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多年前的三明春运:绿皮车蛇皮袋旅客客运候车室

家的方向,牵动着万千游子的心,

外面的世界再大、再精彩,

也阻挡不了人们回家团圆的脚步。

家是一口乡音,一杯乡茶,一碗家乡饭,

是让人卸下防备、拥抱自我的能量!

春运,

一头连着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游子的乡愁。

那些年春运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

令人难忘!

奔波、返乡!

一组图片回看那些年,

三明人艰辛的漫漫回乡路……

当年三明火车站的样子

春运对1957年前的三明还是很陌生的。那时候,三明的交通太闭塞了。永安车站只有三班客车,路线是:永安——南平,隔日一班,停靠三元、沙县;永安——长汀,隔日一班,停靠小陶、古田、连城;南平——沙县,隔日一班。一直到1957年1月,鹰厦铁路建成通车,穿越沙县、三明、永安三县市,这才将三明与全省、全国联系在了一起,也给三明带来了发展的希望。

1958年6月,三明开始了工业基地建设,许多建设者陆陆续续由祖国的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每年,按规定给不允许带家属的工人有12天探亲假,来回路程可以报销,路程消耗的时间还不计在内。1962年,三明工业基地初具规模,再加上数以万计的工人随着迁明企业陆续迁明。于是,三明也开始有了“春运”的味道。

上世纪80年代左右,为了增强铁路运力,将装货物的棚车简单改造为客车,被称为“棚代客车”。

1978年,在北京站等候签字中转的旅客。

那时候经过三明的列车,只有鹰潭——厦门对开列车、上海——厦门往返特快列车、南京——厦门往返快车。在鹰潭换乘,是许多人出行的必然选择。大多数的时候换乘都得等上好久,有时是三五个小时,有时要等上十来个小时。火车站里常常见到大包小包在候车室里过夜的人。

1986年,因为劳累在站前广场休息的候车乘客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汽车客运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在春运中也开始为铁路分流减压。三明市区到本地区各县每天都有不少于一班客班车,三明——永安、三明——沙县,每天有四五班客班车。永安同永春、连城、上杭、长汀通了班车;宁化与龙岩、长汀甚至江西的石城通了班车;尤溪与南平、福州;大田与德化、永春都开通了班车。由于公路运输更加方便灵活,客运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到了80年代,短途春运已然成为公路客运的天下。1985年春节的春运,三明火车站、永安火车站进出列车828列次,发送旅客20.81万人次;地方交通发送客运3056班次,人数21万人次。

90年代经济体制了发生重大变化,“民工流”席卷全国,“学生流”交汇“民工流”,成为了春运的主力军。

2012年元旦,全国所有旅客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打破了延续数十年的先候车再验票乘车的模式,改为先验票后候车;列车时速由60公里成倍提升,动车时代使朝发夕至不再少见;同时网站、客户端购票逐渐普及,买票成为一件动动手指的小事。体面的奔忙是现在人们对春运的感受。不仅如此,出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三明机场、三明站陆续建成,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三明出发,日行千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70载光阴,中国在变,春运也在变,“春运的车轮”与“改革的车轮”一直同行。从1亿人到30亿人,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松松垮垮的蛇皮袋到硬朗优质的行李箱, 数十节“时光车厢”整齐地连缀在一起,既展示了春运的速度与深度之变,更展示了中国前行的车轮是如何一次次作别历史的站台。

春运是一条长长的回家路,

家在远方,

而爱在路上。

科学防疫,温情春运

1月28日,2021年铁路春运将正式拉开大幕,三明车站派出所以“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为春运工作目标,立足岗位职责,加大站区安全巡防力度,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春运期间,三明北站持续加强旅客疏导和消杀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抓好乘降组织,在旅客集中位置进行疏导,引导旅客快速进站上车

