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坦克的浅谈“陆地霸主”的艰难转化历程

相信很多人在上小学的时候一定接触过《矛和盾的结合》这篇课文,而这篇课文也正式让我对“坦克”这一名词有了启发性的认知,就像课文最后一句说的那样“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确坦克的诞生绝不是某个人突然地灵感,而是长时间以来多种理念的发展和结合,下面我就从骑兵时代来浅谈一下坦克的诞生过程。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

▲古罗马时期的战车

“战车”这个词语最早指的是由马拉动的车,士兵既可以站在车上射箭或者是投掷抛掷物,也可以通过长矛勾杀步兵。不过类似于这种的移动战斗车辆,人类的尝试可谓是由来已久,披挂厚甲的战象,由动物拉动的各种战车,亦或者是带轮子由人力推动的攻城车和弩床,都能算得上是战车。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喜欢用战车的数量来形容一个诸侯国的综合实力,比如“千乘之国”,不过在我国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以前总被战车压着的骑兵依靠灵活机动,全天候作战的的优势慢慢崛起了。和如今的战斗车辆一样,轻骑兵主要负责侦查,搜索,警戒,追击等任务,而身披重甲的重骑兵则依靠更厚的盔甲,更强的马匹来冲击敌军的方阵,从而达到消灭敌军的目标。

▲轻骑兵以及重骑兵,两者一个主侦察,一个主冲击的战斗模式和如今轻型装甲车和坦克的配合颇为相似,比如美军的M3履带侦察车和M1主战坦克

由于世界各国定义界限的差异,骑兵又诞生出了很多不同的类别,比如以弓箭作为武器的弓骑手,再比如以火枪作为武器的龙骑兵。但是总的来说骑兵的任务还是像一把重锤一样冲击并打散对面排兵布阵的敌军,始终都是决定战争的关键性因素,而这种战斗形势又颇有几分现代装甲战的样子。不过随着火器时代的降临,骑兵越来越执行不了这种冲击敌军的任务,开始走起了下坡路,尤其是步枪的出现使得步兵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距离越来越远,骑兵们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到了19世纪末期,骑兵在冲击步枪方阵时,经常出现被全歼的局面,就算是偶尔赢得了胜利那也是以己方的巨大损失为前提。再后来机枪问世,骑兵依靠速度来掩护自己的方法越来越不可靠。

▲早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大量使用的后膛定装弹药步枪就已经证明了在步枪和骑兵之间还是枪更快一些

不过即使是到了一战还是有大量的骑兵被部署在战场,因为那些骑兵主导战争理论的追随者还是选择相信骑兵的威力,面对一战初期复杂多变的战事,骑兵还可以依靠快速灵活的特点进行侦查任务以及小规模的遭遇战和追击战。但是后来随着堑壕战的兴起,遍布的铁丝网和林立的机枪就成为了骑兵们永远无法翻越的存在,在经历了数次的屠杀后,骑兵这一兵种黯然退场,从事起了后勤等工作,没有了能有效“冲击敌方”这一角色的存在,步兵和炮兵最终挑起大梁,只能用步兵大炮推进的方式一点一点的艰难前行,不过好在关于寻找骑兵替代品的工作,早就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在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就算是坦克大规模应用的二战,骑兵也没有完全退出战场,两者依然共存了好长时间。

▲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一位英国工程师设计的蒸汽装甲战车,只不过这辆战车更像是一条船,后被认为是胡闹而被驳回

早期的很多战车都是依靠畜力或者是人力行进的,科学技术的落后就使得动力成为了制约战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到了1855的克里米亚战争,人类历史上第一辆自供能装甲战车诞生了,这辆战车以蒸汽为动力,车辆的武器是大口径的短炮,为了保护人员和短炮,这辆车还安装有钢板,只不过这么一辆跨时代的武器在当时被认为太过于野蛮而并没有成为现实,被认为是胡闹(要知道内燃机车辆在1896年之前都不被允许上英国的道路),再者体型巨大的蒸汽机实在是不适合作战车的动力,技术上也有很多难以实现的地方。在后来的二十年间英国上校C.B.布莱克恩波利提出了一种能够为野战炮提供装甲防护的“突击火炮”,士兵可以在内部依靠人力操作火炮,只不过这种构想因为人力无法完成带装甲野战炮的移动而不得不放弃,然而带装甲的火炮在移动过程中消灭目标,这不就是坦克的概念吗?

