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元打特惠车被司机嘲讽一路,“一口价”矛盾何解

12月20日,河北石家庄有网友发视频称在网约车平台打特惠车,司机途中打电话吐槽特惠车便宜不赚钱,还骂骂咧咧。当事人魏女士表示,当时很无语,没想到司机当面说这些。事后平台联系她,称已对司机做出处罚,停止其接单。

此话题在12月22日冲上热搜,截至22日10时33分,阅读量已高达7424万。

就在前不久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浙江杭州一女子抱着孩子打车,要司机帮忙拿婴儿车,被司机怼“打特惠车要五星级服务,你是放屁”。

还有网友在相关话题下评论,“我也遇见过,我还只是相对于去大兴路程近一点,那个男司机指桑骂槐了我一路,还说没有接到去大兴单子,接了我这个赔钱货。”

实际上,围绕特惠车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乘客抱怨服务质量下降,司机也叫苦不迭。“特惠车”模式该何去何从?网约车司乘矛盾何解?显然,作为这段双边关系中的平台(撮合者),网约车企业还需找寻平衡。

司机:“一口价”不挣钱 有时又不得不开

所谓“特惠车”,在一些网约车平台上,也被叫作“平价车”“一口价”。服务商根据起终点信息,预估里程、时长、实时路况,综合报出价格,与乘客最终的付款金额一致。通常而言,“一口价”订单会比普通订单价格有较大幅度下降。

同一年10月26日,高德打车也宣布上线“一口价”特价车,首批上线试运营的城市包括长春、临沂、淄博、滁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等八个城市。

但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认为,“一口价”“优惠价”模式让他们的收益变少了。

不少网约车司机选择关闭了“一口价”订单。“高峰期我从来不开‘一口价’,长距离或者偏远地区才会接。”北京网约车司机陈师傅表示,究其原因,是主打“堵车不加价”的交通成本转移给了司机,“一公里只能挣个三四毛,不赚钱”。

在深圳网约车司机胡师傅所在的司机群里,不少司机直言:“谁还做‘一口价’订单啊?还不如直接把车退了不干了。”

按照规则,平台不会强制要求司机接“一口价”订单,只需要关闭后台功能,就不会接到“一口价”订单。但对于不少司机来说,他们并没有太多选择。

“一口价订单如今占据我整体单量的30%-40%。”已经开了4年网约车的崔迪介绍,他是以“跑量”取胜,每天大约要接40个订单,这也意味着“一口价”订单大约达到15个。

崔迪的感受是,平台派单会对“一口价”倾斜,如果不接“一口价”,也接不到大单,甚至可能几个小时都接不到其他订单。这也让不少司机不得不开通“一口价”。

乘客:服务需改善 但不建议取消

对于乘客来说,“一口价”订单经济实惠,但也经常面临着服务不好、乘车环境差,甚至不开空调等情况。

今年7月,浙江温州一女子打“一口价”网约车,途中因雨天想变更导航路线与司机发生争执,被司机脏话辱骂,还称“‘一口价’是没钱的人打的,让人看不起”。

一位网约车乘客张女士对也表示,花小猪平台“一口价”比出租车能便宜约一半。但远途有时候会拒载,需要加钱才跑。

“还是不要取消‘一口价’。”她说,“我一般上车以后说完验证码就闭嘴了,一般也不提要求,全程和司机交流很少。便宜是王道,我也不需要司机很周到的服务,按时接我,安全送到目的地就行。”

另一位经常搭网约车通勤的刘女士也发表了类似看法:“对打工人来说,省钱安全就是第一位。”

据媒体调查,绝大多数乘客都不建议取消“一口价”订单。

不少网友表示,网约车“一口价”可以避免司机绕路。

比如有网友认为,如果司机认为“一口价”订单不合理,可以选择不接。

还有网友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平台靠低价恶性竞争,抽成过高。

对此,网约车司机宋师傅也表示,平台推出“一口价”优惠是好事,但这部分优惠不能只让司机承担,平台需要负责一部分。

网约车司乘矛盾何解?

乘客吐槽服务质量下降,司机抱怨生存空间被压缩,根本原因在于行业的供需失衡。

打车的用户在减少,开车的司机却在增加。

《2022年度中国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37亿人,比上一年减少约1500万人。

而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3年9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情况》显示,截至9月30日,全国共有33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18.8万本、车辆运输证263.5万本,环比分别增长2.1%、2.5%。而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9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93亿单,环比下降3.9%。

“除去那些开私家车接顺风订单的和‘黑车’,今年全北京像我这样的合规注册的司机有16万人,去年这时候只有12万。”网约车司机刘师傅说:“以往的网约车司机大都是来京务工的人员,今年不同了,网约车涌入了各行各业的人:我的同事有之前做出版的,有倒腾房产的,还有做基金的,不管之前多光鲜,现在都得精打细算选电价最便宜的时段抢电桩。有时最后一单派单离家远,在车里窝一宿是常有的事情。”

