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县,湖南宝庆邵阳历史文化名城,是湘西南最神秘的地方之一,这里是中国5个苗族自治区之一。城步不但拥有美丽善良的苗家阿妹,还有着让人神往的历史故事。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城步县在清朝的那些事。清朝可能是历史上故事最多的朝代,这从这些年的清宫剧可以知一二。但是清代毕竟是封建王朝,其统治在湘西南地区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通过《城步县志》上城步年鉴的记载,城步地区在清朝时期的起义是此起彼伏,城步人民除了在连年的战乱中生活,还要面对自然灾难。
城步二中
城步杨家将故里
据笔者统计,明朝时期城步县城就被烧了2次,清朝时期起大火就有4次,还有6次瘟疫,另外涨大水、冰雪灾害多次,更让人痛心的是在清代城步地区出现了老虎吃人的情况。关于城步苗族自治区历史上的大事件,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城步县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官方修的第一版县志,里面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难得一见的历史彩图,很值得仔细阅读。
城步南山牧场
清顺治五年(1648年)
明朝将领 陈友龙 攻入城步县城,杀了清朝任命的城步知县 丁启震。
清顺治六年(1649年)
明朝将领 马进忠 攻克城步县城,杀清朝守将 杨应元。第二年八月,马进忠 又杀入城步县城,把城步县暑事 严学宫 杀了。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
这一年的六月份,城步全县发生大饥荒,米价飞涨,一斗米卖到六钱(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笔者算不出来)。接着城步由于大量人饿死,出现了大疫,死掉的人更多。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
据《城步县志》记载,这一年又出现饥荒和瘟疫,死亡的人不计其数。
历史上的苗兵装束
清康熙五年(1666年)
这年的三月份,李癞子、沈老珰 率领石灰寨的瑶族同胞270多个人围攻城步县城,杀了驻防城步县城的清朝千总 张启凤 等人。
清康熙七年(1668年)
这年的12月22日,城步县城发生大火,大火从城东一直烧到城西,烧毁房屋达200多间,没有人员伤亡的记录。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
知县 王谦 因为赋税和徭役各地不均,所以进行改编里甲,城步全县舍置 8都、5峒,下辖86个村子、48个山寨。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这年的5月份,城步发生洪灾,大水冲进城步县城,巫水沿岸的良田都被冲毁。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这年5月份,拦牛峒因雨水成灾,发生了山体滑坡事故。
苗王城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蒲寅山 在家浆山组织 瑶族同胞起义。第二年2月份的时候在视头山大败前来围剿的清廷官兵。乾隆元年(1736年)又在竹岔山 打败官兵。最后 蒲寅山 率领的瑶族同胞义军被襄阳总兵 李琦 率领的官兵镇压,起义失败。
清乾隆三年(1738年)
清朝廷在城步县内设置 “寨头巡检司”,下辖 莫宜、扶城 2峒。乾隆六年(1741年)巡检司移到长安坪,更名为“横岭巡检司”。也是在这一年,城步县由长宝道宝庆府改隶属于辰沅水靖道靖州,后来又马上重新划归到宝庆府管辖。由此可知城步的苗族和湘西那边的苗族是关系亲密的,为了便于管理,分而治之。
清乾隆五年(1740年)
这年的正月间,横岭峒的 粟贤宇 以长安坪为根据地率领族众起义,莫宜峒的 杨清保 也起兵响应。四月份的时候,起义军在竹岔山的龙开口和长塘等地大败官军,处死了前来谈判的绥宁县黄桑营 把总 欧国璋、城步新寨 把总 李三省、风界外委 把总 邓岐山 以及寨头巡检 王淦。
7月28日,清朝廷命令贵州总督 张广泗 率领两湖、两广和贵州五省官兵13000多人,分五路进剿起义军,起义军失利,突围出来跑到南山地区凭借险隘狙击抵抗。8月14日,张广泗 合兵进攻南山,起义军寡不敌众,死伤无数。28日、29日,杨清保和粟贤宇相继被俘。随后,清军血洗苗寨,斩杀苗民5000多人,实在让人痛心。
苗寨
清乾隆六年(1741年)
清朝廷在长安坪设长安营,隶属于 镇竿镇(现在的湘西凤凰县)。原来驻守在宝庆府城步理瑶同知 移驻长安营,分防城步、绥宁两县的苗瑶。同时设置江头巡检司,分辖莫宜、蓬峒、拦牛 这3个峒。同年,城步知县 杜曰 调整区划,分五、六、七、八都为上下都,分五峒为上下峒,城步县总共下辖12都89村,10峒73寨。
清乾隆七年(1742年)
城步知县 张方佳 变卖官房并拨田创办了“白云书院”。道光十四年(1835年)的时候,白云书院改名为青云书院。也是这一年,城步下属各峒首次开办义学。
清乾隆八年(1743年)
城步修筑长安营城,城墙的长度达到2里8分(具体相当于现在的多少米笔者也算不出来)。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
城步县城的节孝祠起火,大火烧毁了城内的几百间房屋,死伤及财产损失没有记录。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
城步县全境 瘟疫流行,具体是什么瘟疫和死亡多少人没有明确的记录。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
这年春天的时候,城步县城大水成灾,冲毁良田几千亩,西岩寺(今天的西岩镇)官仓被水淹没了3尺。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城步县全县大旱灾,饿殍遍野,部分饥民互相劫掠,甚为悲惨。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蓬峒苗族 富绅 阳再达 出资,历时10年,修成从城步县到广西义宁(今天龙胜、临桂县)的乡间大道达上百里。
苗族同胞芦笙阵阵
清朝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这年5月份的时候,巫江大水,2次水淹没城步县城,山崩田塌。随后夏秋的时候连续干旱,田土无收。毫无疑问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城步又发生了大饥荒。
清道光二年(1822年)
五月份的时候,城步县内大饥荒同时瘟疫流行,有些地方整户整户的死亡。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
道光十一年的12月26日的时候,城步县城再次发生大火灾,城内的教场到彭家团全部被烧毁,损失惨重。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
朝廷首次在杨梅坳设立盐卡,后来更名为湖南省盐局宝庆粤税专局杨梅坳盐卡。
苗家大合唱
清咸丰四年(1854年)
这年的7月24日,城步县的长安营南门失火,烧毁房屋70多间。
清咸丰九年(1859年)
9月份的时候,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领太平军途经城步往广西撤退,咸丰十年(1860年)10月4日,石达开的部队攻克城步县城,杀了知县 安和,10月11日的时候,石达开的部队撤离城步。
清同治四年(1865年)
1865年7月份的时候,城步的兰山(现在的南山)地区发生了老虎伤人的事件,第二年老虎突入长安营城内,并且在附近的三郎田、大寨、长坪、牛石等地连续伤害30多人。
清光绪元年(1875年)
湖北郧阳总兵 龚继昌 回老家城步,捐资在城步县城修建了“荣昌桥”。
现在的城步“荣昌桥”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
龚继昌又出资,在城步县城南部地区建立了孔圣庙
城步文庙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1902年城步县瘟疫流行,有300多户全部死亡,非常悲惨。1895年西岩寺开办凤山书院,1906年的时候西岩“凤山书院”改为“官立凤山高等小学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废除了几千年的科举考试,兴办学堂。第二年在城步设置了劝学所,主管全县的教育事业。六月份的时候,王锡爵 奉县衙命令在城步创办“官立高等小学堂”。
城步民俗文化“祭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