▲西姆斯装甲汽车,只是简单地在民用汽车的周围包裹一层装甲,然后安装一挺机枪

▲安装两座360度旋转机枪炮塔的西姆斯改进型装甲汽车

后来随着内燃机和汽车的出现,装甲战车迎来了飞速的发展。1900年,一辆名为“彭宁顿”的实验性装甲汽车被制造了出来,这辆车就是在民用汽车上面加装了一层0.25英寸(6.4毫米)的装甲,并在顶部安装了两挺马克沁作为武器,1902年也出现的一辆由民用车改装而来的西姆斯装甲汽车,只不过这辆车的防护更为全面,就连车轮也被下垂式的装甲挂帘给保护了起来,武器也从单一机枪改为了可选择安装的早期速射炮,次年西姆斯装甲汽车进行了改进,最大的特征就是装备了两座360度旋转的机枪炮塔,这也使得该车成为了第一辆使用旋转炮塔的陆地战斗车辆,可惜的是改进后的西姆斯装甲汽车使用的还是民用车的底子,单薄的民用发动机对于一辆装甲战斗车辆来说显然不够用。

▲早期对于装甲战车的尝试,只不过有些太简陋

▲俄国人门捷列夫的设计,通过车体下方中央的履带驱动前行,计划安装一座炮塔,苏联时期一些史学家认为该车才是现代坦克的真正祖先,

与此同时类似的战车更是层出不群,这种鉴于骑兵和野战炮之间的支援武器也被派往战场经历战火,能有效的执行侦查,机场防御等任务,这一时间段内虽然装甲汽车经历了高速的发展,但是和坦克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因为越野能力再好的装甲汽车也不可能压过铁丝网,翻过战壕打击敌军,更何况此时的装甲汽车在颠簸的路面上行驶都经常发生意外。再者就是防护问题,起初的装甲汽车并没有追求全方位的防护,有些甚至仅仅是保护了车辆的四周,底部和顶部完全没有装甲,当遇到一些来自顶部或底部的攻击时,全方位的装甲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已知最早的履带,1713年由法国人德赫尔曼设计,一连串的小轮通过皮带连接在了一起,拖动时整体就会开始转动前行,这种设计及其原始,甚至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履带差很远

说起装甲车辆的全方位防护,就不得不提到顶部开门的设计。1914年英国海军航空部首次试验了装甲车辆顶部开门的设计,这一装甲车共有的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至今。还有一项新的发明就是履带,关于是谁发明了履带至今争论不休,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履带发明之处是为了方便农用车辆在疏松的地面上行驶,1904年霍尔特获得一项非常实用的履带发明专利,随后就出现了将履带运用到火炮牵引车的尝试,结果表明这种车辆的越野通过性是任何车辆都无法比拟的,但是这一举动并没有引起军方的注意,因为它笨重且造价高昂,而且技术也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履带仅仅是被大规模应用在农业上。

▲一战时期英军装备服役的罗尔斯·罗伊斯装甲车,除了车轮外,旋转炮塔和顶部开门已经初具现代坦克的雏形

1912年一位名叫摩尔的澳大利亚人发明了一辆装甲战斗车辆,这一辆装甲车已经具备了现代坦克的重要特征,发动机、装甲、履带、武器,只不过这辆装甲战车的诞生,并没有打动英国陆军当局,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出现了大量履带式战斗车辆的设计,只不过并没有引起军方的注意。除了这种武器本来就不怎么成熟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原因就是一战还没有开始或者只是早期并没有陷入堑壕战的僵局,军队对这种武器的需求并不强烈。等到战争最初的时刻结束,堑壕战便拉开了帷幕,于是坦克作为一战突击利器便诞生了,只能说摩尔提出的装甲战车诞生错了时间。

▲一战主要从事火炮牵引工作的霍尔特拖拉机

与此同时英国的斯文顿中校在目睹了装甲汽车在翻越壕沟时的低效能以后,提出了研制一种用履带代替传统轮子行驶的装甲汽车,以便于快速平稳的翻越遍布铁丝网的壕沟。这个构想得到了英国陆军部的支持,并开始用霍尔特的履带式拖拉机进行试验,结果这辆履带式拖拉机在拖着2.4吨的负载下并没有完成任务,但是试验却证明了履带式车辆翻越壕沟的高效性。而且2.4吨重的负载也严重高于该拖拉机正常负载,可是重视结果的陆军军方却直接否决了斯文顿的构想,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斯文顿却得到了英国皇家海军首席长官的支持,随后英国皇家海军便成立了一个陆地战舰委员会来研究这种履带式装甲车辆。与此同时陆军也对斯文顿的构想开始了论证。

▲小游民坦克设想图,只不过实车并没有计划安装的炮塔,后部通过绳索操作的尾轮可以实现小幅度的转弯

不过最早可行的坦克却不是出自斯文顿之手,而是一位名叫威廉.特里顿的战地记者和海军中尉威尔逊设计后委托威廉.福斯特公司生产的。这辆新装甲战车的原型车在绝密的情况下于1915年8月诞生,动力为一台戴姆勒发动机,可提供105匹的马力,最大行进速度为3.2公里每小时,由于早期动力技术的限制,要操作这么一台大家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位驾驶员控制踏板和变速装置驱动战车前行,另一位驾驶员则通过制动一侧履带或者是使履带脱离动力齿轮来转向(小幅度的转向可以通过后部绳索操作的尾轮来实现),该战车可以翻越0.3米高的障碍以及1.2米宽的壕沟,武器方面该车原本计划在顶部搭载一座炮塔,整车可以安装马克沁重机枪,刘易斯轻机枪,2磅炮等多种武器。这辆战车就是小游民坦克。不过就在小游民稳步进行改善之时,海军中尉威尔逊却根据小游民的思路设计了一种新战车并再次委托威廉.福斯特公司生产。

