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的农村,秋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那是辛勤劳作后的丰收,是大地对农民的馈赠。而在八十年代,有八种农具曾是秋收时的得力助手,如今却已鲜少可见。
风车,这一木制的大家伙,有着大大的风箱和手摇把手。秋收时,新收的稻谷夹杂着秕谷和杂质,通过风车的摇动,风会将轻的秕谷吹走,留下饱满的谷粒。那时候,风车的转动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秋收独特的乐章。可如今,现代化的筛选设备取代了它,风车逐渐消失在田间地头。
镰刀,弯弯的刀刃锋利无比,是收割稻谷的必备工具。农民们弯着腰,一手握住稻杆,一手用镰刀迅速地割下。在那个年代,镰刀的每一次挥动都充满了力量和希望。而现在,机械化的收割机在田野里轰鸣,镰刀已成为了过去的象征。
扮桶,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木桶。秋收时,人们将割下的稻穗用力摔打在扮桶的内壁上,谷粒便脱落下来。这看似简单粗暴的方式,却是当时获取粮食的有效手段。如今,高效的联合收割机让扮桶没了用武之地。
箩筐,用竹子编制而成,结实耐用。装满稻谷的箩筐沉甸甸的,需要有力气的汉子才能挑得动。它们在田间和谷仓之间往返,承载着丰收的喜悦。随着运输方式的改进,箩筐逐渐被冷落,被遗忘在角落里。
晒谷耙,长长的木柄加上竹制的耙头。在晒谷场上,人们用它翻动着谷粒,让每一颗都能均匀地接受阳光的照耀。如今,有了专门的烘干机,晒谷耙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禾镰刀,比镰刀短小,专门用于收割稻穗的顶部。它的出现提高了收割的效率,让秋收的进程更加顺利。但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这种小巧的农具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谷筛,有着细密的筛孔,用于筛选出细小的杂质和不饱满的谷粒。农民们耐心地晃动着谷筛,只为收获最优质的粮食。如今,先进的筛选机器让谷筛成为了回忆。
连枷,由一根长柄和一排竹条组成。通过挥动长柄,让竹条拍打在晾晒的谷物上,使谷粒脱落。这一古老的农具,在八十年代的秋收中还发挥着作用,如今却已难觅踪迹。
这些曾经熟悉的农具,如今大多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它们是那个时代农业生产的见证者,是农民们勤劳智慧的结晶。虽然它们逐渐被现代化的设备所取代,但它们所承载的那份对土地的深情、对丰收的渴望,永远不会被磨灭。
每当回忆起八十年代的秋收场景,那些农具的身影便会浮现在眼前,仿佛还能听到它们在田间地头发出的声响,感受到那份质朴而又浓烈的乡土气息。它们的消逝,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但它们留下的痕迹,将永远铭刻在农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成为我们怀念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