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开发平台架构分析车身架构平台开发mobccd的技术博客

摘要:为实现汽车平台化开发策略,在平台内不同车型间最大程度共用底盘、下部车身、动力总成、电器架构和内饰骨架等部件,探索碰撞安全平台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在对国内外安全法规和标准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平台安全性能目标和开发策略。正向开发搭建完整的汽车平台框架结构,应用CAE仿真分析进行平台内车型碰撞安全性能的设计优化,最终达成平台安全性能开发的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整理碰撞安全平台化开发设计流程,供后续平台开发项目参考。

关键词:平台化开发;框架;碰撞安全;正向开发

0 引 言

汽车平台化开发在国外汽车企业中已得到较成熟的发展和推广,是大势所趋。平台化开发将同平台车型下部车身和绝大部分底盘设计固定,使设计优点在同平台车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承。这不仅可以减少单个车型的设计缺陷、缩短开发周期,而且还可以减少后期样车试制和性能验证的试验费用,从而降低平台车型的研发成本,使车型具有稳定的性能,使企业具有更好的盈利模型,快速响应市场、抢占先机。

碰撞安全性是整车开发关注的重要性能之一,在平台框架搭建和前期开发阶段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平台开发项目经验为基础,分析碰撞安全平台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对平台开发前期概念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能开发进行解析。

1 汽车平台化开发的定义1.1 平台化开发定义

汽车的平台化开发就是在开发过程中用相似度很高的底盘和下部车身结构,同时支持不同类型汽车的开发,后期不同车型产品的生产和制造都可以共用一条生产线,所生产出的车型外形和功能不尽相同。这样可以使得设计、工程、生产工艺和主要构件实现资源平台化共享。

1.2 汽车平台化开发的范围

平台化开发的基础是平台化部件开发。从产品子系统分块角度划分,平台化开发研究范围(见图1)大致可规划为如下几个系统:(1) 下部车身系统,包括发动机舱骨架总成、前后地板骨架总成和门槛总成等;(2) 底盘系统,包括悬架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车架总成和四驱系统等;(3) 内外饰系统,包括座椅骨架系统和仪表横梁系统等;(4) 动力总成集成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系统、悬置系统、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燃油系统和空调系统等;(5) 电器系统,包括电器架构系统和线束能源系统等。

图 1 平台化开发研究范围

2 汽车碰撞安全平台架构开发策略

在平台开发初期,应明确该平台所开发产品的预售市场及其在所销售市场的定位,也就是所谓的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义。针对目标市场未来5~10 a的法规和标准进行研究,预测发展趋势,并且根据现状对安全定义的目标进行可行性评估,确定能否通过可行的技术提升满足未来几年上市产品所定义的目标。

2.1 安全法规和标准的发展趋势及平台化研究的重点

目前,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有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技术法规,但归纳起来,所有汽车安全性技术法规可分为两大体系,即欧洲体系和美国体系,两者的考察范围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1) 美国FMVSS中的碰撞工况最复杂,考虑的范围较为广泛:碰撞方面包括100%正面碰撞、角度碰撞和40%偏置碰撞;乘员方面考虑大个子男性、小个子女性和是否系安全带等。FMVSS碰撞试验分为前碰、侧碰、后碰和动态翻滚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的法规和标准逐渐相互融合、相互弥补。中国的C-NCAP修订历程显示出逐步向Euro NCAP靠拢的趋势,有望增加侧面柱碰工况。Euro NCAP计划将100%全刚性墙正面碰撞纳入新车评价体系中,侧面柱碰工况也将参考美国标准提速至32 km/h;美国标准也逐步考虑对行人保护的相关要求。综合上述发展趋势,平台未来开发车型应将50 km/h正碰、64 km/h偏置碰、侧碰和柱碰工况纳入考察范围。平台架构开发阶段重点关注2个前碰工况,侧碰和柱碰涉及上部车身结构较多,故在整车设计阶段完成,此处不予考虑。

