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六七十年代农村老物件,车绊子摇把等,后不见得都认识农具手艺人刨子水车

历史不仅记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记录渐渐消失在我们生活中的老物件老农具。随着时代的进步,曾经昔日生产生活中不离不弃的老物件,今天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过去的几十年,已经深深地烙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的老物件有很多已经不复存在。

历史足迹无法阻挡信插、摇把、线锤这些农村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你还有记忆吗?不认识没听过没关系,今天海燕和大家一起来,揭秘!

第一个老物件:石碾轮

石碾轮是我们农村用来榨油的工具,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这个物件是用石头凿制出来的。把我们要榨油的菜籽、花生、大豆等能榨油的粮食作物放进凹槽里,然后将石碾轮推入凹槽内,反复滚动石碾轮,最后将这些粮食作物碾碎出油。

第二个老物件:瓦桶

你们知道瓦桶是做什么的吗?它是农村用来制作青瓦片的工具。瓦桶由外筒和内桶组合而成。外筒比内桶大,两个桶套在一起组合来用。然后将泥巴灌入外筒和内桶之间,形成了瓦胚,最后通过烧制成形。

第三个老物件:线锤

线锤是老匠人瓦匠用的物件,在农村盖房子砌墙什么都离不开这个老物件,无论砌墙还是盖房子一定要保证垂直,所以瓦匠就会用到线锤这个物件上面拴上线垂下来即可。这就是一条垂直于水平的线。

第四个老物件:车绊子

车绊子很多人都没见过吧,80后一定没有见过。车绊子是用来系在手推车的把手上的。它的作用不能小瞧,如果遇到上坡或者下坡车绊子可以借用身体之力,缓解手腕之力;是一个很实用的物件。

第五个老物件:饭蒸

这个老物件在农村是用来蒸米饭用的物件。它是用竹子或者木头做的。一般家里聚会或者宴请亲朋吃饭就会用到这个物件蒸米饭。

第六个老物件:磨菜刀剪刀工具

这个老物件你还有记忆吗,在过去很多走街串巷的时候就能听到有人吆喝,磨剪子磨菜刀喽。这些老手艺人就会挑着这样的一套工具,满街走。

第七个老物件:马鞭、马鞭稍

这个物件有多少人没见过的,举个手,它就是东北正宗的马鞭子。它用来赶马车用的,在东北有个说法叫车老板子.......

马鞭稍就是过去农村,特别是北方的农村家家都有马,就会用到马鞭子,这个物件就是马鞭的末稍端的马鞭穗。它可是用纯牛皮制作的。现在马很少了,马鞭也消失不见了,所以马鞭穗更是少见了。

第八个老物件:水车

水车大家都知道是用来灌溉农田的,这个种水车多用于南方的地区,可以从江河湖里面抽水蓄到田地里。

而北方的水车是这样的,北方的江河很少,它更多是从地下水抽水上来灌溉农田。所以水车是这样的。

第九个老物件:摇把

农村人都应该认识这个物件吧。它是农村拖拉机的摇把。直白一点就是启动拖拉机要用这个物件。

第十个老物件:葫芦舀子

葫芦舀子是农村用来舀水的工具。葫芦舀子就是用长大的葫芦劈成两半做成的。现在葫芦舀子很少见了,农村都用塑料舀子或者铁舀子了。但是海燕还是觉得葫芦舀子要绿色环保。

第十一个老物件:柳条水斗

一提起柳条水斗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吧。它是用来从井里打水的农具。它是篾匠用细柳条编织而成的。这个物件估计只有六七十年代的人才经历过。现在也消失不见了,已经被铁桶或者塑料桶替代了。

第十二个老物件:杂货担

这个海燕觉得这个很少有人看到吧,在六七十年代,满大街都能看到挑货郎,挑着担子到处走吆喝卖各种物件。现在这个场景已经消失不见了,满满的儿时回忆。看到这海燕真的很怀念那个时候。

第十三个老物件:信插

第十四个老物件:铜刨子

大家见过木头做的刨子,铜刨子还是第一次见吧。铜刨子也是木匠手艺人的工具。铜刨子坚固耐用,刨木精度也会更高,但是成本太高。

第十六个老物件:缸钻子

过去五六七十年代的农村,都会用到大缸装水或者坛子腌咸菜一类的。年头多或者不小心碰到了,可能这些缸和坛子就会出现裂或者有沙眼漏水的现象。那么过去的补缸手艺人就会用这个物件缸钻子给缸钻眼然后箍起来。

第十七个老物件:钻子

钻子也是手艺人木匠的必备工具,是用来钻眼的。钻子是由钻杆、拉杆还有握组合而成,结构很简单,但是在那个年代很实用的物件。

第十八个老物件:推扬

这个是用在稻谷场的老农具,它是在稻谷场推摊晾晒粮食作物的工具。一个人在前面拽绳子,后面人用力推,所以在农村是非常好用的物件。

第十九个老物件:这套老物件海燕头一次见过,这个一位网友发给海燕的,难道海燕了。友友们,你们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吗?给海燕考的一问三不知了......

