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缘政治的影响降水海陆西风带季风

不可否认的是,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观测值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但对于气候变暖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

188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观测历史走势:

第一种解释是温室效应说,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后碳排放越来越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气体逐年增强,以致于太阳向地球释放的长波热辐射被大量吸收,形成温室效应。

地球存在寒冰期和温暖期的交替:

第二种解释是气候周期说,认为气候变化是太阳和地球运动的结果,人类活动对大自然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当太阳处于行星密集区域时,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减弱,所散发出的热辐射以及引力都会下降,这一方面使得地球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另一方面也会改变地球的公转速率和黄赤交角,引起全球变冷,产生寒冰期。反之,当太阳核聚变反应加强时,地球公转速率和黄赤交角趋于扩大,产生温暖期。当下地球正朝温暖期的方向变化。

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目前都没办法证伪。但从历史来看,地球确实存在冷热周期,全球变暖可能本身就是一种趋势,碳排放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中国历代气温变化图:

就中国来说,历史上每个时期气温也截然不同,西周、春秋、唐宋时期的气温就要明显高于魏晋、明清时期。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河南存在大象,因此河南简称叫“豫”,意思是牵象的人。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气温下降,大象活动范围从河南转移到湖北、湖南一带,这个在《战国策》里面记载过,楚国就是盛产象牙和犀角的国家,楚国军队甚至会穿犀牛皮做的盔甲去打仗。

不仅如此,在上古时期,华北和东北应该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特别是山西、陕西、内蒙、辽宁一带,这些区域恰好也是当前我国的煤炭产区,我们知道煤炭是树木演变的,一般煤炭丰富的区域上古时期都有大量原始森林。有原始森林,说明降水应该很丰富。

当前全球气温逐步上升,生物的活动范围也发生变化。比如东南亚的大象似乎有北上的趋势,出现在云南北部地区。一些常年生活在温带的动物也出现在寒带地区。随着气温上升,未来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新的变化。

在当今全球,有两大最适合生存、土地禀赋最好的区域,一个是位于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典型代表是东亚和美国东部。另一个是位于大陆西岸的西风带区域,典型代表是西欧和美国西海岸。这些地区往往降水比较充沛,能滋生大量绿植和农业作物。至于大陆中部、北部、南部靠近赤道的区域,要么太干,容易形成沙漠;要么太冷,类似西伯利亚;要么太热,类似印尼。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东亚、西欧、北美之所以能形成全球三大经济中心,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三个区域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自然条件,东亚是季风区,西欧位于西风带,北美则二者兼有。但气候变暖可能会对这些区域乃至整个世界带来诸多影响。

气候变暖会带来两大关键问题。一个问题是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夏季北移,而且覆盖范围可能更广(向西延伸)、更加强烈。另一个问题是地球海陆热力差异可能会加大,这会引起更强力、奔袭更远的季风,这些季风能绕过副高抵达我国东北地区。

夏季副高往往控制我国长江一带:

我们知道地球存在温差,赤道温度明显高于北极温度,赤道地区气体受热上升后向高纬度地区运动,但由于各纬度线速度存在差异,在惯性的作用下产生了地转偏向力,赤道的受热气体会在北纬10—40度之间下沉,形成反气旋,也被称作副高。副高控制的区域气温较高,且气流下沉,很难形成降雨。因此像北非、中东的一些区域,由于常年被副高支配,形成了沙漠气候。

但我国东部虽然夏季也时常被副高支配,却没有形成沙漠气候,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有夏季季风。事实上北半球夏季往往会在陆地上形成三大低气压区,分别是中国的青藏高原、美国的落基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之所以会形成低气压区,跟海陆热力差异有关。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夏季的时候海洋升温比陆地慢,因此气压较高;而山脉地区由于海拔高,升温快,因此气压很低。因此夏季的时候,东亚和美国东部会刮东南风,把太平洋/大西洋的水汽吹到大陆,并在副高北侧抬升,形成降水。也就是说,虽然副高控制的区域干旱炎热,但对季风区来说副高南侧和北侧却能形成雨带。对于欧洲南部来说,由于夏季地中海沿岸被副高控制,因此无法形成季风,这也是为什么南欧夏季降水很少的原因。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副高的能量加强,夏季可能会向更北处移动,并能覆盖陆地更深处区域。这意味着季风区的的雨带也可能会北移,而且气候变暖也会导致海陆温差加大,形成更猛烈的季风,因此副高北侧可能会产生更强的暴雨天气。

