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的时光辗转来到了5月末,对于庄稼人来说,又是到了回家收麦的时候了,如果你将要乘坐绿皮火车回家,不难发现几个农民或拉着,或提着,或扛着的方式走向车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记不清有过多少次这样的画面了,只记得匆忙的脚步有着家的归处。
收麦,这个词说起来有些高大上,也许是后来的一个新兴时髦词,而在80年代左右的时候,更接地气的叫法是割麦,因为那时候没有自动化收割机器,所有的收麦过程基本靠手工收割至脱粒归仓,现在虽然已经久远,但每到收麦的时依然会想起曾经的那些事,以此与大家再次回顾下过去的那些点滴。
一、割麦:一把镰头“战”麦收
收麦一般在夏季的6月1日左右,气温炎热,为了尽快收麦完毕,早晨的天蒙蒙亮,农民就已起床,随便带了些干粮或开水,拎着镰刀走向田间,当然你不会感动周边静悄悄的,那时候去往田间的路上早已有动静,遇到熟悉的人随便打了个招呼就又匆匆的迈向自己的麦田。
二、拉麦:架子车/拖拉机将麦子拉下提前准备好的空地
将割好的麦用叉挑上架子车/ 拖拉机车兜里,如果不会装拉得很少,或者装好的小麦在拉走路上会掉在地面,所以装麦、拉走可是个技术活,不然浪浪费体力。
三、碾麦
把未脱粒的小麦卸在提前准备的空场地均匀铺开,拖拉机后面挂着一个碾盘一遍遍地在上面进行重复的碾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麦粒和秸秆尽快隔离。
在碾压数遍后,还有将秸秆的另一面进行颠倒置换,所以再次会用叉挑起小麦秆上面翻个面,之后再进行碾压数次将小麦完全与秸秆分离。
四、麦秸堆垛
小麦与秸秆分离后,将小麦秆全部进行整理到一边堆垛,然后只剩下小麦粒和小麦壳。
五、扬场:将小麦壳与小麦粒分离
扬场需要有风的协同,随着一次次的木锹扬起,小麦壳被风吹远,留下的就是干净的小麦粒。
六、晾晒
处理干净的小麦粒铺在场地上进行暴晒,将麦子里的水分最大程度被太阳光蒸发。
七、装袋/收藏
麦子被充分晒干后即可进行装袋,在装袋完后再进行拉回家跺在家里或倒入粮仓内。
在收麦时候可以说热火朝天,那些辛苦的累不用说了,早晨起得很早,一天的忙碌后回家一般都是到了晚上的8点之后,累的辛苦不用多说,更主要的是还要看天气,如果天气不好会对收麦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农村有着“看天吃饭”。
现在的收麦比以前轻松多了,大型收割机收割后就可以直接卖掉,虽然如此,如今的农民很多不愿种小麦了,物价的各种上涨在种麦的投资收获上不成正比,加之如今老龄化严重,不少的人外出选择打工,所留下的务农者,那是对土地的一份情怀,毕竟在这片土地忙碌了一生,有着太多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成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