第二十个老物件:友友们,这我么在农村拍摄的照片,能看到这个场景太不容易了,友友们你们知道这位老人在做什么呢吗?能回答出来的不多。

我们都将老去,这些都将会进博物馆的。这些东西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如今,这些农村过去的老物件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朋友们,你认识这其中几个农村的老物件呢?欢迎说一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拖拉机手的爱情闲话少说,言归正传。童年时代的某个夏日清晨,我家收获的小麦需要脱粒,于是找来本村的一位拖拉机手,让他开着手扶拖拉机,后面再用缆绳带着一个石滚,在铺满麦穗的打谷场上来回转圈,用反复碾压的方式进行脱粒工作,这也是当时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这位拖拉机手姓高,当时刚刚二十出头,中等身材,国字脸,是那个年代的精神jvzquC41yy}/lrfpuj{/exr1r1l2hj7726l55l
1.老照片:关于东方红拖拉机的回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隨着改革开放,国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中国第一拖拉机厂也経历了像断奶一样的阵疼。但一拖人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市场规律,很快研制出用户需求的新型号拖拉机,这种新型农机一上市,受到广大用户热烈欢迎,天南地北的购机人纷纷涌向了拖拉机厂,那时的销售公司整天人山人海。有的等几天才能买到,真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86;1873;;5:7a715>726;710|mvon
2.我院开展“各族学子看美丽新宁夏“活动—心得体会(一)到达五七干校,我们首先参观了新建的博物馆,馆内收藏有500多件实物、1200多张图片。有老干部们用的旧衣服、旧毯子,积尘多年的粗瓷碗、旧军用水壶,旧农具,老式的拖拉机、插秧机、打字机等。听着讲解员讲述的每一组图片及实物背后的故事和细节,我深感钦佩,对当时下放的老党员感到无比尊敬。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当年的jvzquC41uyqyz‚3pow4ff~3ep1oohx4347>05A;:0jzn
3.【乡村乡土记忆】故乡的原风景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农民手里逐渐有了钱,有些富裕的家庭就买上了小型拖拉机,农忙时节进行耕地、种地和运送土肥等农业生产,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农闲时候就用拖拉机来赶集卖菜,做点小买卖。有时拉着家人和邻居走亲戚,便捷的拖拉机,成了农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和交通工具。 jvzquC41yy}/onnrkct/ew45dfki|:s
4.我的家乡情结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农业播种和中耕使用的仍是以牛马为动力的木制犁耲,劳作辛苦,效率很低,一天仅能作业一两垧地。到七十年代,开始使用铁制双铧犁,用几匹马作牵引动力,播种、中耕效率有了一定提高。八十年代,告别了木制犁耲,一些地方以拖拉机为动力,牵引播种机、中耕机械耕作,作业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从九十年代jvzquC41pg}t0:75934dp872365178591CXUK:8;;6932?:;46759h70ujznn
5.江西手拖的辉煌历史,你是否了解!?八十年代末,工人们在厂区内忙碌着 江建文,手拖老职工,从1987年开始便在手拖工作,1991年换岗做油漆工。对手拖那段辉煌的年月,江建文记忆犹新。在他的印象里,手拖最辉煌的时候是整个上世纪80年代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段时间,手拖职工最多时有1700多人,手扶拖拉机产量在1981年达到了203.7万台。 jvzquC41yy}/{xtlkc4dqv4cum52;663:8=55?>797:52;87464ivvq
6.八十年代的苏联耕地拖拉机国外拖拉机1982年10期八十年代的苏联耕地拖拉机,变速箱,发动机功率,牵引力,液力变扭器,八十年代, 苏联的农业动力在1965年~1980年间,已从2.32亿马力稳步地增长到6.05亿马力。目前正生产6种牌号的耕地拖拉机。通用履带式拖拉机有jvzquC41ycv/ewpk0pku1znmcp3UNS^3;:8229570jznn
7.八十年代,中国沂南内燃机厂制造,“玉鸟”10马力手扶拖拉机,展馆八十年代,中国沂南内燃机厂制造,“玉鸟”10马力手扶拖拉机,展馆收藏摆设。_其他收藏品: 【诚信会友赢天下】【7788烟酒茶牌】jvzquC41sr489A=0eqs0u:>;1:?34;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