全球变暖前副高各月所在位置:

在气温上升3-5度的情况下,对中国来说,夏季副高位置可能会从东海北上至黄海地区,并从原来的主要覆盖长江中下游地区延伸到可以覆盖长江上游地区。未来中国夏季雨带可能会北移,从南涝北旱变为南旱北涝,而且梅雨带也可能从江淮地区转移到黄淮地区,这意味着华北平原将重新成为水乡,特别是河南一带,江南的雨则会变少。由于雨带北移,黄河的径流量可能会增加,汛期变猛,容易发生水灾的概率提升,特别是伏牛山—三门峡东部容易形成强降水。但受泥沙堆积形成的地上河影响,黄河航运能力仍无法跟长江媲美。在夏季,东北地区也有可能会出现阴雨延绵的天气,农业条件进一步改善,也更适合避暑。

由于海陆温差加大,季风变强,夏季太平洋地区的暖湿气团有望进入我国西北一带,西安可能会重新“八水绕长安”的景象,新疆、甘肃、陕北的绿植覆盖率也有望增加,陆上丝绸之路重新打通,甚至青藏高原都能出现大片农耕区。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南旱北涝”的趋势:

虽然我国北方会因为降水增多而受益,但对我国南方来说,未来夏季可能会非常炎热,而且降水量变得很不稳定,长江径流量也可能会下降。由于副高能量增加,能覆盖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一旦覆盖停留时间较长,那夏季就会酷热干燥。未来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可能没有北方宜居,粮食产量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副高南侧也会形成降水,两广、海南和云贵地区受影响较少,夏季温度反而没有长江流域那么高。

中国水系分布图:

历史上,我国确实会出现变暖季降水带北移,变寒季降水带南移的现象。比如气温较高的西周、春秋、西汉时期,根据史料记载,北方的渭水、泾水、洛水、泗水、汾河、济水、海河、辽河都有通航能力,西域也成为水草丰茂之地,黄河相对清澈,可以滋补周围大量农田,这也是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的原因。相比之下,在气温较低的时候,比如魏晋南北朝、明清时期,长江的宽度是现在的四倍,而且深不见底,赤壁之战时长江两岸能容纳大量战船,有利于南方形成割据政权;而且汛期非常猛,包括长江流域的汉水、嘉陵江夏季经常水位暴涨,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时期关羽能借助汉水雨季的机会水淹七军的原因,南方降水充沛也导致魏晋时期和唐宋之后中国经济中心从北向南转移。因此有理由推测,在气候变暖时期我国夏季降雨带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在气候变冷时期我国夏季降雨带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

北半球西风带:

另一方面,由于副高的存在,受气压梯度力影响,副高会向更高纬度释放气流,最终形成西风带。在冬季,由于西风带的存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了一道“气墙”,用于拦截冷空气南下。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副高季节迁移范围变大,这意味着西风带也越来越不稳定,极地的冷空气更容易南下。也就说说,虽然夏季会变热,但冬季也更容易遭遇寒潮,地球的温差加大。对我国来说,阻挡冷空气的防线,除了西风带之外,还有位于北部的蒙古高原,但不管怎么说,冬天依旧有可能会在暖冬和寒冬之间交替。

北美冬季容易出现寒潮天气:

但对美国来说,全球变暖的影响就很不乐观了。中国北方有东西走向的山脉可以用于阻挡冷空气南下,但美国的落基山脉是南北走向,冬季的时候,一旦失去西风带保护,呼啸而来的冷空气将瞬间吞没整个美国东部地区。美国冬天可能会异常的冷,电力供应会极其紧张。

夏天的时候,美国可能也会出现副高北移的现象,东部地区雨带也可能会向北移动,这影响倒是有利有弊。但对美国西海岸来说,夏季会变得很热,洛杉矶、旧金山等大城市会变得不再宜居,和长江流域一样会经常出现40多度的高温。

欧洲夏季越来越容易出现极端天气:

