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世界的中国工业革命:中国用一代人的时间经历四次工业革命

我们经常听到这个说法,在中国,一个地方你隔了半年再去,就发现它发生了很多变化,而且总体上是越变越好。这种精彩,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少看到。我们也经常听到另一个说法,中国人一生可能体验过老外几辈子的生活。我自己也在想这个问题,如何从世界历史的比较中解释这种精彩。我们现在都在谈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是从英国爆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算起的,那是从18世纪下半叶至今约250年之间发生的,而我思考中国精彩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在一代人多一点的时间内,也就是40年内,可以说几乎完整地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又开始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我把中国的崛起称为“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所以今天中国30岁以上的人,可以说都经历过这种“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生命体验,这种经历对于多数国人来说,只能用“精彩”两个字来概括,而且“精彩”还在继续,我们国人,包括“90后”“00后”也会不断体验这种精彩。这使我想起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73年的时候,被问到:如果你的生命还能再来一次的话,你愿意生活在哪个国家?84岁的汤因比毫不犹豫地说—中国。他预感到中国未来的崛起将改变这个世界。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们艰苦奋斗、筚路蓝缕,为中国崛起奠定了基础,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腾飞,我们几乎是以每十来年完成一场工业革命的速度,一路追赶过来。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十多年,我们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完成了以纺织业等轻工业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十多年,我们大致完成了以电力、内燃机、家用电器、石化工业和中高端基础设施等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与西方几乎同步地进入了以信息化和通信产业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起初是追赶,然后是逆袭,现在已经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佼佼者。今天世界正处于从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转折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活和运作的方式。应该说,中国已经进入这场新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种中国奇迹。我们这种“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是一次完全和平的崛起,这是非同寻常的奇迹。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欧洲近代发生的工业革命。如果以英国人瓦特在1776年发明蒸汽机为标志,那么也就是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现在西方和中国都有不少学者认为,民主、自由、法治等条件引爆了工业革命,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下半叶,但英国当时已经通过自己的军事力量击败了它的主要对手西班牙。英国在1588年就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新的世界海上霸主。早在1600年,英国就成立了自己向外扩张的“国企”东印度公司,极力拓展自己在印度和美洲的殖民活动。英国的奴隶贸易始于16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中叶,也就是工业革命前夕,奴隶贸易达到鼎盛期。从1689年到1763年,也就是工业革命的前夜,英国和法国发生过四次战争,特别是第四次战争,英国大胜,英国从法国人手中获得了今天的加拿大,获得了今天美国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领土。也就是说,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英国已经通过一个半世纪的殖民掠夺,拥有超过自己国土面积数十倍的殖民地。英国早已通过蔗糖贸易、奴隶贸易、烟草贸易等成为当时世界综合实力绝对领先的国家。英国已经通过国家力量,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包括商品、劳力、资本、原材料市场在内的统一国际市场。中国学者文一认为,正是这种巨大的跨国的市场需求,而不是其他原因,引爆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换言之,所谓工业革命,它一般有几个特点:革命性的新技术、超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世界范围内的要素流动和产品销售等。下面我把中国工业革命的历程大致梳理一下。

第一次工业革命:整个中国动起来了

中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大约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5年前后基本完成。它有两个标志:一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其产品很快就占了中国普通消费品的半壁江山;二是1988年开始的沿海开放战略,“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使世界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使中国生产的普通消费品走向世界。

中国的农村改革是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这场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也很快解决了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使剩余劳动力转向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主要靠市场调节;员工亦工亦农,分布点多面广,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无穷变化。乡镇企业大都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特别是纺织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其他轻工业。

1987—1988年,中央提出了“沿海发展战略”。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是,一波新的全球化浪潮袭来。随着劳动成本的提高,许多发达经济体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在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方转移。中央认为中国沿海地区对发达经济体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人力资源相对便宜,教育水平较高,也有初步的基础设施,科技开发能力也比较强。换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所奠定的基础为这个战略的实施,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提供了较好的初始条件。中国沿海地区,当时人口近两亿,与美国人口相当。中央当时大胆地提出,沿海加工业要开始“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所谓“两头在外”,就是把生产经营过程的两头(原材料是一头,销售市场是另一头)放到国际市场上去。这个名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的报告于1988年初被呈交给邓小平,他写了个批示:“完全赞成。特别是放胆地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战机。”邓小平是军人的风格,他的语汇也是军事语汇。“千万不要贻误战机”是他一贯的风格。这个战略的实施,使世界许多地方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开始向中国转移,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为后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

