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消毒方法和机理

消毒方法多样,主要包括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辐射消毒法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主要消毒方法和机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消毒是指利用温和的物理化学因素抑制病原体繁殖的手段。消毒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

1.1概述

城市污水经一级或二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后,水质得到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小,但其绝对值仍很大,有病源菌存在的可能。因此,污水排入水体前应进行消毒,即通过消毒剂或其他消毒手段杀灭水中病微生物。

消毒对饮用水是必不可少的处理工艺。对废水而处理而言,虽非必需,但对某些废水的安全排放或回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水处理中,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化学法有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水消毒等,而紫外线消毒属于物理法消毒。

1.2氯消毒机理

氯消毒在水中不含氨的情况下,向水中加入氯后立即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水解能生成次氯酸根离子,一般情况下,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在水中同时存在,相对比例取决于pH值和温度,但它们的总和则保持一定值。

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可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渗入细菌体内通过氧化作用破坏菌体内系统而使细菌死亡。因次氯酸根离子本身带负电,难以接近带负电的细菌,很难起到直接的消毒作用。所以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次氯酸所占比例较大,则消毒效果较好。不过,虽然次氯酸根离子难于直接消毒,但是当水中的次氯酸被消耗后,次氯酸根离子会不断转化为次氯酸,因此,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的所含氯量均为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

1.3主要消毒方法和机理

1、消毒方法的选择

主要消毒方法有液氯、臭氧、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和紫外线等,每种消毒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选择适用条件。消毒方法的选择要求能高效快速地灭活多种致病微生物,又要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性、安全性、无二次污染以及操作方便和耗材便于运输储存等特点。

由于氯的价格低廉,消毒效果良好和使用较方便等,所以它是当前较常用的消毒药剂。

2、主要的消毒方法

⑴氯消毒

由于氯是强氧化剂,污水中气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均要消耗氯,因此污水消毒的加氯量应该经试验确定。对于生活污水,可参考的数值为:一级处理水排放时,投氯量为20~30mg/L,二级处理水排放时,投氯量为5~10mg/L.

氯加入水中后,一部分被能与氯化合的杂质消耗掉,剩余的部分称为余氯。保留一定量余氯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自来水出厂后还具有持续的杀菌力。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因此氯的运输贮存和使用应小心,加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加氯点。加氯间应结构坚固,能防冻保温,通风良好,并宜安装排风扇。

液氯消毒的工艺流程一般是:液氯通过加氯机与污水在混合池内反应,然后在接触池内接触一定时间后即可出水。在混合池内的混合反应时间为5~15min,在接触内的接触时间为30min左右,沉淀速度采用1~1.3mm/s,保证余氯量不小于0.5 mg/L.

国内使用的加氯机种类很多。例如ZJ型转子加氯机,来自氯瓶的氯气首先进入旋风分离器,再通过弹簧膜阀和控制阀进入转子流量计和中转玻璃罩,于是经水射器与压力水混合、溶解于水内被输送至加氯点。

⑵次氯酸钠消毒

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次氯酸钠,然后将次氯酸钠加入污水后与水反应产生次氯酸,所以说次氯酸钠的消毒作用依然靠次氯酸,但其消毒作用不及氯强。

因次氯酸钠易分解,所以通常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取,就地投加,不宜贮运。它一般适用于小型工厂。

⑶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用于受污染水源消毒时,可减少氯化有机物的产生,故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日益受到重视。

①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其杀菌主要依靠吸附和渗透作用。二氧化氯对细菌壁的穿透能力和吸附能力都较强,大量二氧化氯分子聚集到细胞的周围,通过封锁作用,抑制其呼吸系统,进而渗透到细胞内部,破坏含硫基的酶,从而加速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②二氧化氯的制备

