质量大幅下降。汽车架构优化后高压线束长度由22 m下降到9 m, 质量由13.5 kg下降到4.8 kg, 高压线束成本大幅下降了41%, 如图4 和图5 所示jvzquC41yy}/gujehctt0lto1euopnhvqt532;9264939<>9:;4ivvq
11.【广东鸿图】汽车轻量化趋势明显,压铸龙头振翅高飞文章摘要在双碳背1、汽车类铸件 公司致力于精密轻合金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产品适用于燃油汽车、混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通讯和机电行业。汽车铸件涉及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动力传输系统、底盘系统、三电系统、车身及底盘系统、超大型一体化结构件等。该业务是公司当前第一主营业务,2022年实现营收47. 73亿,占总营jvzquC41zwkrk~3eqo532;>3:;=:98784;=86@7
12.维峰电子推出高性能防水汽车连接器73040系列,带复合式端子结构和维峰电子推出的73040系列产品是一款3.00mm间距、复合式端子结构、带二次锁扣设计的高性能防水汽车连接器,该产品具有稳定的接触性,能够满足严苛的应用坏境,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和燃油车领域。jvzquC41yy}/unpqto4dqv4pgyy07:97829867mvon
13.MPV的安全性一定差?荣威iMAX8碰撞安全解析【太平洋汽车技术频道】近日,中保研公布了一批新车碰撞成绩,其中荣威iMAX8(询底价|查参配)获得了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3大测试项目7个小项目G(优秀)评级认证。荣威iMAX8作为一辆MPV车型,在车身的结构设计、被动安全、主动安全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优化,接下来为大家带来其安全技术的解析jvzquC41yy}/rlfwvq4dqv3ep1zfeq4478704>;399?30qyon
14.拆解荣威D7DMH比亚迪秦PLUSDMi车家号发现车生活既然贵,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剖面图,看起来的确很复杂,但是这个东西对我们日常使用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有三点: 1.发动机与变速箱结合的冲击大幅度降低,延长动力系统寿命 2.平顺性好,几乎感受不到发动机的介入 3.耐久性更好,系统工作更安静 高老师还指出,两台车不仅P1结构不一样,电机功率也不一样,荣威D7 DMH达到60jvzquC41ejkkkjmcq0gvvxmqog4dqv3ep1oohx4364882>71
15.一体化大型车身零件压铸工艺动态及优劣势分析冲压帮2022年1月17,广东鸿图公司开发的6800T新能源汽车超大型一体化铝合金后地板压铸结构件产品成功试制,该产品采用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强韧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铸制,铸件尺寸大小约1700×1500×700mm,浇注重量约100Kg,是目前已知尺寸最大的铝合金高强韧压铸件。 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99:8:537mvon
16.平台架构概念设计阶段车身结构优化方法将优化方案代入到EV动力下的高低车进行FRB工况分析,结果如图2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EV动力下,高低车车身变形模式不理想,且大多数性能指标不满足目标值,针对这个问题,对于平台架构的EV动力,提出了如图25所示的高低车车身结构优化方案。 图24高低车EV动力FRB工况验证分析结果Fig. 24FRB condition verification resultsjvzq<84smu4ds~3gfw4dp8mvon5dsm}|tet04973138049733466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