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约车司机困局:算不清的抽成糊涂账

根据新华社记者调查,一些网约车平台抽成超过20%。面对这样的“平台霸权”,网约车司机被“困在系统里”,乘客也只能以更高的价格换取服务。对此,涉及该问题的滴滴公司于5月7日晚做出回应:将持续推进平台收费定价公开透明。

汽车之家了解到,部分司机认为,滴滴平台抽成比例由原先的18%提升至如今30%以上,部分出行产品的抽成甚至高达40%。那么,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和规则究竟如何?

依据官方数据推断:平台抽成范围11.2%-20.9%

滴滴公司公布的抽成数据显示,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每笔订单平均抽成为20.9%。其中,52.15%用作乘客优惠补贴;33.01%用以支持企业经营成本及缴纳各项必要费用;而14.83%则作为企业经营的净利润。

从整体乘客支付金额来看,滴滴网约车净利润占比为3.1%;司机收入约79.1%。

滴滴表示:司机收入=司机分成+司机补贴两部分组成。司机分成包含每笔订单的基础收入与其他收入;司机补贴则包含平台发放的各种激励奖励与节假日补贴。依照上图滴滴所披露的数据来看,较为准确的抽成范围为11.2%-20.9%。(分别为方式4和方式2计算得来)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收支数据对比还原:影响因素颇多 抽成最高接近一半

5月8日晚高峰时段,汽车之家在上海实地体验了滴滴快车业务。

如图所示,一段总里程数15.2公里,用时29分钟的订单产生车费53.12元,平台优惠8.5元后,乘客实际支付44.62元,司机所得42元。按此计算,该笔订单优惠前抽成20.93%;使用优惠卷后,实际抽成5.87%。

不过,在5月10日中午体验同样的快车业务,结果却有所不同。这段路程为12.1公里,用时25分钟,订单总计车费39.69元,司机所得29.75元,抽成金额9.94元,抽成比例25.04%。

司机乔师傅告诉汽车之家,在上海,滴滴快车抽成比例相对稳定在20%-30%,但拼车产品的抽成表现则有些糟糕。

乔师傅口中的“拼车”是指同一行驶路线内,2-3名目的地相近的乘客共同搭乘一辆车辆,各自按照实际乘坐里程支付费用的网约车产品。相比于快车,乘客支付金额约为同等里程的70%,若两位乘客出行里程基本相同,该笔订单总价可视为同等里程快车的140%。虽然总体费用明显高于快车,但对于司机而言,实际所得收入却与快车无异。

据一份关于拼车的数据显示:三位拼车乘客分别支付6元、15元、21元,总计42元车费,该名司机最终所得22元,抽成20元,抽成比约47.6%。

综合现有数据及网上披露的部分信息来看,滴滴平台抽成比例约为5.87%-47.6%;上海地区平均抽成比例在5.87%-30%不等。对此,滴滴解释称,司机和乘客根据单独的计价规则分别计算车费。由于受不同城市、订单距离长短、时间长短、路况拥堵等因素影响,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车费的比例也不一致。

来自司机的吐槽:抽成比例逐年提升 奖励却逐年递减

司机吴师傅表示,2018年后,平台抽成比例从20%左右逐渐递增,而司机师傅所获得的奖励却逐年递减。

4月以来,上海高峰时段施行“最为严格的外地车辆限行措施”。平台为保证运力给予司机高峰时段“2单8元的奖励”,相比之前10元以上的“冲单”奖而言,明显下降。

奖励减少的同时,平台对于一些距离较近、高峰期订单的抽成比例略微高于长途、平峰期订单;恶劣天气条件下,乘客补贴取消的同时会相应提高部分价格,而司机到手收入却与平时无明显差异。如此对比下来,平台抽佣比例进一步提升。

越发“智能”的系统还会将本应多劳多得的接单行为稳定在一个区间。每日出车14小时左右的吴师傅,与每日出车12个小时的乔师傅收入基本保持在600-700元之间。对此,司机普遍认为平台的派单量与司机收入、抽成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综合来看月均抽成比例为25%左右。

“说不清抽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司机只能了解自己的收入,而平台在掌握各项数据的同时,设计了一套极为复杂的算法,导致本应该清晰透明的费用变的模糊不清。最终的结果,造成了司机师傅的普遍不满。

抱怨的背后:司机运营成本的高企

综合多位司机师傅提供的数据,上海地区的专职网约车司机月均分成收入约1.8万元,月均补贴1000元,每月综合收入约为1.9万元。乍一看,他们的收入明显高于上海市2019年社会工资9580元的平均水平。而相对自由的工作时间同样优于“朝九晚五”工薪阶层,但减除各项必要开支后,司机师傅们的收入并非想像中的美好。

