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

除颤器又名电复律机,它是一种应用电击来抢救和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医疗电子设备。具有疗效高、作用快、操作简便以及与药物相比较为安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部队各级医疗单位。

除颤器工作原理

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称为电击除颤或电复律术。起搏和除颤都是利用外源性的电流来治疗心律失常的,两者均为近代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心脏起搏与心脏除颤复律的区别是:后者电击复律时作用于心脏的是一次瞬时高能脉冲,一般持续时间是4~10ms,电能在40~400J(焦耳)内。用于心脏电击除颤的设备称为除颤器,它能完成电击复律,即除颤。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

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因此,目前除心脏手术过程中还有用交流电进行体内除颤(室颤)外,一般都用直流电除颤。

电压变换器是将直流低压变换成脉冲高压,经高压整流后向储能电容C充电,使电容获得一定的储能。除颤治疗时,控制高压继电器K动作,使充电电路被切断,由储能电容C、电感L及人体(负荷)串联接通,使之构成RLC(R为人体电阻、导线本身电阻、人体与电极的接触电阻三者之和)串联谐振衰减振荡电路。

心脏除颤器除了应有上述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以外,还应有监视装置,以便及时检查除颤的进行和除颤效果。

监视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心电示波器,在示波器荧光屏上观察除颤器的输出波形,从而进行监视;另一种是如心电图机一样的自动记录仪,把除颤器的输出波形以及心电图自动描记在记录纸上,达到监视目的。当然,有的同时具有上述两种装置,既可以在荧光屏上观察波形,又可以把波形自动描记下来。

有的心脏急救装置由心脏起搏器、心脏除颤器以及监视仪、自动记录仪一起组合而成,是心脏急救的良好仪器.。

除颤器分类

(一)按是否与R波同步来分

1、非同步型除颤器。这种除颤器在除颤时与患者自身的R波不同步,可用在心室颤动和扑动(因为这时没有振幅足够高、斜率足够大的R波)。

2、同步型除颤器。这种除颤器在除颤时与患者自身的R波同步。一般是利用电子控制电路,用R波控制电流脉冲的发放,使电击脉冲刚好落在R波的下降支,这样使电击脉冲不会落在易激期,从而避免心室纤颤。可用于除心室颤动和扑动以外的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扑动等。

(二)按电极板放置的位置来分

1、体内除颤器。这种除颤器是将电极放置在胸内直接接触心肌进行除颤的。早期除颤主要用于开胸心脏手术时直接心肌电击,这种体内除颤器结构简单。现代的体内除颤器是埋藏式的,这与早期体内除颤器不大相同,它除了能够自动除颤以外,还能自动进行心电的监护、心律失常的判断、疗法的选择。

2、体外除颤器。这种除颤器是将电极放在胸外,间接接触心肌除颤。目前临床使用的除颤器大都属于这一类型。

临床应用

1、设备

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配有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儿童,使用前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充足,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除颤器作为抢救设备,应始终保持良好性能,蓄电池充电充足,方能在紧急状态下随时能实施紧急电击除颤。

2、电极

体外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l0cm。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安放电极处的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引起皮肤灼伤。消瘦而肋间隙明显凹陷而致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者宜用盐水纱布,并可多用几层,可改善皮肤与电极的接触。两个电极板之间要保持干燥,避免因导电糊或盐水相连而造成短路。也应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

以免伤及操作者。当心脏手术或开胸心脏按摩而需作心脏直接电击除颤时,所需专有小型电极板,一块置于右心室面;另一种置于心尖部,心脏表面洒上生理盐水,电极板紧贴心室壁。

3、电能的选择

电复律所用电能用J表示。按需要量充电,心室颤动为250J~300J,非同步复律。室性心动过速为150J~200J,心房颤动为150J~200J,心房扑动为80J~100J,室上性心动过速100J,均为同步复律。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至床旁,打开电源。

