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盘古开天(神话时代)
宇宙混沌初开,巨人盘古以斧劈天地,身躯化山川河岳,奠定华夏地理观。
2. 女娲造人(神话时代)
黄土抟人、炼石补天,创婚姻制度,成为华夏人文始祖。
3. 伏羲画卦(约前30世纪)
观察天地创八卦符号,奠定《易经》哲学基础,开启华夏文明符号体系。
4. 神农尝百草(传说时代)
教民稼穑,亲尝百草辨药性,《神农本草经》成中医药源头。
5. 黄帝战蚩尤(约前26世纪)
涿鹿之战定华夏部落联盟,指南车、战鼓等发明推动军事文明。
6. 大禹治水(约前21世纪)
疏导九河、划定九州,终结部落禅让制,建立首个世袭王朝夏朝(约前2070年)。
7. 商汤灭夏(约前1600年)
鸣条之战推翻夏桀,商朝建立,甲骨文始现(前1600-前1046年)。
8. 伊尹辅政(商初)
奴隶出身的贤相,辅佐商汤至太甲四代君主,开创'以臣训君'先例。
9. 武王伐纣(前1046年)
牧野之战灭商纣,周朝建立,分封诸侯,礼乐制度初成。
10. 周公摄政(前1042年)
制礼作乐,平定三监之乱,确立宗法分封体系,奠定周八百年基业。
大禹治水
1. 管仲相齐(前685年)
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葵丘会盟成春秋首霸。
2. 曹刿论战(前684年)
长勺之战以'一鼓作气'战术,鲁国弱胜强败齐军。
3. 城濮之战(前632年)
晋文公'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大败楚军,确立晋国霸业。
4. 孙武练兵(前6世纪)
孙武著《孙子兵法》,助吴王阖闾破楚,开创系统军事理论。
5. 勾践灭吴(前473年)
卧薪尝胆二十载,最终灭吴,演绎'三千越甲可吞吴'传奇。
6. 三家分晋(前453年)
韩赵魏瓜分晋国,标志战国七雄格局形成(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
7. 商鞅变法(前356年)
废井田、奖军功、行县制,秦国崛起的关键改革。
8. 马陵之战(前342年)
孙膑'减灶诱敌',庞涓中伏自刎,魏国霸权终结。
9. 屈原投江(约前278年)
楚都郢陷落,诗人悲愤作《离骚》后投汨罗江明志。
10. 荆轲刺秦(前227年)
图穷匕见刺秦王未果,加速秦灭六国进程。
商鞅变法
1. 秦灭六国(前221年)
嬴政十年征伐终成统一,建皇帝制度,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2. 焚书坑儒(前213-前212年)
禁私学、焚《诗》《书》,坑杀方士儒生四百人,思想控制始现。
3. 大泽乡起义(前209年)
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首揭秦末起义序幕。
4. 楚汉相争(前206-前202年)
鸿门宴(前206年)、垓下之战(前202年),刘邦终建汉朝。
5. 张骞通西域(前138年)
两度出使凿空丝路,引进葡萄、苜蓿,开拓汉朝国际视野。
6. 司马迁著史(前1世纪)
受宫刑发愤,历时14年完成首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7. 王莽改制(9-23年)
托古改制的'王田令''五均六筦'政策失败,新朝覆灭。
8. 光武中兴(25-57年)
刘秀重建东汉,释放奴婢、整顿吏治,史称'建武盛世'。
9. 黄巾起义(184年)
张角'苍天已死'口号撼动东汉,开启三国乱世序幕。
10. 蔡伦造纸(105年)
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造'蔡侯纸',推动文明传播。
秦始皇
1. 赤壁之战(208年)
孙刘联军火攻破曹,'三分天下'格局奠定。
2. 诸葛亮治蜀(223-234年)
七擒孟获(225年)、六出祁山,实践《隆中对》战略。
3. 八王之乱(291-306年)
西晋宗室内斗,五胡乱华导火索,永嘉之乱(311年)后晋室南迁。
4. 淝水之战(383年)
前秦苻坚'投鞭断流'伐晋,谢玄八万北府兵以少胜多。
5. 孝文帝改革(493年)
迁都洛阳、改汉姓、通婚姻,推动鲜卑汉化融合。
6. 花木兰从军(5世纪)
《木兰辞》传颂巾帼替父从军,反映北朝府兵制特色。
7. 祖逖北伐(313-321年)
'闻鸡起舞''中流击楫',东晋初期最接近收复中原的尝试。
8. 王羲之书圣(4世纪)
兰亭集序(353年)创行书典范,奠定中国书法美学标准。
9. 云冈石窟开凿(460年)
北魏文成帝命昙曜开凿五窟,佛教艺术中国化重要标志。
10. 陈庆之北伐(529年)
率七千白袍军横扫中原,'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花木兰从军
杨坚灭陈结束近三百年南北分裂,首创三省六部制,开皇之治(581-604年)奠定隋初繁荣。
隋炀帝征百万民夫连通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700公里,沟通黄河与长江水系。