2.2 平台架构开发中安全性能目标的制定及开发策略

安全性开发可以归纳为两大方向:一是主动安全开发,二是被动安全开发。主动安全开发多涉及电器和底盘的设计,主要是提升车型整体配置档次和人性化需求,与架构关系不大;被动安全开发涉及框架和布置等基础开发和约束系统匹配的问题,与平台架构密切相关,需在前期设计中考虑周到。对于平台化开发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来说,整体的实现策略是平台内各款车型采用相似度很高的下部车身架构,通过不同配置和造型实现车型差异化,确保平台内车型均达标。

平台安全目标的制定应该有自上而下的策划过程,明确产品定义对安全性的要求,从而解读被动安全的碰撞星级要求。根据具体的星级要求,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能够满足前瞻性的安全结构方面的具体衡量指标和相关目标值,以此目标值作为平台架构开发的安全性能目标。平台框架的碰撞安全表现以此安全性能目标为衡量标准进行架构设计和开发。

在架构开发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策略实现平台的变化。平台内各车型的差异通过可变区域调整,见图3。(1) 前、后悬架的长短差异可变换整车前、后部造型;(2) 轴距的长短差异可实现整车大小等级的调节和乘员舱空间的调整;(3) 悬架长短和轮胎型号的变换可实现离地间隙和整车高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同一平台均可实现,即平台具有包容性。与此同时,平台设计中还存在不可变区域,此部分的布置和设计对平台内所有车型是一致的,也是平台设计的关键。由于一个平台会涉及平台内所有车型的沿用,其优点可以继承,其缺点亦会并存,因此不可变区域的设计至关重要。

图 3 平台架构可变区域范围

在前期开发阶段首先要明确平台内的轴距、整车质量和具体车型动力总成等输入,然后根据各项参数综合考虑质量、高度和轴距,设计能够承载产品定义带宽内的各车型的整车平台安全架构。对于整个平台而言,要求在允许的情况下各车型零部件尽量通用,但也不乏一些特殊车型的某些特殊要求,考虑车型局部差异化。

图3中的前悬可变区域与轮心到前挡板的不可变区域是平台安全碰撞设计的关键区域。首先,合理利用前悬可变形空间的压溃,最大程度吸收碰撞能量;然后,合理设计不可变区域的空间布置,减缓载荷对乘员舱的冲击;最后,设计稳固的乘员舱结构,保护乘员生存空间,从而在碰撞时控制对乘员的伤害。

2.3 平台开发中安全策略的实施方案

在整个平台开发过程中,安全策略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要因地制宜。因平台架构开发中主要涉及前碰的关键部件,故以前碰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前碰安全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整车高度、质量,前舱的碰撞空间以及乘员舱的结构完整性等,重点考虑主要传力路径的搭建和具体关键件的结构设计。针对前碰分析模块,提取关键维度,根据质量要求对分析维度提出具体的属性要求。因此,需要大量的概念分析研究,才能制定能够满足目标的具体设计方案。前碰关键因素示意见图4。

(1) 前部碰撞空间。前部碰撞空间是前碰的主要吸能区域,碰撞产生的能量主要通过这部分空间的变形来吸收,从而降低对乘员舱的破坏和对乘员的伤害。保证合理的碰撞空间是前碰的必要条件。

图 4 前碰关键因素示意

(2) 整车高度差异。一个平台需要考虑不同车型的规划,例如轿车、SUV、HB和MPV等。平台内车型之间的整车高度有差异,在前部偏置碰中会出现纵梁与壁障的重合率不同,由此带来整车载荷分布的差异。对于同一个车身,必须兼顾不同状态下的传力稳定性,例如可以将前保总成的吸能盒设计成单侧倾斜,在组装时不同车型的前保总成正装或反装以适应整车高度差异。

(3) 传力路径。平台内主要的纵向框架路径均属于前碰力的传递路径。前舱最主要的传力吸能框架是2根纵梁;上纵梁作为辅助路径也起到传力作用,往乘员舱方向延伸;地板纵梁、门槛和中通道均属于关键的传力路径。必须确保这些主要平台框架结构能够顺畅地传力和合理地变形,所以要求其框架应具有必要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除此之外,前碰关键件和乘员舱的结构设计也非常重要。按照前述设计要求对其初步框架进行搭建,具体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借助CAE仿真手段,权衡其在平台内不同车型中的综合表现。

