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有追求的程序猿,我是不会满足于每天重复性的搬砖和写bug的。为了能够让自己显得更有"价值",我决定去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写技术博客。因为我觉得"分享"才是我们程序猿最高尚的品格,因为在我刚入这一行的时候,也是无数的前辈们,通过他们字字带血的技术文章,才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少踩了很多次坑。现在,也是轮到我回报的时候了。
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因为肚子里没什么货,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要写什么。
我开始着手写技术博客大概是在2018年的3月份左右,那时候主要是工作不是很忙,所以才能有闲暇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倒腾代码和写博客。后来渐渐的养成了习惯,一有空就要倒腾个几篇技术博客出来,目前算下来也有个70多篇左右吧,由于都是原创,所以每一篇文章都需要花费我很长时间去构思和准备。
刚开始的时候, 因为肚子里没什么货,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要写什么。我思前想去,既然没什么可写的,那索性就不写了吧!我也不想为难自己,毕竟这本身就是件业余兴趣,我也不想把它作为任务。
可能你以为我就这样放弃了?不不不,你想多了,我是不会这么容易就放弃的。我当时在想,既然我肚子里没什么货,那么我现在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先让自己肚子里有货。于是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整理我这些年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以及我平时业余倒腾过的代码。
由于当时我比较热衷于逛github,尤其是对github上那些大神们精湛的技术以及巧妙的设计思想所吸引,所以我当时给自己定的方向就是做"开源"项目,目标是能在一年内作出一个star过百的项目。
说干就干,我立马开始着手我的第一个开源项目XPage , 那段时间可以说我是白天在公司敲代码,下班回家吃完饭也继续敲代码,经常能敲到凌晨1、2点,有的时候能干到3点多,然后第二天照常8点半起床上班。说实在的还是挺佩服我那时的冲劲儿的。
下图是我GitHub账号的代码提交统计,从图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从2018年的第一季度开始,我的代码提交数量是达到了几何倍的爆增。在2018年的第二季度达到了416次,平均下来一天4.6次的提交,这想想是有多么疯狂。之后基本上每个季度都保持在150~200之间,这样平均下来基本上每天都至少提交有一次。
于是乎,我开始寻找各种渠道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开源项目,下面是我简单列举的渠道(Android):
最终,在我的不懈努力,持续输出了3个月后,我迎来了我的第一个star过百的开源项目:XPage ,这比我的预期目标整整提前了9个月!有了这一次成功后,我更加坚定了我做"开源项目"的决心,随后又陆陆续续地写了很多的开源项目。
在经历了初期的疯狂撸码模式以及疯狂推广模式后,下面需要我考虑的就是该如何写技术博客了。
最开始因为没有什么写作经验,所以写的内容基本上是以我的开源项目的推广文为主,主要就是把开源项目的readme直接就搬了过来,然后在首尾加上推广的链接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就这样写了三个月后,我发现虽然篇篇都是原创,而且也都是满满的干货,但是我却发现文章的浏览量并不是很多,除非你写的内容是行业内比较有名的项目,比如说Google的DataBinding、Navigation等内容。
这时候就涉及到平台的特性问题了。就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同样一篇技术文章,你在CSDN上的阅读量会远远地高于哔哩哔哩,而同样的一个技术教学视频,你在哔哩哔哩的阅读量会远远地高于CSDN。很显然,哔哩哔哩是做视频的平台,而知乎是做问答的平台。
下面我就简单列举几个常见技术交流平台的特性:
掘金是新晋的技术交流平台,在技术新人圈内比较火,由于有沸点模块的存在,所以成为划水圣地也是情理之中。用户量偏小,博客内容偏爱新技术,博客整体质量较高。
简书,综合型的创作、写作平台。虽说是非技术博客起家,但因其界面美观而深受大家喜爱。就技术博客内容和CSDN类似,不过整体质量要高一些。但是平台曾经违规导致被网新办请去喝茶,所以现在审核非常严,对作者也不尊重,动不动就把之前发表的文章全部给禁了,导致很多人已经开始抛弃它了。
知乎,又被戏称为"逼乎",做知识问答起家,综合型的交流平台,平台知名度较高。但是由于是做问答起家,所以技术博客这块的阅读量也并不是很大。
思否,又名segmentfault,中国版stackoverflow,技术问答平台,整体偏向前端,用户量和掘金差不多,不是很大。
就这样,我根据以上的原则,开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在各大技术交流平台输出文章,终于有了一点小成就,成为了CSDN的签约博客专家,在掘金和知乎上都收获了近2k的粉丝,每天各大平台文章的阅读量加起来大概也有近1000次左右。
说老实话,写技术博客这条路并不好走,需要你不懈的努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否则你很容易因为一些琐碎而放弃。
在做了一段时间技术博客小有成就之后,我并没有开始懈怠,那时我发现那些做得好的博主早已开始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了,于是我想也没想,在 微信公众号 官网申请表上填了一堆信息后,我开始了微信公众号的尝试。
刚开始写第一篇文章,打开微信公众号文章编辑器的时候,我就傻眼了:因为在此之前,我写博客都是使用的markdown编辑器,而微信公众号并不支持这一编辑器。不光如此,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对文章中链接有严格的规定,非微信公众号文章链接都将失效。
不过说到底,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克服的,然而最难克服的还是这流量问题。由于微信公众号文章是非开放的,所以在创建初期基本是没有任何阅读量的。其次就是即使你有了一点的关注者,但是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的点击率又是非常低的,能达到20%的点击率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我司使用了两年的高效日志打印工具,非常牛逼!
