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机械分会近日发布《混凝土机械行业发展报告》

2024年混凝土机械行业发展报告

一、混凝土机械市场状况(数据更新到2024年底)

1 国内市场

受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基建投入减缓、有效需求不足的多重影响,混凝土机械行业规模自2021年开始进入下行期,2022年销量出现断崖式萎缩,包括混凝土泵车、搅拌车、搅拌站在内的主要产品于2022年的行业销量相比2021年降幅达75.6%,2023年行业销量相比2022年降幅达12%。

图1 2020-2023年混凝土机械主要产品行业销售情况

注: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车数据来源于国内上险数据,混凝土搅拌站数据来源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2 海外市场

混凝土机械海外市场整体规模变化不大,约250-330亿。中国市场约占全球市场43%,其中,中国市场为38.4%,国内品牌在海外的市占率8%左右,根据近10年海外混凝土机械规模数据,2020年至2023年有小幅增长,2022年开始,国内规模下滑,海外占比上升,海外市场成为增长点。

图 2  混凝土机械国内及海外市场规模

注:数据来源于:CECE(欧盟建筑机械协会)、各国海关进口数据、区域市场调研等。

3 竞争格局

第一阵营:普茨迈斯特、施维英、利勃海尔、希法;

第二阵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JUNJIN等;

第三阵营(以泵送为例):徐工、福田、KCP等。

注:第一阵营普茨迈斯特、施维英、希法已由中国三大企业收购,品牌未变。

图3 混凝土机械竞争格局

4 主要产品情况

4.1混凝土搅拌站

4.1.1 国内市场下滑,品牌趋向集中

2023年混凝土产量23.97亿立方,同比下降9.58%,2024年全年预计24-25亿立方,基本持平。2023年主流厂家搅拌站销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15%,24年全年预计下滑28%(混凝土产量数据来自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搅拌站行业销售数据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24年数据为根据1-6月数据预测)。在国内,搅拌站市场呈集中趋势,前10家企业分别是: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徐工、青岛新型、山东建友、山东方圆、南方路机、三和水工、泰安岳首、廊坊中建。

4.1.2 海外市场稳中有升,品牌集中度不高

据CECE(欧盟建筑机械协会)、各国海关进口数据等分析, 2022、2023、2024(E)年海外搅拌站市场新增量分别约为17亿、18亿、23亿元人民币,随着中东、非洲、中亚等工程项目增多,预计25年会持续增长。国际市场(不含中国企业)搅拌站品牌集中度不高,生产商规模较小,主要辐射本国及周边地区,影响力相对较大的品牌有:德国利勃海尔和施维英、意大利SIMEM、土耳其ELCON和MEKA、泰国KPT、SSM、越南TAP、DAI NAM等。

4.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4.2.1国内销量下滑明显

受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基建与房地产建设全面放缓,部分工程建设项目停滞或者延缓,导致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这一工程建设的“主力军”销量受到重创。2023年我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销量为18192辆,同比下降14.9%;2024年1-10月售出13092辆,同比下降14.2%。

图4 2013-2024年10月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销量(数据来自国内上险数据)

4.2.2国内头部企业市占率

在市场下滑过程中,国内搅拌运输车头部企业优势更加明显, 2024年TOP6市占率达到74.7%,其中TOP3为三一、中联、徐工,三家企业作为第一梯队合计占比58.1%。

图5 2024年1-10月搅拌车上险占比(数据来自国内上险数据)

4.2.3新能源搅拌运输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近年来,得益于各地环保政策的落地,加之新能源搅拌车技术性能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搅拌运输车销量持续增长,在国内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能源搅拌运输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10月渗透率达58.3%。纯电动车型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占比98%。

图6 新能源搅拌运输车渗透率(数据来自国内上险数据)

4.3混凝土泵送机械

4.3.1国内泵车行业销量

根据当前国内经济形势预测,工程机械行业未见明显回暖趋势, 2024年泵车行业销量较2023年略有下降。

图7 国内泵车行业销量(数据来自国内上险数据)

4.3.2 泵车出口情况

截至2024年9月,混凝土泵车出口1928台,出口额2.75亿美元,主要出口市场在亚洲、中东地区。中国品牌海外市场份额逐步提升,韩国品牌通过低价竞争策略,欧美品牌除了维持在主流欧洲、美国市场的主导定位外,还通过印度和土耳其本地化降低制造成本,仍然维持市场主导地位。