3 平台化开发CAE仿真设计思路3.1 前碰框架的设计

前碰主要涉及2个工况,即100%刚性墙碰撞和40%重叠壁障偏置碰撞。根据不同法规和标准,有的可能考察其中之一(如GB、Euro NCAP),有的2个工况都需要考察(如C-NCAP)。在车型开发阶段,两者都需要考虑。在汽车前部碰撞过程中,车内乘员的损伤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的作用和相互作用,包括巨大的车身减速度对乘员造成的冲击、车身乘员舱结构变形对乘员生存空间的侵占、乘员在车内发生二次碰撞等。

前碰框架的设计既要考虑在100%正碰中前舱空间能够稳定压溃,又要保证在40%偏置碰撞中壁障先于整车变形,吸收更多碰撞能量。车辆前碰设计阶段应尽可能利用前舱的有效可变形碰撞空间,最大程度地吸收碰撞能量,使碰撞造成的乘员舱变形尽量小。碰撞安全的基本原理即能量守恒原理,见图5。

图 5 整车碰撞原理

除碰撞能量吸收外,前碰的重要设计准则还包括载荷传递结构的设计。完整的框架设计使碰撞产生的力能够顺畅传递,并合理地分布,见图6。牢笼式“O”型结构见图7,该设计可使乘员舱结构稳固,保证足够的生存空间。

图 6 载荷传递路径

图 7 牢笼式“O”型结构

3.2 前碰CAE虚拟仿真设计和验证

CAE虚拟仿真是项目概念设计的有效手段。概念设计阶段首先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子系统,零部件的截面大小、形状和力学特征均需在CAE虚拟仿真中进行研究,在零部件子系统分析中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构后进行系统试验验证。经验证可稳定变形的零部件才能搭载到完整的平台框架中,进行整体结构的匹配与调整。综合考虑平台的容量,定义模型整备质量为平台最大质量,动力总成以规划主销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考虑不同高度车型的碰撞表现。综合不同高度车型的表现对前碰的2个工况进行优化设计,这也是平台碰撞安全开发的难点,需要大量循环往复的分析计算寻找方案。综合平台内不同高度车型的碰撞变形形式,其中高度差异对前部偏置碰的影响尤为明显,涉及整车传力路径、壁障不同碰撞块的接触和力的传递问题。最终得到一个鲁棒性较好的结构,其在不同高度下偏置碰的车身结构变形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平台内车型碰撞结果的一致性。

仿真设计方案在碰撞中的实际表现需要通过试验验收和评价。平台整体架构设计方案仿真分析完成后进行Mule Car试验,验证前期设计的有效性,确保平台架构设计方案进入实际工程设计阶段之前安全性能达标,为后期工程设计打下基础。平台安全性开发流程见图8。

图 8 平台安全性开发流程

3.3 SUV和轿车前部偏置碰表现对比

通过上述仿真优化,最终不仅需要得到满足目标值要求的结果,更希望得到在碰撞过程中可以同时承载不同车型差异的平台架构。这就要求在考虑不同车型高度差异时平台框架保持相同的变形模式,反应到最终表现形式上即同平台内不同车型车身加速度波形趋势和峰值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乘员舱侵入量基本保持一致。以前部偏置碰工况为例展示该平台框架SUV和轿车车型的表现,其车身加速度波形对比和乘员舱侵入量对比分别见图9和10。

图 9 SUV和轿车左侧B柱根部加速度波形对比

图 10 SUV和轿车乘员舱侵入量对比

不同车型高度的差异对偏置碰中加速度波形和前挡板乘员脚部区域位移影响较小,通过兼容式设计可基本保持SUV和轿车碰撞结果一致。

4 结束语

介绍汽车平台化开发的范围和意义,阐述平台化开发策略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从仿真角度对汽车碰撞平台化开发流程进行分析,提出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平台化开发的思路和方法,由此可大大缩短车型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对于未来的市场导向,还应该在平台开发中将新能源车型进行同步规划,以适应市场对新能源车的需求,并结合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考虑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