作为一名热爱技术的IT从业者,我一直致力于不断扩展自己的技术专长和丰富项目经验。在这篇博文中,我将分享我的技术专长、一些项目经验,并提供几个实用的代码片段或技术干货。同时,我也将立下一个flag,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进一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个人素养。技术专长我的技术专长主要集中在前端开发、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领域。我擅长使用HTML、CSS、JavaScript进行web开发
年的春节,06年过去了,对未来的梦想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只是经过了这四年,梦想之中多了些许现实的思考。月,当工人的那段日子里,酸甜苦辣都尝过,记得当时也算是刚参加工作,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渴望和信心,当时觉得一切很美好,早晨上班,遇见同事,不管认识不认识,总是很善意的去问一声“早上好”。月,我工作的一个转折点,从一个电气装配工变成了一个企业的小网管,当时我对网路一窍不通,甚
回想我过去的两年,我曾经想过做一个手机批发网、做一个茂名交友论坛、建立一个个人博客,到现在的做一个家具直销网,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冲动。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懂建站,不懂套用模板,当时跟一个同事商量着一起来经营,他负责把网站建设起来,后期一起来维护;在把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域名买下来了,甚至连货源都找了有三家了,最后大家伙都散了。过了一段时间,本想着自己弄一个论坛来练练手,由于刚
作为测试经理这两年我都做错了哪些事?我是一名测试经理,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做了两件事,团队从0到1的搭建和从QC到QA转型。这两年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都是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尝试的过程。公司...
题记:本文系从某深井冰那转来,HZ所指绝对不是上海华钟软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查水表Waring:本文只供学习交流使用,任何个人或组织看完后请于24小时内忘记,否则发生任何责任与本人无关哦从实习到这周辞职,来HZ已经2年了,今天有了时间,来说说这两年的感触吧。国际惯例:1、上海HZ软件--做对日外包软件开发2、lz 12年毕业前就在这家公司实习,然后一直呆到现在,算来也有2年了 怎么说呢,刚进
从09年开始,从事软件测试工作;至今六年有余;从当初的简单的功能测试,到后来的整体系统测试,性能测试,至公司测试负责人;我常常在想,IT技术男,有哪些转型机会,是不是得一辈子从事测试这个职业(注:测试是可以一直从事得职业!)偶然机会,接触了运营,接触到移动互联网运营;开始以为很简单,从事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懂的太少,要学的太多;每天充电中,每天交...
