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我国主型蒸汽机车轴式排列为:
1-5-1(前进型)
1-4-1(建设型;解放型)
1-3-1(跃进型)
0-4-0(蓉建型、星火型、森林小火车)
前进型又分为四轴煤水车和六轴煤水车两种。
是适用于牵引旅客列车的机车。
对客运机车的要求是,能高速运行,通过曲线时运行平稳。因此,这种机车的动轮直径较大,并在动轮前方设有二轴导轮转向架。
是专门用于牵引货物列车的机车。
是专门用于编组站或调车场进行列车编组、解体作业的机车。
对调车机车的要求是,便于通过道岔及半径较小的曲线以及有足够的牵引力,司机室的设置须便于撩望。因此,这种机车的车身较短,动轮直径较小。我国没有专门类型的蒸汽调车机车,一般是使用旧型货运机车来代替。
在十九世纪最先出现的机车是以蒸汽推动的。到二次大战结束时,蒸汽机车仍是最常见的机车。
蒸汽机车的退出,让很多人有一种怀旧心理,深圳福顺通科技发公司制作的仿蒸汽式的旅游观光小火车,填补了很多人这种怀旧情怀,让蒸汽机车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蒸汽机车史话
1872年,英商为推销近代交通工具,在天 津原法租界“紫竹林”码头一带,沿海河岸边的土路上铺设了一条环行1.5公里的“广告铁路”,将一台总重量为1020kg的小“火轮车”安装在轻便的窄轨 上,经试运转后,是年9月14日,开始免费载客运行。此消息传开后,轰动天津城。据天津《申报》报道:“此次火车之来中国,可谓创观,其制作也可谓精美之 至,均甚便捷,甚为适用之物……”由于这一“广告火轮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国人留下了一些新式运输工具的形象。
1887年“津沽铁路公司”(原址为旧三岔 河口西岸)从国外进口了数台小型蒸汽机车,其中一台为“0—2—0”型(只有两对动轮,无导轮和从轮,称“0”号),此机车是我们现在保存完好的、曾在 “津沽铁路”上运行过的最古老机车,曾在国外展出过。该机车由英国制造,总重量为1320kg,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蒸汽机车之一。从这台蒸汽机车出现到新中 国成立,中国大地上行驶着英、美、德、法、日、比、俄等国各种蒸汽机车,被人们誉为“万国机车博览会”。据1949年《铁道月刊》第188期记载:当时全 国共有4069台蒸汽机车,其中有8个国家、30多家工厂生产的198种型号,其中天津铁路管理局辖管的运用机车为671台。
1952年,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出了中国第 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其后,四方、大连、唐山、大同等机车车辆厂陆续生产了近万台蒸汽机车。蒸汽机车一度成为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1988年 12月21日,大同机车厂停止蒸汽机车生产,标志着中国蒸汽机车制造史的结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车已被内燃、电力机车、动车组取代。
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
新中国制造的蒸汽机车
“万国机车博物馆”
1951年和1959年中国铁道部根据1950年前保有量的蒸机,属1947年划为标准型(含宽、窄、寸轨)按不同轮式、系统性地根据华氏蒸机轮式定名法定编型号,用汉字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字母作代号。摘录以下是常见的轮式代号,以轮式多少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