(目录)欢迎关注:数据科学与艺术 作者:superhe199物联网平台架构指物联网系统的整体设计和组织结构,包括物联网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处理和应用等方面。关键技术则是指在物联网平台的实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核心技术。物联网平台架构是指用于支持物联网应用的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组织结构。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平台架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设备层:物联网平台的设备层是指物联

关注我,紧跟本系列专栏文章,咱们下篇再续!作者简介:魔都技术专家兼架构,多家大厂后端一线研发经验,各大技术社区头部专家博主,编程严选网创始人。具有丰富的引领团队经验,深厚业务架构和解决方案的积累。负责:中央/分销预订系统性能优化活动&优惠券等营销中台建设交易平台及数据中台等架构和开发设计目前主攻降低软件复杂性设计、构建高可用系统方向。参考:编程严选网智能中台是啥集结了中台产品技术、AI能力

数据治理智能化平台架构实战一、平台核心架构设计1.1 分层架构实现from abc import ABC, abstractmethodfrom typing import Dict, List, Any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numpy as npclass DataGovernanceLayer(ABC):"""数据治理

汽车平台开发架构的描述汽车行业正迎来巨大变革,随着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浪潮,汽车的开发架构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技术需求。汽车平台开发架构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涵盖了从硬件到软件开发的各个层面。本篇博文将详细记录我们在解决“汽车平台开发架构”问题上的思路与过程。**背景描述**在设计汽车平台开发架构时,首先需要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汽车软件平台。一般来说,汽车平台包含以下几个组件:

# 教你实现 PaaS 平台架构开发平台即服务(PaaS)是一种云计算服务模式,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构建、运行和管理应用程序的平台,而不需要处理底层基础设施。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实现一个 PaaS 平台的架构开发。本教程将分为多个步骤,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 实现 PaaS 平台架构开发流程```mermaidflowchart TD A[开始] --> B[

# 如何实现移动快速开发平台架构## 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快速开发平台架构在应用开发中变得愈加重要。本文将帮助你理解如何实现一个移动快速开发平台架构,包括整个开发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需要的代码及其解释。## 开发流程下面是实现一个移动快速开发平台架构的流程:| 步骤 | 描述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在新能源整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电气和网络通讯的中枢。由于新能源汽车不同车型,不同配置和工设计会有同的设计要求,因此,设计新能源整车控制器,应尽量做到通用。通用应包括二个层面的意思,一、硬件要通用,即应该做到平台化,基于某一款MCU进行平台化硬件设计。二、软件平台化,即软件设计上,底层驱动层,中间层和应用层清晰明确,软件模块功能平台化,如标定,诊断等模块应功能完善。同时,软件

上一篇主要介绍了硬件平台的基本情况,并没有详细的分析和对比每种硬件平台的优劣,这里我选取几种常见的硬件平台,从输入、硬件架构、输出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以便深入了解各种平台。       这里我主要对比:恩智浦S32V、英伟达DRIVE PX2、TI的TDA4、寒武纪1M、高通SA8155。1 .恩智浦S32V&n

本系列博客包括6个专栏,分别为:《自动驾驶技术概览》、《自动驾驶汽车平台技术基础》、《自动驾驶汽车定位技术》、《自动驾驶汽车环境感知》、《自动驾驶汽车决策与控制》、《自动驾驶系统设计及应用》。 此专栏是关于《自动驾驶汽车平台技术基础》书籍的笔记.5.车辆控制平台控制平台由电子控制单元(ECU)与通信总线两大部分组成;ECU主要实现控制算法,通信总线主要实现ECU及机械部件间的通信功能;控制平台是无

Apollo平台技术框架百度Apollo的技术框架包括四层:线控车辆平台(Reference Vehicle Platform)、参考硬件平台(Reference Hardware Platform)、软件开放平台(Open Software Platform)、云端服务平台(Cloud Service Platform)。最底下一层是线控车辆平台(Reference Vehicle Platfo

