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2356字 / 阅读时长约 6分钟
作者 | 王拥军(安能物流董事长)
编辑 | 小L
编者注:
昨日晚间,运联智库公众号发布了《【深度】物流人被冤枉太久了!中日美物流成本真实对比》一文 (点击回顾),以拆分成本结构的方式进行逐一对比。随后,我们收到了行业内外从业者的针对这一话题的讨论。
事实上,过去多年以来,一直都有很多行业的参与者,对于相似问题进行过探讨。接下来,我们会筛选几篇文章,陆续分享给大家。
今天这篇,来自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2017年发表在运联公众号上的 文章。可以看到,其中一些思考依然值得我们 借鉴。
没有一个行业如物流这般迷雾重重。
一边是到处充斥的“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是美国水平的2倍”的言论,一边是物流行业老板普遍赚不到钱在各种重负之下艰难前行。
一边是学院派的研究者宣称“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一边是实践派的物流企业发现生存也是难题。
中国的物流成本到底如何?是否是真的高?如果高,下降的空间在哪里?
我搜索了一下百度“中国物流成本高”,找到了 129 万个网页,绝大部分是互相引用,一边倒地对中国物流水平落后进行痛心疾首的批驳。
从近几年政府对物流行业的一些规划文件来看,也几乎一边倒地引用这个观点,认为中国物流成本高企是行业的主要问题,认为中国物流成本存在很大下降空间。
我在物流行业呆了这么多年,碰到无数物流企业老板,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集体不自信。
物流成本到底高不高,中国物流企业水平是否如此落后,行业内人士也解释不清楚。最后就把问题推向燃油费,路桥费,返程空载,或者扯上路政罚款。
从实践的角度,中国物流成本是否真的很高?如果真的很高成本下降空间的方向在哪里?这个问题行业内远没有达成共识。
“中国物流成本之惑”是个难题,亟待破解。
判断问题的逻辑标准
物流成本高不高?是否应该用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例来衡量?
外界讨论中国物流成本最多引用的数据是:
中国物流费用占 GDP 比例为 18%,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是 8-9%,中国是美国的两倍。从逻辑上来说是否说明中国物流成本比美国高 2 倍?
我们举一个例子:
从这两家企业角度来看,这票货的运费占收入的比例是:医药企业 1%,食品企业 4%。从运输单公斤成本来说,这两类企业是一样的,可是按运费占收入比例来说,差距就是 4 倍。
从通用的运输计费标准来说,最多使用的有这么几种:票(快递),公斤,立方,集装箱(海运),车皮(火车)。
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费率方式也会变化。运输费用占收入比例对于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作用很大。
但正如上面所举的例子,有其他因素起的作用更大,公平的比较运输成本更应该使用同样的运输费率。
所有物流费率方式中,按重量公斤计价是最通常的费率。很多国家的物流运量宏观统计中,也普遍使用重量作为统计。
但同样重量的物品,运输距离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把运输 1000 公里和运输 100 公里的费用放在一起比较无疑是不合适的。
行业内通常的做法是使用吨公里这个运输周转量来达到更合理的成本衡量,即吨公里成本这个指标:平均来说,每一吨货物运输一公里的费用。
然而事实上,物流服务是个非常复杂多样的行业,除了运输之外,还包含仓储、管理、打包、分拣、保价、代收货款等各种增值业务。理论上来说,需要对每一项服务费用的收费进行比较逐项比较才能得出一个全景的结论。
本文只是从运输的角度做一个分析。由于运输费用基本占物流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从近似角度来说,比较吨公里物流总成本基本能够反映整体物流成本的高低。
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为美国的两倍
我们还是要先理解下,这个广为人知的事实:
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为18%,是美国的两倍。不管如何,这个事实听起来确实让人非常不安。
我们需要把这个指标用公式拆分成三个部分:
可以看到,物流成本占 GDP 比例取决于三个因素:单位 GDP 的货运量,平均运距,物流费率。
产生同样一美元的 GDP,在不同的经济结构里产生的货运量是不一样的,这个在上面的药品和食品的例子里相信大家都看到了。
不同国家的地理结构和人口分布,会对平均运输距离产生非常大的差异;
最后一个是,同样一吨货物运输一公里的物流费率是多少。
这三个指标里,只有物流费率是衡量物流成本高低的合理指标,其他两个指标则取决于经济结构,地理结构和人口分布等因素。
下面来看看中美关于这三个指标的对比:
1)单位 GDP 货运量
美国的 GDP 大约相当于中国的一倍,但是货运量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不到。
每万美元 GDP 美国只需要 7.7 吨货运量,而中国需要 48.7 吨,美国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六分之一。
这个数字相信让很多人吃惊。
而深入理解这个差距,我相信可以写一篇博士论文出来。因为需要对中美的经济结构做非常细致的对比。
中美经济的巨大差异,相信从这些数据中已经显露无疑。
这个指标的差异也造成了我们理解物流成本占 GDP 比例时的一个最大的障碍:不了解中美经济结构的这个差异,就难免简单得出“中国物流成本高于美国”的结论。
总体上来说,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服务业产值比例都相对比较高,工业产值比例稍低。这会造成发达国家相对的单位GDP货运量较低,会对物流成本占 GDP 比例有下降作用。
但并非绝对。
例如印度总体非常落后,但服务业占 GDP 比例高达 55%,工业产值比例只有 26% 左右。
2)平均运距
平均运输距离在中美之间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中国 425 公里,美国 552 公里,美国比中国多 30%。
这个结果应该可以理解,中美的地理面积相当,城市同样分布辽阔。
至于为何美国比中国多 30%,这个问题很难定量回答。我能猜测的一个原因是:
中国的长三角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带承载了一半左右的中国经济,大量的物流在这两个区域内部流动,拉低了平均运距。但这个猜想没有得到数据证实。
3)吨公里物流总成本
最后这个指标,才是客观衡量物流成本高低的指标。
中国吨公里的物流总成本 0.09 美元,而美国为 0.21 美元,约为中国的一倍。
需要说明,这个数据是把所有的物流总成本(包含运输,仓储,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务)分摊到周转量的结果,并非简单的运输吨公里成本。因此这个数据可能看起来会比行业内人士了解的数字会高。
从这个指标来看,美国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中国。这也就是用不同逻辑标准,得出的结论的巨大差异。
初步的结论
看来我们已经离真相近了一点。
我们可以先初步总结以上的分析:
1)根据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去衡量物流成本高低,是一个过于简单的方法,很可能会被国家的经济结构等其他因素所干扰。
2)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是美国的两倍,主要原因是同样的GDP中国需要6倍于美国的货运量,这是由中美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
3)从单位周转量的物流总成本来比较,按照官方汇率转换统计,中国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中国的物流成本看起来远远低于美国。
真相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仅仅如此简单地得出结论,相信还有很多疑惑在心中。
我们需要更多在细节上比较和挖掘,更重要地,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物流行业,了解我们的优势,了解行业的潜力,最终引导行业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