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聚合平台,为何总在被约谈

近期,多地监管部门近期启动网约车平台约谈。

2017年以来,高德地图、美团、百度、携程等互联网平台携自身流量优势纷纷入局网约车市场,发展出了网约车聚合服务新模式。这些平台没有自营的网约车服务,只是接入已有的网约车平台,运营资产较轻,通过“一键全网叫车”匹配运力供给,因此被称为“网约车聚合平台”、“网约车平台的平台”。

这种新服务模式便利了人们使用网约车服务,发展非常迅速。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聚合平台责任不够明确、从业人员和乘客合法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甚至出现了以“聚合服务”之名行非法营运之实的乱象。

为了规范和促进网约车聚合服务的持续发展,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于2023年4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从规范管理网约车聚合平台、保障乘客和驾驶员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行业安全稳定等五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网约车聚合平台的责任边界。

不过,《通知》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探索规范网约车聚合平台管理的法规政策措施”,再加上有些表述较为原则,目前各地对于网约车聚合平台的定性和责任边界等问题仍存在一些不同认识。本文从理解和落实《通知》规范管理要求出发,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这些问题做一简要分析。

不应仅承担电商平台责任

《通知》将网约车聚合平台界定为“依托互联网技术、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合作、面向乘客并匹配供需信息,共同提供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平台”。

从这些界定来看,网约车聚合服务有以下特征:一是依托互联技术构建服务平台;二是匹配网约车平台公司、乘客之间的供需信息;三是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合作提供网约车服务,本身不直接提供网约车服务。而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网约车经营服务“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

对比来看,典型的网约车聚合服务虽然也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供需信息,但考虑到其不直接调度车辆和驾驶员,并不从事《暂行办法》涉及的确定运价、结算费用等网约车营运活动,主要提供信息展示、交易撮合和流量入口。因此,网约车聚合服务应该被认为是一种不同于网约车服务的业态。

基于上述特征,结合《电子商务法》来看,聚合平台属于为电子商务交易双方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而入驻聚合平台的网约车企业属于其“平台内经营者”,所以《广州通知》直接将聚合平台界定为“电商平台”。

但需要指出的是,网约车聚合平台不仅像电子商务平台那样为平台内经营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展示,实际上也为网约车服务提供了功能实现页面,以及地图导航等技术支撑。对于乘客来说,其通过聚合平台的打车页面,就可以完成设置起始点、发送订单、结算账单等操作。

笔者认为,这就是为何《通知》和《广州通知》都认为,网约车聚合平台是与网约车企业“共同提供”网约车服务。当然,“共同提供”有强调二者一致、没有主次之意,但从典型的聚合平台来看,其对于网约车服务提供来说,主要是发挥了辅助性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用“参与提供”的表述更为准确。从这个意义上讲,聚合平台不仅应当承担信息撮合中介的责任,也应当承担与其参与提供网约车服务相适应的平台责任。

区分聚合服务与非法营运

网约车聚合平台的出现,也对网约车合规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网约车服务合规化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对主要网约车平台的强化监管,一些未取得经营资质的车辆和驾驶员只得流向监管不严的中小型网约车平台,而这些中小型网约车平台又通过接入具有流量优势的聚合平台获得约车订单;另一方面,受利益驱动,有些聚合平台背离了其最初提供的典型聚合服务,实际从事车辆调度、运价制定等营运活动。

对此,《通知》明确要求“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和车辆均应办理相应网约车许可”,“保持打击非法营运高压态势”,“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不得直接参与车辆调度及驾驶员管理”。

由此,可以得出区分典型聚合服务与假借聚合服务之名的非法营运的标准:如果聚合平台明知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和车辆没有相应资质,仍为其提供服务,实质干预网约车平台价格,或者直接参与车辆调度及驾驶员管理,则有从事非法营运之嫌。

《通知》发布后,很多地方政策文件中沿用了上述区分标准,也有地方总结实践经验对非法营运判断标准进行了进一步补充。例如,2023年6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网约出租车数字化监管改革专项行动方案》(下称《浙江方案》)就指出,聚合平台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招募驾驶员、直接开展供需匹配、干涉网约车平台自主定价、直接调度或控制运力等行为;聚合平台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应督促其依法取得经营许可,并承担承运人责任。

目前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聚合平台因被判定从事非法营运而被行政约谈,甚至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例。

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在处罚理由中着重强调了“高德打车”控制运价、主导运输过程、通过冲单奖励等直接控制运力等。

守住聚合服务底线

《通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厘清了网约车聚合平台的责任边界,对聚合服务明确提出了一系列义务和要求。这些规定集中回应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和业态乱象,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应该坚决贯彻、严格落实,以切实守住网约车聚合服务的底线。以下结合各地落实《通知》精神的执法举措,做一简要分析。

一是落实聚合平台核验义务。《通知》要求:“要加强对网约车聚合平台经营行为的监督指导,督促网约车聚合平台对相关网约车平台公司落实核验责任,不得接入未在当地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公司,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和车辆均应办理相应网约车许可。”