不论是否是再就业人员,生计迫使他们对“一口价”说“不”,但乘客与司机的悲喜并不相通,大部分乘客认为,“一口价”的出现可以有效避免司机绕路和私自加价。

事实上,网约车实行市场调节价,需向交通主管部门备案,而“一口价”模式属于平台竞争行为,监管部门并未过多干预,司机与乘客的矛盾,依旧悬而未决。

互联网分析师郎婷表示,平台生态圈的健康成长,必须依靠多边市场模式,在发展过程当中拥有传统性价值链所缺乏的战略灵活度,平台企业自己要决定在哪个过程中对哪个市场投入更多的资源,也就是判断哪一方使用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显然,庞大的司机群体并不具备博弈的优势。

(参考资料:九派新闻、澎湃新闻、法治参考、中国城市报、界面新闻、钱江晚报、大众网、 白鹿视频等)

话题主持 | 记者 郑宗敏

12月20日,河北石家庄有网友发视频称在网约车平台打特惠车,司机途中打电话吐槽特惠车便宜不赚钱,还骂骂咧咧。当事人魏女士表示,当时很无语,没想到司机当面说这些。事后平台联系她,称已对司机做出处罚,停止其接单。

此话题在12月22日冲上热搜,截至22日10时33分,阅读量已高达7424万。

就在前不久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浙江杭州一女子抱着孩子打车,要司机帮忙拿婴儿车,被司机怼“打特惠车要五星级服务,你是放屁”。

还有网友在相关话题下评论,“我也遇见过,我还只是相对于去大兴路程近一点,那个男司机指桑骂槐了我一路,还说没有接到去大兴单子,接了我这个赔钱货。”

实际上,围绕特惠车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乘客抱怨服务质量下降,司机也叫苦不迭。“特惠车”模式该何去何从?网约车司乘矛盾何解?显然,作为这段双边关系中的平台(撮合者),网约车企业还需找寻平衡。

司机:“一口价”不挣钱 有时又不得不开

所谓“特惠车”,在一些网约车平台上,也被叫作“平价车”“一口价”。服务商根据起终点信息,预估里程、时长、实时路况,综合报出价格,与乘客最终的付款金额一致。通常而言,“一口价”订单会比普通订单价格有较大幅度下降。

同一年10月26日,高德打车也宣布上线“一口价”特价车,首批上线试运营的城市包括长春、临沂、淄博、滁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等八个城市。

但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认为,“一口价”“优惠价”模式让他们的收益变少了。

不少网约车司机选择关闭了“一口价”订单。“高峰期我从来不开‘一口价’,长距离或者偏远地区才会接。”北京网约车司机陈师傅表示,究其原因,是主打“堵车不加价”的交通成本转移给了司机,“一公里只能挣个三四毛,不赚钱”。

在深圳网约车司机胡师傅所在的司机群里,不少司机直言:“谁还做‘一口价’订单啊?还不如直接把车退了不干了。”

按照规则,平台不会强制要求司机接“一口价”订单,只需要关闭后台功能,就不会接到“一口价”订单。但对于不少司机来说,他们并没有太多选择。

“一口价订单如今占据我整体单量的30%-40%。”已经开了4年网约车的崔迪介绍,他是以“跑量”取胜,每天大约要接40个订单,这也意味着“一口价”订单大约达到15个。

崔迪的感受是,平台派单会对“一口价”倾斜,如果不接“一口价”,也接不到大单,甚至可能几个小时都接不到其他订单。这也让不少司机不得不开通“一口价”。

乘客:服务需改善 但不建议取消

对于乘客来说,“一口价”订单经济实惠,但也经常面临着服务不好、乘车环境差,甚至不开空调等情况。

今年7月,浙江温州一女子打“一口价”网约车,途中因雨天想变更导航路线与司机发生争执,被司机脏话辱骂,还称“‘一口价’是没钱的人打的,让人看不起”。

一位网约车乘客张女士对也表示,花小猪平台“一口价”比出租车能便宜约一半。但远途有时候会拒载,需要加钱才跑。

“还是不要取消‘一口价’。”她说,“我一般上车以后说完验证码就闭嘴了,一般也不提要求,全程和司机交流很少。便宜是王道,我也不需要司机很周到的服务,按时接我,安全送到目的地就行。”

另一位经常搭网约车通勤的刘女士也发表了类似看法:“对打工人来说,省钱安全就是第一位。”

据媒体调查,绝大多数乘客都不建议取消“一口价”订单。

不少网友表示,网约车“一口价”可以避免司机绕路。

比如有网友认为,如果司机认为“一口价”订单不合理,可以选择不接。

还有网友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平台靠低价恶性竞争,抽成过高。

对此,网约车司机宋师傅也表示,平台推出“一口价”优惠是好事,但这部分优惠不能只让司机承担,平台需要负责一部分。

网约车司乘矛盾何解?