图8 中国泵车出口数据(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二、混凝土机械发展趋势及技术能力

1混凝土制备机械

1.1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严峻变化,混凝土制备机械市场需求呈现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和行业转型升级提速的关键时期,为满足广大客户的不同需要,进一步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扎实推进混凝土制备机械技术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高端化:高端化是全球化的有力支撑,是国内混凝土制备机械走向国际的必然要求。混凝土制备机械的高端化需从生产不同特性混凝土、适应极端工况、推出满足区域需求的型谱方向发展。通过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研发,如南方路机推出的NJN2000HFDP.0立轴行星式搅拌机,实现工程质量和混凝土制备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工况适应性技术攻关,如中联重科最新推出的凌致二代混凝土搅拌站产品,实现了从沙漠、高原到北极南极低温区域大跨度场景的实际应用;通过料堆场“黑灯式”管理,如徐工联合网易推出的“黑灯工地”技术,装载机24小时连续无人高效作业、料场周期扫描盘库精度不低于5%,实现全自主无人料场。提升混凝土制备机械的国际影响力与口碑。

(2)智能化:以数字化转型为线索,串联混凝土制备上下游环节,为混凝土智慧工厂生态夯实基础。单机智能化通过数字孪生、AI和感知决策控制技术,如三一C10搅拌站发布的无缝料流技术、中联重科发布的新一代计量技术,实现混凝土制备机械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性能持续提升,计量合格率达99%;机群协同化通过协同技术、IOT技术,实现多条搅拌站生产线集中跨区域控制、上下游生产要素协同作业,如南方路机发布的智能卸料系统、徐工发布的数智管理中心系统,降低客户运营成本,极大提升了客户操控体验。

(3)绿色化: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加速“绿色化”转型。绿色发展理念从起步阶段的单纯“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逐步向完善的“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转变。如中联重科推出“变革建筑行业发展模式、施工模式和运营模式”的“绿色智慧施工全场景解决方案”;三一推出包括“污水处理设备、环保喷雾除尘系统、光伏发电、粉料转运系统”等在内的商混站整体解决方案;徐工推出集“环保搅拌站、新能源产品、光伏绿电、建筑固废再利用、数智管理”于一体,以“六零工厂”“数智工厂”为建设理念的“N位一体绿色建材园解决方案”;南方路机推出覆盖“售前规划、售中设备交钥匙工程、售后维护升级”全业务流程的绿色建材整体解决方案。 各厂家以匠心打造全流程的绿色方案,实现更低的能耗、更可靠的运行、更省心的维护、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1.2性能指标

表1 各厂商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单位

中联重科

HZS270S

三一重工

HZS270C10H

利勃海尔

Betomix4.5

理论生产率

m3/h

270

270

200

搅拌机容量

4500

4500

4500

搅拌电机功率

kW

2 × 75

2 × 75

骨料最大颗粒

mm

80

理论生产周期

60

进料容量

6750

出料容量

4500

骨料仓

4地仓

4地仓

粉料仓容量(可选)

4 × 300

4 × 300

180~1010

皮带机输送能力

t/h

1500

螺旋机输送能力(水泥)

t/h

120

卸料高度

≥4

≥3.8

装机容量

kW

350

350

2混凝土运输机械

2.1发展趋势

(1)轻量化:新材料应用方面,高强耐磨钢、铝合金、非金属材料等研究及应用;结构优化方面,拓扑优化、尺寸优化等,在系统方面,以电动搅拌车的零部件、功能集成设计进行轻量化升级。

(2)可靠性:随着电动车的发展,电气元件使用越来越多,电控制系统可靠性及防水防尘能力,成为各厂家研究提升的主要方向等。

(3)绿色化:随着新能源搅拌车的快速普及,新能源搅拌车的使用成本优势也被用户广泛认可。新能源搅拌车电费作为最主要的日常支出费用之一,电耗性能直接影响着新能源车搅拌车的盈利能力。通过基于不同工况的动力匹配技术,实现了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动力输出,使电机持续工作在高效区,提升了动力系统效率。通过动能自适应回收技术,实现在不同制动情况下的最优动能回收,提升动能回收效率,将更多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回收利用。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电池技术以趋于完善,电池领域以朝着更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和更高性能的固态电池发展。同时为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与底盘高度集成,CTB、CTC的电池集成方案初见雏形,并已应用到最新的重卡底盘设计中。

