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百年火车站,见证了飞驰中的珠三角

火车站,见证了无数人的迎来送往,记录了无数人的奋斗青春,也作为标志性建筑诉说着城市的巨变。

在珠三角,还坐落着多座百年老站,它们有的还在兢兢业业地运行,有的已承担起新的使命,有的将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广州

石围塘火车站

广州现存最古老火车站

石围塘站始建于1901年,是原广三铁路的起点站,也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火车站。1903年9月建成投入客运运营,在1987年末原广三铁路改造后,石围塘站设置为二等站。

石围塘站建成通车后,以客运为主,业务十分繁忙。有资料显示,当时广三铁路的客运量占广东铁路客运人数的一半以上。

1955年,石围塘站开始办理货运业务,主要办理整车、集装箱及零担货物到发。

1960年,公路、铁路两用的桥梁珠江大桥建成通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铁路运输组织调整,石围塘站逐渐由客运站转型为货运站。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石围塘站在珠三角的知名度很高,和广州站、老广州南站和广州西站并称“四小龙”。

1992年,石围塘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保留货运。作为“货运大客户”的广钢在2013年迁址后,石围塘的货运业务大幅减少。

如今旧铁轨仍映衬浓密树影,但石围塘站已从昔日交通枢纽化身为怀旧胜地。老式的火车、生锈的轨道成为了时尚,复古的风格更是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摄影爱好者在此取景拍摄。

广州站

全国重要交通枢纽

广州火车站的“前世”是位于白云路的大沙头车站,1910年建成。1911年随广九铁路开通投入运营,是原广九铁路华段终点站,曾经是广州市内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站。

由于广九、粤汉铁路的客运列车均在大沙头火车站始发终到,使之成为两条铁路动脉的客运枢纽。

1947年,大沙头火车站改名为广州东站,专门负责客运业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原广九铁路华段改名为广深铁路。随着广州地区铁路运量逐年增大,1951年,广州东站再次易名为广州站,是广州市内最主要的铁路客运站。1951年第一次正式使用“广州站”站名。

1974年,新广州站建成启用,广州铁路枢纽布局作出调整,广九车站1985年被拆除。为了纪念这座极具历史意义的“广州民国旧地标”,广九铁路纪念园由此而建。

1979年,建成仅5年的广州火车站,开出了广州到香港的第一部车。香港的“潮货”,因为两地的交流来到广州。

1984年后,第一批来到珠三角、广东的是北方的“倒爷”和深圳的“老板”。他们从南方进货运回内地转卖,而广州站就成为了中转的必经之地。这里曾经是中国时尚的窗口,四面八方赶来的个体户实现了“万元户”的老板梦。

在1986年,车站大楼上悬挂的标语变换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此后的近三十年间,火车站周边的不少广告牌或已消失,而这八个大字一直在火车站主楼的两肩,接受人潮的注视。

广州火车站。梁文祥 摄

未来,广州火车站将改建为面向全国的高铁中心枢纽车站——除了目前已有线路,西面将引入贵广、南广、深茂铁路及广佛肇、广佛江珠城轨,东面引入广汕、京九客专、穗莞深城际等客车,北面引入广清城际、京广铁路、京广客专等客车。

黄沙车站

詹天佑曾在此办公

1907年7月,粤汉铁路起始站——黄沙车站建成通车。黄沙车站当年也是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所在地。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曾于1911年至1912年在此办公。

到上世纪90年代,广州南站成为当时华南最大的水陆兼备、站港合一的特等大型货运站,对广州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014年,广州市规划部门将黄沙车站旧址遗存的带站台仓库建筑认定为广州市历史建筑。

2016年,广州市决定将车站旧址活化利用,进行微改造。2022年夏天,建在黄沙车站旧址上的广州铁路博物馆正式开放。

深圳

深圳火车站

百年老站见证特区发展

1911年,广九铁路(华段)建成通车,深圳火车站作为九广铁路(华段)最南端的车站投入使用。

车站建站初期为客货兼营,设备简陋,只有2条股道,一个摆放了4条长凳的售票厅兼候车室,1个售票窗口,每天只有100来个旅客进出车站。

深圳火车站最早的名字叫深圳墟。

1950年,深圳站从老街搬到目前的位置,1962年改造成为纯客运车站,直至改革开放初期,经多次改造扩建后仍然很简陋,是个三等小站。

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站。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深圳站随着滚滚春潮加速蝶变。新站房建成于1991年10月。

深圳站新站房落成典礼。

2017年春运出站口,从家乡再次回到深圳的年轻人。朱洪波 摄

如今,深圳火车站是一个集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火车等各种交通为一体的无缝接驳立体交通枢纽。