司机石师傅的运营车辆系租用所得,每月租金6000元,日均400公里的行驶里程让他不得不支付每月4000元燃油费和400元基础保养费用,面对复杂多变的城市路况,偶然违章产生的罚款平摊到每月大概400元,上述费用均为必要性支出,合计金额10800元。最终,石师傅每月实际收入为8200元左右。

司机吴师傅从出行车队处以总价33万元的价格购入符合平台标准的合规车辆,按照网约车60万公里强制报废的要求,车辆大约可以使用五年,即使按照10万元二手车残值计算,每月车辆成本仍达到3850元。算上燃油消耗3500元,月均养护成本700元及违章罚没400元后,合计金额8450元。实际月收入约10550元。

(备注:司机月综合收入计1.9万元,月工作时长计360小时)

如此看来,网约车司机实际月收入可维持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相比起“上班族”月均17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看,司机师傅普遍月工作时长达360个小时。每当法定节假日来临,为获得网约车平台的奖励,司机师傅往往放弃休假,在这样一种几乎“全年无休”的高强度工作下,司机师傅的小时薪资平均仅为26.04元,不到“上班族”54.43元时薪的一半。

还有司机表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司机并没有缴纳社会保险,今后的生活很难得到保障。少部分司机通过第三方服务公司所缴纳的社保也仅为当地最低标准。按照上海地区网约车司机收入水平计算,每降低1%的抽成,就意味着收入提升190元。也就是说,如果司机口中25%的平均抽成降至平台披露标准20.9%后,司机收入至少增加779元,约提升8.3%。

如果说账面流水是司机收入的显性体现,那么系统评价就是司机收入隐形体现。

所谓系统评价,是滴滴对合作司机综合评价的量化体现。评价越高,意味着司机的综合表现越出色,司机可获得的抽成比例相对较低的平峰期订单的几率对应提升;反之,司机接到抽成比例相对较高的短途单、复杂路况订单的几率对应变大。若评价低于一定标准后,则再也无法接收到平台派单。

吴师傅称,早高峰时,市内交通拥堵,虽时长费用由0.45元/分钟提升至0.6元/分钟,但短途出行订单数少,加之高峰期路况相对复杂,使得违章概率提升。综合比对来看,收入不如平峰期乐观。倘若司机在高峰期不出车,则会面临系统评价的降低,减少平台派单量,最终导致收入的减少。

抽成方式本无过错 急需“权威”来定调

在网约车车队经营者邓先生看来,滴滴实施动态抽成符合网约车行业客观规律,是现阶段解决供需矛盾的最有效方法。不过,部分司机对滴滴抽成的不满集中在“高峰期单、长途单比例偏高”这一问题。

以上海为例,高峰期时重点区域运力严重不足,乘客排队时间较长。滴滴可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提升订单价格,将“非必要、短距离”乘客分流至地铁、公交等其他出行渠道;降低司机端抽成比例,调动司机积极性,主动前往重点地区参与运力补充。

平峰期时,需求订单对应减少。平台利用大数据优势,发挥服务评级机制,优先分派订单至服务表现良好,等待时间较长的司机处。并对一些既往评价低于平台中间水平的司机适当提升抽成比例,从而达到提升服务质量的目的。同时设立最高抽成金额,充分保障远距离订单司机利益。

2019年11月,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指出要规范道路运输新业态新模式价格管理,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主动公开定价、加价机制,保持加价标准合理且相对稳定,保障结算账单清晰、规范、透明。

目前,网约车平台定价、抽成规则均由服务平台制定,其定价规则多以营业区域的巡游出租车标准作为参考。从现有政策要求来看,多停留于宏观层面的参考、建议。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对提升网约车行业透明度的关注持续增加。4月29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动实现网约车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加快网约车合规发展,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公开定价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关各方都在期待,在国家正确方向引导之下,网约车平台企业能应用更为合理且公开透明的机制。(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小花鸟)