对于这一表述,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聚合平台仅需要核验其接入的网约车平台的资质,另一种观点认为聚合平台需要对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及其驾驶员、车辆等三方的资质都进行核验。

实践中,各地对此也存在同样的分歧,济南、合肥等地支持第一种观点,浙江等地支持第二种观点。例如《浙江方案》规定“督促聚合平台依法履行事先核验与其合作的网约车平台、驾驶员和车辆的有效许可信息”。《广州通知》曾在“征求意见稿”规定了“三方”资质的核验责任,但在最终通过的版本中删除了这一规定,但增加规定“聚合服务经营者不得为未取得许可的网约车企业、车辆、驾驶员提供网约车聚合服务。”

尽管存在上述争议,笔者认为,聚合平台的审核义务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要严格核验其接入的网约车平台的资质,这是聚合平台核验义务的底线;二是即使认为聚合平台对车辆、驾驶员资质不负有主动核验义务,但如果通过用户举报、监管部门告知等途径明知有关车辆和驾驶员不具有合法资质,根据《暂行办法》第28条,也不得为其提供网约车聚合服务。

二是落实信息公示义务。《通知》要求,聚合平台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及相关网页显著位置展示合作网约车平台名称、网约车APP名称、网约车经营许可、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以及聚合平台用户协议、服务规则、投诉举报方式、纠纷处理程序等;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如实向乘客提供车辆牌照和驾驶员基本信息。

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依托聚合平台的网约车企业不如实提供车辆和驾驶员信息的情况。

三是落实维护公平竞争义务。《通知》要求,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企业落实明码标价等要求,不得以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公司价格行为。

《广州通知》对此作了补充细化,明确聚合平台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资本优势、服务协议、交易规则等手段,通过统一价格、派单倾斜、默认勾选等方式,对平台内网约车企业在平台内的交易、显示顺序、交易价格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网约车企业收取不合理费用。这些规定主要是针对聚合平台和网约车企业共同实施的不正当价格行为,这些不正当价格行为已经成为执法关注的重点。

据披露,7月18日上述企业在高德打车客户端和司机端发布网约车运营价格调整公告,但1~2天后先后下线,7月21日再次上线;公告显示,各网约车企业一定幅度上调了运营价格,下调了对司机的抽成比例;绝大部分网约车企业调价生效时间为7月22日23时59分59秒。约谈指出,以上调价行为既没有向价格监管部门报备,且未达到公示时限要求,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四是落实乘客和驾驶员权益保护义务。《通知》要求,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企业结合各自服务内容,依法建立健全咨询服务和投诉处理的首问负责制度,及时妥善处理乘客和驾驶员的咨询投诉;乘客因安全责任事故受到损害并要求聚合平台承担先行赔偿责任的,聚合平台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承担相关责任。此外,各地积极总结实践经验,从保护乘客和驾驶员合法权益角度,也对聚合平台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这些聚合平台不得从事的误导经营行为包括:直接面向乘客开具原本应由网约车公司提供的出租汽车服务发票,或与接入的网约车公司发票混开、混用等;取代网约车企业的线上服务能力,面向驾驶员直接或间接提供原本应由网约车公司提供的线上派单工具及驾驶员接单软件;以聚合平台名义为合作网约车公司招募驾驶员,混淆模糊驾驶员认知;组织合作网约车公司车辆安装聚合平台品牌标识或设备。这是全国聚合平台监管文件中首次提出禁止误导消费者的条款,重点就在于保护消费者、驾驶员、平台等各方的合法权益。

