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临近,传统出行旺季的加持下,租赁公司也生意也好了起来。
短视频刷多了,很多人总觉得跑网约车就很简单,公司派单、收入日结,每天工作十小时,还能上二休一。
但真相是,跑网约车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公司能给你“保证单量”。
你想要的高额订单和流水,要么是别人筛选后展示的模板,要么是你被算法推荐给忽悠瘸了,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
跑网约车是个相对有门槛的事情。
首先,你得有一辆车,这个车得有营运证也就是俗称的车证。
而你,我的朋友,你得去考个资格证也就是俗称的人证。
多地已明确禁止:营运车辆(网约车)不得接入合乘(顺风车)平台,违者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平台清退。
让你租个车,或者买个车,每天跑城际顺风车,还承诺有450-550的收入。
这样的话术,纯纯扯淡。
第一步,说是让你轻松跑车赚钱,你进来了。
第二步,告诉你城际顺风都是几百块的单子,一天两个来回,收入四五百,还能做二休一,你心动了。
第三步,到现场给你看后台数据,那流水是又高又多,你签合同了。
后面,就是收割套路。
车租、押金之外,调度费、管理费交一下。
车子还要两三天才到,你要排队等。
乱七八糟费用交了,车子也等到了。订单从哪里来?
看在你刚入行的份上,要么从顺风车平台买点单子,要么场站黄牛转点单子。
等你跑够半个月了,单子自然也是没有了。
问销售,销售拿到提成后,还管你是谁。
问调度,不好意思不在线。
然后你,就只能自己找单子,在网约车、顺风车平台接单子。
被大数据查到后,面对罚款单,你才醒悟,原来跑车还要有车证人证,原来网约车跑城际压根就不合法。
不合法的事情能做吗,能做长久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你以为租个车就能赚钱,结果发现租车只是第一步,后面全是坑。
你以为有公司派单就能起飞,结果发现也就象征性给你喂食两三天。
你以为别人的高流水能复制,结果人家高流水的截图都不知道被盘了多少遍。
不少城市都发布了网约车运力饱和的风险提示,但仍有大批专门做网约车租赁的资产公司在继续上车。
网约车租赁的产能是过剩的,对司机的需求是不足的。
租赁公司需要的是找人把车租出去,主播销售需要的是找人来租这些车。
至于车租给你后,你能不能跑车,能跑多少单,租赁公司不在意,主播销售不在意。
大不了,再找下一个接盘就是。
你的存在本身,只是算法推荐。
而他们,此刻正在直播间对着另一批算法推荐,说着当时一样的销售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