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在路上爆胎,司机让乘客取消订单,反被平台处罚。这事儿你见过吗?
在网约车界,有个共识,乘客就是上帝,乘客的权限永远高于司机!
一旦司机和乘客发生争议或者纠纷,不管司机有没有问题,一定会被平台处罚。
一、
因故取消订单=故意诱导?有时候平台的逻辑可谓是超出想象。
梁师傅觉得自己冤枉,跟平台客服沟通,告知对方缘由,申请取消处罚。
然而,平台判定申诉无效,继续执行处罚措施。
二、
滴滴平台那些规则的制定者,给予了服务分至高无上的“权限”。
不仅可以左右司机订单的数量,而且跟司机领取平台的奖励也是挂钩的。分数越高,司机就能分配到很高的订单,反之,单量少,订单质量也不高。
因此,对网约车司机来说,想要加分注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每个5星好评才加0.15分,梁师傅被扣除的12分,也要接100单左右才能加回来。更何况,不是每位乘客都会及时评价。
那么,100单五星好评,什么时候才能跑出来?
三、
有车友说,滴滴的处理原则,一向就是“先处罚再说”。
乘客评价时误点了“车内有异味”,先扣3分再说;乘客定位点错误,导致司机绕路,先处罚司机再说。
“无论是不是司机的问题,先处罚再说”,这是滴滴永远不变的处理规则。
至于司机?了还可以撤销。如果司机心寒要退出?那就退好了,不差那一个运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