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老人齐上阵,张年代之前的夏季收麦图讲述收麦那些事秸秆麦穗麦子小麦麦粒粮食产量

时间不息,生命不止。布谷,布谷,在布谷鸟的一遍遍催促中,田间的小麦逐渐金黄,风吹过的麦田使人看到了丰收的美满,在河南地区,6月1日左右是小麦收获的季节,一部分农人也便陆续的回到了家中,为着一场“收麦战役”忙碌着。

对于现在的收麦来说,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大型收割机收割、脱粒、秸秆还田一步到位,然后再进行粮食的晾晒卖掉即可,更省事的收割机在脱粒完后直接将小麦卖掉,而对于80年代之前的收麦,考验的是体力、勤劳,收麦的整个过程全靠双手,那么下面这些瞬间你还记得吗?

01、割麦

80年代之前的割麦,在天未亮时候已经走下田地,借着月亮和星星的光用镰刀将小麦收割,大部分人简单带些吃的,或者有人在早上把饭送到地头,在匆匆的吃晚饭后继续收割,那时候不流行打工,还要交公粮,种地是唯一生活的保障。

02、小麦装车

小麦割倒在地后,用拖拉机,或者三轮车,或架子车将小麦运输到提前准备好的场地,然后再进行下面的步骤,然而,装车也是个技术活,如果没装好是很容易把上面的小麦撒落地上的。

03、碾麦

碾麦的目的就是使小麦与秸秆、麦穗、麦皮分离,一般在拖拉机、手扶拖拉机、驴、牛的后面装上石磙,然后将所有带麦穗的小麦进行碾压,通常要进行3遍的均匀碾压,将麦粒与秸秆彻底分离后,麦秸堆垛,麦粒进行下面处理。

04、扬场

扬场,其实是将麦粒与麦皮等的杂物进行分离,很多情况下要等天气刮风的情况下来操作,不然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05、晒麦

在麦子与秸秆分离后,还要对脱粒的小麦晾晒,这样的目的是将小麦的水分彻底蒸发,不然在后期存放中容易出问题。

06、装袋

麦子暴晒后就开始装袋处理,然后运到家堆在家里的屋内,或者倒进粮仓内。

07、交公粮

现在回想下,那时候收麦比现在苦累多了,还没有现代化的科技来降温,而如今,不少人呆在空调下还嫌苦累,足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至于原因,那时候的生活条件都一样,没有太多的攀比心理,而现在,大多人的眼光有了自身映射的对立面,于是,各种问题就出来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无悔的人生》上集“三春不赶一秋忙,绣女也得下楼房”。正如俗语所言,从各点抽调到平和工厂青年点的小青年发挥着主力军的优势,起早贪黑,收黄豆、收玉米、收秋菜,28马力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牛车齐上阵,将一车车秋粮、蔬菜🥬抢运回场,送到工厂分给职工,在粮菜短缺的年代,极大的改善了职工家庭生活。 jvzquC41yy}/onnrkct/ew473k
1.80年代普通百姓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20张80年代老照片告诉你在某个村子的场院上,人们正在对收获回来的农作物进行着脱粒的工作,一名男子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对铺在场院上的农作物来回的碾压着。这种手扶拖拉机在我们那里被人们叫做“蚂蚱子”,不知道在你们那里被叫做什么? 第六张:1983年,行驶在路上的轿车 一辆上海牌的轿车正行驶在西安市的街头,在80年代初的时候还没有私家车的概念,在路上跑的机动车基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372785716>73B7;2a722=5965>50|mvon
2.七八十年代农村10种经典的运输工具,最后一种没几个人见过7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到处可见幸福250摩托车的身影!当时民用的红色版本最为常见,军队配给的是绿色幸福250,邮递员也使用挎着邮政边包的幸福250,将信函传递给千家万户。 06 手扶拖拉机 手扶拖拉机勾起了60 、70、 80、 90后童年的回忆。在那个年代有这样一台手扶拖拉机是很了不起的,可谓农民生产劳作的好帮手。 jvzquC41yy}/posed0io1‚fqygt03@98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