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青岛党史传承红色印记⒀——崂山的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精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决定从1950年冬开始,用两年半或三年时间,在全国分期分批完成土地改革。为此,华东局和山东省也相继制定了土地改革办法,开始了对新解放区的土改运动。

崂山是青岛市区近郊,1950年12月,按照政务院发布的《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青岛率先在崂山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一是调查摸底,开展土改形势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阶级觉悟。二是按照中央划分阶级成分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划分阶级成份的标准,经过个人自报、民主评议、审核批准等程序在崂山地区划定出地主1198户、富农1111户、中农21597户、贫雇农26313户、小土地出租者和小土地经营者3061户。三是开展控诉斗争,进行没收征收。主要是组织群众开斗争大会,诉苦讲理。许多农民还把地主欺压、剥削的事实写成“状纸”,贴在斗争大会的现场。控诉斗争之后进行了没收征收工作,主要没收地主的五大财产(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按照上述规定,崂山地区共没收耕地近5万亩,一律收归国有,由青岛市人民政府管理。四是分配果实,其基本方法是,将没收的土地、财产张榜公布,让群众心中有数;采取个人自报、群众评议、农会批准的步骤进行分配。其中,耕地、粮食等按“统一的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使用”;耕畜和农具等原则上也是由群众民主讨论分配等等……让更多的贫雇农拥有了土地和生产资料,促进生产的发展。

崂山的土地改革历时3个多月,于1951年3月胜利结束。这次土地改革运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和一部分土地的国有制。二是土地改革使农民彻底翻身解放,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一批积极分子参加了农会,农会得到了整顿和发展。三是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相继开展的爱国丰产竞赛运动中,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年夏季农作物喜获丰收。四是土地改革后期,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资源互利原则,农民自愿地组织起来,成立了各种互助组织,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奠定了基础。

38.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在青岛试制成功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与此同时,在朝鲜战场上中朝两国人民军队并肩作战抗击美帝国主义。为了能够拥有我国自行研制的最先进的蒸汽机车,加大中国铁路的运输能力,支持抗美援朝斗争,中央人民政府决定由青岛四方机厂承担研制新型蒸汽机车的任务。接到任务后,四方机厂立即成立了由厂领导、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组成的设计攻关小组,经过认真研究论证,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解放”型(jf型)干线货运蒸汽机车图纸的设计。新型机车功率模数牵引力24030公斤,构造速度80公里/小时,能降低单位功率的蒸汽、金属消耗量,可极大改善机车的技术性能。

新型蒸汽机车的设计任务完成后,四方机厂又加紧进行蒸汽机车的研制工作。全厂职工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和不竭地创造力,为使这台机车早日试制成功奉献着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不断涌现:由技术副厂长牵头研制出了用电炉冶炼的优质碳素钢铸冶出合格钢锭,并发明将机车部分零部件用球墨铸铁材料生产的方法,解决了原设计图纸中难以预见的问题;青年技术人员发明了“扒缸机”,对安装大铸铁缸套起到省时保质的作用;厂技术小组大胆改进苏联郭瓦廖夫流水作业法,使制造每个汽缸由原来70多个工时减少到26个工时,在同行业中创造了全国新纪录;“闸瓦托”操作法、“漏板翻砂造型法”等也都打破了全国同行业的最高纪录;被称为“机车活字典”的工人师傅,在恶劣的环境下对每一个零部件都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机车安装准确;厂里的老工人还攻克了月牙板表面渗碳处理工艺的难题,极大地缩短了研制时间。

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的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独立制造机车的历史,翻开了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史上崭新的一页。

39.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6月15日,市委第一书记滕景禄致开幕词。大会听取并通过了李广文作的《中共青岛市委关于1955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任务的报告》以及孙汉卿作的《关于检查市委领导与王少庸同志错误情况的报告》。

大会对市委提出的两个报告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充分进行了讨论,批准了两个报告并作了相应的决议。大会一致认为,1956年是完成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决定性的一年。各项社会主义的改造事业,经过农业、手工业的全部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部公私合营及合营后清产估价与定息,已转入深入改造阶段,先进生产者运动正向着更广泛更深入的方面发展。大会指出,青岛全党当前的基本任务是: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加强对各项任务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把一切可用的力量都调动起来,”使社会主义建设不断高涨,争取提前和超额完成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会肯定了1955年以来青岛市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工业生产方面,全市国营、地方国营及公私合营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03.92%;铁路运输完成货运总吨数计划的102.62%,公路运输完成吨公里计划的105.5%,航运完成吨海里计划的104.5l%;铁路、公路、航运、港务、邮电五个单位完成利润计划的112.76%。农业生产方面,粮食生产完成计划的90.94%,蔬菜、果品、养猪、造林及渔业生产都超额完成计划。内贸,进货完成计划的102.23%,销货完成计划的101.09%,利润完成计划的111.84%。外贸,出口总值完成计划的121.49%,上缴利润完成计划的128.4%。农业合作化,1955年初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只占9.7%,到1956年2月底发展到95.68%的农户参加了高级社。到1956年1月全部完成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增建146318平方米的住宅,发放社会救济款226850元,有3068人得到就业。内部肃反工作也取得很大成绩,纯洁了革命队伍。