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是指以某种编程语言或者某几种编程语言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一个软件,而这软件不是一个最终的软件产品,它是一个二次开发软件框架,用户可以在这个产品上进行各种各样的软件产品的开发,并且在这个产品上进行开发的时候,不需要像以往的编程方式那样编写大量的代码,而是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配置,或者是写极少量的代码便可以完成一个业务系统的开发工作。方便开发的工具,诸如eclipse、jbuilder、

PaaSPaaS是(Platform as a Service)的缩写,是指平台即服务。 把服务器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的商业模式,通过网络进行程序提供的服务称之为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而云计算时代相应的服务器平台或者开发环境作为服务进行提供就成为了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所谓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

SSM汽车销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摘 要信息化社会内需要与之针对性的信息获取途径,但是途径的扩展基本上为人们所努力的方向,由于站在的角度存在偏差,人们经常能够获得不同类型信息,这也是技术最为难以攻克的课题。针对汽车销售统计分析等问题,对汽车销售统计分析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开发设计出汽车销售平台以解决问题。汽车销售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汽车信息、租车信息、企业介绍、汽车新闻、汽车论坛、投诉建议功能

一、在线医疗APP开发医疗作为我国最大的行业之一,是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医疗APP的发展也成为移动互联应用开发的重点。随着国家卫计委的号召,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响应,很多互联网都纷纷投身于此行业,将医疗业融入到移动智能设备上,用户只需要动一动手指,从各种医疗APP上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医疗资讯、网上问诊等,还可以通过在线预约挂号极大的方便用户。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医疗app才

物联网(IoT)产品的快速更新迭代,使得很多研发出来的产品越来越频繁地进行技术升级。尤其在当下,一个好的产品,不仅设备好用,APP也要面向用户做好升级优化,才能让一个优秀的产品被更多用户推荐使用。那么如何让IoT产品或者说是智能设备,能够更好的便于企业运营管理呢?机智云AIoT开发平台,一方面从物联网设备开发侧入手,提供IoT设备连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从硬件到产测的一站式软硬件服务,可以帮助企

1.1,测试平台简介平台就是一种用来实现某种功能的体系。平台包括各种不同的元素,架构,流程,标准,机制和工具等等。以测试为例:- 架构:测试体系中有关的各种Roles以及对应的Responsibilities。- 流程:测试相关的各种流程,比如测试项目流程,测试管理流程,配置管理流程……- 标准:在测试相关的各种流程中应该遵循的各种标准。- 机制:各种相关的机制,如沟通机制,反馈机制,知识传递机制

对于一个应用的需求,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业务相关的功能性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诸如安全性、可靠性及服务质量等非功能性的需求。应用的开发阶段主要考虑功能性要求,而运行阶段主要关注非功能要求。不同的应用在非功能性要求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了支持这些非功能性要求,人们通常总结出一定的功能模块和模式。这些模块和模式是PaaS层支持应用运行的基本方式。PaaS 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把业界在过去多年来在

万界星空科技商业开源MES可以提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心/设备管理、工具工装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看板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软件功能参数1、信息存储及追溯能根据产品流水编码追溯到产品的所有生产过程信息。包括:生产时间日期和关键的工艺

1. 引言:实时进程调度的"刚性需求"与"隐形陷阱"在Linux系统中,实时进程(如工业控制、自动驾驶中的任务)的核心诉求是"确定性响应"——必须在严格的时间约束内完成执行,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安全事故。Linux通过SCHED_FIFO和SCHED_RR两种实时调度策略,为实时进程提供"优先级 ...

核心结论 本文针对消费级设备无法实时运行50∼100B大语言模型(LLM)的问题,提出设备-架构协同设计方案Lincoln,通过优化Flash存储性能和数据传输机制,在不损失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实现该目标。 背景与痛点 现有LLM服务多依赖云端,存在隐私风险、延迟高、服务不稳定等问题,且厂商运维成本高昂 ...

