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拖拉机当眼睛?这不是天方夜谭,更不是杜撰,而是我的亲身经历。我村地处淄河岸畔,“东圈”“南圈”“西圈”均是百亩连片的肥沃良田,非常适合机耕。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村上买了两台手扶拖拉机,拉开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序幕。手扶拖拉机,一听这名字,你就会知道它不是高大上,也的确算不得高大上。它的动力来源于一个8马力的柴油机,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用三角皮带连接传送动力。没有方向盘,靠手柄控制方向,没有蓄电池带动的启动电机,启动要靠驾驶员用胳膊摇。柴油燃点比较高,冬天启动有时还要在机头下面用火烤一烤。不带拖斗的话只有3个轮子,前面两个驱动,后面一个小轮子上安装着驾驶员的座位,驾驶员用脚蹬着可以辅助掌握方向。用现在的眼光看它不仅其貌不扬,而且简陋之极。
别看它如此不起眼,在当时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它发挥的作用还真不少,算得上是很重要的农业机械。挂上拖斗可以搞运输,往地里送肥料,往村里运收割的庄稼。额定负荷虽然只有一吨,但翻一番也没有问题,只不过是加大油门多冒一点黑烟而已。那时拖拉机没有不准上公路、进城的限制,从夏庄煤矿,黑山煤矿等地给社员拉炭,让多少人少流了汗水,直呼“省了大劲”。麦收后拉着碌碡在场间“打场”,轮子碌碡一起碾压,速度快效率高,打得还干净。与老黄牛拉碌碡相比那简直有天壤之别,老黄牛慢腾腾地不仅效率低,一眼看不到,那尿那屎还会排泄到麦粒中去。天旱了摘下连接变速箱的皮带,连接到水泵上去,立刻作为柴油机使用……真可以说它是万能的!
当然,作为拖拉机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耕地。秋收秋种前驾驶员就会对它进行大维修,消除一切潜在的故障隐患,秋耕一开始就“歇人不歇马”地连轴转。我村八个生产队,两台拖拉机一台从一队一台从八队,白天黑夜轮着使用。
白天好说,轮到黑夜就麻烦了。手扶拖拉机没有车灯,夜间耕地需要一人在拖拉机旁边打着灯笼给它照明当眼睛。之所以不用“电棒子”,可能是因为成本较高,那个“马灯”一夜用不了一灯油,两节干电池连续用的话肯定是熬不到天明。那夜轮到给我们生产队耕地了,队长让我给拖拉机打灯笼。考上初中时适逢“文化大革命”爆发,没上几天课学哥学姐们开始回校闹革命,我们新生没有闹革命的份,只好回家参加劳动。年龄小,一天才挣四五分工,因此凡是往地里送饭,需要回家拿饭等这些“小活”,队长都会想到我这个小半劳力。其实小半劳力干的这些活,派个整劳力去也还是那样干,队长真的是很英明,让我去干既节省了工分,还赚了照顾我的好名声。打灯笼这活当然我又成为不二人选,这活看起来轻松,实则太脏太枯燥。我们生产队的地大都在“西圈”,地头到地边足有一华里多,提着灯笼近了拖拉机会碰着你,远了驾驶员看不清前面,必须始终和拖拉机保持着合适的距离,就这么来来回回重复地转。四周黑乎乎的,听到的是拖拉机咚咚咚的噪声,闻到的是黑烟伴随着的柴油味。上半夜还行,精神头比较足,脚步走着也轻松。过了下半夜气温下降,身上阵阵发凉,也无精打采。瞌睡虫来袭,眼皮使劲睁也睁不开。噪声撞击耳膜的声音好像远去了,刺鼻的柴油味好像也飘走了。腿似灌了铅一般,每步都像在闯关。走着走着踏进一个刨了玉米茬子的窝,踉跄一步自己吓自己一跳,恍惚中立刻精神一点,没过一会儿瞌睡虫又来了。一个反复比一个反复来得频,一个反复比一个反复持续时间长,心里总在渴盼着要是能睡一觉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我是机械地提着灯笼在转转转,无聊至极想睡觉,驾驶员一定也是很累的。两个轮子的拖拉机注定了他一直是走在刚犁过去的“墒沟”里驾驶,墒沟既不平土还暄,肯定是深一脚浅一脚,况且走到地头时还要减油门提犁、转弯、再落犁加油门,体力消耗是很大的。又转到靠近淄河边的地头时他停了车,说他去河里打点水给散热箱加满,让我去掰几个小点的嫩玉米煮煮吃。我以为怎么煮呢,原来是散热箱里的水沸腾后把玉米塞到灌水口里面的过滤网里,过滤网正好可以网住玉米的一半,先煮这一半,熟了倒过来再煮那一半。稍一休憩又加之有了煮玉米的小节目,嘴上吃着,心里还想着水箱里煮着的,无聊也就少了些,瞌睡虫也被赶跑了,时间才感觉过得快一些了。
天亮之后社员们陆续来到了地头,拖拉机也该到另一个生产队了,队长夸我们一夜地耕了不少,向驾驶员表示感谢。一个邻居嫂子看了看我也打趣说,“人家是太阳晒黑了,俺这个兄弟怎么还一夜叫月明晒黑了”,说完示意我的脸,我用手一摸,油乎乎的,原来那油烟粘在脸上一大层,鼻孔也变成了黑烟囱。
岁月变化日新月异,科技进步风驰电掣。以后几年村里不仅陆续添置了几台四轮大马力拖拉机,而且还相继购买了播种机脱粒机,向农业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它们都配有蓄电池,夜间作业如同白昼,提着灯笼照明成为历史。时下放眼北疆南国,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拖拉机,也早已奔驰在祖国的千里沃野。但上了岁数的人一定还会想着那些做出卓越贡献的农业机械老古董,我更不会忘记曾经给拖拉机当眼睛的经历!
作者简介:李升殿,中学教师。在《大众日报》《淄博日报》《现代教育导报》等报纸发表消息、散文数篇。在市区教育、宣传部门征文、论文评选中多次获奖。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