▲一战结束以后,加拿大多伦多街头军方在向民众战事坦克的威力

1916年1月中旬,新战车样车正式下线并开始测试。该车采用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农用拖拉机为基础,车体为菱形。针对小游民越野能力不足的缺点采用了过顶式的外侧履带设计,最大前进速度为5.95公里每小时,可以翻越1.37米的障碍和2.44米的壕沟。防护方面正面装甲厚度为10毫米,侧面为8毫米,底部为6毫米,可以近距离防御制式步枪发射的子弹,同时还可以防御二次破片。为了降低整车高度,武器被安装在车体外侧座圈内部以及车体前部突出部内,此外在车体后部还有一个炮塔用于发送信号,在武器方面采用了两门海军的6磅炮,以及四挺霍奇基斯机枪,后期又分出了装备火炮的“雄性”版本和只装备机枪的“雌性”版本。该战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包括乔治五世在内的众多高层支持,坦克也作为一个新兴武器正式替换骑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THE END
0.超大马力拖拉机,在中国直接上不了牌,世界环保靠中国!|机械设备|蒸2025-10-27 08:41:50晨曦浅谈生活山东 00:00/0:00 速度 洗脑循环 晨曦浅谈生活 493粉丝精彩内容,每天分享不断! 00:13美女体验野外求生,要是绳子断了,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00:13猫咪河边捉鱼,下秒上演名场面,肉眼压根看不清! 00:10老板娘处理鲜活帝王蟹,全程画面惊心动魄,美女果然蛇蝎心肠! jvzquC41yy}/3?80eqs0x8{kfgu0XJGWEJG7J7mvon
1.特种兵穿越大唐秦怀道荷儿最新章节,特种兵穿越大唐秦怀道荷儿5200第989章:蒸汽机拖拉机 第990章:说服韩岐 第991章:此间新乐 第992章:学子闹事 第993章:论如何实现人人平等 第994章:科举 第995章:探花郎 第996章:长安日报 第997章:新思想 第998章:朝堂问政 第999章:为人民服务 第1000章:武勋改制 第1001章:夜袭工业城 第1002章:暗手 第1003章 狙击 第1004章:援军到来jvzq<84yyy4qm|lg0eun1ƒmqpinvk:>;:1
2.特种兵穿越大唐秦怀道荷儿最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第989章:蒸汽机拖拉机 第990章:说服韩岐 第991章:此间新乐 第992章:学子闹事 第993章:论如何实现人人平等 第994章:科举 第995章:探花郎 第996章:长安日报 第997章:新思想 第998章:朝堂问政 第999章:为人民服务 第1000章:武勋改制 第1001章:夜袭工业城 第1002章:暗手 第1003章 jvzq<84yyy4vlxy0eun1{jcf1957<;1
3.秦怀道贾有财全本免费阅读免费阅读第989章:蒸汽机拖拉机 第990章:说服韩岐 第991章:此间新乐 第992章:学子闹事 第993章:论如何实现人人平等 第994章:科举 第995章:探花郎 第996章:长安日报 第997章:新思想 第998章:朝堂问政 第999章:为人民服务 第1000章:武勋改制 第1001章:夜袭工业城 第1002章:暗手 第1003章 狙击 第1004章:援军到来jvzquC41yy}/{jxwig4de8=2a:646=4
4.特种兵穿越大唐秦怀道荷儿最新章节列表第989章:蒸汽机拖拉机 第990章:说服韩岐 第991章:此间新乐 第992章:学子闹事 第993章:论如何实现人人平等 第994章:科举 第995章:探花郎 第996章:长安日报 第997章:新思想 第998章:朝堂问政 第999章:为人民服务 第1000章:武勋改制 第1001章:夜袭工业城 第1002章:暗手 第1003章 狙击 第1004章:jvzq<84yyy4jdrvwy0ipo8gqqm522;>221
5.从“待宰羔羊”到工业化强国,这是中国的百年倔强!中国新浪财经“飞梭”“珍妮纺纱机” 螺机、水力织布机 瓦特改良型蒸汽机 …… 之后还会有蒸汽轮船、砸棉机 缝纫机、拖拉机、标准化零件 …… 鸦片的迷香并没有遮挡住 先觉者们的视线 他们看到了西方工业的先进 也看到了自身的落后 他们高喊着“自强、求富”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332467:1fud/rp{coxn|:;59;940|mvon
6.中国各省制造业实力大比拼:各主要制造业产品产量前五都是谁|浙江4、拖拉机 实力前五: 山东、江苏、河南、浙江、湖北 5、民用船舶 实力前五: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 6、印刷设备 实力前五: 广东、江苏、上海、湖南、浙江 普通制造业应用范围广,产业规模大,竞争激烈,虽然利润不高,但却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国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27>9:@7a39i629k6:27:2;tph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