总之,随着《通知》的深入实施,各地对网约车聚合平台的监管会进一步加强,无论是网约车聚合服务平台,还是接入聚合平台的网约车企业,都应该守住合法经营的底线,以切实维护网约车业态的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THE END
0.多家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被约谈,强调合规经营、公平竞争7月26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如祺出行、享道出行、携华出行、及时用车、阳光出行、美团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携程用车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 “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行业合规经营,共同维护行业良好jvzquC41yy}/4:okpipj0lto1cxuklqg146359<491nftjqf16;64:h687gb99g3ed;fg;k2eg972B5;e0nuou
1.多家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被约谈,强调合规经营、公平竞争7月26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如祺出行、享道出行、携华出行、及时用车、阳光出行、美团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携程用车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 “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行业合规经营,共同维护行业良好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495d9B89;;;/j}rn
2.多家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被约谈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26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当日组织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如祺出行、享道出行、携华出行、及时用车、阳光出行、美团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携程用车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 jvzq<84o0ek/ew4nx1me1;5452=04@4v42842@79a5>76@;570yivvq
3.多地多部门密集约谈网约车平台,发生了什么7月20日,8家网约车平台被宁波交通部门要求从网约车聚合平台临时下架。此前,宁波市交通执法队会同市公路运输中心、市公安局交警局等约谈各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要求月底前全面清退在平台注册的无证车辆、无证驾驶员。约谈要求网约车平台自查自纠,7月底前清退注册的无证车辆、无证驾驶员,不得为无证车辆、驾驶员派发jvzquC41yy}/ezhd0eun1vnpujkoitzckfo04975/2>.2:475596:?3jvor
4.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等网约车和聚合平台被约谈7月26日上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如祺出行、享道出行、携华出行、及时用车、阳光出行、美团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携程用车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 jvzq<84o0epn7hqo1mc1jwvkerfu872453198791euovnsva6}Fy€lHYn}/j}rn
5.网约车行业11家公司被约谈,监管部门首提平台要“先行赔付”8月22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T3出行、高德、曹操出行、首汽约车、享道出行等11家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约谈指出,发现部分平台公司存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侵害从业人员和乘客合法权益、非法营运突出、潜藏安全稳定风险隐患等问题。此前网约车平台因类似问题已被多次约谈,积重难返之下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25>>985735;62:3>79
6.高德打车等多家网约车、聚合平台被约谈“杨国福麻辣烫”等餐企被要求多家网约车、聚合平台被约谈 7月26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如祺出行、享道出行、携华出行、及时用车、阳光出行、美团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携程用车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约谈要求,优化提升服务水平,杜绝不正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
7.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被约谈7月 26 日上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约谈指出,部分网约车平台存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随意调整运营规则等问题,存在不稳定风险隐患。要求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保障乘客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加快合规化进程,加强jvzquC41tggej~g0ep5uqyne1:xL9bPGNCSD
8.收到大量投诉…清远约谈3家网约车平台!涉及滴滴出行、花小猪打车3家网约车聚合平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高度重视此次约谈提出的各种问题,全盘接受整改意见,立即开展自查自纠,确保问题得到彻底整改,共同维护行业发展秩序,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 据悉,市交通运输局将联合多部门开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聚合平台整治行动,利用技术手段开展精准执法,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罚,全力维护市场秩序jvzquC41yy}/ewjpgtmzpn|u0et0pn|u1463785913>0fnyckne32;:293>34;<360nuou
9.司机总数超1亿,每天新增两万人,还要开网约车吗深圳司机反映的问题差不多也是当前网约车行业的普遍问题。 这次官方约谈也指出:当前部分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存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随意调整运营规则、侵害乘客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等问题,存在不稳定风险隐患,甚至个别平台公司出现了运营安全事故。 jvzquC41ycrmu}wggvio0lto1cxuklqgu197;=:49
10.8家暂时下架!宁波多部门约谈网约车聚合平台8家暂时下架!宁波多部门约谈网约车聚合平台 7月18日,记者从市交通执法队了解到,日前,宁波市交通执法部门会同市公路运输中心、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以及海曙、鄞州、江北等六区交通执法队联合约谈全市网约车平台、网约车聚合平台。 执法部门约谈各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宁波区域负责人。jvzquC41|ltfy|3|lqr/exr0ep532;8291z32;8293?`4>>::;:10|mvon
11.五部门联合约谈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新闻频道消息:据国家交通运输部消息,2021年9月1日上午,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滴滴出行、首汽约车、嘀嗒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1;8541CXUK^Ou8:rLvjw68uj:|
12.石家庄:滴滴美团等多家网约车平台被约谈长城原创长城网讯(记者 郭洪杰)8月17日下午,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针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疫情防控工作还需加强、不合规车辆清退工作缓慢、营运驾驶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分批约谈在石家庄运营的滴滴、美团、曹操等网约车平台企业有关负责人。 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约谈网约车平台有关负责人。长城网记者 郭洪杰 摄 jvzq<84tgrusv7mgdgo/exr0ep5t{|ygo1814:42:1781:5296:36=3ujvsm
13.立即整改!五部门联合约谈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新闻频道网记者 赵丽梅)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9月1日上午,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滴滴出行、首汽约车、嘀嗒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jvzq<84pgyy/{xzvj0io1ps142822B4v42822B54a393298450nuo
14.巨头滴滴江湖地位不保?济南网约车市场不再一家独大,战火重燃高先生记得,当时网约车刚刚登陆济南的时候,打车非常便宜而且接单很快,后来市场稳定下来后,不管是打车的价格还是等待时间都增加了不少。“难道网约车市场又要回归原来的状态吗?” 今年8月份,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率先推出了有别于滴滴、神州等平台的网约车平台,被业界称之为聚合平台。当月,高德地图上便接入了40家出行平台。随后美团、 jvzquC41yy}/fƒ|yy0ipo8xjcpjppp4ufpkxu8723;721}723;722=d3;5835?;0jvs
15.网约车市场火热从高德打车看聚合平台背后的算盘今年9月初,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打车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约谈禁止了部分违规行为,并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不合规行为,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共同营造网约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uj1814:432/751B::7;;70|mvon
16."网约车=滴滴"时代已去,263家平台激战网约车市场,聚合打车受追捧自2021年7月滴滴被暂停新用户注册以来,一批新的网约车平台迅速发展,网约车市场格局出现了明显变化。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2月28日,全国共有263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经营许可,较2021年同期新增41家,较2021年7月新增22家。 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49>28:796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