大会充分发扬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讨论1955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任务的报告中,代表们对中共青岛市委领导作风及工作中的缺点提出批评。特别是集中批判了不关心群众疾苦,不顾下面的困难,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以及公式化和文牍主义。如工业生产完成计划前紧后松,安全生产问题突出,1955年共发生工伤事故2773人次。副食品价格上涨10%,职工实际生活水平降低。在内部肃反工作中中共青岛市委在政策掌握上不够稳,出现“左”的偏差。领导作风上官僚主义比较严重等。

大会确定今后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领导,保证完成或提前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生产方面,全市工业、交通运输460个单位,要提前一年半以上完成国家计划的47个单位,提前一年到一年半的406个单位,提前半年到10个月的7个单位。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品种,降低成本,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方针。农业生产方面,1956年要超额完成郊区农业生产五年计划,粮食生产每亩平均产量要达到726斤,水果生产达到2018万斤,蔬菜生产要达到3.7亿斤,渔业生产完成46354吨,盐业生产完成461260吨。内贸进货要完成48951.9万元,销售43204.9万元,利润4846.9万元。外贸出口要完成44061.2万元,收购33566.6万元,利润4345万元。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行工资改革,建立合理奖励制度,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及住宅状况等。

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青岛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8人;选出监察委员会委员15人。选举了出席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中共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是青岛历史上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它在青岛市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转折时刻,系统地总结了新的青岛市委成立以来领导全市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验教训,明确地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青岛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此后青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这次会议在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教训时,由于受当时整个形势的影响,进一步批判了党内所谓的右倾保守思想,反映了当时党内“左”倾思想的扩大和滋长。

青岛故事《一句承诺践行40年》

青岛故事 《我眼中的诚信》第一期

习近平: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本网特约法律顾问:北京市中伦文德(青岛)律师事务所李维岳、马伟中、王文贵律师

THE END
0.探寻“龙号”机车的前世今生中国新浪财经“龙号”机车体型不大,结构简单,有3对动轮而无导轮和从轮,有两个水柜和高耸的烟囱,其造型在当时可与外国先进机车相媲美。 19世纪80年代,美国一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描述了金达建造“龙号”机车的情况。这也成为“龙号”机车是中国自制第一台蒸汽机车的佐证。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9;/255eql2kpc~njjk9:3693@3ujvsm
1.车轮上的史诗——听中车文物讲故事1952年7月26日,新中国第一台国产蒸汽机车“八一号”在四方机厂试制成功。它的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独立制造机车的历史,揭开了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史上崭新的一页。 1952年8月1日,“八一号”蒸汽机车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和剪彩仪式。当晚,“八一号”蒸汽机车驶向抗美援朝前线。“解放型”蒸汽机车成为二十世纪五十至jvzquC41yy}/e|3eqo4dp8hl42811;547360v;5473632h;73:9:57mvon
2.中国火车发展史四个阶段,双层火车在全国哪些地方使用大约从1830年到1900年前后。这一阶段以蒸汽机的发明和钢轨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代表,解决了铁路发展的动力和钢轨等关键问题,促进了铁路的大发展。 2、内燃机车时期 1958年9月9日,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是"巨龙"号于北京长辛店机车车辆厂研制成功,机车的3万多配件全部是中国制造。1959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jvzquC41o0odc~yq0eun0ls1ej{ykwl193583<>;40nuou
3.世界上第一辆车居然是在中国生产的?三十八年后的1807年,一位叫做François Isaac de Rivaz的小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以及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小车。 与“南大人”的蒸汽机车不同,它这辆内燃机车不是依靠外部加热所产生的蒸汽而带来动能,而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燃料来产生能量。 说到这位可就厉害了word朋友们,他就是被称为“汽车之父”的德国jvzquC41kplp0hct0ipo7hp14628:71pg}ta:>828?6a:3jvor
4.从“万国机车”到“国家名片”——在中国铁道博物馆学习中国火车机车发展历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运行了第一台蒸汽机车,成为人类加快进入工业时代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机车车辆展厅蒸汽机车展区,参观者感受到的是工业文明初始阶段特有的简单霸气、无法掩饰的狂野和不可一世的力量。在水与火、煤与蒸汽的交融中,蒸汽机车将人类社会推向未来,并在未来的某个时代jvzquC41yy}/ezs0eqs/ew4yj1ipp}jpv1814<2291811ltpvgtuaA>837>60qyo
5.这些开出国门的火车,也是我们的“国家宝藏”我国出口的第一台电力机车整车 2003年11月,中国首台出口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胜利下线。这台机车是为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专门研制的新型6轴客货两用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牵引传动系统,综合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4 2010年,中国与白俄罗斯铁路联盟签订中白货运1型电力机车销售合同,这是中国大jvzq<84pgyy/eww0ep5oc}nxg1me1;53:2;348y423>17;7a74:36;>:60yivvq
6.清同光间,修铁路为何争论20余年嘉宾新著先睹㉘综合詹天佑所建首条铁路高易铁路及曾运行在高易线上的蒸汽机车 鸦片战争以后,关心世界知识的林则徐、魏源、梁廷枬、徐继畬、洪仁玕等人,都关注到铁路火车。魏源编《海国图志》,摘录了郭实腊《贸易通志》中关于火车的介绍。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建议在中国二十一省建造二十一条铁路,以为全国之脉格。 jvzquC41yy}/yqg0ep5{j~jcp5kv|1427:2B6614>:3?5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