主要有还原法、氧化法和电解法。

③二氧化氯系统的运行

二氧化氯易挥发,气体和液态的二氧化氯均易爆炸,因此,二氧化氯装置的安装场所以及操作程序均应符合有关规定。

④二氧化氯消毒的.特点

a.二氧化氯不仅可以将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除去,还可以将水中引起臭味的物质如硫化氢、硫醇等氧化分解为无毒无味的硫酸或磺酸,能将氰类和酚类等有毒物质氧化降解为氨根离子和简单的有机物;

b.因为二氧化氯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其消毒作用受pH值影响极小,在较高pH值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比氯强;

c.二氧化氯杀灭对象多,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杀菌持续时间长,不仅能杀死细菌,而且能分解残留的细胞结构,并具有杀孢子和杀病毒的作用。因此,在医院污水等可能含有较多病原微生物的污水处理场合可以有应用。

⑷臭氧消毒

①消毒原理

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它是淡蓝色的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臭氧极不稳定,分解时放出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对具有顽强抵抗力的微生物如病毒、芽子孢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臭氧能氧化有机物,去除水中的色、味,还可去除水中溶解性的铁、锰盐类及酚等。

②臭氧消毒系统简介

臭氧是空气中的氧通过高压放电产生的,制造臭氧的空气必须先行净化和干燥,以提高臭氧发生器效率并减少腐蚀。臭氧发生系统的前部为空气净化和干燥装置,以后为臭氧发生器。其系统布置为:空气压缩机将空气送至冷却器,然后再经过滤加以净化,再经过1~2级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器,将空气干燥至露点(-50℃)以下,最后经臭氧发生器,通过15000~17000V高压电,在空气中放电后产生臭氧。现场用空气或氧气为原料制备的臭氧的浓度在2%~10%之间。

臭氧具有高腐蚀性能,通常橡胶、大多数塑料、普通钢铁、铜以及铝等材料都不能用于臭氧系统。可用的材料主要包括316和305不锈钢、玻璃、氯磺烯化聚乙烯合成橡胶、聚四氟乙烯以及混凝土。

③臭氧消毒的特点

a.由于臭氧比氯有较高的氧化电位,比氯消毒具有更强的杀菌作用,对细菌的作用比氯快,消耗量明显较小,例如,在0.45mg/L臭氧作用下,经过2min后脊髓灰质炎病毒死亡,如果用氯消毒,则剂量为2mg/L时需经过3h.

b.臭氧消毒在很大程度上不受pH值的影响;

c.在某些特定的用水中,如食品加工、饮料生产以及微电子工业等,臭氧消毒不需要从已净化的水中去除过剩杀菌剂的附加工序,如用氯消毒时的脱氯工序。

d.不会产生象氯酚那样的臭味;

e.不会产生三卤甲烷等氯消毒的副产物;

f. 缺点:大量研究表明,含有机物污染的水经臭氧处理后,有可能将致突变物或THMS(三氯甲烷)的前体物如腐殖酸等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分子较小的有可能致突变物;水中含有氨氮时,在臭氧投量有限的情况下,臭氧不可能去除氨氮,有可能把有机氨氮氧化为氨氮,致使水中氨氮含量增高。因此,在使用臭氧时,应注意解决可能产生的问题。

g.臭氧在水中不稳定,容易消失,不能在管网中继续保持杀菌能力,故在臭氧消毒后,往往需要投加少量氯,以保持水中一定的余氯量;

⑸紫外线消毒

①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机理是细菌受紫外线光照射后,紫外光谱能量为细菌核酸所吸收,使核酸结构破坏。根据试验,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在200~390nm,波长260nm左右的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这是因为细菌DNA对紫外线的吸收峰在260nm处,DNA吸收紫外线后分子结构被破坏,引起内蛋白质和酶的合成发生障碍,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②紫外线消毒设备

紫外线光源由紫外灯管提供。不同型号、规格的紫外灯管所提供的紫外光主波长不同,应根据需要选用。消毒设备主要有两种形式:浸入式和水平式。

③紫外线消毒的特点:

优点:不需化学药品,不存在THMS(三氯甲烷)类副产物,处理后的水无味无色;操作容易,管理简单,运行和维修费用较低;

缺点:消毒效力受水中悬浮物含量影响,消毒后不能保持杀菌能力,同时,消毒费用高。

④影响紫外线消毒的主要因素

主要消毒方法及其机理如下:

1、温度法:利用高温来杀灭微生物。常见的方法包括煮沸、蒸汽和干热灭菌。煮沸是通过将水加热至沸腾,利用100℃的高温杀灭微生物;蒸汽消毒利用蒸汽的高温杀灭微生物,常用于医疗器械和实验室玻璃器皿的消毒;干热灭菌则通过加热物体使其表面和内部达到高温,从而杀灭微生物。

2、化学法:使用化学物质来杀灭微生物。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酒精、过氧化氢、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这些消毒剂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

3、辐射法:利用辐射能量来杀灭微生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是常见的消毒方法。紫外线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造成DNA损伤而使微生物死亡;电离辐射则能够直接破坏微生物细胞内部的'DNA和蛋白质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

4、过滤法:利用过滤网或滤器来去除微生物。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用于去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5、物理消毒与灭菌法:包括湿热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微波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辐射灭菌等。湿热消毒通过高温高压蒸汽杀灭微生物;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压力蒸汽灭菌通过高压蒸汽杀灭一切微生物;干热灭菌通过加热物体使其内部达到高温;辐射灭菌利用辐射能量杀灭微生物。

6、化学消毒与灭菌法:利用化学消毒剂如酒精、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等杀灭病原微生物。化学消毒剂通过使蛋白质变性、干扰酶系统、破坏细胞膜等方式达到消毒效果。

7、生物消毒与灭菌法:利用生物制剂如乳酸菌、酵母菌等分解有机物,产生酸性环境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这种方法较为环保,但应用相对有限。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消毒剂时需注意安全,避免直接喷洒在人体或大面积使用易燃消毒剂,如酒精。保持室内通风,使用专业空气消毒设备,并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消毒剂。

公共场所常见的空气消毒方法

(1)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公共场所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物、改善室内微环境和空气品质的重要措施。通风换气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有开窗通风与建筑自然通风两种方式。 1)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是一般室内环境,特别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常用的简便的方法。经研究发现,新风量越大,发生建筑病综合症的风险就越小,2)建筑自然通风

所有的建筑物都是透气的,建筑框架有许多过气和出气的渠道,如窗户、门、电线出入口、楼基等孔洞。外部空气的进入受建筑物保温外壳的密封度及风速和内外温差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在寒冷和刮风天进入/排出换气程度最大。还可看到:当在无风、温和天气,温差较小时,不管保护外壳密封度如何,换气程度大大降低。

自然通风与门窗的开闭程度有关。尚开的门窗对换气有明显影响,取决于开、闭幅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及风速和室外温差。需全年控制温度的大办公楼要靠机械系统通风。机械通风系统被用来控制楼内温度;控制相对湿度;造成室内外压差;提供防火安全的气流;产生使气流流动以改进保暖条件。

机械通风比自然通风更为科学、有效。机械通风的换气量应按室内空气污染物稀释至最高允许浓度所需空气量计算。

加强通风换气,用室外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空气污染物,使浓度降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依据污染物发生源的大小、污染物种类及其量多少,决定采用全面通风还是局部通风,以及通风量大小。

发挥新风效应,既要注重新风的量,更要注重新风的质。引入低污染的新风,同时减少或者消除新风处理、传递和扩散过程中的污染。除新风直接送入房间外,应增设集中排风,这样才能发挥新风效应;对分散式的分体式空调房间采用双向新风换气机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同时有利于节能。

(2)安装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空气消毒装置

这是机械全面通风的高级形式。它利用风机、制冷、制热、除湿、净化等综合手段,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清洁度、新鲜度与气流速度,可以使空调系统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降至安全限值以下。

(3)喷雾法消毒

气溶胶为分散在气体中的固体粒子或液滴所构成的悬浮体系。气溶胶在物理、化学中的定义为:凡分散介质气体的胶体物质。

气溶胶喷雾法的原理是利用机械或化学气雾剂将具有净化空气或消毒的药剂形成气溶胶喷洒在空气中,依靠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对空气进行净化或消毒。

