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上)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是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从1840年至1912年,清朝统治力量不断衰落,西方列强逼迫清廷签订了无数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损失严重。那么这段屈辱的晚清史究竟发生了哪些大事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840 第一次鸦片战争

对象:中国和英国

事件: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派遣远征军侵华,清朝并不屈服,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最终清军战败,英国伤亡523人,清军伤亡22790人。

影响: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2 南京条约

对象:中国和英国

事件: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大获全胜,清朝被迫与英国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主要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关税由中英双方共同商定。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1843 虎门条约

对象:中国和英国

事件: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利用清政府对国际惯例和国家主权的无知,引诱清朝与英国继续就通商口岸的制度进行谈判,最终签下《虎门条约》。条约内容主要是两国定下海关税则;在华英人犯罪,中国无权审判;给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舰队可以停靠通商口岸。

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进一步损害了国家利益

1844 望厦条约

对象:中国和美国

事件:美国得知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后,便也想趁火打劫,于是派遣使者来华要求中方给予美国与英国同等的通商条件。最终清朝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抱着“一视同仁”的宗旨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条约主要内容为美国在与中国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影响: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内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扩大了对中国主权的侵害,这也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4 黄埔条约

对象:中国和法国

影响:使法国享有与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给中国造成灾难性影响。进一步破坏中国的司法、关税、领海自主权。

1851 太平天国运动

对象:清朝中央和农民起义军

事件: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为首的农民军从广西金田村率先起兵反对清朝统治,随后一路势如破竹,攻入南京城。入主南京的太平军开始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最后被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击败。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被清军攻破,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影响:是中国旧民主主义的开端,严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1851 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对象:中国和俄国

影响: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与沙俄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得沙俄获得了在伊、塔两地的诸多特权,中国西北的大门由此打开。

185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对象:中国和英国、法国、美国

影响:使中国丧失了租界内的行政司法税收权力。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对象:中国和英国、法国

事件: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在美俄的支持下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扩大在华利益。因为这场战争的目的与鸦片战争一致,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烧杀抢掠,无数瑰宝流失海外,战争最终以清朝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影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了中国沿海各省,中国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被外国侵略势力肆意掠夺。

1858 瑷珲条约

对象:中国和俄国

事件:俄国趁中国疲于应对英法联军,以“从中调停”为由逼迫中国与俄国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虽然清朝谈判代表奕山以《尼布楚条约》内容据理力争,然而面对俄军蛮横无理的武力威胁,奕山也只能屈服,最终签订了《瑷珲条约》。条约内容为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给俄国;中俄共管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允许俄国船只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航行。

影响: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损失,俄国不费一枪一炮就从中国手中夺取了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1858 天津条约

对象:中国和俄国、美国、英国、法国

事件:1858年英法舰队袭击天津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后英法联军进犯天津,直逼北京,清政府急忙派钦差大臣与俄、美、英、法各国签订《天津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增设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船只在长江口岸往来;允许外国人在内地旅游、通商、传教;分别赔偿英、法400万、200万两白银。

影响:使俄、美、英、法获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权。

1860 北京条约

对象:中国和俄国、英国、法国

事件:签订了《天津条约》后,1859年英、法、俄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来华换约。清朝为了首都的安全,加强了天津、大沽的防务以阻止各国公使进京,让他们去上海换约。英、法拒绝在上海换约,决定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击败。为了找回面子英法决定再次阻止联军发动战争,1860年8月一万七千人的英法联军再次攻克大沽,占领天津,击败了清军主力。咸丰帝见状赶忙逃往热河,并命恭亲王奕訢留京与英法议和。最终清朝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主要内容是中国赔偿英法的军费涨到800万两;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瑷珲条约》中规定的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彻底割让给俄国。

影响:割让了大片土地,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此以后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1861 洋务运动

对象:中国

事件:以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为了“自强”、“求富”开展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自救运动。

影响: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抵制了外国资本的涌入、促进了国防建设近代化。

1861 中德通商条约

对象:中国和德国

事件:德国眼红于英法两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在华取得的利益,便派出远征军想要逼迫中国让德国取得与英、法、美、俄四国在华同等的权力和地位。清政府面对德国的威胁,作出妥协,与德国签订了《通商条约》。