文化时代科技生活,态度积极坚持乐观 大道坦然
从毕业到现在也有两年了,想想现在的情况,似乎还在原地转圈,技术上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写这篇文章就算是对这两年的一个小小总结吧。 高考填志愿那会属于瞎填,什么都不知道,就随便填了一个专业,进了大学后,由于对专业和学校的
尊敬的高总、杨总 各位可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人生总会经历各种的分分合合,职场只是其中之一,突然想到平时的玩笑话(公司干得不爽就辞职),可是真到了这一刻我才感觉到心里的依依不舍,在这里有令人尊敬的领导,可爱的同事们。在此刻选择离开这个我生活和工作2年多的地方。回忆起这两年多,公司给予我的实在是太多太多,自我在公司也尽了自我微薄的力量。 真的非常感谢公司的领导高总和杨总,在九亲就职时,
大家好,我是鱼遇雨欲语与余,本次我将带来不一样的分享,这将是我的个人竞赛历程。将从三个部分展开分享,主要竞赛经历、关于我的竞赛和未来竞赛的我。一位竞赛小白是如何一路打怪升级,然后取得不错成绩的,到后来一年获得“两冠四亚一季”的佳绩。这里我尝试记录这两年主要做过的事情和其中的感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首先感谢在这两年竞赛道路上帮助过我的人,@所有人回想过去的两年,是折腾的两年,也是自我感悟和提升的两
你好,我是卢松松,一名老站长、自媒体人。运营了一个独立博客8年时间,之前的很多老站长应该都认识我。在此之前,我都是以自媒体人身份出席各大互联网会议,有时是作为嘉宾上台分享,有时作为观众去聆听各位大佬的分享。8年时间我参加了大大小小不下百场会议,认识许许多多行业牛人,他们有的从0起步,把公司做到千万规模,有的本身就是行业翘楚,产业规模巨大。于是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台上往往都是知名人士,而台下
相信看完很有收获~
时间过得真快,一下离2013年的11月20日不远了 犹记得2年前的11月20日,我和白 冰、赵英伟踏上长沙去往北京的T2次列车,心中充满着高兴、激动以及好奇。那时我还没意识到我的观念将彻底改变。
记录千羽大学这两年是怎么过来的。大一时的懵懵懂懂,到大二的纯真,到大三的老油条...
北漂这两年艰难困苦的2015年终于过去了,本来想在跨年的晚上写点什么东西,但是无奈自己太懒不想动笔,最终也没能写下一个字。今天好不容易有了兴致,正好可以停下来梳理一下自己走过的这两年运维之路,也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北漂青年的两年。 1、辞职2015年第一件大事就是我终究没能在第一份工作上坚持太久,在2015年5月,我选择了辞职。其实辞职的念头在年初的时候就产生了,原
天猫精灵人机交流车载系统阿里巴巴自从 2017 年 7 月推出天猫精灵品牌之后,已经陆续推出了多款 AI 智能产品,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智能音箱天猫精灵。据达摩院人工智能实验室产品总负责人杜海涛介绍,目前,智能音箱天猫精灵销量已破 500W 台,具备 700 多项能力,连接了近 7000 万可用家庭电器,每天调用峰值达 4000 万次,每天陪伴在人身边的时长达 1 小时。数据显示,2018 年第
毕业两年多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没想炫耀,只想温顾知新,找个更好的方向。 第一阶段,进公司, 05年9月中旬,刚巧赶上公司迈普通信第一次来学校招人,由于对自己学习成绩和技术功底的强烈不自信(大学学计算机,在班里成绩属于最后三分之一,数学物理奇差,最核心
张量相乘核心结论:需先明确乘法类型(元素积/矩阵积/点积),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维度要求,结果维度由乘法规则决定,核心分三类常见运算。 一、元素积(Hadamard积):对应元素直接相乘 核心要求:张量维度必须完全一致(无需广播,广播仅适用于加减,不适用于元素积)。 运算逻辑:两个张量相同位置的元素逐一 ...
集合架构 单列集合collection(接口) 一.list(接口) 添加的元素是有序,可重复,有索引 ArrayList(实现类) LinkedList(实现类) Vector(淘汰)(实现类) 二.Set(接口) 添加的元素是无序,不重复,无索引 HashSet (实现类) Li ...
面向前端面试官的技术体系介绍面试官您好,我将从技术广度、工程化实践、核心框架深度以及跨端技术选型这四个维度,来系统介绍我的知识体系和技术实践。一、 技术广度:紧跟前沿,理解AI与前端结合的趋势我始终关注技术前沿的发展,特别是AI如何赋能前端开发。我系统学习并理解了以下核心概念:RAG(检索增强生成):我理解其核心是解决大模型的“幻觉”和知识陈旧问题。通过“数据准备(向量化)-检索(相似度匹配)-增
linux内核提供3个函数分别进行纳秒,微妙和毫秒延时:void ndelay(unsigned long nsecs);void udelay(unsigned long usecs);void mdelay(unsigned long msecs);这3个函数的延时原理是忙等待,也就是说在延时的过程中并没有放弃cpu,根据cpu的频率进行一定次数的循环。在内核中对于毫秒级以上的延时,最好不要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