> 回忆 那是我大一做的第一道实验题 题目内容如下 Input:三个int范围内的数字 要求:将三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序后输出 ...... 或许谈回忆有些太早,毕竟从做这题到现在也就过了短短两个月,但在我逐步学习编程知识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又想到了这道题,作此随笔以分享我对这个题的最新思考。 > 缘起 ...

背景 近两年,智能编程助手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开发者的工作方式。从代码补全到全流程生成,主流市场已形成几类代表性工具:以深度集成为特色的 Trae、以传统编辑器插件模式闻名的 Cursor,以及在全球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 GitHub Copilot。它们各有千秋,如何选择才不会踩坑? Trae:中文语境 ...

THE END
0.汽车整车设计与产品开发要点何在?“结构是载体,性能是表现。”吴礼军说,在整车技术集成方面,包括通过系统匹配和调校,将汽车的各总成及部件有机地结合,实现汽车整体结构要求及性能目标的开发过程。汽车整车集成,分为结构集成和性能集成。整车集成开发 ,是基于整车性能目标为前提,自上而下进行层层分解,将汽车的各系统、各总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系统jvzq<84yyy4dsl~seup/exr1pg}tfnyckn52;7mvon
1.汽车感知体验研发——汽车属性集成(性能开发)核心场景:外观漂不漂亮,空间大不大,动态性能等 第二部分, 乘用车整车研发属性划分 整车是个技术密集的整体,怎么划分属性呢? 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属性集成角度来看整车,“拨虾拆螃蟹碎石头”,细分到我们容易把控的状态。 先来聊一下汽车产品研发体系是什么?新产品开发体系是将公司经营战略转换成具有竞争力产品的桥梁。jvzquC41yy}/{xtlkc4dqv4cum52966386>89?56;4:69@;8264ivvq
2.汽车性能集成开发概述#汽车#汽车人共创计划#汽车知识举报邮箱:jubao@mail.dongchedi.com 用户协议|隐私协议|营业执照 站点地图侵权投诉我要反馈加入我们广告投放懂车指数 汽车性能集成开发概述#汽车 #汽车人共创计划 #汽车知识 发布于2023.8.1 12:34 次播放 斜杠青年向北 关注0人862粉丝 关注 评论·0 提交评论 暂无更多评论 热门视频jvzquC41yy}/fxsiejkek7hqo1|jfnt194<349<724647?6853=
3.从“三合一”到“全域集成”,头部企业正把未来汽车重新洗牌未来三年,电驱系统将是汽车行业最核心的“技术战场”,决定整车性能、成本与平台化能力。 无论是比亚迪的八合一、宁德时代的 CIIC 平台,还是越来越多自主企业大力投入的集成式电驱方案,都在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走向全球领先。 在动力革命面前,每个玩家都必须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这一轮竞争,将决定未来五年车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8:?8;965;5:43><2384ivvq
4.专属平台的价值:纯电动汽车底盘与电池包如何从“拼凑”到“共生此外,专属平台会重新规划高压线束布局(比如将高压线束集成在底盘内部,避免外露),减少碰撞时的短路风险。 效率提升:能量传递与结构重量“双优化” 专属平台取消了燃油车时代的变速箱、传动轴等机械部件,将电机、电控系统直接集成在底盘上(比如前驱车型的电机集成在前副车架,后驱车型的电机集成在后桥),电池包到电机的线路长度缩短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86956A8;;:<53:;3834ivvq
5.**1.6L经济型轿车平台化架构设计与空间优化研究**本文以家用轿车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出基于模块化理念的1.6L排量经济型轿车总体布局方案。通过动力总成横置布局、短前悬设计和三明治地板结构等创新手段,在4380mm车身长度内实现2650mm轴距,整备质量控制在1150kg以下。搭载缸内直喷发动机与7DCT变速箱,实现NEDC工况5.2L/100km油耗。重点阐述人机工程优化、轻量化设计及成本控jvzquC41dnuh0lxfp0tfv87523e8:?5234<0c{ykenk0fnyckny03=<;64694
