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商用车行业在新能源、出口和存量竞争的机遇与挑战中,逐步开启新的发展局面。
不管是传统老主机厂、商用车行业后起之秀,还是近年来涌出的新势力企业,市场布局动作不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战略部署的目光投向了海外,商用车及零部件企业加速产业布局。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重视新能源产品开发,面对新趋势,更深入的战略合作和技术尝试在商用车领域展开。企业们一边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强链补链、投资新兴技术领域,另一边忙着募资或融资,为未来开拓更大发展空间蓄积能量。
那么,在刚过去的今年第三季度,商用车行业各位“选手”们在资本领域发生了哪些大动作呢?商用车行业发展呈现出哪些新风向?下面请看第一商用车网报道。
一汽控股力神!打造国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
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会上开展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就包括中国一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与中国诚通动力电池领域专业化合作项目。据了解,中国一汽拟投资控股中国诚通所属力神青岛,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同步参与,共同打造国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推动中央企业新能源汽车业务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料显示,力神青岛全称“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曾用名“青岛力神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成林,注册资本约8.45亿元人民币,是天津力神持股达68.7831%的、主营动力电池制造与销售的企业。据悉,力神青岛被一汽等控股,属于强强联合的“战略合作”。从力神看,资金将更加充沛,创新研发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强,未来订单将更加充裕;从一汽、东风等车企来看,动力电池的供应链成本将更加可控,力神的动力电池也将优先供应其旗下车企。
广汽集团完成广汽日野股权变更 加快推进新能源布局
2024年9月上旬,广汽日野完成股权调整变更登记。天眼查APP显示,广汽日野注册资本由22.2亿元增资至29.2亿元。此次股权调整完成后,广汽集团持有广汽日野89.72%的股权,成为广汽日野最大股东。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下称“日野汽车”)、广州氢云新能源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4.83%和5.45%的股权。
本次三方股东(广汽集团、日野汽车、员工持股平台)共同增资近7亿元,资金将重点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产品线拓展以及市场推广等领域。广汽日野将加大在新能源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等核心领域的投入,并借助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积累,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突破。 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线和完善产品布局,广汽日野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满足更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逐步建立自身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核心优势。
东风汽车旗下两家公司增资!
9月12日,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8.3亿增至约14.3亿。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12月,法定代表人为叶征吾,经营范围含开发、设计汽车底盘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及相关的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和管路系统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孚能科技与江铃集团新能源达成固态电池战略合作
氢能重卡新势力宏景智驾,宣布完成数亿元C1轮融资
9月20日,上海宏景智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宏景智驾”)宣布完成数亿元C1 轮融资,由衢州智盛产投、Prosperity7、中泰仁和及华登国际联合投资。其中,Prosperity7和华登国际作为老股东再次跟投,前者是沙特阿美旗下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三度投资宏景智驾。
宏景智驾成立于2018年,聚焦于提供软硬件一体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市场,能够提供全栈感知软件、高阶行车和记忆泊车、以及域控制器等软硬件产品。宏景智驾还将新能源智能重卡作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打造具备高阶智驾能力的氢能重卡。
上海日野发动机停产解散
9月13日,日野汽车宣布将停止在中国生产柴油发动机,在华子公司上海日野发动机于9月底停产。9月14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第六届董事会第69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为实现商用车新能源战略转型,广汽集团同意参股企业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日野”,广汽集团持有30%股权,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持有70%股权)依法进行解散清算。
又一知名商用车企申请破产重整 南骏汽车能否重焕新生?
9月19日,四川省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公开了四川南骏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申请人的破产申请[(2024)川20破申7号]。据一名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企业已接近停止生产,相关破产手续在推进过程中,后续是否有企业接手重整还是完全关闭尚属未知。
湖南中联重科拟终止子公司分拆上市
9月13日晚间,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公告,鉴于目前市场环境较本次分拆上市事项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公司拟终止分拆控股子公司湖南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高机”)与深圳市路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路畅科技”)进行重组的方式重组上市。
终止本次分拆不会对公司产生实质性影响,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亦不会影响公司未来战略规划的实施。
云内动力旗下这一公司增资项目挂牌,不低于8000万元!