乘客吐槽服务质量下降,司机抱怨生存空间被压缩,根本原因在于行业的供需失衡。

打车的用户在减少,开车的司机却在增加。

《2022年度中国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37亿人,比上一年减少约1500万人。

而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3年9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情况》显示,截至9月30日,全国共有33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18.8万本、车辆运输证263.5万本,环比分别增长2.1%、2.5%。而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9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93亿单,环比下降3.9%。

“除去那些开私家车接顺风订单的和‘黑车’,今年全北京像我这样的合规注册的司机有16万人,去年这时候只有12万。”网约车司机刘师傅说:“以往的网约车司机大都是来京务工的人员,今年不同了,网约车涌入了各行各业的人:我的同事有之前做出版的,有倒腾房产的,还有做基金的,不管之前多光鲜,现在都得精打细算选电价最便宜的时段抢电桩。有时最后一单派单离家远,在车里窝一宿是常有的事情。”

不论是否是再就业人员,生计迫使他们对“一口价”说“不”,但乘客与司机的悲喜并不相通,大部分乘客认为,“一口价”的出现可以有效避免司机绕路和私自加价。

事实上,网约车实行市场调节价,需向交通主管部门备案,而“一口价”模式属于平台竞争行为,监管部门并未过多干预,司机与乘客的矛盾,依旧悬而未决。

互联网分析师郎婷表示,平台生态圈的健康成长,必须依靠多边市场模式,在发展过程当中拥有传统性价值链所缺乏的战略灵活度,平台企业自己要决定在哪个过程中对哪个市场投入更多的资源,也就是判断哪一方使用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显然,庞大的司机群体并不具备博弈的优势。

(参考资料:九派新闻、澎湃新闻、法治参考、中国城市报、界面新闻、钱江晚报、大众网、 白鹿视频等)

THE END
0.3000余辆出租车“闲置”南京的哥为何纷纷退群|网约车|出租车|7家平台让南京网约车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平台都对旗下网约车司机进行补助,这也导致大量人员加入到网约车的运营上。 出租司机李明告诉记者:“正规的网约车和我们一起竞争并不怕,但是现在南京的‘黑车’太多。有些网约车平台允许不符合规定的车辆或司机投入营运,它们宁可让政府部门来查、来抓,抓到以后平台给司jvzquC41pg}t0|npc0ipo7hp1u532:=/273348iqe/oic€rcwe658>=2;0yivvq
1.现在做什么生意比较赚钱,且投资小利润大?现在做什么生意比较赚钱,且投资小利润大? 这篇博客分享了三个在家待业或想创业的人可以考虑的赚钱途径:1) 跑网约车,入门门槛低,收益丰厚;2) 做自媒体,通过短视频创造收益;3) 送外卖,工作时间自由,收入可观。每个选项都有其优势和潜力,适合不同人群。 众所周知,就业一直是一大难题,再加上如今特殊的时期,失业的人就更多。 大家好,这里是“杨jvzquC41dnuh0lxfp0tfv8~cpisjpp72825bt}neng5eg}fknu524?<6;:72
2.开网约车挣钱吗点击图片了解车系信息开网约车挣钱吗这得分情况。 整体来说网约车行业如今竞争激烈挣钱不容易。 首先从成本看押金、租车费、保险费等都是不小的开支。押金可能要上万元网约车保险一年也得一万多长期租车的话月租三四千。而且油费占票价约 20%平台抽成 20%到 30%还有车辆维修、罚款、停车费等。 其次收入方面差异jvzquC41o0vdc~yq0eun0ls1dcolg8=9;6:81:<4688:1
3.杭州将取缔“一口价”,网约车低价时代要结束了?但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认为,“一口价”“优惠价”模式让他们的收益变少了。 北京市一位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滴滴平台的司机端目前只有特惠快车是“一口价”。“‘一口价’订单不挣钱,每公里约一块多,市区没有司机愿意接这种单。”他说道。 jvzq<84pgyy/jww0ep5tj|1ctzjeuj13177;9;424833A;382742
4.抽成比例设限,网约车司机如何增收增休?专家建议——人民政协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8月18日,交通运输部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规范自主定价行为,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向社会公布。记者采访发现,网约车司机最关心的是收入和休息问题。那么,抽成比例设限之后,如何保证网约车司机的休息权和合理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6/2;31587;69=497xjvor
5.困在时长里的网约车司机如何保障健康?新闻频道去年11月30日,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网约车平台企业积极参加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同时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依法为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驾驶员参加社会保险,引导和支持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驾驶员参加相应社会保险。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168771CXUK{iXDHk4k`_6D5qlJPgL[4816;:0ujznn
6.跑网约车一周后悔了吗?为什么不建议开网约车几年前网约车还是很好挣钱的,平台奖励多,但近几年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多,平台不仅奖金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被限制派单,跑网约车一天下来,除去平台的抽成、车辆磨损保养费、能耗费用,司机拿到手的钱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 4、容易得职业病 由于网约车司机整天都坐在驾驶位保持同一姿势高强度工作,身体缺乏锻炼,且司机难以规律饮食,尿急也很 jvzquC41yy}/{xtlkc4dqv4cum52766396884A;;2::32A>65;4ivvq
7.网约车行业,没人开心这是滴滴今年在深圳的第二次降价,第一次调整在春节后。滴滴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目前在中国网约车市场份额占比超过70%。李伟说,如今深圳的网约车司机,单日流水多在400元左右,出车时长超过12小时。减去充电、租车费用和饭钱、房租、社保钱,一个月下来,只剩两三千元。 jvzquC4158qs0lto1r53695778=33@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