(4)智能化: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行业,高强度劳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此时通过AI智能技术可替部分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如AI无人驾驶、站车泵协同作业等,都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

2.2性能指标

以行业标杆8×4车型为例,整备质量、百公里电耗等参数指标国内优于国外,进出料速度、搅拌容量(干式混凝土)等参数指标国内外基本持平。

表2 纯电动搅拌车指标对比

性能指标

单位

中联8×4

三一8×4

普茨迈斯特8×4

搅拌容量

m3

整备质量

13.5

13.4

14.8

进料速度

m3/min

≥8

≥8

≥8

出料速度

m3/min

≥5

≥5

≥5

出料残余

≤0.5

≤0.5

≤0.5

百公里油耗

(限定工况)

kWh/100km

110

110

120

注:数据来源于产品公告和对外宣传资料。

3混凝土泵送机械

3.1发展趋势

从国内市场经济指标上判断,目前总体销售量、营业收入等已经实现从深度调整到趋稳,未来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从全球市场发展看,“一带一路”助推我国工程机械走出去,自身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布局不断完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逐步向高端市场发展,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从产品发展趋向上看,将向高性能、多功能、高可靠性、高度智能化、环境适应性、能源多样性以及机器人工程机械方向发展。从区域市场发展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混凝土机械具有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从技术发展方向来看,行业聚焦节能高效、安全可靠、数字智能;行业标杆企业聚焦元件(电控、数字化、网络化),系统(电驱、新能源、5G无线通讯),整机及机群(远程操控、自动作业、智慧工地)的研究和引领。

3.2性能指标

泵车臂架长度与国内外主要泵车制造商的相应轴桥数底盘最大臂架长度比较情况,泵车最长臂架与技术指标国内占优。

表3 国内、外典型底盘泵车最长臂架对比表

底盘类型

泵车制造商

三桥底盘

(长重比/布料高度)

四桥底盘

(长重比/布料高度)

五桥底盘

(长重比/布料高度)

普茨迈斯特(德国)

1.46/38 m

1.27/50 m

施维英(德国)

1.12/37 m

1.18/52 m

三一重工(中国)

1.40/49 m

1.27/56 m

1.17/62 m

徐州重工(中国)

1.34/47 m

1.27/56 m

1.17/62 m

中联重科

1.42/50 m

1.34/59 m

1.24/67 m

表4 泵车国内、外著名厂商现有技术对比表

技术方向

普茨迈斯特(德国)

施维英

(德国)

三一重工

(中国)

徐工

(中国)

中联重科

(中国)

轻量化水平

高强钢臂架设计及应用

连杆优化(镂空)设计及应用

高强钢臂架设计及应用

无翼缘箱型截面臂架的应用

高强钢臂架设计及应用

大偏距转台结构应用

高强钢臂架设计及应用

高强钢实-空腹组合(镂空)臂架设计

高强钢制造技术

腹板包盖板箱型截面高强钢制造技术

焊接自动化

无翼缘箱型截面臂架焊接技术

自动化焊接技术

焊接接头疲劳寿命提升技术

焊接自动化及焊缝质量在线无损检测技术;

焊接接头疲劳寿命提升技术

臂架振动

臂架竖向减振控制技术

臂架竖向和横向减振控制技术

臂架竖向减振控制技术

臂架竖向和横向减振控制技术

臂架竖向和横向减振控制技术

结构可靠性

基于预期寿命的设计和验证技术

基于预期寿命的设计和验证技术

基于预期寿命的设计和验证技术

基于预期寿命的设计和验证技术

基于预期寿命的设计和验证技术

燃油经济性

基于负载和动力匹配的节能控制技术

基于负载和动力匹配的节能控制技术

基于负载和动力匹配的节能控制技术

基于负载和动力匹配的节能控制技术

基于负载和动力匹配的节能控制技术;

基于发动机性能优化节能控制技术

安全性能

智能程序控制(iSC)

动态支撑系统(DynaRig)

支撑稳定系统(SSC 2.0 )

智能防倾翻

智能支撑(iSM)

智能布料

随动布料系统(Follow me)

智能臂架(直角模式/柱面模式)

一键操控(一键等高/一键定点)