9月10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铭特科技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增资扩股暨股权转让项目的进展公告。
基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铭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铭特科技”)下属子公司深圳市森世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森世泰”)的传感器业务外部市场开拓及产业化经营发展资金需要,森世泰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进行增资扩股引入1家战略投资者,铭特科技放弃森世泰本次增资扩股的优先认缴出资权,引入的战略投资方在增资的同时须受让铭特科技原持有的森世泰37%股权,股权转让的每股报价与增资每股报价一致。本次增资金额不低于8000万元,增资扩股暨股权转让完成后,引入的战略投资方持股比例为55%,成为森世泰的控股股东,铭特科技持有森世泰 45%的股权,森世泰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注册资本4.6亿元 苏州金龙与TA合资建新能源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合资公司名称拟定苏州创元金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最终以工商核准登记为准),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拟聚焦于“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加速器+科技创新产业社区项目”,建设现代高端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综合型载体,集高端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制造及产业创新研发集群两大主要方向,平台融合商务、总部经济、产业投资、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生产生活配套等产业支撑性功能。
合资公司拟定注册资本为46,250.00万元,其中,创元科创拟以现金出资27,750.00万元,占比60%;苏州金龙拟以土地使用权及附属建筑物等实物资产作价出资18,500.00万元,占比40%。本次评估结果已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
宇通客车成立全资子公司 发力哪一领域?
天眼查APP显示,8月30日,赣州宇驰顺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樊宇君,注册资本2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保险兼业代理业务,报废机动车回收,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电车销售,充电桩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电池销售,蓄电池租赁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宇通客车间接全资持股。
预计投资2000万美元 大象汽车电动卡车KD工厂海外动工
8月19日,大象汽车在柬埔寨菩萨省举行其全球首个KD工厂破土动工仪式。新工厂的设立不仅是大象汽车在全球扩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其东南亚战略进入全面执行阶段的新起点。工厂建成后预计将大幅提升大象汽车在该地区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效率,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并加强大象汽车品牌在亚太市场的影响力。
据悉,大象汽车全球首个KD工厂是柬埔寨政府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后迎来的首个外资电动卡车组装厂项目。该电动卡车组装厂初步预计总投资额2000万美元,规划占地面积10公顷,工厂将专注于电动卡车的组装和生产,建成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10000辆,预计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
大象汽车还计划在柬埔寨建设100个充电站,部署大量的充电桩,形成“百站千桩”规模,并分布在全柬各个主要城市、物流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关键节点,以满足当地新能源商用车的充电需求,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推动新能源商用车在柬埔寨的普及和应用。
注资2亿元成立海外子公司 一汽解放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
在今年初举办的一汽解放海外产品线2024年誓师大会上,吴碧磊提出,2024年全体海外营销将士要汇聚磅礴力量,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全面提速海外营销工作,要加强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市场意识、本土化布局市场,把“国际一流”宏伟愿景变成美好现实。今年上半年,一汽解放海外销量不断跃迁,与墨西哥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经销商签订上千辆出口订单。海外销售首次半年突破3万辆,同比增长74.5%,增速远超行业大盘。
成立研发中心,北汽福田与东方氢能签署合作协议
金龙汽车拟定增募资3亿元,要干啥?
据了解,募投项目“金龙全球化商旅客车平台开发项目”投资总额3.22亿元,项目具体内容为全球化客车系列车型平台开发和相关技术研发,拟开发车型系列为面向全球商旅市场的高品质客车,相关技术研发投入主要包括云端智能分析系统、能耗优化技术、智能底盘线控技术、车路协同系统、商旅体验提升等方面。
“本项目为研发项目,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本项目顺利实施,将研发出高品质全球化商旅客车新车型系列,将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抢占海外及国内的高品质商旅客车市场份额,提升公司客车产品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此外,本项目可以提升公司核心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金龙汽车方面强调。从投资意向来看,把握海外市场机遇,并围绕电动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或是金龙汽车本次定增募投项目的主要目标。
东风股份对这一全资子公司进行吸收合并!