2.暴露病人胸部,必要时建立心电监护。

3.判断病人心律失常类型。

4.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

5.选择合适的能量:同步一般70-100J,非同步一般200-360J(成人单相首次200J,第2次200~300J,第3次360J;双相150J—150J—200J)。

6.充电:放置电极板于合适位置(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尖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心底部),两电极板之间距离大于10cm;大声嘱其他人员离开病人、病床。

7.两手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下的放电键。(电极板紧贴力度10-12kg)

8.观察病人的心电图改变。

9.如果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持续出现,立即重新冲电,重复步骤。

10.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11.清洁皮肤,安置病人。

12.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

13.记录。

14.终末处理。

注意事项

1.及时检查除颤器性能,及时充电。

2.导电胶涂抹要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3.放电除颤时,注意病人和其他人、物绝缘。

4.儿童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3次4J/kg。

5.对于能明确区分QRS和T波的室速,应进行同步电复律;无法区分者,采用非同步电除颤。

6.同适应症步电复律通常遵医嘱选择稍低的起始能量,选择能量前应按下“同步”键。

除颤器的保养

1、清洁记录仪打印头

如果打印ECG条带太浅或深浅不一,要将打印头用沾有酒精的棉球清洗,以去除上面残留的纸屑。

2、维护电池

除颤仪可用交流电,也可用电池供电,电池装入除颤仪后,应充电24小时以保证电池达到全容量,平时应将仪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接逼供内在每次使用后充足电,否则,将降低电池容量与寿命。如果除颤仪在没有交流电源情况下存放超过1个月,首先要将电池充电48小时,然后将其从仪器取出,置于凉爽、干燥的地方,但不宜于零摄氏度以下存放。每6个月对存放的电池充电至少24小时,以确保电池不会在存放期间完全放电。当仪器内电池取出时,就应立即在仪器上标明,此时需要交流电才能工作。

过长时间让电池得不到充电会造成电池永久性损坏。因此至少每6个月要检查1次电池容量,密封的铅-酸新电池最少能提供2.5小时的监护时间,当不能5提供最小的2.5小时监护时间,或电池不能提供10分钟的“电池电压低”警告时间时,需要换此电池。

3、清洁外表面

保持仪器外部无灰尘,彻底地清除掉除颤电极上的异电胶,可用肥皂水、含氯漂白剂等非腐蚀性洗涤剂清洗外表部,清洗时不要让任何液体进入仪器内部,不可用强溶剂如丙酮或丙酮基复合物,显示屏容易碎裂,清洁时要非常小心。不要对监护导联和除颤电极进行蒸气消毒或气体熏蒸消毒。