影响:中国与德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得德国获取了与英、法、美、俄四国同等的在华利益。

1864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对象:中国和俄国

事件:按照《中俄北京条约》规定,自1862年8月起清朝要派代表与俄国代表就勘分中俄西界进行谈判。然而俄方拟定的草案与《中俄北京条约》规定的不符,将更多的中国领土划分给了俄国,并且还悍然出兵占领了这些多出来的土地,造成既成事实。恭亲王奕訢认为:“该国如此强横,若不早为完结,诚恐酿成不可收拾之势。”最终接受了俄国的草案,签署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影响:改变了原定中俄边界走向,中国丢失了更多的领土。

1874 北京专约

对象:中国和日本

事件:1874年5月,日本在美国支持下派3000日军侵犯台湾。10月31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北京专约》,清朝承认日本出兵是“保民义举”,赔偿日本50万两白银,日军撤出台湾。

影响:日本政府曲解《北京专约》,称清朝承认日本出兵是“保民义举”,就是承认了琉球人是日本属民,琉球就是日本领土。清政府则指出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条约中的“民”指的是1873年漂流到台湾的小田县(即今冈山县)民,不包含1871年漂流到台湾的琉球民。日本发挥了不要脸的特长,完全不听清政府解释,于1879年武力占领琉球,并改名为冲绳。中国从此以后失去了对琉球群岛的主权。

1876 收复新疆

对象:中国和新疆阿古柏部

事件: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清朝经过海防塞防之争后决定收复新疆。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4月左宗棠率大军进疆,接连收复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次年挥师南下接连攻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南疆门户洞开。至1878年1月清军收复和田,取得了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至此,除伊犁外新疆大部全部收回。

影响:粉碎了英国和俄国吞并新疆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1876 烟台条约

对象:中国和英国

影响:英国扩大了在华通商特权,得到了入侵中国西南边境的权力。

1881 伊犁条约

对象:中国和俄国

事件:左宗棠打赢了阿古柏后,新疆只剩伊犁没有收复,清政府决定用外交手段收复伊犁,便遣使赴俄签订了《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却也付出了割让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给沙俄的代价。

影响:俄国又多占中国七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使得俄国在华的经济扩张延伸至中国腹地。

1883 中法战争

对象:中国和法国

事件:法国侵略中国和越南引起了这场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战场扩大到了中国东南沿海。战争过程中法国虽然屡次占上风,却无法取得战略性的胜利,反而是清军于镇南关一役中给法国造成了巨大伤亡,法军统帅尼格里重伤,法国内阁垮台。然而最后签订的《中法新约》却让法军不胜而胜,清军不败而败。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相当于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从此中国西南门户大开。

影响:中国西南门户洞开,外国侵略势力可以长驱直入中国西南边境。

1887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对象:中国和葡萄牙

事件:自1535年起葡萄牙就开始在澳门进行贸易,进而定居澳门半岛,并于1851年和1864年先后占领澳门南面的氹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清政府派代表到葡萄牙首都就澳门协同中方缉查走私问题进行谈判,中方同意葡萄牙可以继续驻留、管理澳门,并于12月1日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影响:此条约是葡萄牙事实占领澳门三百年来中国政府对澳门地位做出规定的第一个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和国家尊严。

1888 北洋水师成立

对象:中国

事件:1888年清朝成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即北洋水师,有25艘主要军舰、50艘辅助军舰、30艘运输船,全军上下4000余人。建立之初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1894 甲午战争

对象:中国和日本

影响:甲午战争的失败极大地打击了民族的自信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5 马关条约

对象:中国和日本

事件: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签订的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增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

影响:大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5 广州起义

对象:兴中会和清政府

事件:兴中会为践行“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誓言,集中精力筹划起义活动,企图武力推翻清政府。1895年孙中山带着郑士良、陆皓东、陈少白来到广州成立兴中会广州分会,开始筹划10月26日预备发动的广州起义,准备占领广东省城,并希望以此引起连锁反应,使得全国上下反对清政府的统治。然而起义计划却遭人泄密,最后功败垂成。