7月10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公告显示,东风股份拟吸收收合并下属全资子公司东风轻型商用车营销有限公司,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营销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依法注销,营销公司的债权、债务及其他权利义务由公司承继。本次吸收合并事项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内蒙古成立子公司 3000万元增持汉马科技股份
7月18日,内蒙古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刘汉如,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股权数据显示,该公司由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建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0%、30%。
截至8月7日,吉利商用车集团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完成增持66529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168%,累计增持金额为30001285.00元,达到本次增持计划区间下限金额,且增持实施期限届满。增持计划实施完成后,吉利商用车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8990805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0240%。本次增持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等有关规定。本次股份增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徐工汽车混改再次挂牌
公告还显示,徐州徐工汽车混改交易首次挂牌以下两股权转让项目已征集到意向受让方:一是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所持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3%股权(对应6581.8200万元注册资本)转让公告(项目编号:HHCQ2024GQ0011A);二是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所持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10%股权(对应21939.4000万元注册资本)转让公告(项目编号:HHCQ2024GQ0017A)。
根据徐工汽车此前披露,徐工汽车拟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相结合的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实施股权激励,合计募集资金约71.74亿元。其中,拟转让股权比例不超过53%(增资扩股后股权比例约43.46%),对应募集资金约50.73亿元;拟增资扩股比例不超过18%,对应募集资金约21亿元;同步实施核心骨干员工股权激励,采取搭建员工持股平台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持股比例不超过1%。
扩大商用车合作!深向科技与这一资本巨头签约
7月29日上午,狮桥集团、深向科技创始人兼CEO万钧一行到访越秀资本,双方围绕企业经营发展、深化业务合作等进行了交流。会上,各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近年来,越秀资本与狮桥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双方围绕商用车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持续加强产业生态合作。狮桥集团和深向科技致力于打造物流产业服务生态,未来与越秀资本合作领域广、合作空间大,各方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
安徽深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是国内首家自主设计、研发智能新能源卡车的企业,战略定位为智能新能源商用车造车新势力,是百度自动驾驶生态在商用车领域的唯一布局,其核心产品为具有高级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能力的新能源商用车。
苇渡科技再融资近15亿元!
7月下旬传出消息,新能源重卡公司苇渡科技(Windrose)完成2亿美元(约14.5亿元人民币) Pre-IPO 轮融资,领投方为比利时主权财富基金(比利时联邦控股和投资公司)。这距离其4月份宣布获得1.1亿美元B+轮融资仅过去三个月。
作为国内纯正向研发的新能源智能重卡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苇渡科技新能源智能重卡产品在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线控规划、动力总成、车辆外形和智能座舱等方面进行了全新设计,多项性能指标领跑行业。
全球化战略加速推进 吉利雷达首家海外子公司在泰国成立
7月9日,吉利雷达首家海外子公司在泰国正式成立,泰国市场也将成为其首个独立运营的海外市场。这标志着吉利雷达全球化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据悉,未来,吉利雷达泰国子公司将独立运营 RlDDARA 品牌,并以东盟为跳板,建立健全服务网络,打造横跨东盟和太平洋地区的右舵驾驶市场。
左一为吉利雷达CFO王达学
亚星客车主动退市
据悉,为了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控股股东潍柴(扬州)投资希望通过资产重组整合的方式,加快解决同业竞争的步伐。同时,主动退市也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秩序,展现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尽管亚星客车已经正式告别了证券市场,但退市并不意味着终点。相反,这或许是公司开启新征程的起点。在未来的日子里,亚星客车将继续专注于客车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市场机遇,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束语
国际化和新能源,让商用车市场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对于已在赛道中的企业而言,唯有不变应对万变,那就是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
从企业的大动作来看,整车企业对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已经拓展至零部件、动力电池领域;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发展稍微滞后的中外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迈开了发展脚步;当然,市场竞争是残酷的,鱼与熊掌不可两得,跟不上发展脚步的企业,难免会面临破产或重整的局面。
在对机遇的不断角逐中,商用车行业加速整合与洗牌,未来,谁会是主宰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