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及时输送救援物资是其中的关键环节。2008年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后,中国现有工程设备难以快速或无法直接进入灾区实施救援,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面向国家应急救援需求,哈一机集团引进一台俄罗斯载重30吨全地形双节履带车,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线,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制出一台30吨国产全地形双节履带车。
随后,哈一机集团又依托国家科技部2016年重大专项课题,研制开发国内最大吨位水陆两栖运输车,突破水上推进技术、高功率电传动技术、强电综合安全技术、应急救援体系保障技术等前沿技术,成功研制出35吨蟒式电传动水陆两栖全地形运输车。
蟒式水陆两栖全地形运输车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通过性能,可在风、沙、雨、雪等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在没有任何道路的情况下,自由穿行于浅滩、河流、沼泽、沙漠、山地和雪地,能够完成运输、搜救、医疗救护、工程作业等任务,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系统组成
该装备由电传动系统、水上推进系统、轻量化行动系统和铰接系统等组成,装载能力大,在沙漠、雪地、沼泽等复杂地域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能,公路行驶速度快、水上航速高和越障碍能力强等技术优势。
采用大功率混动电驱动底盘,搭载高能量密度电源,实现纯电模式行驶,配置了液电混合的水上推进系统,实现复杂地域抢险救援的水路陆路无缝连接,有效载荷35吨,可承载26吨工程机械装备,最大公路行驶速度60公里/小时,水上航行速度不小于12公里/小时,越壕沟宽不小于5米,越障碍高度不小于1.6米,总续航里程达到500千米。
依托底盘水陆两栖和复杂地域良好通过性能的技术优势,搭载多种功能上装,能够发展为抢险救援车、路面架设车及全域机动导弹发射车、多功能武器作战装备等。
为什么叫它“蟒式”?
顾名思义,因为蟒式全地形车行走起来像一条蟒蛇。车辆前后车体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四条履带都具有动力,车身不但可以左右扭动,而且可以上下俯仰,实现仿蛇形移动。
蟒式全地形车产品多选用高强度或超高强度合金钢及新型特种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在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方面尚无可参考的成型工艺方法。
产品专利
“蟒”式全地形双节履带车采用了多项国内首创的产品专利,主要包括:
双节车辆四轮驱动装置:双节车辆四轮驱动装置能使前后节实现相互牵引、推动等配合性运动,提高车辆在恶劣路面的机动性及通过性。
新型轮边减速器:此减速器有特殊的密封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的自紧油封结构的缺点,使其易安装易维修,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
新型履带结构:橡胶金属履带可降低车辆对地面的接地比压,减少履带铲平地面效果,降低噪音,保护生态环境。
行走系统驱动轮:该装置有较高的耐磨性,能够自清附着物,便于维修,能够可靠地平顺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
双节车辆俯仰转向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使双节车完成蛇形扭动、俯仰等动作,提高其跨壕、越障等越野能力。使其灵活的通过沙漠、沼泽、河塘等淤陷地域,自由的从水中爬到岸上。
主要特点
越障高:最大越障高度达1.5m,约为单节履带车辆的2.5倍。
越壕宽:最大越壕宽可达4m。
低接地比压:全地形车四条各宽1m左右的橡胶履带,占整车宽度的2/3,保证车辆接地比压低于0.03Mpa。
四履带驱动:全地形车四条履带均具有驱动能力,可实现前拉后推。
浮渡:全地形车无需准备即可水中浮渡。
结语
蟒式电传动水陆两栖全地形运输车是提升陆地及水上机动性能、实现水陆无缝衔接重要装备之一,对有效提升我国道路应急抢通的整体水平、健全我国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5吨电传动水陆两栖全地形运输车,有效地解决了抢险救灾过程中大型装备及物资水陆两栖全地形运输问题,经陆地行驶试验、水上试验和应用示范考核,充分证明了其适用性,在军民两用市场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该运输车开创了电传动技术在道路应急抢通领域应用的先河,实现了水陆两栖运输车辆载重吨位的飞跃,提升了我国大吨位水陆两栖运输装备的水平,填补了国内抢险救援领域大吨位水陆两栖救援装备领域的空白,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