建站百年来,深圳火车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兴旺。

佛山

佛山火车站

暂别是为了更好地启程

佛山火车站始建于1903年,曾是广州以西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和铁路口岸,是佛山市乃至珠江西岸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

20世纪20年代的佛山火车站。图源:佛山档案方志

20世纪50年代,佛山火车站成为了客货混合火车站。

1960年的旧佛山火车站外立面。

1976年,国产的东方红3型内燃机车来到这里,替代了旧式蒸汽机车,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

国产的东方红3型内燃机车。

对于老佛山人来说,买上一张3角的火车票,亦或是不设座位的牛卡(运货车厢)票,搭火车“咿呀咿呀”去广州是他们难忘的回忆。

1990年,佛山火车站再次搬迁扩建,实现客货分流。1993年1月,佛山火车站正式投入运营。

1993年,现在的佛山火车站投入使用。

20世纪90年代末,是佛山火车站最繁盛的时刻,客流量达到鼎峰。当时车站每天客流量超过4万人次,每班列车超过2000名旅客。

佛山火车站改建高铁站前的最后一趟列车K231次缓缓驶出站台。戴嘉信 摄

未来,这里将成为广湛高铁的一部分,广湛高铁佛山站建成后,从佛山禅城出发15分钟通达广州中心城区,20分钟通达珠三角干线机场,一个半小时内到达粤西......

以往的站容站貌成为历史,百年老站将迎来“第二春”。

三水河口火车站

百年轨道肩负新使命

1903年,“广东第一条铁路”广三铁路建成,而三水河口站则是它的终点站。拥有百年历史的三水河口火车站,是目前广东保留下来最早的火车站。

广三铁路的建成使用,让西江、北江、绥江汇合处的三水县城成为重要的集散中心,当时的河口火车站承接大量的客运与货运,见证了三水旧时的繁华与辉煌。

在时代不断变更中,传统火车线路逐渐被发达的公路网络与高铁线路所代替,今天的河口火车站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曾经荒废过一段时间。

2018年,三水区决定对河口火车站重新修缮,改建为“火车博物馆”。

河口百年火车站景观。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历经百余年风雨洗礼的轨道,不再承载着沉甸甸的列车,而是印记着这座古镇的美丽乡愁,肩负起新的使命。

东莞

石龙火车站

曾是东莞“龙头老大”

在东莞提起“火车”,就不得不说起石龙。

20世纪中期,石龙站繁荣热闹。整个惠阳地区的对外货物运输大部分是由石龙承运,其中有大米、白糖等。东莞生产的香蕉也在石龙站装车运往北方。

20世纪90年代以前,石龙站一直都是东莞的“龙头老大”,地形优势不可复制。

石龙准高速电气化火车客运站通车典礼现场。

作为东莞境内历史最悠久的火车站,石龙火车站前后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直到2013年广深线迁建西湖更名为“东莞站”,石龙火车站旧址才停止客运功能,只保留货运功能。

东莞火车站。

从正式启用到完美谢幕,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石龙火车站不仅见证了中国由弱到强的全过程,同时也亲历了中国铁路由“火车”到“高铁”再到“地铁”的蝶变历程。

江门

北街火车站旧址

重温新宁铁路光辉历史

这是一座没有火车的“火车站”。它“藏”于西江边,既是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的终点站,也是侨乡百年“铁路梦”的“始发站”,见证了百年来侨乡商贸物流的发展历程。

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罗开传 摄

新宁铁路始建于1906年,贯通今广东台山(旧称新宁)和新会境内,由台山旅美华侨陈宜禧主持筹办和建造。从筹备、设计、修建、经营到管理都是由中国人独立完成的,可谓开历史之先河。

工程历经14年,铁路全长130多公里,车站46个。沿途还建成公益码头、北街码头、公益机器厂、牛湾船坞、宁城印刷厂等大批工程,带动了台山和新会两地工商业的高度繁荣。

“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巴金于1933年创作的散文《机器的诗》生动地描绘了新宁铁路首创轮船载火车渡江的奇观。

1938年10月,为阻止日寇南进,当局下令将新宁铁路全线拆毁。这条花费无数邑人血汗与金钱建设的大动脉,至此基本完全被毁。

新宁铁路存在时间虽不长,却深刻改变了台山和新会两地的工商业生态。铁路的开通运行使得运输更为便利,台山出现大批圩市。这些侨圩以现代城镇格局为参照,各种商铺林立,十分繁荣。

新宁铁路。 资料图片

北街火车站车站大楼建成于1928年,是目前新宁铁路唯一保存下来的车站遗址。1998年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北街火车站旧址历史照片。江门市博物馆供图

