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类农用车辆频繁的活动
该类车涉牌涉证、超速、超载、
违法载人、人货混装等
交通违法行为也越来越突出
农用车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的
安全隐患有哪几个方面?
01
车况良莠不齐,安全性能差
由于农用车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没有考虑车厢载人问题,安全性能普遍较差,特别是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农用拖拉机这三类机动车,在农村机动车中所占比重较大,但这些车辆安全性普遍较低、行驶稳定性较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同时,部分农用车车主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对购回的农用车辆进行改装,擅自加装车厢钢板、更换载重轮胎或随意改变发动机功率,甚至改装、拼装报废车辆从事客货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差,无法满足安全行驶需求。
02
驾驶人员复杂,交通违法现象突出
当前众多的农用车领证门槛不高,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低,驾驶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教育培训,这部分驾驶人的交通法制意识相对淡薄,车辆行驶中超限超载、超速、违法载人、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十分突出。
特别是每年春耕春播农忙时节,上山劳作的农村群众为了方便耕种及出行方便,在乡村道路上遇见农用三轮车、拖拉机随便乘坐,导致农村地区农用车违法载人的现象尤为普遍。
03
农村道路等级低,易引发交通事故
农村道路路面宽度不够、急弯陡坡较多,安全设施不到位,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隐患。加上农用车辆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差,驾驶人对基本性的交通法律、法规不了解,对安全警示标志不熟悉,盲目驾车,导致农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及交通事故一直处于多发状态。
04
跨辖区挂牌办证多,日常管理薄弱
跨辖区办理牌证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乱象,一些外省、市的农机监理部门为了完成任务或多创收,对于车辆的登记条件要求较低,默许外挂车入籍,一些大吨小标、违规超标的车辆很容易在外地登记上牌,从而在本地出现了异地上牌的“洼地效应”,专门从事代办异地上牌的中介应运而生,致使辖区农机监理部门对外地号牌车辆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监管,给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如何安全使用农用车?
农民群众要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不乘坐农用车,其驾驶人不能随意让行人乘坐。
农用车驾驶人要增强法治观念,在驾驶车辆时不能超限超载,酒后驾驶以及疲劳驾驶等。
不能随意改装车辆,擅自改装车辆会导致其基本安全设施残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责任编辑:廖旭峰 钟春
值班编辑:梁冰心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