臂架一键操控布料

臂架操控

单一姿态臂架一键展收

单一姿态臂架一键展收

单一姿态臂架一键展收

可定制任意姿态臂架一键展收

智能服务

设备监控与设备利用率提升专业管理软件

设备监控与设备利用率提升专业管理软件

设备与施工任务全流程在线监管

三、 混凝土机械制造能力

在智能制造方面,近年来行业内多家企业入围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取得新进展。目前来看,智能制造升级之路呈现以下一些共同特点: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进一步下沉,不仅局限在焊接、搬运、涂装等传统领域,其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三一“基于5G+视觉识别全自动厂内智慧物流”项目采用5G通信实现AGV与库内小车多设备互联互通,依靠5G低延时、高可靠性实现仓储、配送多设备的协同,基于单目视觉等智能抓取码放物料系统、视觉定位实现库内机器人自动抓取码放物料,实现物料齐套配送准确率提升15%,货位周转率提升30%,将单品平均制造周期缩短至3天。

图9  三一厂区智能物流场景

在企业制造端,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价值开始显现,企业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中联重科以“0157”建设搅拌车智能工厂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项目获得2023全国质量标杆,实现了关重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的精准管控“零遗漏”解决了检验过程瓶颈,确保了零件和整机参数100%一致,拉通了“市场-工厂-供应商”的业务流和信息流,实现了“端对端”的管理。

图10  中联重科搅拌车智能工厂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项目

图11  中联重科基于AI视觉的拧紧工步防错技术

四、标准及知识产权

1 标准

2024年根据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思想,“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规划,以及工程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混凝土机械标准也向绿色制造、碳足迹、碳排放、单机智能和机群智能发展,构建了面向未来的绿色化标准体系,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2024年度发布标准11项,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发布的国际标准ISO21573-1《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泵 第1部分:商业规格》是混凝土泵送机械领域的首个纲领性国际标准,为全球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技术保障,通过本次修订发布,适应了全球混凝土泵送机械行业绿色化发展趋势,满足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此次修订也表明,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完全主导混凝土泵国际标准,实现了混凝土泵送机械标准引领。

2 知识产权

申请专利是保护创新成果、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混凝土机械领域的专利申请曾出现过两次高峰,分别在2011-2013年,及2020-2022年,这两个专利申请高峰与近20年在国内出现的两个市场高峰基本对应。但近两年,受市场销量下滑影响,专利申请量减少较为明显,2023年申请量相比2022年降幅约30%,2024年申请量相比2023年降幅约35%。

图12 混凝土机械领域专利申请趋势图

混凝土机械领域的专利大部分布局在中国,占比约68.3%;接下来依次为德国,占比约6.6%;美国,占比约2.8%;日本,占比约2%;奥地利,占比约1.9%;印度,占比约1.3%,以上国家属于当前热门的市场国。

图13 混凝土机械领域目标市场国/地区的排名情况图

2024年申请专利中,申请量排名靠前的权利人包括中联、三一、徐工、南方路机、华侨大学、普茨迈斯特。

图14 混凝土机械领域2024年专利申请排名前十的权利人分布图

2024年新申请专利中,有4件授权发明专利的价值领先其他专利(数据来源于“大为专利数据库”),其中1件由徐工申请,涉及电动搅拌车的性能提升技术;其余3件由中联申请,涉及新能源工程车辆的性能提升技术及安全技术。可见,“绿色化”技术是2024年混凝土机械行业热门方向。

