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第一展厅!重温艰辛历程,重拾铁路旧时光中国铁路蒸汽机车

广州铁路博物馆即将正式对外开放

跟着记者脚步

打卡这个“新晋网红地”

感受一次铁路的时光之旅

广州铁路博物馆

分两个展馆和一个露天展区

一号馆由五个展厅组成

今天带大家沉浸式感受

第一展厅——艰辛历程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点滴史料回溯铁路根源

透过件件文物见证铁路成长

滚滚车轮开启铁路历史序幕

“各位来宾,迎面而来的,是KF1型蒸汽机车模型。”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我们踏入第一展厅,目光聚集在一辆蒸汽机车模型上。

这辆蒸汽机车的原型是粤汉线上的第一代机车,于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粤汉铁路株韶段定制。当时共生产了24台,现存世仅2台。远观这辆蒸汽机车栩栩如生,车身如笔直的一字,车轮如圆形的零字,零一相生,带人们回到铁路从无到有的开端年代。

然而,铁路进入中国却是充满波折。十八世纪,西方工业革命蓬勃进行,清政府却闭国自守。以英商为代表的西方商人提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要求被拒后,转而介绍火车和铁路技术知识。

爱国志士林则徐、魏源、徐继畲、洪仁玕等人,在其著作中也介绍了铁路及火轮车。1865年,英国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自资修建了一段展览性铁路。清政府以“见者诧骇,谣诼纷起”为由勒令拆除。1876年,英商擅自修筑吴淞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次年被清政府以数十万两白银赎回后拆除。

1881年,在洋务派主持下,开平矿务局采用“官督商办”方式,集资修建唐胥铁路。唐胥铁路是第一条采用1435毫米标准轨距的铁路,正式揭开了中国自办铁路的序幕。可是,清政府以机车行驶会震及皇陵为由,只允许用骡马曳引车辆,次年才改用机车牵引。

蒙昧与狭隘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随着芦汉铁路(即京汉铁路)的成功通车,人民大众逐渐体会到铁路便捷,连接华中与华南的粤汉铁路成为时代必需。

青苔石碑诉说南粤铁路故事

“这块碑是粤汉铁路史上发现的最早的一块碑,它见证了粤汉铁路的历史。”随着讲解员的指引,我们来到展厅中央,伫立的两块石碑格外显眼,它们是粤汉铁路的界碑,分别在广东韶关和湖南郴州境内采集,刻有“粤汉铁路”字样。其中一块滋生着青苔,仿佛在告知人们南粤铁路历经百年依旧朝气盎然。

189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和四品京堂候补盛宣怀联名上书清政府,议筑粤汉铁路,拉开了南粤铁路历史序幕。粤汉铁路南起广州黄沙(即今广州铁路博物馆所在地),北至武昌徐家棚,全长1095.6公里,1901年12月动工先修广佛支线,1936年9月全线通车。

随着粤汉铁路的议筑,铁路建设在南粤大地轰轰烈烈展开。广三、广九、新宁、潮汕铁路应运而生,构成了中国南方铁路脉络的雏形。

广三铁路,全长48.86公里,于1903年11月全线通车,其中广州石围塘至佛山16.5公里为双线,是中国第一条复线铁路。作为当年通向粤西、粤北主要通道,广三铁路线路虽短,但通车后平均日运送旅客突破万人,占广东铁路客运人数一半以上,成为清末运输效益颇佳之路。

潮汕铁路,连接潮州与汕头,全长39公里,于1906年11月竣工。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商办铁路,潮汕铁路是中外合股投资的城际交通客货两用铁路,也是在近代中国陷于内忧外患之时,海外华侨实业家在“实业救国”浪潮下回国兴办企业的成果结晶。

新宁铁路,又名宁阳铁路,位于广东新宁县(1944年改台山县)和新会县境内,正线长133公里,于1913年8月干线竣工通车。1920年白沙支线竣工通车。作为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开风气之先,本着“不借洋款、不招洋股、不用洋工”的“三不”原则,由国人独力完成铁路的筹备、设计、修建、经营及管理,成为民国时期江门五邑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助力。

作为最早连接内地与香港的铁路,广九铁路被誉为粤港“亲情线”,它架设了香港与中国内地人员往来的便捷通道,实现了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成为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经济互动、密切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镇馆之宝引你见证觉醒时代