6.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底盘悬架系统智能制造技术,如何发挥动力性能在整体结构方面采用集控层—研发设计层—信息管理层—数字化智能制造层—供应链商务层的五层式架构。底盘悬架智能制造系统建设包含了总体布局数字化建模与四大平台建设,四大平台即信息数据集成管控一体化平台、基于产品簇设计资源重用的研发设计平台、多品种混流生产智能制造装备体系、“基于互联网+协同制造”供应链商务平台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3:?7:3366;@9;74;15
7.电动化时代如何看懂“汽车平台”?油改电的电池包,形状只能去适应车,说白了就是哪里用空就往哪里塞,结果就是电池形状千奇百怪,同时由于空间的束缚,电池容量也就不足,那续航也就达不到我们的需求。纯电平台的电池包模组分布更加合理,可以在单位面积内布局更多电芯和模组,能量密度获得大幅提升。 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3<93=8674;16>>5974ivvq
8.深度解码比亚迪e平台:新能源时代的核心科技,强在哪里?当汽车从燃油时代迈向新能源时代,汽车本身也从机械产品慢慢向IT产品进化,也就意味着汽车也将像我们身边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一般,可以通过核心技术的进步,变得结构更简单、更安全、更可靠、性能更强、价格更低。比亚迪面向新能源汽车推出的e平台,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诞生的,通过对原本繁杂、分立的零部件进行标准化、jvzquC41yy}/{xtlkc4dqv4cum5296642269;:=742?67<53764ivvq
9.平台化汽车环境下系统集成与电气分布设计自动化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包括电子系统设计(ASIC/FPGA/PCB设计技术)、线束和线缆网设计、仿真分析与工程化、嵌入式软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汽车电子系统网络与数据通信等广泛的领域,这些技术和产品构成平台化汽车设计环境下完备的系统集成与电气分布自动化解决方案,为新一代方法学提供有力支持,并且成功应用在复杂高性能的设计和jvzquC41yy}/ovxqpnoog7hqo0io1rshq17339570unuou
10.电子电气架构主流主机厂电子电气架构华山论剑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理想状态将是形成一个类似于“中央政府”的汽车中央大脑。这个中央大脑将作为车辆的核心控制中枢,统一管理各种功能,实现车辆各系统之间的高效协同和无缝集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同时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jvzquC41dnuh0lxfp0tfv87623e94A5694<0c{ykenk0fnyckny03=74:3>97
11.制造中的应用如何?这种平台对车辆性能有何提升?汽车频道一汽丰田平台:汽车制造的创新基石与性能提升的关键 在汽车制造领域,平台技术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汽丰田所采用的平台,不仅是其车辆生产的基础架构,更是实现车辆性能优化和提升的关键所在。 一汽丰田的平台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和通用性。通过标准化的设计和模块组合,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意味着在相jvzquC41o0nfz~s0eqs0c~yq1463665;/4604:9848<797mvon
12.电驱动与动力域研究:高效集成大势所“驱”,动力融合“域”强则强经历了独立模块、电机与变速箱集成、电控与电机及变速箱部分集成、三合一及多合一集成等多个阶段,在“软件定义汽车”趋势引领下,电子电气架构越来越走向域控制、中央控制,电驱动系统从传统的机械层面“三合一集成”,向功率电子层面“多合一集成”+动力域层面“软件集成”演进,通过深度的FOTA,不断提升整车动力系统性能jvzquC41yy}/gnkqewy/exr1ctzjeuj174735A3jvor
13.「车身(区)域控」研究:MOSFET和HSD驱动「车身EE架构」演进大陆集团的第一代车身HPC也将之前单独运行的网关功能与车身控制器的功能相结合,变成了一个超级计算单元。该产品作为车载应用服务器(ICAS1,基于瑞萨R-Car M3),在大众汽车基于MEB平台的ID.3上实现量产。 2023年大陆集团在上海车展中首次展出了跨域的车辆控制高性能计算单元,除了集成原有的车身控制和整车网关功能外,还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35B;4:2729:>84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