影响:广州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

1896 中俄密约

对象:中国和俄国

事件:俄国趁中国甲午战争战败之际,借口“共同防御”日本,诱导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规定若日本侵占俄国远东或中国以及朝鲜土地,中俄应该互相援助;中国允许于黑龙江和吉林等地造铁路,方便俄国运输部队;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时期俄国都可以利用这条铁路运送军需品。

影响:俄国获得了从西坡利亚铁路穿过中国领土直达海参崴的特权,进一步威胁到了中国东北地区。

1896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对象:中国和日本

事件:《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是《马关条约》的延续,规定中日可互派使节驻于对方首都;可以在对方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从商,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内地旅游、通商;日本取得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日本在华获得最惠国待遇。

影响:实现了多年来日本统治者企图在中国得到的各种特权。

1898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

对象:中国和德国

事件:德国以武力威胁清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将青岛租给德国99年。

影响:青岛沦为德国的殖民地。

1898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

对象:中国和俄国

事件:沙俄趁德国侵占胶州湾之际,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将旅顺、大连租给了俄国。

影响:有了旅顺和大连,东三省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大大提升了俄国在远东的战略地位。

1898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对象:中国和英国

影响: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了完整的香港,英国强行将中国官员驱逐出九龙城,使得香港地区完全脱离中国的行政体系。直到1997年香港才重回祖国怀抱。

1898 戊戌变法

对象:维新派

事件:《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维新派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影响: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

1898 订租威海卫专条

对象:中国和英国

影响:英国通过此条约在渤海湾强占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巩固了其在华北的军事战略地位,削弱了清朝在北京及华北地区的防御。

1899 广州湾租界条约

对象:中国和法国

影响:使得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99 义和团运动

对象:义和团

事件: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

影响:粉碎了帝国主义想要瓜分中国的计划,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对象:中国和英、俄、日、法、意、美、德、奥八国

事件:义和团运动惹恼了各国公使,八国联军趁机以镇压义和团的借口发动侵华战争,想要瓜分中国。

影响: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政府,清朝无可救药。

1901 辛丑条约

对象:中国和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

事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前,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留下一个烂摊子交给李鸿章,让他全权负责与八国联军议和的事,最终清朝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赔偿4.5亿两白银;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军;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清政府保证严禁百姓参加反帝运动。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人民不再对清政府抱有希望。

1905 中国同盟会成立

对象:中国同盟会

影响:同盟会是清末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为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起到重要作用。

