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糖尿病治疗设备,可以根据人体胰岛素需求量来相对精准的进行胰岛素皮下输注。它可以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的特点,24小时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对机体进行补充,以达到降糖效果。
分类
胰岛素泵根据使用方式、技术特点以及输注方式等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1、按使用方式分类
(1)固定点泵:这类胰岛素泵通常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因此更适合在医疗机构内使用,如床边监护等场景。
(2)非固定点泵:也称为便携泵,这类胰岛素泵设计更为小巧轻便,便于患者随身携带,适合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
2、按技术特点分类
(1)闭环式胰岛素泵:这类胰岛素泵集成了血糖感受器、电子计算机及注射泵等多个组件,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自动调整胰岛素输注剂量,实现闭环控制。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且仪器庞大,目前主要用于床边监护等特定场景。
(2)开环式胰岛素泵:与闭环式胰岛素泵相比,开环式胰岛素泵没有血糖感受器和电子计算机等复杂组件,仅为注射泵。这类胰岛素泵体积小、可携带使用,但需要患者手动设置和调整胰岛素输注剂量。
3、按输注方式分类
(1)皮下胰岛素泵:通过皮下输注装置将胰岛素输注到皮下组织,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类型。它适用于胰岛功能较差、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如1型糖尿病患者。
(2)静脉胰岛素泵:通过静脉输注胰岛素,适用于有急性并发症、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这类胰岛素泵能够迅速纠正患者的血糖水平,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可以使用静脉胰岛素泵进行治疗。
工作原理
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度集成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电池驱动的机械泵系统、储药器、输液管以及皮下输注装置,模拟人体自然分泌胰岛素的生理过程。这一系统能够在不依赖于进餐的情况下,以可调节的脉冲式输注方式模拟基础胰岛素的持续微量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患者设定的食物种类和总量,自动或手动调整餐前胰岛素的剂量及输注模式,以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适应证
胰岛素泵的适应证根据使用时长不同而有所不同。
1、短期使用胰岛素泵的适应证
(1)1型糖尿病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
(2)需要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新诊断或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3)2型糖尿病患者伴应激状态.
(4)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糖尿病患者孕前准备。
(5)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2、长期使用胰岛素泵的适应证
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者均可采取胰岛素泵治疗,以下人群使用胰岛素泵获益更多:
(1)1型糖尿病患者。
(2)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①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者;②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③频发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无感知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者;④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⑤不愿接受胰岛素每日多次注射,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⑥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3)需要长期胰岛素替代治疗的其他类型糖尿病(如,胰腺切除术后等)。
禁忌证
1、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期、高渗性昏迷急性期。
3、伴有严重循环障碍的高血糖患者。
4、对皮下输液管或胶布过敏的糖尿病患者。
5、不愿长期皮下埋置输液管或长期佩戴泵,心理不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
7、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的糖尿病患者。
8、生活无法自理,且无监护人的年幼或年长的糖尿病患者。
使用方法
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工作、安装与连接、启动与运行等多个步骤。
1、准备工作
(1)检查设备:确保胰岛素泵电量充足,无损坏,并能正常启动和运行。同时,检查输注管路、储药器等耗材是否完整无损。
(2)准备胰岛素:根据医嘱准备适量的胰岛素,并确保其未过期、无沉淀或变色。胰岛素需要提前半小时以上从冰箱里取出来,放到室温下,以防止抽药时产生气泡。
(3)设置参数:根据医生或糖尿病教育护士的指导,设置胰岛素泵的基础率和大剂量等参数。基础率是指模拟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规律,24小时持续微量输注的胰岛素量;大剂量则是指模拟人体用餐后快速分泌的胰岛素量,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2、安装与连接
(1)组装储药器:将胰岛素装入储药器中,并排出气泡。确保胰岛素完全填充储药器,无空气残留。
(2)连接输液管:将输液管连接到储药器上,并进行排气操作,确保输液管内无气泡。
(3)选择输注部位:通常选择腹部或臀部作为输注部位,避开疤痕、硬结和皮肤破损处。使用酒精或无菌棉签对输注部位进行局部消毒。
(4)埋置皮下输入装置:使用专用工具或手法将导管或留置针植入皮下,并确保固定牢靠。对于导管式胰岛素泵,需要确保导管与皮肤贴合紧密,无松动或扭曲。
3、启动与运行
(1)启动胰岛素泵:确认所有设置无误后,启动胰岛素泵开始输注。此时,胰岛素泵将按照预设的基础率和大剂量参数进行胰岛素的输注。
(2)监测血糖:在使用胰岛素泵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泵的设置和参数。如果发现血糖异常波动,应及时咨询医生或糖尿病教育护士。
优缺点
胰岛素泵作为一种先进的糖尿病管理工具,具有显著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1、优点
(1)胰岛素泵能以非常精确的剂量持续输注胰岛素,有助于避免因注射剂量不准确导致的血糖波动。其输注方式更接近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的生理特性,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减少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率。
(2)胰岛素泵的使用可以根据患者的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进行调整,满足个体化治疗需求。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设置基础率和餐前大剂量,实现更加个性化的血糖控制。
(3)与传统的胰岛素注射相比,胰岛素泵通过细小的输注管路持续给药,减少了注射次数,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
(4)胰岛素泵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睡眠。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由活动,无需担心胰岛素的注射问题,提高了生活质量。
(5)胰岛素泵能够持续输注胰岛素,避免了胰岛素的浪费,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同时,由于输注精度较高,减少了因注射不准确导致的药物浪费现象。
2、缺点
(2)胰岛素泵需要患者进行全面的学习和培训,以确保正确使用。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错误输送胰岛素,引起血糖波动等不良反应。
(4)胰岛素泵需要定期更换电池及储存装置,否则会导致药物供应中断,这会使得患者对设备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如果突然停电或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无法按时获取药物,从而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注意事项
1、在使用胰岛素泵之前,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设置程序及操作方法。这是确保正确使用胰岛素泵的前提。
2、使用前需检查胰岛素泵及其配件(如输液管、储药器等)是否完好无损,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3、每天定时检查输液管系统,确保输液管通畅无阻,避免给药失败导致的高血糖。
4、定期检查储药器内的胰岛素量,确保有足够的胰岛素供应。在更换储药器时,要注意避免气体进入导管,影响胰岛素的输注。
6、确保胰岛素泵的电量充足,避免因电量不足导致设备停止工作。
7、在更换输注部位时,要做好皮肤的消毒工作,避免感染。输注部位应避开硬结、疤痕或皮肤破溃处,以减少胰岛素吸收障碍的风险。
8、定期检查输注部位是否有红肿、瘙痒等症状,若有异常应及时更换输注部位并做消毒处理。
9、使用胰岛素泵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评估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的输注量。
10、佩戴胰岛素泵时要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如磁共振室),以免损坏胰岛素泵的马达等设备。
11、在佩戴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输注装置被衣物等夹住或缠绕,以免影响胰岛素的正确输注。
参考文献
[1]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4版)节选(上)[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4,8(08):353-359.
[2]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4版)节选(下)[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4,8(09):40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