目前常用的机械式喷雾器为电动气溶胶喷雾设备,该机采用脲雾化原理将药液以高速和极微细的雾状颗粒喷出,流量可达每分钟300mL,喷射距离最远可达8m,由于药液雾状颗粒直径一般在50μm以下(俗称气溶胶状),可在空气中形成密实的网状并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可达到空气净化或消毒的绝佳效果。该机操作简便,使用人员很方便携带及更换药液,并且可随心所欲的对物体及织物表面进行多种角度的喷射消毒,极细的气溶胶雾状颗粒从物体表面掠过即可达到充分杀菌的'目的。

公共场所采用时节雾法进行空气消毒时的药剂有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常用浓度为0.2%~0.5%,用量为8mL/m3喷雾后空间需密闭30min。过氧化氢常

用浓度为3%,用量为30mL/m3,喷雾后空间需密闭60min。

在喷雾法消毒过程中,非操作人员应全部离开现场。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喷雾作业结束后,立即离开现场。

有人采用酸性离子水进行喷雾消毒,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用水和少量的盐为原料,经过微电解与分离膜的作用,可以达到pH为2.7,电极电位(oRP)为1050mV的酸性离子水。这种消毒水能起到强消毒剂的作用,但没有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毒性,被称为是一种环保型的消毒液。在采用酸性离子水进行喷雾消毒时,非操作人员也应全部离开现场。操作人员也应做好个人防护,因为喷雾时形成的气溶胶影响人的健康。

(4)熏蒸法消毒

熏蒸法消毒使用的药剂为化学消毒液,使用时将该药剂稀释后分装在容器内,置于封闭的空间里点火熏蒸。药剂挥发后,渗透到室内的每一个角落,杀灭那里的细菌。

例如:用3%的过氧乙酸,以30mL/m3用量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作用60min即可达到消毒要求。

过氧乙酸有一定的漂白与腐蚀作用,所以熏蒸时应注意室内物品与电器的安全。熏蒸时,人不能在场。熏蒸后,开门开窗,待空气中的过氧乙酸散尽后,方可进入现场。

(5)紫外线灯消毒

紫外线灯消毒可以是固定式照射,也可以移动式照射。

1)固定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将紫外线灯固定安装在顶棚或墙上,在静态情况下对室内空气进行照射消毒。紫外线灯按1.5W/m3配置,安装高度约距离地面2.5m,照射时间需要60~120min,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例如,对于14m2房间,采用1支30W紫外线灯,在19~20℃和相对湿度48%~59%条件下照射30min,可使空气中细菌浓度降为500cfu/m3以下。但是,即使照射2h,仍不能使细菌数降为200cfu/m3以下。

固定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皮肤有一定伤害,使用时眼睛不能直视,也不能直接照射人的皮肤,因此必须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2)移动式紫外线照射消毒和紫外线循环风消毒将紫外线灯装在箱体内,利用风机使空气流过箱体,紫外线灯对流过箱体的空气进行近距离的照射,达到消毒的目的。例如:用4支30W的紫外线灯装于直径为30cm的金属圆筒内,当风机流量为28m3/min时,循环3次即可达到室内空气消毒的效果。

移动式紫外线照射消毒可以在有人的情况下进行。国内开发的紫外线循环风消毒器,一般还配以中效过滤器,加强消毒的作用。

(6)臭氧发生器消毒

臭氧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有较好的消毒作用,还可祛除气味,方法又简便。臭氧消毒机有微型的,臭氧产生量较低,多用于卫生洁净、或小空间的消毒。有大型的,臭氧产生量较大,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臭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橡胶、塑料有加速老化作用,对人有一定毒性,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消毒后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才可进入房间。

(7)静电吸附净化消毒器

一种与空调配合使用的独立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有柜式、壁挂式、顶棚式等多种形式。一台1600m3/h风量的静电吸附净化消毒器在200m3空间的室内开启60min,可以达到消毒要求。这种消毒器本身无毒无害,可以在有人情况下连续使用,还兼有除尘除有害气体的作用,能选择性地释放负离子,是一种多功能的环保型的空气消毒设备。