当人们奔向家的怀抱时,

有一些人却选择逆行,默默奉献,守护家国平安。

今年的春运,十分特殊,

很多在外乡工作的游子不再是早早的收拾行囊,

满心装着回家的期盼,

更多的是计划如何在工作地度过一个特别的春节。

平安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健康就是最美的新春祝福。

希望在大家的携手努力下

生活早日重归美好

也预祝所有人

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为什么今天仍然有绿皮火车?车身又为什么是绿色?绿皮车客车总之,从1956年设计到1994年停产,共有约26000余辆22型客车在中华大地上飞驰,作为铁路客运的主力车型,它们构成了大家对“绿皮车”的集体记忆。在坚持了近四十年后,这些绿皮火车还是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1990年代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约7万公里,人均不足一根烟长;更致命的是,绿皮车的平均时速仍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UVQ37=U2767M5ZZ0jvsm
1.遵义发往重庆站的”绿皮车”5630次平均时速70公里,全程只要23块5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在遵义西站,全天只开一趟火车,就是发往重庆站的5630次。这是一趟普快铁路客运列车,也就是俗称的“绿皮车”,它的机车加车厢总共只有10节编组,平均时速70公里,所以大伙儿也称它“小慢车”。今年,“小慢车”是十多年来第一次在春节期间不停运,这让沿线的村民们十分高兴。 jvzquC41ycv/ezhd0eun1|mcpipwhsgyu5Og€xFgvgjnHhncuyJfF7(pg}tKmB362>63?
2.绿皮火车时速每小时多少公里?火车最快时速多少公里火车最快时速多少公里 现在人们常说的“火车”、“绿皮火车”一般是指以字母T开头的特别快速旅客列车、以字母Z开头的直达特别快速旅客列车、以字母K开头的快速旅客列车。目前,最快的绿皮火车——以字母Z开头的直达特别快速旅客列车,最快时速是每小时160公里。jvzquC41o0odc~yq0eun0ls1ej{ykwl193583<5670nuou
3.从绿皮车“人在囧途”到高铁“人在坦途”新闻频道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辉煌发展的四十年。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中国铁路跑出了令人惊喜的加速度——作为一个“70后”的我,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目睹了中国铁路不断提速的进程。 我是一名曾经有过20多年军龄的转业军人。从1991年12月参军第一jvzquC41pg}t0lhvx0ipo8723:51:8761CXUKƒFm;F|wub>DnqrWJxV7u3>1:;90ujznn
4.泉州40年路网蝶变!新老照片,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当年从上海来坐绿皮车要两天,现在有动车飞机很方便 70岁的杜杏雅是位企业退休职工,老家在上海虹口区,现在居住在鲤城区马坂巷。1960年10月,12岁的她来到泉州,如今已近60年。 杜杏雅说,当年家里穷,兄弟姐妹有五六个,她想自力更生,恰逢晋江地区越剧团招人,便来了泉州。当时,从上海与她同来的有12人,她年纪最小jvzq<84yyy4np€3ep1wvcwjqw5og€x142<:5?=0jvsm
5.《人民文学》2022年第2期王雄:高铁让地球变小(节选)新作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是一个漫长的绿皮车时代;从一九九七年到二〇〇七年,我国铁路十年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大提速,机车技术、列车配置也有了新的突破,以红皮车、蓝皮车为代表,旅客列车平均旅行时速从一九九三年的四十八点一公里,提高到了二〇〇七年的七十点一八公里。与此同时,在开行快速列车基础上,随着既有线的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LD1p704974127378h63:?3768455?5:B3jvor
6.绿皮车时速多少公里绿皮车时速多少公里 绿皮火车的时速范围是怎样的呢?通常来说,绿皮火车的时速介于120至160公里之间。这里所说的绿皮火车,主要是指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投入运营的火车,这类火车现在已逐渐淡出主流,但在速度上,它们大都维持在这个区间内,尽管具体速度可能有所差异。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45?52>8:7;866>89364ivvq
7.绿皮火车速度每小时多少公里?火车的时速一般是多少火车的时速一般是多少 绿皮火车每小时运行速度大概是120公里到160公里,对于绿皮火车来说,其实这种就是属于一种20世纪90年代之前就已经运营的火车,同时还是一种很快就要被淘汰的火车。虽然运行速度相差不是很大,但还是存在一些差距,大部分运行速度都是每小时120公里到160公里。jvzquC41o0odc~yq0eun0ls1ej{ykwl199589@77:0nuou