与东亚不同,欧洲主要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的时候西风带和雨带集中在欧洲西北部地区(英法德),冬季的时候西风带和雨带集中在欧洲南部地区。西风带的特点就是降水稳定、气温均衡,因此过去西欧也成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地区,但这一特点也会随着全球变暖而改变。

副高北移也对应着西风带北移,而且西风带会变得紊乱。夏季的时候,欧洲副高的位置可能会从原来的地中海沿岸北移至法国一带,而且能量比原来更强,能渗透到大陆内部地区,因此包括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北部夏季可能会变得炎热干燥,莱茵河水位下降,由于降水减少,这些区域可能也会长出大片草原。

由于英国、德国、瑞典等国纬度比法国更高,因此虽然这些区域夏季也会面临高温的问题,但夏季降水量下降得会比法国少一些,全年降水量甚至有望增加。因此这些区域可能会长出大片森林,事实上古代的时候这些区域就是有大量森林,因此如今英德都拥有丰富的煤炭储备。

总体来看,全球变暖对欧洲北部地区是非常不利的,气温和降水波动都会加大,变得不再宜居。

但对东南欧来说情况可能不一样,由于夏季副高北移,地中海北岸夏季不再受副高控制,在阿尔卑斯山低压区的作用下,地中海会产生季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刮起东南风,吹向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希腊、土耳其等地,这些区域将出现雨热同期的现象,种植条件大大改善。根据史料记载,罗马共和国时期地中海夏季就是刮东南方,形成十多米高的海浪。因此气候变暖对地中海东岸国家有利,古代这些区域本是欧洲最富饶的区域。地中海南部的北非地区,由于夏季不再受副高控制,气候条件和种植条件可能也会有所改善。

印度洋夏季往往刮西南风:

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印度洋夏季通常刮西南风,在印度半岛形成强降水。如果未来气候变暖,随着副高北移,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印度大沙漠可能会逐渐消失,印度河文明和恒河文明将更容易接触。但坏处是,由于季风增强,印度南部可能会经常遭遇极端天气,要么暴雨要么干旱。对中东和中亚来说,副高北移+季风增强,可能会使这些区域部分土地降水增加,改善当地农耕条件。

全球变暖或使俄罗斯远东地区变得宜居:

全球变暖最大的赢家应该是俄罗斯、加拿大等高纬度国家。由于副高北移且夏季季风增强,我国东北地区、包括外东北在内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宜居程度都有望上升,一方面是降水增多,另一方面是气温变暖,未来俄罗斯远东区域可能会适合种植,形成新的产粮区,外东北应该能容纳更多人口。在气温上升5度的情况下,北极可能会大面积解冻,出现连接欧亚和北美的北冰洋航线,俄罗斯将获得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一跃成为商业大国。

历史上气候变冷使中国人口和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至南方:

总的来说,全球变暖有利于中国北方,东北变得宜居,华北平原成为水乡,西北成为产粮区。但不利于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夏季可能会变得炎热干燥,长江航运能力也可能会萎缩,作为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长江流域一旦受影响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全球变暖对美国不利,其冬天更容易遭遇寒潮,西海岸夏季则容易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全球变暖对欧洲西北部不利,对地中海东岸有利;对印度有利有弊,对俄罗斯利大于弊。

历史上来看,气候变化往往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战争和瘟疫出现的概率变高。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瘟疫的出现很有可能是物种迁徙的结果,由于气候变化,原本在某个地域定居几百年的物种迁徙到新的地域,这就触发了跨物种病毒传播的可能。历史上气温变冷的时候,蒙古高原的老鼠喜欢成群结队南下,把鼠疫传播至华北,比如东汉末年和明朝末年华北都发生过鼠疫,这甚至很可能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与之相反,气温变暖时位于热带地区的生物(比如蝙蝠)也可能会北上,这也增加了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概率。公元14世纪,由于气候变冷,大量老鼠从东欧草原涌入西欧,引起了黑死病(鼠疫),在造成大量死亡的同时也促使欧洲人开始反思宗教的意义,并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到了16世纪,西班牙人入侵美洲,由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之前几千年没有发生过交流,美洲的印第安人对欧洲人携带的天花病毒毫无抵抗之力,大量人染病去世。因此确实可能存在气候变化——跨物种交流变多——瘟疫出现概率增加的可能,对此应该高度重视。