THE END
0.网约车司机途中加价乘客两次报警才到达目的地司机回应 因计费异常确实曾要求加价,但并未威胁乘客 到站后便终止行程,只是向平台反映计费问题 29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根据胡女士提供的电话号码联系上滴滴网约车司机林师傅。 林师傅证实,他在接单后确曾要求胡女士支付现金,也曾在中途要求胡女士加价。“扣了20%多的平台费后,油费都跑不够,所以我让她给现金。”jvzquC41pg}t0|npc0io1|m14277/9
1.因停车距离纠纷赖网约车上超24小时,杭州两乘客被行拘7日2乘客“赖”网约车里超24小时,派出所称正调查是否涉嫌寻衅滋事 司机:3天没能出车(红星新闻) 5月19日,杭州网约车司机王女士拍摄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视频中,王女士在派出所门口,称两名乘客在自己驾驶的网约车内“赖车”“将近30小时”“已经影响我的运营和正常生活了”。 jvzquC41pg}t0|npc0ipo7hp1|~04975/2;.494fqe3jo‚zm|e77=7;434tj}rn
2.因停车距离纠纷赖网约车上超24小时,两乘客被行拘7日2023-05-20 13:56:5300:200来自上海市 观察者网 中国关怀,全球视野,我们独立而负责任jvzq<84lu0oggwl0eqs0e8=RyOg8fV5H6
3.乘客坐网约车24小时不下车引热议,警方回应:现在乘客已下车据了解,5月17日,浙江杭州一网约车司机称,因乘客选择的上车点开不进去车,自己商议在上车地点20米处等乘客。结果两名乘客上车后大吼大叫,还要求司机赔偿10倍违约金。 双方发生冲突后,两名乘客一直拒绝下车,在车上超24小时。期间警方前来调解,劝说未果。 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9653=79;3674;:48885
4.男子打网约车发现车牌号不符司机呵斥“爱坐不坐”司机新浪财经如今,网约车已成为一种便捷的出行方式,深受部分市民喜爱。不过,有一些市民也因使用网约车而惹上了烦心事。近日,市民孙先生向新快报记者投诉称,自己在高德地图App上打车时遭遇了“车牌号不符”的情况,并且当事司机态度极差。孙先生投诉至平台,苦等50小时后才等来客服的回复。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63146551fud/rschvzyp<5955<20|mvon
5.19公里计费240元乘客质疑网约车后被“甩”处罚结果来了!对重庆路线不熟悉的乘客,一些黑车驾驶员就会在到达目的地后,出示一张事先保存在手机里的车费明细截图给乘客,虚构车费事实。 这样的截图在黑车驾驶员手机里有很多,根据目的地的距离远近进行选择。 04网约车司机线下揽客交易 网约车和驾驶员都有正规证件,但某些网约车驾驶员采用线下揽客的方式,用自己准备的计价软件,jvzquC41ycv/ezhd0eun1|mcpipwhsgyu5Og€xFgvgjnHhncuyJfF7(pg}tKmB659?9:=
6.乘客赖网约车上超28小时,警方通报:已行拘|平顶山新闻网乘客上车后对司机大吼大叫,超24小时赖着一直不下车,期间警方前来调解,劝说5小时未果。车主称,由于网约车营运摄像头被乘客遮挡,期间不清楚两人有没有下过车。18日,网约车司机表示,两乘客要求赔付十倍违约金,但自己平台没有此项规定,自己认定该要求系讹诈。她还表示,要求两位乘客赔偿自己的营运费用将车清理干净,jvzquC41yy}/rmxzyy4dqv4424902>4421?:8B=4;94ivvq
7.接不到女乘客,男网约车司机投诉平台!回应来了回应来了 近日,有无锡网约车司机向媒体反映:他长期接不到女乘客的单,疑似被平台做了限制。究竟怎么回事? 司机:2个多月接不到女乘客,影响收入 房先生是无锡的一名网约车驾驶员,之前一直跑滴滴,后来他觉得滴滴单子少,单价低,对驾驶员派单比较苛刻,所以今年10月份开始,在及时用车和风韵出行注册了账号,通过高德打车平台接单。据 jvzquC41pg}t0‚hyd0ipo872463248781euovnsva7926==350nuo
8.网约车拒违停,2乘客赖车上超24小时警方:暂不构成寻衅滋事会解决新黄河客户端 消息,5月17日,浙江杭州一网约车司机称,因乘客选择的上车点开不进去车,自己商议在上车地点20米处等乘客。结果两名乘客上车后大吼大叫,还要求司机赔偿10倍违约金。 双方发生冲突后,两名乘客一直拒绝下车,赖在车上超24小时,还尿在了车上。期间警方前来调解,劝说5小时未果。 jvzquC41yy}/ezhd0eun1mn{kzobplmcpi532;8/2732;8:488989hue0jznn
9.扶不扶?重庆80岁老人倒在快速车道,网约车司机、乘客等:扶!9月19日下午2点左右,重庆江北区北滨路,太阳暴晒,天气十分炎热,80岁老人马大爷倒在公路快速车道。 车来车往,速度飞快,马大爷处境十分危险。“被车撞了怎么办?走,我们赶快下去扶他!”42岁女乘客张焱看到后,和网约车司机刘畅立马决定下车帮助老人。此时,路过的上游新闻记者冉文也停下车,一场将晕倒老人从危险境地转jvzq<84o0|mdsx0pgz0uqty1pkxu8>323;/j}rn
10.热评丨让网约车抽成“糊涂账”变“明白账”荆楚网针对“抽成规则不透明”的问题,去年5月,某网约车平台曾回应称,2020年,该平台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平台抽走的两成多部分,扣除各项成本和税费,最终网约车业务净利润只有3.1%。可以理解的是,平台的技术研发、服务运营等等需要较高成本,但这不能成为司机和乘客知情权受到侵害的理由。相关信息的公开jvzq<84pgyy/ewmwdgo/exr1eqtugwy14283/971475dqwygpve26>7:87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