8.全国仅存81对!那些最后的绿皮火车尽管高铁越来越普及,在崇山峻岭中仍有81列“慢火车”,数十年如一日地以不到40公里的时速穿行。26年不涨票价,空调、座位和时刻都能按需调整,每年1200万人次坐着这样的绿皮火车进出大山 “你真的要去火车站吗?听说那边的车都停了,现在大家都去高铁站。” jvzquC41yy}/ezhd0eun1qjcfnoog8724331966216885@<5ari/j}rn
9.[网络媒体走转改]最慢绿皮火车女列车长的最后一年春运齐鲁网济南讯(记者 张煜晴 韩莹) 每天清晨6点52分,7053次列车准时发车,从山东淄博开往泰山。全程184公里,途径23个车站,时速只有30多公里,走一趟下来需要近6个小时,被称为“全中国最慢的绿皮火车”。2017年春运第一天,齐鲁网记者登上了这辆绿皮车,通过直播镜头,为大家展示了最慢绿皮车上的故事。 jvzq<84pgyy/eww0ep5oc}nxg1me1;53927288y423=13:;a7495;:8570yivvq
10.盛泽镇绿皮车绿皮车的运行系统遵循着与高速列车截然不同的时间法则。其平均运行时速维持在40至60公里区间,这个速度恰好处于人体视觉感知的舒适阈值内。透过宽大的车窗,乘客能清晰捕捉到桑树林的摇曳、运河船只的航行、民居屋顶的瓦片排列这些细节。这种慢速运行模式创造了特殊的时空压缩效应——在物理移动过程中,外部环境以可被大脑充分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66;24<6:8:>16A84444ivvq
11.江苏最后一列绿皮车停运苏皖跨省三条高铁线横穿不过,随着高速列车的线路图扩张,绿皮车老迈的“身影”已经在渐渐驶离历史舞台。2015年12月6日,连接苏皖的又一条高速铁路线宁安城际开通车,至此,安徽省连接江苏省省会南京市的高铁已有三条:京沪高铁、沪汉蓉铁路、宁安城际。另外还有一条连接安徽合肥、江苏连云港和山东青岛的350公里时速高铁,正在筹划当中。(完)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lo14277196/2:5899<:;74tj}rn
12.四川这趟绿皮车跑得比动车快,想坐一次真不容易,平日都抢不到票|都知道四川多山地,修铁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南车公司很牛、西南交大研制高铁很牛,但真正布局到四川的高铁却不多,比起北方平坦地区的省份,无论是从高铁速度还是线路数量来说,都处于劣势状态,直到今天在川内运输的高铁车次还没有一条能达到350公里速度。而且,这么多年以来,四川的主力运输同样还是依靠绿皮车~ 高铁是我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752964B
13.绿皮车有空调吗一部分绿皮火车有空调,一部分绿皮火车是没有空调的。 绿皮车是指普通列车橄榄绿色外观的通用名称,带有黄色条纹,车身通常涂有绿色背景和黄色条纹。在高速铁路到来之前,绿皮车是中国客运列车的标准外观。典型的客车车厢为21型、22型、22B型、23型等。绿皮车通常为慢车或扶贫列车。 jvzquC41yy}/{xtlkc4dqv4ygpjb1:6874>70qyon
14.从绿皮火车到中国第一条高铁普通绿皮火车时速六七十公里,如今中国的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的时速三百公里,一小时生活圈和朝发夕至已成为现实。2008年8月1日,即北京奥运会开幕前7天,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高铁正式运营。2018年8月1日,中国京津高铁将迎来开通十周年的重要时刻。这是中国高铁历史性变革的十年。2018,中国双喜临门。 我4岁jvzquC41dgokkwl0skgonxsi0eun1;53:1683B4492=3;=3ujvsm
15.春运40年·我的回家路丨那些年的绿皮车上,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从1997年起到2007年止,中国铁路接连实施了六次大面积提速,使列车速度由1993年的时速48.1公里,提升到了时速200公里。 不断提速的另一直接变化,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被广泛运营的绿皮火车,进入了淘汰阵营。“我们很可能成为绿皮车最后一班站岗人。”李江不无感慨,中国列车出行犹如一发出膛的子弹般,在40年改革开放,jvzquC41ycv/ezhd0eun1|mcpipwhsgyu5Og€xFgvgjnHhncuyJfF7(pg}tKmB8:4=:7
16.外国小哥在绿皮车上当列车员,直接累懵了……新闻频道原标题:外国小哥在绿皮车上当列车员,直接累懵了…… 票价几十年不变 途经偏远地区,普遍运营亏损 似乎并不符合市场规律 高铁时代 时速40公里的“慢火车”为何存在? 带着这个疑问 在中国生活多年的俄罗斯学生萨瓦 和铁妞一起登乘乌伊岭至佳木斯的 6272/6273次列车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228551CXUK?kFx|hfeOGOHO[u6wHGD472298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