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同年即位开创贞观之治(627-649年),推行均田制、完善科举。
唐太宗嫁宗室女与吐蕃松赞干布,携佛像、典籍入逻些(今拉萨),唐蕃会盟碑立(823年)。
历时17年取回657部佛经,著《大唐西域记》,长安大雁塔成译经中心。
改国号周,首创殿试、武举,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672年)见证女性皇权巅峰。
安禄山范阳起兵,马嵬驿之变(756年)杨贵妃缢死,唐朝由盛转衰。
私盐贩率军转战十二省,广明元年(880年)破长安称帝,唐末农民战争高潮。
后梁代唐,五代十国(907-960年)乱局开启,契丹耶律阿保机建辽(916年)。
柴荣整军、均田、灭佛,三征南唐收复江淮,为北宋统一奠定基础。
玄武门之变
士人治国·铁骑破疆(960-1368年)
1. 陈桥兵变与杯酒释兵权(960-961年)
赵匡胤黄袍加身建宋(960年),次年以宴请之名解除石守信等大将兵权,确立「崇文抑武」国策,奠定士大夫政治根基。
2. 科举糊名誊录制(1027年)
宋真宗推行密封试卷、专人誊抄制度,打破门阀垄断,寒门进士比例从唐末5%升至北宋中期的60%,欧阳修、范仲淹等寒士崛起。
3. 澶渊之盟(1005年)
宋辽缔结「岁币三十万」和约,开启「以财换和」模式,百年和平催生经济繁荣(汴京岁入最高达1.5亿贯,为唐朝十倍)。
4. 王安石变法(1069-1085年)
青苗法、免役法等新政触动既得利益,司马光等旧党反扑引发「新旧党争」,加速北宋内耗(变法期间国库岁入增至6000万贯)。
5. 靖康之变与岳飞抗金(1127-1142年)
金军破汴京俘徽钦二帝(1127年),岳飞郾城大捷(1140年)收复失地,最终以「莫须有」罪名被害(1142年),南宋偏安格局定型。
6. 蒙古三次西征(1219-1260年)
成吉思汗灭花剌子模(1221年),拔都攻陷基辅(1240年),旭烈兀摧毁巴格达(1258年),建立横跨欧亚的四大汗国。
7. 襄阳之战与回回炮(1267-1273年)
元军以波斯匠人制回回炮,轰塌襄阳城墙,南宋长江防线瓦解,六年后崖山海战(1279年)十万军民殉国。
8. 四等人制与行省制(1279年)
元朝划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设十行省控制地方,中书省直辖「腹里」(河北、山东、山西),强化中央集权。
9. 海上丝绸之路鼎盛(1276-1349年)
泉州港极盛时年吞吐量20万吨,汪大渊《岛夷志略》(1349年)记载涉及220个地区,元朝市舶司岁入占国库1/10。
10. 红巾军起义(1351-1368年)
韩山童「石人一只眼」揭竿,朱元璋濠州从军(1352年),最终北伐攻克大都(1368年),蒙元北遁。
岳飞
1. 洪武建制(1368-1398年)
朱元璋废丞相设六部(1380年),颁《大明律》(1397年),里甲制控制户籍,开创「片板不得下海」海禁政策。
2. 永乐大典与郑和远航(1405-1433年)
3.7万卷文献汇编(1408年)彰显文化自信,郑和七下西洋最远抵东非(1417年船队达317艘),却因耗资2500万两白银终止。
3. 白银帝国与张居正改革(1572-1582年)
隆庆开关(1567年)后美洲白银年流入300吨,一条鞭法(1581年)实现税制货币化,明末白银占货币流通量90%。
4. 明清易代与八旗制度(1644-1683年)
多尔衮入关建清朝(1644年),八旗军制融合满蒙汉(1645年),康熙平定三藩(1681年)收台湾(1683年)。
5. 康乾盛世的耕地奇迹(1661-1796年)
全国耕地从5.5亿亩增至10.5亿亩(1700-1800年),人口从1.5亿突破3亿,但人均粮食产量下降40%。
6. 马戛尔尼使团冲击(1793年)
英国使团携600箱科技礼品(蒸汽机、望远镜)遭乾隆拒绝,奏折中「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埋下冲突伏笔。
7. 考据学与文字狱(1772-1787年)
《四库全书》编纂毁书3100余种,同期文字狱达130余起(如徐述夔「明朝期振翮」案1778年),钳制思想却催生乾嘉学派。
8. 鸦片走私与白银外流(1800-1838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鸦片贸易,年输入从4000箱(1800年)激增至4万箱(1838年),清廷白银年外流600万两。
9. 白莲教起义与治理危机(1796-1804年)
九省白莲教暴动耗银2亿两(相当于五年财政收入),暴露保甲制失效,八旗军战力衰退。
10. 龚自珍与经世思潮(1839年)
《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震动士林,林则徐编译《四洲志》(1839年),魏源提出「师夷长技」先声。
郑和下西洋
赵州桥建成(605年)
李春设计单孔敞肩石拱桥,历1400年地震洪水屹立不倒。
活字印刷术(1041-1048年)
毕昇发明胶泥活字,朝鲜铜活字(1234年)、欧洲铅活字(1450年)相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