THE END
0.“刚需”车型,黄宏生造的开沃纯电搅拌车什么样?使用经济性方面,开沃纯电动搅拌车的运输距离单程一般在30-50公里之间,平均的运行速度在30-40km/h左右,日行驶里程在150-200公里之间,而纯电动搅拌车百公里电耗大约为135kWh,按0.55元/ kWh计算,年消耗费用在14万元左右,仅为同等强度燃油车油费的30%。 jvzquC41yy}/eqnpcc{uqvx0eqs0o8{kgy4qjyDckfC24A=6
1.百人会“专家走访系列活动”再深化电动新浪财经适配商用车使用全场景动力矩阵已成型 “相比传统柴油和燃气车辆,该车型实现了近零排放,使用成本较传统柴油车降低一半,在综合经济性上具有明显竞争力。”在走访活动调研点首站“杭州数字健康加速器项目工地”,专家们现场观摩了正在作业的醇氢电动混凝土搅拌车和醇氢电动重卡的实际应用表现。据介绍,远程开发的醇氢电动自卸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98/395eql2kpgvzowf262<54B3ujvsm
2.20余款产品应用,盘毂强势入局新能源工程机械盘毂动态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生产端和使用端对于环保和经济性的一致要求驱动下,混凝土搅拌车电动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无论是燃油搅拌车还是纯电动搅拌车,轴向磁通电驱动系统正在成为混凝土搅拌车上装的主流配置。 对于燃油搅拌车,轴向磁通上装电驱动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液压装置,实现发动机动力和搅拌罐动力的分割。无jvzquC41yy}/rjs/ique0lto1rxfu|rgfkg0pn|u146368634952:?68;6<72==7;9<18=3ujvsm
3.混凝土搅拌车行业现状混凝土搅拌车发展趋势中研普华在治超政策和经济性作用下,混凝土搅拌车产品也将向轻量化发展,车企在技术升级的同时可通过调整结构,打造合规轻量化产品,保证产品的节能效应,打开市场渠道。 想要了解更多混凝土搅拌车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6年中国混凝土搅拌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jvzquC41yy}/eqnpckxo0lto1j{z87244662>4363;46<570unuou
4.三一搅拌车的无人驾驶创新与未来展望▣ 车辆续航及经济性 同时,这款纯电动搅拌车具备出色的续航能力,其里程可达250公里,完全满足日常行驶需求。与同类型的燃油车相比,它不仅能节省超过50%的费用,还能降低60%的保养成本。 ▣ 未来应用和发展 三一重工研究所所长刘柱介绍,在三一道路设备领域,无人化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例如,小型挖掘机已经实现了小批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93717;8:9971;973::4ivvq
5.中联重科数字报刊平台□ 混凝土机械公司 叶明 日前,中联重科30台陕汽355电动搅拌车批量交付陕西客户。此次批量交付,不仅标志着双方合作层次的进一步提升和深化,更彰显了中联重科在搅拌车领域的行业号召力。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交通枢纽,陕西西安正加速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稳健,对高效、低碳的工程物流jvzq<84oci€jpn3|qqsmkxs0eqs0j}rn146376631360exsvgpz`5;66a3?1599550nuo
6.不是每一台搅拌车都叫星马星马工程机械动态整车不仅具备动力强、噪音小、环保等优势,在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方面的表现更为出色。 值得介绍的是,在北京首批投入商业运营的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参与了国家速滑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重点工程改造、二一工程、国家非物质文化艺术馆等重点工程建设,使命必达,全面助力绿色基建jvzquC41pg}t0urlz0tfv87243532;62:1814:5:52773?68594tj}rn
7.三一重工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153.15亿元,稳居全球第一品牌。电动搅拌车销量同比上升47%,连续三年保持市占率第一。 起重机械:销售收入130亿元,海外增速超过50%,全球市占率大幅上升。 路面机械:销售收入24.85亿元,摊铺机市场份超过30%,稳居全国第一;压路机、平地机市场份额均大幅上升。 jvzq<84{wctdj~fpi071lzpc0eun0ls142852=7:1e<69<<7:3?/uqyon
8.电动工程机械狂飙:动力电池70GWh缺口背后的万亿机遇以国家电投扎哈淖尔煤业为例,其部署的10台120吨级纯电动矿卡,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充电1小时可连续作业5小时以上,年省柴油费用高达1150万元。这种经济效益的直观对比,使得电动化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内生动力。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高空作业机械电动化渗透率突破90%,电动叉车超70%,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达40%,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99>780nuou
9.「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禹城二手搅拌车新配置买多台有优惠搅拌车罐体材质:罐体封头8mm厚的太合金钢16锰钢,罐体6mm厚的太合金钢16锰钢,叶片5mm厚的太合金钢520钢另加装耐磨条(延长叶片使用寿命),操作方式,利用软轴操作,车身尾部两边各有一个操作杆,同时也可以在驾驶室里面进行操作,就是我们新科技三方操作。 我公司自主开发开发的混凝土搅拌车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其突出特点是搅jvzq<843;;81;:70ep4nctjrqnu/exr1rtuewly13268:=<:87810qyon
10.纯电动搅拌车加持汉马科技携手城建亚东共绘“北京蓝”在经济性方面,城建亚东采用日间车辆运输,夜间停驶充电的模式,保障车辆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同时利用夜间谷段电价低的时段充电也更加经济。 纯电动搅拌车 据悉,目前谷段电价为0.2849元/千瓦时,以车辆一年行驶18000公里为例,燃油车消耗为12496升(实际数据),燃油费用为6.45元/升(近日0号柴油油价),每年燃油费用为805jvzquC41yy}/eqnpcvxvet3qti5og€x142822>443a?83B>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