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全球粮食生产不均衡。我们知道很多农作物的生产需要雨热同期,这也是为什么长三角和西欧每亩单位粮食产量很高的原因。但随着雨带迁徙,全球粮食生产分布可能会发生变化,在雨季和热季错位的情况下,长江流域、美国东南部、欧洲西北部的粮食生产或受到冲击。相比之下,我国西北地区、地中海东岸、俄罗斯远东地区、西亚和北非地区粮食产量有望明显增加,甚至能成为产粮基地。

全球气候变暖对能源政策同样会带来影响。除了火电外,我国南方地区喜欢用水电、北方喜欢用风电,但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未来雨带逐渐北移,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水电供应可能不再稳定,夏季用电高峰期面临电荒的问题;北方地区的新疆、内蒙等地冬季被西风带控制,因此有大量风电设施,未来随着西风带紊乱,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可能也会下降。因此未来我国能源政策需要大力发展储能,削峰填谷。将多余能量储存起来,以应对缺电期。另一方面火电凭借其稳定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我国发电主体,保障煤炭供应稳定很有必要。

西欧和北美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副高北移和西风带紊乱,同样会使西欧面临夏季河流径流量萎缩、冬季风力减少的问题。美国则要面对更加强烈的季节温差,用电需求同样会上升。这也是为什么西欧和美国民主党对新能源那么重视的原因,因为一旦全球变暖,西欧和民主党选区(美国西海岸)受损最严重。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未来亚欧大陆将会出现三大地缘变化:1、陆上丝绸之路重新打通;2、北冰洋航线开通;3、海平面部分上升,一些沿海城市面临海岸线收缩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陆权”的意义相比“海权”在上升,“一带一路”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我国对外战略或可更加“向西”,推动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九一八”事变86周年:勿忘国耻珍惜和平新闻频道1880年,时任日本参谋部长的山县有朋对 “富国强兵”政策作了新的解说,强兵被置于富国之前。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要求在5年内对中国开战。 1890年,已经成为日本首相的山县有朋在首次发表施政演说时,公开抛出了吞并朝鲜、侵占东北,进而征服中国、征服世界的言论,日本的大陆政策最终形成。在大陆政策的影响下,1894年,日jvzquC41pg}t0lhvx0ipo8723951;86:1CXUKKz6T2mQNZK35hUvilzlR3=1;:=0ujznn
1.1880年是什么朝代,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时期呢?从四大全球倡议看和平与发展 任贤齐感谢乡亲们帮自己修缮祖宅 台风“浣熊”加强为超强台风 看新疆如何绘就民族团结“金名片” 景区“巨型蛇头”已被覆盖 大爷卖水卖到周杰伦演唱会现场 中国导弹亮相塞尔维亚阅兵 英国将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18岁女孩发现男友已婚饮酒后跳江 孙菲菲被前夫指责害死公公 央视曝光专坑老年人的私jvzquC41o07757hqo1|0xrigq1\O4@OJ3MI/j}rn
2.1876年中国最早的铁路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揸筑的吴淞铁路, 次年由清政府赎回拆除。1880年,中国开始自筑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 长10千米,于次年通车。后清政府相继设立铁路总公司、 邮传部等机构,规划全国主要铁路干线, 并屈从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路权的压力, 分别与各国签订大量铁路借款合同。至1911年, 全国共筑铁路干线和jvzquC41yy}/q|lgq0io1vfr1o8dhA
3.朱镕基与民心向背:19902002年中国实录经济台朱镕基与民心向背:1990-2002年中国实录 可是让朱镕基头疼的事情也正是这些啊。商品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工厂就没有办法继续生产,没有办法给工人发工资,也没有办法归还银行的贷款。这不正是在中国周围转来转去的“金融风暴”时刻窥伺的机会吗?他已下定决心阻止这场风暴登陆中国大陆。由于他让中国成功的“软着陆”,jvzq<84lkpmkk7hpvx4dp87234644;4336=76h80ujznn
4.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近代史的必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纪念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劈地的大事件。中国自从有了共产党,苦难中的人民看到了光明,有了解放的希望和前进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经历了从1921年至1949年,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以jvzquC41ley{imxzj0ipo8m/pf362>60jvsm
5.​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科综合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我国共有8.75万家露营企业,2022年新增3.51万家,新增量同比增长54.5%,帐篷、睡袋、折叠桌椅等商品产销量大幅度增长,企业不断推出“露营+钓鱼+瑜伽”“露营+烧烤+篝火晚会”“露营+亲子活动”等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2022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1134.7亿元,同比增长51.8%;带动市场规模为5816.jvzquC41yy}/ulih|0usi7hp1uizz8xeimz04952p{n0ytjpnit1ltpvgtua:7227:
6.高尔夫收藏与历史之73苏格兰和中国早期高尔夫运动克拉克是共济会圣安德鲁斯分会的发起人之一,在华期间又发起成立了共济会中国北方分会。1891年自汉口返回上海后,他成为壳件洋行(Messrs。 Hopkins, Dunn & Co。)的合伙人。 来自苏格兰英弗尼斯郡的马经道(Duncan Houston Mackintosh),1880年加入汇丰银行,先后在新加坡、香港、汉口、神户、西贡和厦门工作,1895年任天津jvzquC41urusv|3ukpg/exr0ep5hquk1mpuxnniig1814;225/821mte/ksdyr|uu9826?560unuou
7.行业深度!一文带你详细了解2022年中国注射穿刺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一次性穿刺器市场销量逐年增长,2018年、2019年销量分别达到1440万件和1880万件。受疫情影响,医疗机构诊疗人数有所下降,对一次性穿刺器械消耗有所下滑,初步核算,2020年中国一次性穿刺器销量突破2000万件。 jvzquC41di4rkjs|jct/exr1vtkof|4fgvgjn8:281832>63/875goi270nuou
8.回眸三百年——中俄文学交流小记新闻1880年,彼得堡大学东方系主任王西里写出《中国文学史纲要》,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著。1916年,汉学家阿理克译出司空图的《诗品》,这部译著和他稍后翻译出版的《聊斋志异》,为中国文学在俄国社会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俄国的中国文学研究相对停滞,而中国的俄国文学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2:858465d698;;63429<::7>/j}rn
9.热血青春“拳”力以赴——2018年中国大学生拳击邀请赛暨第二届2018年12月17日至21日,赛期5天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拳击邀请赛暨第二届重庆市大学生拳击锦标赛在西南大学中心体育馆隆重举办。本次赛事由重庆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重庆市大学生体育协会拳击分会、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鼎霸体育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拳击协会支持,丹勋文化公司携手湖南九源jvzquC41yy}/|q~e0eun0ls1ujuxu86571?537mvon
10.郑观应的“盛世危言”:看中国,看西方;看历史,看现实和中国第一位从1885年到1891年,郑观应潜心著述。他以在1880年就已付梓印刷的《易言》为基础,扩充著成《盛世危言》一书。《盛世危言》包罗万象,大至国体政制、经济制度、教育体制的改革,小至植树造林、垦殖拓边,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维新改革方案。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评点其“上而以此辅世,可谓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jvzquC41zwkrk~3eqo595A8576=8487452>8:<=
11.马云历史PeterYao马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2002年5月,成为日本最大财经杂志《日经》的封面人物;2000 年 10 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 2001 年全球 100 位“未来领袖”之一;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他为2001年度“商业领袖”;2004年12月,荣获CCTV十大年度经济人物奖。 jvzquC41yy}/ewgnqiy/exr1Rgzftbfq1cxdjr{g1461;85:12;03>8;:38/j}rn
12.海军是大国兴衰的镜子美洲欧洲我新近出版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今天想跟大家讲讲这样一个话题——海军是大国兴衰的镜子,讲讲中国近代是怎样发展海军,发展海权,发展海上力量的。明天我不讲海军,讲见识、旅行和阅读,走出书斋,读写历史,想用谈心的方式讲讲自己的治学方式,怎么走遍天下,怎么读遍中国,旅游也好、出差也好、田野调查也好,增加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998987?6a38g53?8d;27:29xcdd4ivvq
13.院士馆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2017年《吴明珠传》 中国农业出版社 写留言 评价及留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2025/01/03 08:00 尊敬的吴明珠院士,今天是您的生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馆祝您生日快乐! 22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2024/01/03 08:00 尊敬的吴明珠院士,今天是您的生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馆祝您生日快乐! jvzquC41{um/ethguv4dp8mvon5eg}fknu52:A51kpjfz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