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买了村里第一台解放,车子开回来,全村都沸腾了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我爸当年是村里生产队的拖拉机手,后来包产到户的时候,就把拖拉机分到我家了,毕竟别人也不会开。”小时候李震经常看到父亲用抹布仔仔细细擦洗那台手扶拖拉机,这大概是李震和驾驶结缘的起点。

如果当年也有“汽车发烧友”的称号,李震的父亲无疑就是标准的一员。后来,解放第二代卡车141上市后,李震的父亲又凑钱买了村里的第一台解放141。

“车子开回来那天,全村的乡亲都来我家围观。”与风靡了30年的老解放相比,第二代解放卡车141简直就像“明星”一样,不仅动力性能大大提升,而且外观设计更轻盈、更时尚,那纯粹清澈的蓝色一扫上一代车型的单调沉闷,引得人们目不转睛,解放后来给这个颜色定了一个响亮别致的名字——“解放蓝”。

“解放141刚出来的时候,是多稀罕的东西!我爸每次上车都会脱掉鞋,穿着袜子踩在地板上,座椅也是大海绵垫子,还有录音机——当然这些东西现在说来稀松平常,当时说141是划时代的东西完全不为过。”回忆起家里的第一台解放卡车,李震的眼睛闪闪发光。

作为70年代生人,可以说李震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卡车变迁史。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发展,国内货运行业的发展也是风生水起。

卡车司机最风光的时候出现在90年代,不管到哪里都会被人们客客气气叫一声“师傅”,端茶倒水,照顾周到,“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就是用来形容当时开卡车是一份多么光鲜体面的工作。

“当然,那个年代卡车司机也确实是个能人,不但会开车还会修车,刹车都是自己调,到空旷的地方试一下就成了,说是全能也不夸张。”早些年服务站还不健全,车里往往备着各种修车工具,车子有啥毛病都是自己动手,卡车司机不仅是驾驶员,更是大半个修理工。

时过境迁,二三十年过去,车货供需关系发生逆转,卡车司机的境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入行门槛低,市场上车多货少,运价下滑,卡车司机的收入也随之下降。“如今卡车司机啥都得听别人的,还经常面临扣运费、押车的风险,疲劳驾驶、低价竞争也是常态,甚至有人自嘲司机是会开车的装卸工。”李震颇有些无奈,他认为,这是属于货运市场的自我调整阶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种状态恐怕还将再持续一段时间。

20多年间,李震先后开过解放141、六平柴、悍威、奥威、J6P……一路走来见证了解放卡车的成长史。

“过去的卡车简单、好开,像解放141就是六挡箱,特好整,就是踩油门和刹车的事——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随着技术升级,卡车的配置也越来越高级复杂,安全性、经济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比如液力缓速器代替了原来粗糙的刹车淋水,还有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LDW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等各种‘黑科技’辅助,未来开卡车更像是开飞机——因为多了很多科技化操作。”

这也是李震投身解放驾训师的原因。以前的车比较简单但是没有各项助力辅助,开起来费体力不费脑力;现在的车有了各种科技辅助设备,开着不费体力但是费脑力,卡车司机如果不了解车辆的各种“黑科技”,就无法充分发挥出车辆的动力性能,必须与时俱进,学习和了解车辆的各种科学配置,学会科学驾驶,才能保证驾驶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

“成为解放驾训师以后,我接触到了更多卡友,帮助大家解决了不少问题。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驾驶习惯的改变,就能帮助卡友更节油,多赚一点钱,这些对我而言也很有价值感。”李震说,国内卡车驾驶员培训起步较晚,不少卡车司机的驾驶理念非常粗放陈旧,要纠正这些错误习惯仍然需要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文/张宁宁)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不落的落

新车爆料站

车影片场

车膜百科

汽车大观

擎风车库

海哥评车

袋鼠说车

大黄蜂机器人

旭子工作室

3点评车

知嘹汽车

知嘹汽车

说车闪耀

一同选车A

后视镜里de未来

路咖汽车

圆周智行

老车新谈啊

波叔仓库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THE END
0.《无悔的人生》上集“三春不赶一秋忙,绣女也得下楼房”。正如俗语所言,从各点抽调到平和工厂青年点的小青年发挥着主力军的优势,起早贪黑,收黄豆、收玉米、收秋菜,28马力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牛车齐上阵,将一车车秋粮、蔬菜🥬抢运回场,送到工厂分给职工,在粮菜短缺的年代,极大的改善了职工家庭生活。 jvzquC41yy}/onnrkct/ew473k
1.80年代普通百姓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20张80年代老照片告诉你在某个村子的场院上,人们正在对收获回来的农作物进行着脱粒的工作,一名男子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对铺在场院上的农作物来回的碾压着。这种手扶拖拉机在我们那里被人们叫做“蚂蚱子”,不知道在你们那里被叫做什么? 第六张:1983年,行驶在路上的轿车 一辆上海牌的轿车正行驶在西安市的街头,在80年代初的时候还没有私家车的概念,在路上跑的机动车基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372785716>73B7;2a722=5965>50|mvon
2.七八十年代农村10种经典的运输工具,最后一种没几个人见过7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到处可见幸福250摩托车的身影!当时民用的红色版本最为常见,军队配给的是绿色幸福250,邮递员也使用挎着邮政边包的幸福250,将信函传递给千家万户。 06 手扶拖拉机 手扶拖拉机勾起了60 、70、 80、 90后童年的回忆。在那个年代有这样一台手扶拖拉机是很了不起的,可谓农民生产劳作的好帮手。 jvzquC41yy}/posed0io1‚fqygt03@98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