1、热力消毒

通常,消毒柜内设石英电热管,通电后温度持续上升,达到120度,杀灭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这种消毒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杀菌率达到99%,但也存在能耗大,有高温烫伤隐患的缺点。

2、化学消毒

采用臭氧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的方式就叫做化学消毒。消毒时,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破坏细菌、病菌的机体组织,从而影响其繁殖,并进一步杀灭。这种消毒方式最大的优点是低温,适合各类餐具,但也有缺点,就是泄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物理消毒

通过电脑程序控制紫外线照射量和巴氏温度,让光波巴氏消和紫外线C波相结合,可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目前,这是一种纯物理消毒方式,没有有害物质泄漏,杀菌率可达99%。

消毒柜选购方法

市面上消毒柜质量参差不齐,在选购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免误入误区,买到劣质品。那消毒柜怎么选购呢?大家不妨看看这份选购攻略:

1、合格的产品。选购时,仔细查看产品信息,包括注册商标、生产厂家、厂址、卫生许可证等。

2、适宜的容积。根据家居人口选择容积大小合适的消毒柜,如一家3口,选600W、50-70的消毒柜。一家4口,消费者则可以选购60-80L的消毒柜。

3、相应的外观。根据所要放置的位置,选择材质合适的消毒柜,如放在厨房,宜选不锈钢消毒柜。因为厨房油烟多,消毒柜材质不易清洗,后期器件堵塞,很容易发生故障。

4、测试其功能。选购时,有必要对消毒柜的功能进行测试。建议消费者可以接通电源,等待指示灯亮,然后等柜内温度升高50度时停止。如果消毒柜的远红外线发热元件正常,表明消毒柜无故障。

消毒柜怎么使用

选购了称心如意的消毒柜后,还要按说明书使用。

1、与消毒柜插头相接的插座要接好地线,使用前检查清楚,最好能符合用电标准。

3、高温消毒柜内不宜放塑料、玻璃餐具,因为这些餐具不耐高温,需要用臭氧消毒柜消毒。

4、碗碟、杯子应分开放在消毒柜内,最好竖着放,不要叠放,这样利于热传递,加快消毒速度。

5、使用消毒柜要注意发生器的有效性,如听不到放电的吱吱声,就说明出故障,应及时找专业的修理人员进行修理。

6、不要频繁打开消毒柜门,尤其是在通电的.情况下,因为这样容易导致臭氧泄露,影响人的身体。

消毒柜真的安全吗

知道吗?平时使用的消毒柜也可能会有毒。所以,不要以为消毒柜就一定是安全的。那什么情况下消毒柜会产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气体呢?

消毒柜有一定的辐射,而且臭氧泄露会危害人的健康。但在正常的情况下,臭氧是不会泄露的,浓度也不高,在人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果消毒柜发生故障,就另当别论了,或许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从而影响人的呼吸系统,进而损害人的健康。

所以,日常使用消毒柜,要注意检查消毒柜的密封性。要是密封性不好,应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等修理好后,再重新使用。为避免不良情况出现,日常最好多学学与臭氧相关的知识。如发生突发情况,知道处理方法,才能尽快让臭氧消散。

为保障人的身体健康,当吸入过多臭氧,出现咳嗽、头疼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不然,出现头晕头痛等中毒症状,严重时人的神经可能会受损。

消毒柜能用多久

为延长消毒柜的使用寿命,日常要做好消毒柜的保养工作,这样消毒柜才不易损坏。但需提醒的是,消毒柜也是有使用寿命的,通常为6-8年。到了一定时间,最好重新更换一台新的消毒柜。那消毒柜什么时候换呢?