1911 辛亥革命

对象:革命党

影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12 中华民国成立

对象:革命党

影响: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1912 清帝退位

对象:隆裕太后和溥仪

影响:平稳交接政权,维护了国家稳定和领土完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不是在签订各种条约就是在签订条约的路上于1895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并允许日本船只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和日军占领的威海卫等。 由于日本勒索的巨额战争赔款,已接近清政府年总收入的三倍,软弱的清政府不得不向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PJ?RQBK27797;>=0jvsm
1.世界通史(二、世界近代史:日本明治维新)1852年(嘉永五年)美国政府任命海军准将培里为东印度舰队司令,委以实现日本开国的重任,并与沙俄相通。1854年3月31日(安政元年)日、美两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即《日美神奈川条约》。1854年9月(安政元年)英国东印舰队司令官斯特林来到长畸,与日本进行缔结条约的谈判,于10月14日签订了《日英亲善条约》。1855年2月jvzquC41yy}/onnrkct/ew46{|}5;l9
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2385:1::13>69a4714<76254tj}rn
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⑴形成:①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②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正式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集团”。 ③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⑵活动: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1939年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23;29h7324936980jvsm
4.(选择题)专题0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故选A项。5.(20-21八年级上·内蒙古巴彦淖尔·阶段练习)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答案】B【解析】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jvzquC41yy}/|}m0eun1|thv1;5:98;484ivvq
5.外国大陆政策形成研究论文外务省认识到确定对朝鲜的基本方针乃当务之急。1870年5月拟出《朝鲜三策》分为消极之策、积极之策和折衷策,供太政宫抉择。 最后按照大久保的意见采纳"折衷策"。即利用朝鲜与清朝的宗藩关系。日本向清政府派遣天皇使节签订"修好条约"。这样,日清建立平等关系;朝鲜既为中国藩属,日本现居朝鲜之"上国"地位,朝鲜就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1yy|q4422?228794;>30qyon
6.外东北1858年和1860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余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被割让给俄国。俄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伯爵,当他1859年面对日本提出对库页岛的要求时,援引了1858年签订的瑗珲条约,说该条约将黑龙江以北的领土割让给了俄国。穆拉维约夫兼并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时,是以清朝皇帝直至jvzquC41yy}/onnrkct/ew4776=9:j
7.邮轮、港珠澳、三亚和广州游10.广州圣心大教堂,沙面1861年9月3日(咸丰十一年七月廿九日)英、法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沙面租借条约》。英国占有沙面以西8成租界,约264亩,余下东面约66亩归法国占有。两国各自范围内均有一桥与中国大陆(华界)相通。规定沿沙面河涌宽90英尺,贴近沙面的45英尺范围属于沙面租界。中国船只不能停泊。至19世纪末,沙面租界已经成为一个拥有jvzquC41yy}/onnrkct/ew472cj3;mh
8.充满异国风情的沙面岛(林京山手机摄)2024年3月1日,游览充满异国风情的沙面岛。1840和1856年爆发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英、法看中沙面白鹅潭进可攻、退可逃的有利地形,强迫清政府人工挖开沙基涌,与陆地分开,使沙面成为一个小岛,这就是沙面岛的由来。并建东西二桥来往沙面。 沙面澳门街,是租胜利宾馆的位置。有着百年历史的胜利宾馆,原是jvzquC41yy}/onnrkct/ew474k?hv@8
9.人教版中考复习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本马关 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谴立(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⑤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jvzquC41yy}/{ku|0ipo8{kgy528;>:29=72A<5;::12:
10.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c.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完整。 d.经济上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②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洞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zkunujk5d4;56564ivvq
11.列强入侵与中国斗争(全文)第二阶段 1859-1860 年,大沽到天津到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大罪,如火烧圆明园。 3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4 影响: 一 是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二 是中外反动势力jvzquC41yy}/;B}wgunv0lto1y5yju>mnohg3tg0jvsm
12.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1860年9月,咸丰帝以北狩为名携后妃等离京逃往热河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交换了《天津条约》 1860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1861年9月,安庆失陷 1863年6月,石达开部在四川大渡河畔覆灭 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jvzquC41yy}/5?5fqey/pny1fqi04k>4h2>42?92dg7f8>5g74kb7>6:32g7h=76e::50qyon
13.近代史复习13. 1895年,()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日本英国法国美国 14. 1898年,()强租山东的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 15. ()从俄国手中攫得租自中国的旅顺口和大连湾、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其他有关权益,并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 日jvzquC41yy}/ys}0ep5y|8772;>76@70cuvy
14.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及分期!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一、清政府时代(1644年—1911年)①1644年:满清灭明,清朝建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政权;②1683年:清政府废廷礼制,开启国家新纪元;③1793年:清政府施行《康熙律例》,实行统治法;④1801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势力把中国牢牢地控制;⑤1842年:垂帘听政,清朝建立,开启经济改革新时代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7g>>;d7?72>>2e8?fe<<8f74ivvq
15.赫德与中国海关关系新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后,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和第一个片面协定税则(CONVENTIONALTARIFF)作为对南京条约的补充。1844年,美法又迫使清政府签订有类似内容的《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从此,中国社会开始jvzquC41yy}/uqokpigonrg0pgz0LjNortkturtpJkyuq{~Eqpzfp}3cur~@kmB359
16.史纲新教材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1898jvzquC41yy}/oƒqz{0io1rshq174;B4498=/j}r
17.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2025《北京条约》C.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望厦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该条约是《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明确规定英国商人可以在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如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永久租地建房、居住和贸易。这一条款为后来租界的形成奠定了jvzquC41yy}/|}m0eun1|thv1;59;<89;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