车站建成至今有百年历史,虽历经社会变革,但整座大楼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北街车站的售票处,江门市博物馆供图

为让市民及游客能重温那段光辉的铁路历史,2008年,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维修完毕,于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

宁城火车站

已拆除老站风采“再现”

说起江门的老火车站,另一个不能不提的是宁城火车站。

宁城火车站。刘达之摄于1948年。谭楚明翻拍

作为新宁铁路地标、总站的宁城火车站,以美国西雅图火车站为设计的参照物,具西班牙建筑风格,瓦顶又带有中国传统,独特的风情一直为侨乡人所津津乐道。

新宁铁路被毁后,宁城火车站改作台山汽车站,后于1995年被拆除。

改造为汽车站的宁城火车站,1995年被拆除。 罗开传 摄

所幸,2018年投用的江湛铁路台山站“再现”了当年宁城火车站的风采。站房设计以原新宁铁路台山站为原型,结合当地独特侨乡地域风情,完好契合了台山“侨乡新貌、滨海明珠”的城市形象。

2018年投用的江湛铁路台山站“重现”宁城火车站风采。台山发布供图

从新宁铁路到台山百年前的现代化尝试,都遍布着“创新”二字。

昔日的新宁铁路,承载着华侨和乡亲的现代化梦想,如今的台山乃至江门地区,早已融入大湾区生活圈,享受着轻轨和高铁的便利。

THE END
0.【绿皮火车专题之一】让梦想照进现实超级火车迷的后绿皮车时代|杭州白塔公园内的蒸汽火车头与绿皮车皆由郝金喜提供。摄影:甘霖 退役后,它们会成为餐厅、装置、艺术品 绿皮车在中国客车空调化和中国铁路大提速之前是中国旅客列车的标准外形。当时的绿皮车大多为20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其中有很多设计并不科学。有车窗打不开,缺乏保养,设施不全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很多人的记忆中,“jvzquC41o0pjgvncp0ipo8ftvkimg872968947mvon
1.国内蒸汽机火车头和铁路发展简史——东北铁路篇(京奉铁路2)附《张伯林的中国摄影集》中的一些照片 附嘉阳窄轨观光铁路蒸汽机车工作视频 更正错误及致歉 先更正《国内蒸汽机火车头和铁路发展简史——东北铁路篇(京奉铁路1)》中的一个错误: 在上篇中,我说这一张照片是吴家堡火车站,我当时找到资料上面写的就是吴家堡,我就采信了。我自己也对比过这个残墙与吴家堡站的差异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1385814;44:8a337:2@85864tj}rn
2.中国铁道之旅:走进窄轨小火车的世界蒸汽小火车隶属于中国森林铁路系统,日常运营、维护及管理都由桦南林业局负责,轨道为762毫米的窄轨铁路。曾经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江西等地,都有这种运输木材的森铁小火车。但随着封山育林时代的到来,这些窄轨的森林铁路也纷纷消亡。2018年,桦南林业局将闲置的火车机车和线路进行了一番重新整合,打造出全新的观光蒸汽小火车jvzquC41yy}/ojkgpi}p0ls1iqthnj1|kpwnpi1:19B890jznn
3.火车:改变中国面貌的交通工具火车的历史变迁 火车,这一古老的交通工具,自诞生以来便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蒸汽时代的绿皮火车,到电气时代的动车高铁,再到如今的高速铁路,火车的每一次变革都深刻影响着中国的面貌。它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国家的崛起。在火车的轰鸣声中,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脚步声,感受到中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32268::64688389=:5;7/j}rn
4.火车轨图片大全火车轨高清图片下载第3页火车轨的相关推荐: 火车火车站小火车绿皮火车火车头火车内部蒸汽火车铁路火车火车票卡通火车中国火车坐火车火车风景货运火车火车旅行立即下载 现代火车高铁复兴号高速行驶的图片 立即下载 高速行驶的高铁列车火车轨道交通铁路中国速度 立即下载 火车站的铁路轨道铁路轨道。在火车站。老式运输。旅行方式. 立即下载 日落jvzquC41yy}/7:rk|0ipo8xq/v{qkjs143;15<61ra90
5.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据史料记载,司赵站是中国较早建设的火车站。20世纪初,随着陇海铁路的前身汴洛铁路的修建,司赵站与郑州站同时兴建。 1979年,随着铁路发展,司赵站退出交通运输的舞台,作为历史遗迹保留至今。 深秋的司赵站静静伫立,宛如一位历史的守望者,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老站房周边,模拟的蒸汽机车与枕木轨道、车轮jvzq<84ycr4djrsc/tgjn€f{0eun0ls1vn}i1}qdyi5un€gei1814>631v814>6332e26B=3;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