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整个中国动起来了”。中国人要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梦给唤醒了,社会每个细胞都调动起来了。当时有个调侃的说法,叫作“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跑单帮”。这显然夸张得厉害,但我们今天熟知的中国企业家像任正非、马云,确实在“跑单帮”。华为的任正非,手拉肩扛在三四线城市为香港的公司做代理,推销程控电话设备;马云开了个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帮忙做翻译,赚点小钱,还卖鲜花、礼品、药品等杂货。他曾经就在离上海东方卫视不远的地方到处揽活,人家看着他还有点儿犹豫:翻译这活儿能交给他干吗?千万不要小看勇往直前的初生牛犊,不要小看自我创业的年轻人,他们中可能就有未来的任正非、未来的马云。

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致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我把时间节点放在1995年左右,主要是这一年前后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一是从国家宏观目标来看,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中国确定了到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也就是我们讲的“小康”目标,这个目标于1995年提前完成了;二是1995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业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至少在量的方面,做到了世界第一。同样在1995年前后,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告别了票证制度,这说明中国“短缺经济”的历史结束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顺便补充一句,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初级基础设施,特别是普通公路、铁路、民航等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们现在推动“一带一路”时常说,“要致富,先修路”,也是对这个时期中国经验的总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整个中国亮起来了

中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从90年代初开始,我个人认为,大约在2010年基本完成。我倾向于把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作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点,因为这个谈话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中国继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如果说第一次思想解放在某种意义上预示了中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那么邓小平的“九二谈话”就像是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号令。1992年前后,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中国在电力工业、家电工业、能源工业、重化工业、制造业、城镇化、中高端基础设施等方面出现了全面的需求。这一年,中国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广东省提出了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浦东开发开放计划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同一年,中国还出台了《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等文件,所以1992年经常被称为中国公司的元年,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企业家群体开始崛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主要标志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及其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巨变。大家知道,中国加入这个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和配置,为中国产品开辟了有史以来最广阔的市场。出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西方制造业也开始大规模地转移到中国。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我之所以把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时间定在2010年左右,主要是几个指标:一是到2009年,中国的钢消费已占据世界总消费的50%,铜消费占36%,铝消费占41%;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大家不要忘记,1990年的时候,中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仅为2.7%,但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就成了19.8%。换言之,中国在2010年成了世界制造之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中国内部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全面配套的产业链。之后不久,中国在2013年就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并基本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

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整个中国亮起来了”。1978年中国人的用电量只有2500亿千瓦时,农村大部分地区没有通电,城市电网不稳定。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人的用电量已经是4万亿千瓦时,2011年中国发电量超过美国。过去到国外,特别是大中城市,感觉就是人家亮,我们暗,现在反过来,我们亮,人家暗。在个人层面,我又想到了任正非和马云。当时任正非的华为公司已经开始投入独立研发,从模拟通信设备开始,进入数字通信设备,直接从第二次工业革命转入第三次工业革命。马云还在做翻译,如果我没有记错,他当时以翻译的身份,参与一个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谈判,这算是马云有限地参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果项目没有谈成,他倒是发现了美国的互联网,这个人悟性了得,回来就搞“中国黄页”。他很自信,尽管没有几个人相信他,所以马云也是很快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直接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整个中国连起来了

中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几乎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爆发。如果我们以中国首次获准接入互联网的1994年为起点来算的话,到现在还没有结束。以信息化和通信产业为代表的这场工业革命在中国进展神速,中国起初是追跑,然后是并跑,最后在部分领域中开始领跑,到今天应该说已经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佼佼者。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说都是这场革命的见证者,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使用的手机品牌的变化,从爱立信、诺基亚,到三星、苹果,再到今天的华为等许多中国品牌,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在这场工业革命中,从2G到5G,一路从追赶到超越的见证。大家知道,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数字通信进入了2G时代,欧洲是GSM标准而美国是CDMA标准,欧美之间PK,中国只能旁观,设备是爱立信的。从3G开始,中国人参与了标准制定,提出了TD—SCDMA,后来与欧洲主导的WCDMA、美国主导的CDMA2000并列为三大3G国际标准。当时中国人做中国标准很有争议,产业链也不成熟,多数国内外厂家也不愿意用。最后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中国移动拿了牌照,带头使用。当时很多人还不理解,说用欧美标准挺好的,为什么要把钱浪费在制定自己的标准上。现在中国人都懂了,标准竞争才是最重要的竞争。对于中国话语同样如此,中国话语就是在确定中国的政治标准,西方一直以为它可以垄断政治标准,我们在这里坚定地说NO。

好在最终在这场移动通信的标准之争中,中国坚持下来了,到4G时代,我们信息产业部发4G牌照的时候,中国三大运营商拿到的都是中国的TD—LTE牌照,这是国家对中国占有话语权的TD标准的重要支持,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向成熟,是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到了5G时代,中国的华为公司就开始领跑了。

