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多万元,这名种粮大户告诉你乡村大有可为

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的不仅是信心

——记鹤城区黄金坳镇种粮大户丁立文

口述:丁立文 整理:罗艺瑶

从“单枪匹马”的个体种植,到成立鹤城区小镰刀现代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丁立文最初的“梦想”渐渐变为了现实。如今他为怀化鹤城区黄金坳镇所有水稻种植户提供育秧、供秧、插秧、收割等系列服务。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带领种植户获得更多更好的收益。

觅得商机

我叫丁立文,1966年出生于鹤城区黄金坳镇,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干起养殖业。

1996年我用8年的积累,买了一辆货车跑起了运输,也成为村里屈指可数的有车一族。

怀化属于山区,由于地势不平。当北方早已采用现代化农作时,我们这还在用传统方式进行农作,种地只能靠人背牛耕,一头黄牛,劳累一天种三亩地。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农作时大人手里的镰刀和脸上的汗水。但我压根就没想过靠种地挣到钱。

直到有一天,我的想法被彻底改变。那天,我接了一趟活:从汨罗运一台收割机去黔城。之前我只在电视上见过,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收割机,觉得特新鲜,一路上忍不住向陪同的技术人员问东问西。到了目的地,我还舍不得走,硬是等着技术人员把技术演示环节搞完才肯离开。

听说,国家在提倡机械化耕作,购买农机还有政府补贴,这种小型收割机也是针对山区地形专门设计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比如,人工割一亩水稻需要2天时间,用收割机只要10分钟。

我就想,这是好项目啊,别人能,我为什么不能?咬咬牙,我也买了一台小型收割机,优惠加补贴算下来总共花了4万多元钱。

小试牛刀

我家有8亩地,收割机买回来时正好是秋季收割水稻的时候。我迫不及待把这“宝贝”开回了家。

最开始的收割机都是手动挡,加上操作不熟悉,原本半个小时不到就能搞定一亩地,我硬是忙活了1个多小时才“搞定”。

但相比邻居请了好几个人忙活一天只收了2亩地,我算高效率了。还别说,心里可开心了,盘算着:要挣钱了。

摸索着将自家稻谷收完,操作也差不多熟练了,那就该去挣钱咯。第一站,我把目光瞄向了隔壁地势比较平整的泸坪村。

机器收割当时还是“新鲜玩意”,消息一传开马上就有人主动找到我,希望帮着收稻谷。

收稻谷相比犁田、插秧都累,年轻人吃不起这个苦,老年人又“耐不活”。农忙时节请人难,人工工资自然就高。割水稻、打谷子、装袋、挑谷子,每个工序都需要请人,全部整下来,得花大几百元钱一天,还得管工人们一餐中饭。

那我就收300元钱一亩,一天10亩地,算下来差不多能挣3000元钱。在农村一天挣几千元,这是啥概念?

“老丁,你哪天有空,就帮我家把稻谷收了咯。”自从开张后,活接不赢。每天我们一家子还没起床,就有人找上门来邀请我去干活。

前前后后差不多忙了10来天,我回家把账一算:嘿,挣了2万多元钱,这台收割机的钱算是回来了一半。

尝到甜头的我,也由此萌发了“机农一体、互助耕田”的新路子。

收获财富

2016年,我在黄金坳村村干部的帮助下,在村里流转了400亩田地,还成立了合作社,彻底干起了专业种田这行。

第一次种这么大面积的田地,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最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缺少劳动力,到了耕种时找不到人去插秧。眼看秧苗就要烂在地里,我只好带着全家人上阵。

那段时间,每天几乎每天要忙碌到凌晨才睡,刷牙洗脸后,就往田里去劳作。经历这件事,我总结,应该多购入农业机器。到2018年,我们增添了犁田机、插秧机、收割机,我们合作社走上了良性循环。

2020年秋,整个湖南连续数月下雨,农民都来不及收稻谷。没有好天气晒谷子,眼看谷子都要烂在家里。

这时,鹤城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又找到我,建议我购买一台烘干机,听说还有资金补贴,真划算。

没日没夜地连轴转,一共烘了200多吨谷子。原本以为这次要亏钱了,没想到添置烘干机不但没亏,还有钱赚。

水稻大棚盘育苗是机插秧的配套技术,大棚内温度稳定,不受天气影响,秧苗发育充足,成苗率更高,是水稻育苗技术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为早日建成集中育秧基地,我跑去郑州、长沙等多地学习育秧技术。回来,就迫不及待盖了一千多平方米的阳光棚,开始育秧工作。

种农作物光靠理论学习哪行得通,得待在地里反复实践。大棚育秧,温度得控制在25摄氏度,15天左右秧苗就可以完全长好。本想着顺顺利利,可残酷的现实却是,一株株秧苗蔫了下去。

咋回事?心急如焚的我到处打电话咨询、上电脑查询,后来才知道长时间出太阳,导致大棚里温度过高。于是,我和合伙人分早、中、晚各洒一次水。

后来,不知是谁建议去买遮阳布试试。没想到,这个办法管用,温度稳定了,秧苗慢慢又恢复活力。可我不会计算大棚育秧的时间啊,还在用传统育秧时间按30天来计算,硬是错过了最佳种植时期。

怎么办?我们一商量,重新来过呗。几番摸索,我们已经掌握了成熟的育秧技术。

如今,插秧我们有插秧机,灭蚊我们装了灭蚊器。收稻谷,我们就用收割机,收完直接将谷子装车,拉进烘干机里。

过往在外务工,一年挣四五万元钱;如今在家种田,一年挣20多万元。这些年,我也意识到,只有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学习新本领,才能走向富裕。