THE END
0.除颤注意事项有哪些除颤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注意除颤仪的工作状态、注意除颤部位、注意除颤时间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1、注意除颤仪的工作状态 在进行除颤前,要注意除颤仪的工作状态,要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否则可能会影响除颤的效果。 2、注意除颤部位 在进行除颤时,要注意除颤部位的选择,通常是在患者胸前的心前区,不要在jvzquC41o/sjr78;0pku1jxmct5nkyxqae7:v;6u0jznn
1.自动体位除颤仪使用的注意事项快速问医生自动体位除颤仪使用的注意事项包括电极片粘贴、避免接触、设备维护、环境要求、操作培训等。 1. 电极片粘贴: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皮肤紧密贴合,去除皮肤油脂、汗水等影响导电性物质,按正确位置粘贴,一般一片置于右上胸壁锁骨下,另一片置于左乳头外侧腋前线处,保证电极片能准确采集心电信号和有效传递电击能量。 jvzquC41o0732jxm0eun1ƒmkujo0c{y1okv`3999849/j}rn
2.除颤仪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3.除颤后患者无脉搏应如何处理?() A. 立即再次除颤 B. 继续心肺复苏 C. 停止抢救 D. 等待医生 * 4.除颤仪使用后应如何处理?() A. 立即关闭电源 B. 清洁消毒 C. 检查设备状态 D. 以上都是 * 5.除颤时患者有植入式起搏器应注意什么?() A. 电极板距起搏器至少10cm B. 无需特别处理 C. 增加jvzquC41yy}/ys}0ep5wo8yRkHkGH7furz
3.除颤仪使用及注意事项室性心动过速除颤仪使用及注意事项如下:1.能量选择;2.将电极板放置在胸前合适位置;3.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操作,放电之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5组循环后,根据指征确定是否再次给予电除颤操作。除颤是指使用除颤仪器终止室颤,让心脏重新复跳,恢复正常心律状态的过程,是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有效抢救手段。电除颤适用于恶性心律jvzquC41o0|pfsp0eqs0oru1x1774>9870yivvq
4.除颤的注意事项快速问医生除颤的注意事项包括电极板放置位置、能量选择、避免接触金属物品、防止交叉感染、观察患者反应等。 1. 电极板放置位置:电极板放置位置要准确,常用位置为心尖部和心底,心尖部电极板置于左乳头外侧,心底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确保电极板与皮肤充分接触,以减少电阻,提高除颤效果。 jvzquC41o0732jxm0eun1sndkpm0fƒrkrawjvj4457<33>3jvor
5.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寻医问药网我家中有一台自用除颤仪,对它的了解甚少,不知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提交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免费健康咨询 使用者需先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之后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放jvzquC41en{c0~y{0ipo8xvcvod1;545292586;7:=53<;0jvs
6.儿童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权威文章儿童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除颤仪是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根据除颤波形的不同,除颤仪分为两种,系单向波和双向波除颤,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除颤仪的使用顺序: 一、准备出差仪打开电源开关,将多功能按钮旋转至非同步除颤位置; 二、连接心电图,让病患平卧于木板床上,松解衣领暴露胸部,连接心jvzquC41okv/ewi|{u4dqv4sy1€uamfvcagsvrhng1737A8250nuou
7.AED什么时候使用最好AED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榜中榜知识摘要:AED被称为“急救神器”,是一种用来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医疗设备。当他人心脏骤停时,在最佳“黄金4分钟”内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能有效制止猝死,这个时间内正确使用时最好的。接下来本文将简单介绍AED什么时候使用最好以及AED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还不清楚的朋友们赶紧点进来看看吧! jvzquC41o0sbkptq0eun1ptqoco04?77844ivvq
8.心电监护仪使用说明本文介绍了除颤仪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阐述了电除颤的分类,如直流与交流、同步与非同步等。还说明了除颤的适用和不适用情况、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以及影响除颤成功的因素,为了解除颤仪提供了全面信息。 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快要死了的病人或者已经断气的病人被推进了抢救室,医生举起两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8;47898ftvkimg8igvcomu86347?39@6
9.2017科诊疗技术与常规:心电除颤监护仪操作7. 单独按下每个除颤电机板上的放电按钮,除颤仪应不会放电,然后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除颤仪应能通过内部负载放电。 8. 用电安全测试仪进行漏电安全测试并做记录。 【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1. 保证操作中的安全,患者去除假牙。 2. 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jvzquC41okv/qq6220ipo8pcqunj1€jkujkoi8kwfcu05B544;4ivvq
10.除颤仪使用及注意事项考试除颤仪电量不足 * 7. 同步电复律适用于? 房颤伴快室率 室颤 无脉性室速 多形性室速 * 8. 除颤操作时需特别注意? 患者卧于金属床面 操作者接触病床 电极板涂导电糊 除颤前停止吸氧 * 9. 关于儿童除颤错误的是? 首选手动除颤仪 初始能量4J/kg 使用成人电极片 放电后立即CPR * 10. 除颤后最常见的并发jvzquC41yy}/ys}0ep5wo8weN2L627furz
11.除颤仪的正确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10.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11.清洁皮肤,安置病人。 12.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 13.记录。 14.终末处理。 注意事项: 1.及时检查除颤器性能,及时充电。 2.导电胶涂抹要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3.放电除颤时,注意病人和其他人、物绝缘。 jvzq<84yyy4dp‚zyz0ipo8ucig>@c{ykenk`kmB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