穿越南粤铁路,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新展区,一枚银制徽章在展柜里熠熠生辉。“这就是我们的镇馆之宝——飞轮。”讲解员向大家隆重介绍,“大家看,一个机车动轮两侧插上飞翼,象征我们铁路的飞速发展及恢弘气势。”

据了解,“飞轮”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拥有“四个最”:中国铁路使用最早的路徽、中国铁路设计最精的路徽、中国铁路选材最好的路徽、中国铁路存世最少的路徽。“飞轮”于1919年设计制作,它诞生的年代正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革新之年。

到1925年,粤汉、株萍及广东各条铁路人数已达11070人,成为一支强大的有影响的劳动大军。20世纪上半叶,粤汉、株萍、广九、广三等铁路工人多次举行罢工和参加革命活动,著名的有广州起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省港大罢工、粤汉铁路长武段工人大罢工、衡阳铁路工人大罢工、衡阳保卫战等,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铁路与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重大,历来为中外共瞩。战时铁路更是成为关键资源。抗战初期,各国输华物资主要由香港经广九、粤汉铁路输入。1938年10月,粤汉铁路被日军阻断,湘桂铁路成为连接西南大后方与抗日前线的重要运输通道。

探铁路历史、观广铁发展、得铁路精神。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艰辛历程”展厅就像一个巨大的时光机,将我们带回铁路的旧时光,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每一件展品背后的历史厚重,真切体会到铁路先驱们的艰辛不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历经“艰辛历程”的广铁也必将迎来“新生之路”。

广州铁路博物馆温馨提示广大游客:

本馆实行预约参观。参观的个人或团体观众可登录“广州铁路”微信公众号或“广铁U彩”微信小程序,进入预约界面办理预约。其中,10人以上团体至少提前24小时预约。

团体预约热线:020-61251100。当日预约人数未超员时,个人观众可在游客服务中心凭身份证原件现场办理预约参观。

游客服务中心服务热线:020-61353886(路电53886)。

预约参观请扫码: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记者 郭鑫

图片:记者 谭亮

编辑:胡琪

审核:赵灯 戴舒婷

监制:陈海东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英雄机车“八一号”合肥再出征!系新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蒸汽机车9月28日12:08,HXD1C1927“八一号”机车开灯鸣笛,缓缓驶出合肥东整备场机15道,标志着合肥机务段“八一号”机车正式上线运行,再次投入到铁路运输中。图源:上海铁道 它是新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蒸汽机车,下线当天就匆匆奔赴朝鲜战场。 它在安徽第一条铁路“淮南线”上服役32年,为华东地区货物运输立下汗马功劳。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5/325eql2ko|wrywr929666@3ujvsm
1.我拍火车卅年之铁煤建设型5029号蒸汽机车,是新中国成立后制造的第我拍火车卅年之铁煤建设型5029号蒸汽机车,是新中国成立后制造的第一台建设型干线货运蒸汽机车,全长23.39米,构造时速为85公里,轴式1-4-1。1956年,大连机车车辆厂对解放型蒸汽机车(代号ㄇㄎ1)进行改进设计,于1957年7月试制成功,经改进后的蒸汽机车命名为"建设型",车型jvzquC41nkgoi€jkkg4uwlmqpi4dqv4:93>63@:1
2.新疆记忆丨穿越新疆煤海,中国最后一台蒸汽机车“退休”了“这是矿区的一个局部,有两台蒸汽机车在同时拉煤。我就在铁道边按下了快门。”5月27日,李华拿出厚厚一沓照片,一张一张介绍着。 李华是新疆哈密本土摄影师。哈密是一座工业城市。20多年来,李华长期追拍工业题材,足迹遍及工厂车间、矿山戈壁,积累了大量素材。 jvzq<84yyy4bn}}y0eun1‚|142862?4v42862?58a4>:6?6840nuou
3.探寻中国铁路的源头,还有中国自制的第一台蒸汽机车为何被称为中国铁路源头?今天,咱们就实地一探究竟。 在河北唐山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里,有一座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这里详细记载着中国铁路的坎坷历程。那为什么唐山是中国铁路的源头呢?这件事说来话长。这个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辆机车也就是火车头的诞生地,跟这里的“开滦矿务局”的前身“开平矿务局”有着不解jvzquC41{q{/e}wkr0ipo8ytcxkmu8ycpiyicw7221:25A=7: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