1、消毒柜发生故障,如变压器烧坏、电路板烧坏、继电器烧坏,已无法再使用,可以考虑更换。

2、消毒柜外观已严重受损,放在厨房影响厨房的整体环境,可以考虑更换一台新的消毒柜。

3、长期把消毒柜当储物柜用,并且内部已受潮氧化,可以重新更换一台,因为这样的消毒柜已成细菌滋生的温床。

4、消毒柜长期不用,重新使用时发现通电后没反应,而且拿去修理要花费很多钱,此时就应考虑重新更换一台。

THE END
0.联防联控机制发文再提科学使用消毒剂这份指南请收藏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当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不慎jvzquC41pg}t0lhvx0ipo8724251886:1CXUK\NRER|6[b6Fpf;W9kz9{4618:=0ujznn
1.防疫物资展:消毒剂有哪几种常见杀菌消毒剂种类都有哪些消毒剂选择方法 1、用于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 2、用于手、皮肤消毒的:碘伏、过氧化氢消毒剂、速干手消毒剂; 3、用于室内空气消毒的: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消毒剂。 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1、消毒产品只能用在说明书标识的对象上,不可超范围使用。 2、每种消毒剂应单独使 jvzquC41yy}/ertuj0ipo8sgyu532B>0jvsm
2.学校消毒技术规范(二)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时,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环保型消毒剂;发生传染病时根据病原体抗力和相关方案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三)所使用的消毒药械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相关规定,按照消毒产品管理的消毒药械需有有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备案,并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未按消毒产品jvzquC41jqyqk}fn0ukv0niw0et0497312?268h4;;82c<=68770rjlg0jzn
3.掌握正确消毒常识不可过度消毒属于过氧化类消毒剂,二氧化氯腐蚀性较小,适合家庭使用。 使用方法: 使用前要进行稀释,比例为两瓶200毫升的水稀释一片500毫克的泡腾片。 注意事项: ① 稀释及盛放稀释后液体的容器最好是塑料制品,不可接触金属物,避免直接接触手部。 ② 使用时保证良好通风。 jvzq<84yyy4ip|{{0ipo7hp1{~zf8nphq5229=137<30qyo
4.疫情期间消毒剂的选择、使用及注意事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合理使用消毒剂,遵循“五加强七不宜”,真正做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五加强”是指: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 jvzquC41ykqj0jsvrgjjc7hqo1gsvrhng/865:>38/792
5.托幼机构消毒知识培训讲义2、消毒剂使用方法 喷洒、浸泡、擦拭 3、消毒剂使用范围 环境、物体表面、手、饮水、污水、游泳池、病人排泄物、呕吐物等。 4、注意事项 (1)水剂应于阴凉避光处、密闭保存。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封、防潮保存,所需溶液应现用现配。 (2)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适合有色物消毒。 jvzquC41yff{7|jw0kew7hp1ktgq86248525A50jvs
6.酒精、84消毒液、二氧化氯、碘伏……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皮肤1.醇类消毒剂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使用方法: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注意事项: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96618=
7.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医院污水***剂山东冠隆药业有限公司专注于: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片,二氧化氯***剂,过硫酸氢钾,过硫酸氢钾***剂底改片等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的生产厂家.多年来在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片,二氧化氯***剂,过硫酸氢钾,医院污水***剂,过硫酸氢钾***剂等研究、开发及实践方面jvzq<84yyy4mspzcpnuoi7hqo1
8.劳动报疫情期间,大部分家庭都会使用消毒剂。对购买的物资进行消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尤为重要。消毒剂有那么多种,该如何选择? 消毒剂按有效成分消毒剂可大致分为醇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胍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常用的消毒剂主要jvzquC41ycv/7:qfd0ipo8xjunjc1sp1eqtugwy123>1fj774ehce9532261fo=66f=f3;9c0jznn
9.防疫小常识:公共场所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指南太原新闻网(一)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使用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进行稀释。 (二)75%乙醇(酒精)消毒液:直接使用。 (三)其他含氯消毒剂及过氧乙酸等按产品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 ●注意事项 (一)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jvzq<84yyy4u{wjyu0ipo7hp1utvnr1428319914251599627?10|mvon
10.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液体消毒剂|消毒剂|腐蚀性|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一)基本要求 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分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42A591euovnsv/3;9:A=40jznn
11.应急科普丨生活中的消毒剂你用对了吗?①南方plus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含氯消毒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应选择有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剂使用。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戴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3961355d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