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用全国近6%的耕地生产了近10%的粮食,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是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着力稳定粮油播种面积、提高粮油作物单产,全方位夯实产粮产油大省根基,扛稳扛牢粮食安全大旗,是河南省重任中的重任。
2024年,河南省发布《河南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围绕“良机”,加快农机推广应用。明确加大力推进高性能精量播种机研发,推广普及小麦精准匀播、播后镇压机械,适宜麦茬地玉米、大豆密植的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加快勺夹式、气力式播种机械推广,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提高播种质量。
在提单产行动中,足见高质量播种的重要性。高端播种机越来越受到行业乃至国家自上而下的重视。
走进中原粮仓,高端播种机为种粮一线生产者带来哪些切实效益?他们都选择了什么样的高端播种机作为提单产的播种利器?更看重了高端播种机的哪些方面?
让我们走近中原用户了解一二。
据了解,今年夏种封丘县投入了2650台单粒精密播种机,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而王海军新购买的德邦大为D系列高精度播种机就是其中的一员。
精量播种带来的高产能
随着国家对高性能精量播种机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一线农机用户对其认识程度和认可度也不断提高。
这不,王海军今年年初在购买播种机时,尽管价格更高,还是选择了高性能精量播种机。
“国家既然大力推广,那它肯定是有值得推广的优势。”王海军愿意追逐先进机型的脚步,“事实证明先进机型就是好用,经过今年夏种验证,德邦大为单粒精量播种出苗率就是高,而且不断垄。”
“种植户很认可德邦大为精量播种机的作业成果。”王海军说。
要知道在今年低迷的农机市场行情下,要说哪个农机品类表现亮眼,实现逆势增长,气力式精量播种机就是其中之一。气力式最大的优势是播种高效率和精准度,高效率助力规模化农业生产,精准度则有效节约种子并提升产量。
据了解,王海军购买的是德邦大为D系列中原免耕播种机,整机配置进口气吸式排种器,下种率能达到97%以上,单粒率能达到99%以上。
众多先进机型中一眼看中了它
近些年,中国播种机产业特别在高端播种机领域发展迅速,高端机型迭代快速,越来越符合中国农业生产的需求。当然,当前高端播种机品牌也正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选择范围很广,那么王海军又是如何选中了德邦大为?
说起来王海军与德邦大为的结缘,那是既有偶然更有必然。
“走进农机经销展示大厅,一看见了德邦大为,就被它的外观吸引。德邦大为的颜色不由让人眼前一亮。”王海军说,“了解后,知道是德邦大为专门根据中原土壤特点量身打造的精量免耕播种机,心里就认定了它。”
“要知道,德邦大为在东北地区的适应性良好,名声在外很受用户欢迎。对于德邦大为这个品牌我还是很信赖的,知道有中原型机型,就决定要选它了。”王海军补充。
用户更青睐智能化升级带来的切实效益
农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之一是智能化升级,近些年我国农机智慧化升级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播种机领域,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效益成效显著。目前,已经通过精准定位与数据计算,实现了行距、株距的精量点播,降低了播种成本,提升了种子出苗率。
德邦大为D系列播种机在智能化升级方面更是具备领先优势,标配自主研发的农机管家监测终端,作业数据上传至农机管家APP,实现漏播报警、粒数统计、平均株距、作业面积、作业图像、作业轨迹等功能。
近些年,用户对于播种机智能升级带来的切实益处接受良好,满意度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更加青睐于智能性能比较先进的播种机。也正因如此,王海军优选了在智能升级方面具备领先和突出优势的德邦大为。
“现在农机的使用越来越便捷了,只需要专心开车,播种效果如何,有智能监测系统帮我监控。没肥、没种子,漏播都会有提示,出故障了也会有报警提示。”王海军满意地说,“用着省劲儿,轻松,干活也没那么疲劳了。”
“不仅如此,德邦大为的远程监测功能也让我很满意,在雇佣机手作业时,通过手机APP就能掌握实时作业情况,对于掌握全局简直太方便了。”王海军对于德邦大为播种机的智能化升级很认可。
智慧化升级不仅让农机作业变得更简单了,而且在提升生产效率和增加生产效益方面也是显著的。
“有智慧系统帮忙,播种更直了,株距更均匀了,精度更高了,发芽率也随之高了,还更省种子和肥料了,在节本增效方面没的说。使用德邦大为精量播种机一天作业300多亩轻松拿下。”王海军称赞道。
在广袤的中原粮仓,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精量播种机被应用推广,为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带来了切实效益,而德邦大为正凭借智能、高效、高收益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喜爱和信赖。(农机360网李剑楠
在2025年德国汉诺威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Agritechnica 2025)上,纽荷兰上演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台全新的概念拖拉机,与1918年的传奇先祖同台,向观众讲述一个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动人故事。
在农机发展的长河中,哪些经典设计历经百年仍不过时?创新的灵感,又如何从历史中汲取?
纽荷兰在汉诺威农机展上用一个特别的展台回答了这些问题。5.120 ‘Il Trattore’ 的概念拖拉机首次亮相,而站在它身旁的,正是整个品牌的起点与灵感源泉——1918年问世的首台菲亚特702拖拉机。
这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同台,一次关于设计灵魂的对话。
传奇的起点:为改变世界而生
时间回到1918年。为解决一战后的劳动力短缺,第一台大规模生产的拖拉机之一——菲亚特702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是农业机械化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其四缸发动机和承重动力传动系统,直接回应了当时农民对机械动力、减轻繁重劳动、提升产出的迫切需求。
它的成功,不仅解决了时代的难题,更为品牌奠定了追求农业卓越的持久声誉。
设计的轮回:向经典致敬
一个多世纪后,这台开创历史的702,直接启发了今天的纽荷兰设计师。这款‘Il Trattore’概念车,正是对那台传奇702的深情致敬。它基于旗舰型号打造,采用了源自702的醒目的红绿配色与风格。设计师从702简洁而标志性的设计中汲取精髓,并用现代语言重新诠释。
从1918年的702,到1950年代经典的“Piccola”,再到七八十年代与传奇设计工作室合作的80、90系列……勇于突破、追求美感的设计哲学,一路贯穿,最终传承至今天的纽荷兰品牌。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向前
这台独一无二的概念拖拉机与1918年702同台,不仅生动展示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工程技术的巨大进步,更凸显了这份传承——即对风格与技术的极致追求——如何持续滋养着今天的纽荷兰品牌,确保我们始终与农民不断进步的需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