第四次工业革命:整个中国快起来了

现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转方式。应该说,中国已经超越欧洲,进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中国现在在智能手机、移动支付、微信革命、网购、外卖平台等方面在世界上都处于领跑的地位,这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品,实际上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许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元素,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场革命正在改变中国和世界。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这场革命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整个中国连起来了,整个中国快起来了,整个世界连起来了”,还有就是“一部手机,全部搞定”,世界上只有中国一个国家率先做到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能够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呢?这是一个大题目,简单地讲三点。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打下的基础,包括土地改革、普及教育、妇女解放等,包括独立的国防体系、初步的工业体系和科技体系等。第二,民本主义导向的改革开放,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只要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就去试验,就去做,但绝不盲从。第三,我们的历任最高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科技,重视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中国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使中国抓住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THE END
0.一张图看懂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94285;13<88;99a372:A5238;/uqyon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免费电子书在线阅读大小:123.12KB下载:0次 评分: 0人|我来评分 (0) 共享积分:0积分 放入书架jvzquC41{wkew76850ipo8xqwtif1lqah8gfeA559d=26k>7cd=c;n<:h37ee=j9a6
2.初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教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初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工业革命 节目简介 长沙名师云课堂 初三历史(下学期) 导演:未知 主演:未知 地区:内地 类型:初中 简介:“长沙市名师云课堂”是长沙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校优秀数学教师,组建“名师云课堂”教学团队。按照初三下学期数学教材,发布以课程基础知识、重难点为主的录播课,服务于全市中学生jvzquC41yy}/opyx0eun1k485;8:7872:6825:3jvor
3.二次工业革命(精选5篇)(1)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对“垄断”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应生产力要求。 (3)让学生认识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不平衡性和矛盾加剧。 (4)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374820qyon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3)思想文化: ①垄断主义 ②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观念 (5)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58c4o>;3g;g9m9e;4?7d?ke5: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成果有什么特点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 1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主要的成果 1、 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发明:1866 年, 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jvzq<84yyy4hcxxcp0ipo8lcqmgp1>:42;;/j}rn
6.一文读懂第一、二、三、四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先进文明?|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从原始的部落、氏族、城邦到国家;从原始的采集、刀耕火种、种植、手工农业、手工业到机器化;从原始社会、封建君主制社会到如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一直在进步和革新,尤其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历经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到如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短短几百年时间,彻底实现了人类文明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O9?WQON2778U39:0jvsm
7.回顾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抗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时在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化的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33859196779<5a3687>>;42>/uqyon
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jvzquC41yy}/t~nygp4dqv4|knobq8pgrw545;::9:4ivvq
9.二次工业革命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次工业革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5:44ivvq
10.高中历史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北京新东方学校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1.电力的广泛应用:爱迪生、电气时代。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使用。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电话、无线电报。 4.化学工业的建立:(1)诺贝尔:炸药和无烟火药(2)塑料、人造纤维 jvzquC41dl4yfo3ep1mbqtfq1dq0eu43478527mvon
11.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三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特征 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都详细讲下 最好分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等等.马上 1.中国开始沦为社会,经济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起步.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3.中国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27576 中国古代各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85eh::@gd:f;43>;68e=13k59667b;nk0jvsm
12.人类历史上四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第三次工业革命: jvzquC41dqul0mtwdct/exr1cptpvjykqp524>=7;6=61
13.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分别进入以上是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分别进入什么时代的参考答案及解析。建议大家看完问题先作答、再查看答案哦! 华图试题检索系统(https://gd.huatu.com/zt/questionqy/)是服务于考公试卷题目解答、职业考试试题解析的专业找答案系统,千万题库供用户查询,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提供文字搜题jvzquC41if4iwjyw0eun1}nmw186;;5990nuou
14.工业革命与能源转型:从化石燃料到新能源的革命碳中和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 一、四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时代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了蒸汽机时代。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钢和铁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7:9668ftvkimg8igvcomu86462857;;
15.陈雨露:工业革命、金融革命与系统性风险治理以现代商业银行为特征的第一次金融革命为第一次工业大革命提供了大资金的支持,以现代投资银行为特征的第二次金融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重构了资本基石,以创业投资体系为特征的第三次金融革命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缔造了新的推动力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不断通过吸纳科技创新成果并推动自我革命提升内生活力和服务实体经济jvzq<84yyy4jor3twe4ff~3ep1ONK|i13f<5:ng4f4i66;h2;6<5:j569d7chk=:0jzn
16.2022考研历史学知识要点:工业革命19 世纪50 年代后,容克地主经济的资本主义化,德意志统一,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这样德国工业革命逐渐进入高潮。以铁路为核心的交通运输业和以钢铁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恰逢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错发生,有利于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成果,是德国工业革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jvzquC41mcuzcw3zfh4dp87243691:642;?:2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