现在,我们合作社已经拥有烘干机1台,插秧机2台,犁田机5台,收割机4台。我靠着种粮也发了财。

春天来了,我们要开始忙了,希望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记者手记: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农耕方式已经改变,耕地机耕地、播种机播种、收割机收获。这一幅幅农耕变迁的画卷,绘就了农村欣欣向荣,绿意满村,让无数的村庄变得越来越美,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如今,鹤城区小镰刀现代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育秧中心通过推动种植户实施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技术,使当地的水稻亩产量大多增加10%以上,每亩种植成本降低200元左右。“下一步,我要从机械化种植转向生态化种植。”丁立文自信满满地说。

THE END
0.70人们都有一个共识,同时代长大的孩子,生活在农村的比较吃得苦,在城市生活长大的孩子吃苦能力差很多。 这对于70-80后长大的农村人来说,深有体会,这时代长大的农村人,都是干过农活的,有的干得不少,力所能及的农活都干过,像砍柴,放牛,挑水,打猪草,收稻谷等,因此,走入社会,也会吃得苦一些。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38681:662<=5;a716?6799750|mvon
1.山海人家·返乡兴业的故事文艺女青年化身寻找稻香“新农人”白晓洋在田间收稻谷。受访者供图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白晓洋深知当一名农民的不易。“要认认真真种好田、出好米,不能让农民对农村、农业失去信心。”带着这样的想法,这些年,白晓洋与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深度合作,引进多种水稻进行试种,推广种植口感好、产量高的品种,并把水稻新品种、种植新技术jvzquC41pg}t0|npc0ipo7hp1|~0is4424:.2=2481jpe6npcvixs~:9796747xjvor
2.乡村振兴在行动丨鱼米之乡拉开中稻收获序幕泉井村村民正在扬晒刚刚收回来的稻谷 新华网发 钱辉摄 今年,常宁共种植中稻22.64万亩,预计总产量13万吨;全市大力推广中稻收割农机社会化服务,由各乡镇安排专业农机合作社,对中稻产区开展包村、包面积机械化收割服务,助力农民产业丰收,预计到9月中旬全部收割完毕。 jvzq<84yyy4ip7}kpj{bpny0eqs049752:891@fe:f
3.农村正在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的物品图片分享,有多少人还记得石臼也叫石舂,是人们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研磨药材、食品等的生活器具。在农村,比较常见的是农户做粿品时用石臼捣花生,腌制橄榄时用它捣南姜,煮猪肚汤时用它捣胡椒粒等。现在在家庭里已经很难见到了。 三、风车 风车作为我们一种传统的农具,已经有很久的使用历史,简单的构造,方便操作,只要把稻谷放入上方入口,只要手摇转动风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2985818=7;:86;a715:<242?10|mvon
4.看看70后的你认识几个?满满的回忆|庄稼|打谷机|稻谷|水车3、木耧 是农村用来播种的工具,可以用来播种高粱,麦子、豆类等农作物的种子。一般来说木耧有一腿耧到七腿耧等。 4、风车 在农村风车是用来给粮食作物除杂的工具,到了秋天收割回来的粮食作物,比如豆类、高粱,稻谷等都会风车除去粮食作物里面的杂质。我记得当年交公粮,就用到这个风车,收上来的公粮先去除一下杂质。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712:188681;?13B=a33;18@;5694tj}rn
5.农村常用的14种农用器具,多少人能认全,勾起70农村到了收割稻谷后,就会用它来晒干再归仓,打开有很大,一床可以晒一担稻谷,到了晚上或者下雨时,提起它往上一扬,稻谷就归堆了,方便收拾,收完稻谷,再把它卷起来,不用占那么大地方。 第二种:常用来收稻谷 这种器具是近些年才出的,以前都是用竹子编织的那种,较这种重,耐用性没这强。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92487213683@6327:`39<393717=3ujvsm
6.丰收啦!富硒水稻机收玉米……南北各地抢收快收正当时到今年,玉米籽粒机收技术的应用面积已经超过2100万亩。多地试验示范表明,玉米籽粒机收比果穗机收节约成本15%,降低粮损6%左右,提升品质等级1级以上,亩节本增效150元左右。 为实现藏粮于技,三年来,农业农村部每年开展十大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涵盖全部主粮品种,力促粮食生产提质增效。jvzquC41kpzftwfn0fhx0ls1u{yugv44246039433166:>684;?/uqyon
7.丰收啦!富硒水稻机收玉米……南北各地抢收快收正当时农业农村部昨天(10日)发布,经过为期三年的联合攻关,我国玉米籽粒机收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请点此安装最新flash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我国玉米机收以收果穗为主,收获模式多为摘穗—晾晒—脱粒—入库,不仅费工费时,还存在存放难、脱粒难、霉变几率jvzq<84jo0not7hp1pkxu87242711:6137958B3jvor
8.深调研秋收季,农村公路晒粮问题如何解?“以前收了粮食全靠太阳晒,一下雨就犯愁,使出浑身力气堆好、盖好不说,还担心霉变和生芽。像今年这种雨水偏多的天气,非得霉变、生芽不可。现在有了烘干机就不怕了!”在一旁等待烘干水稻的江苏徐州房村镇马家村种粮大户曹元喜对烘干机连连赞叹。 进入车间,只见一车车刚刚收获的稻谷倒入进料斗后,一粒粒金灿灿的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4396:4:=45B<2;74ivvq
9.四川三农新闻网资料图片 “生物天然气首次并入城镇燃气管网,城乡均受益。”大邑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方健望向成都市大邑县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蜿蜒的中“青年党员干部助收队”帮助群众抢收稻谷“机收省时省力,7亩地一个多小时就完了,换作人工得三四天。” 丁朝森望着堆成小山的金黄谷粒,满脸笑意,“jvzq<84ue5t/exr1kpjfz8sgyu5uqyneu1oe1B3jvor@rjl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