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看似普通的小推车竟然与诸葛亮和“木牛流马”颇有渊源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小推车又叫手推车、独轮车、鸡公车。在胶东一带,小推车又常被人们简称为“小车”。

在众多的老物件中,小推车应该是登场早、谢幕晚的一员了。

据考证,小推车的发明创造有多个版本,比如春秋鲁班说、西汉说等,而流传最广泛、较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是三国诸葛亮说,诸葛亮当年“六出祁山”时制作的“木牛流马”就是小推车的前身。

如果说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一百零二回中对“木牛流马”绘声绘色的描述尚不足为凭,因为终究是小说,有着演绎和虚构的成分,那么陈寿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则是确凿的明证:“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在此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小推车作为广大农村最主要的运输工具,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远的不说,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军的后勤补给、运输粮食和武器弹药、转运伤员,靠的就是民工的小推车。陈毅元帅曾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老乡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1958年开建的门楼水库,是当时烟台地区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其拦水大坝长2000多米,坝底宽100多米,高近30米,那海量的土石方就是福山、烟台(现芝罘区)、牟平、乳山等四县市近两万民工,用近两年的时间,硬是用小推车推筑起来的!

自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以来,每个生产队都有一支10人左右的小车队,承担着送粪、收获庄稼、送公粮、整地修渠等所有的运输任务。

图文无关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分田到户以后,小推车又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运输工具。直到2000年左右,小推车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拖拉机、柴油三轮车以及眼下最流行的电动三轮车所取代。

还是让我们了解一下,诞生于1800年前而流传至今的老物件的模样与构造吧。

小推车由两部分组成——车架和车轮。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们给各个部件都起了相应的形象的名字。

车架。福山农村通常叫做“车棚(音)”。它是由29块长短大小形状不一的木料打制而成。车架也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车底盘。底盘是主体,由15块木料组成。

车把:车身左右各一支,纵向贯通于整个车身,长1.8米左右,前方后圆。前方,便于同各个部件接合;后圆,便于用手把握,主导方向负重前行。

边挂:车身横向边缘左右各镶嵌一块,呈小半圆弧形,能增强车身的稳固性,或许是借助古代建造石拱桥的原理吧。

车耳嵌:在车身的中间位置,是两块固定车耳(镶嵌车轮带凹槽的厚铁板)的纵向方木。车耳镶嵌着车轮承载着整车的重量,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大掌:是一块略带弧形的厚木板,位于车身的中心位置(横向),是连接稳定整个车身的关键部件。小掌(也叫小拉):是一块略小于大掌的厚木板,横向镶嵌在车身最前面,和大掌前呼后应,连接稳定车身。

有时载重上坡需要外力拉拽,绳索就拴在其上,故也称作“小拉”。紧挨着大掌的撑嵌和车身左右六块纵横栓条起的是连接作用。

车架的第二部分是“上盖”,它由14块木料组成,是一个长1米左右、宽0.2米左右、高0.35米左右的长方形“小笼子”,罩于底盘之上。其作用有两个,一是罩住车轮,防止装载的物品与车轮产生摩擦碰撞,二是有的物品需要用绳索捆绑,上盖的大梁和栓柱就是固定绳索的地方。

四根创(立)柱支撑起上盖,四根肋条(福山称作“肋巴”)从侧面护住车轮,其名称形象鲜明、有趣。

图文无关

29块木料制成12个部件,除撑嵌是独立存在的一块之外,其余部件都是成双成对(横栓条、栓柱、创柱、肋条均是两对),形成前后左右高度的平衡。

29块木料打制的车架是一个整体,全部是榫卯结构,手艺一般的木匠玩不转。所有榫卯必须严丝合缝,不仅一根铁钉都不能用,而且任何一个榫卯都不能加楔子。

打制家具榫卯处可以加楔子,因为家具是放在那里固定不动的,小车架要承重并且要不停地动,有楔子的话很容易就被挤了出来,车架就会摇晃,所以只有经验丰富、手艺高超的木匠师傅才能打制出高质量的车架。

打制车架的用料也是有讲究的。所用木料既要有硬度,又要有韧性,还要有稳定性。

梧桐木、杨树木既软又脆,柳树木软且稳定性不好,都不可选;老榆木符合要求,但胶东地区产量较少,用它打造的车架不多;胶东盛产刺槐木,其木质既硬又韧,但新鲜木材性质不稳定,容易“跑”(变形),人们就把刺槐木晒干,晾透,放置一两年,待其性质稳定下来,就可派上用场,所以,胶东地区的小车架90%以上都是刺槐木打制的。

车架的附件也是不可短缺的构件。趴头是上盖大梁上的一块横木,它的作用是防止装载的货物向前滑落。车腿的作用不言自明。有的小推车还加装了车闸,这是两块略带弧形倒八字的木头,夹在车圈之旁,下坡时需要拉动系在上面的绳索,即能起到制动的作用。

第二部分为车轮。从古代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小推车的车轮都是木材打制的。

著名的古汉语专家王力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曾专门介绍过古代的车马,其中对木质车轮也有详尽的说明。马拉大车的车轮和小推车的车轮只是大小不同,其材质、形制和各部件的名称则是相同的,包括轮毂、轮轴、轮辖、轮辐和轮辋。

木质的小推车车轮既笨重又不坚固,后来才逐步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除轮辋加装了橡胶轮胎外,其余部件全部换作金属钢铁材质。

轮毂(俗称车葫芦)之中轮轴不变,还装上了滚珠轴承;轮辖(销子)变成了轮轴上的螺帽;轮辐变成了粗铁丝制成的车辐条;轮辋则由车圈加充气的橡胶胎组成。这样的车轮既灵活又坚固,和木质车轮不可同日而语。

车架上镶嵌车轮,就是一辆完整的小推车。两条车腿跟车轮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稳稳地立于地面。

通常车身长1.8米左右(前端到车把末端),车身前宽0.65米左右,中间宽0.8米左右,后端宽1.5米左右,前窄后宽,整体呈梯形;中间边挂带有一定的弧度,呈流线型,既增强其稳固性,又能减轻前行的阻力。看似不起眼的小推车,却凝聚着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现如今,在农村很多老乡家闲房中的一隅,都会或立或卧着一辆小推车,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和眼下的落寞。

THE END
0.乡村记忆——水车其原理就是通过装在车轴上的车辋(木制齿轮)旋转,带动槽罐里用木榷(木制链条)连接起来的刮(水)板,再由若干块刮板将水一板一板地提升到地面。因为那安放在糟罐里的一块块的刮水板又由一节节的“木榷”连接成一条长长的履带,看起来很像是一条蠕动的龙脊,所以又被叫做龙骨水车。jvzquC41yy}/onnrkct/ew475tu{jjv
1.老农用工具老马车独轮小推车木叉扁担锄头木铲木桶木轱辘糯米凿子老农用工具老马车独轮小推车木叉扁担锄头木铲木桶木轱辘糯米凿子石臼等民俗批发 收藏 价格: ¥50 品相: 9品 数量: 1件 运费: EMS 22元, 快递 15元, 挂号信 5元, 挂刷 5元, 销售总量: 件 销售总额: ¥0元 浏览量: 0 品种:农用工具 统一编号:se50066997 店内编号:489 属性: 驮子/独轮车,jvzquC41rgt/;B<9::4dqv4rt1ougvdQMS}FuzQzMs4ivvq
2.踩水車不过,灌溉农田的主要方式还是人踩水车。水车由木头制成,依靠人力脚踏来转动,从而将河里的水持续车进田里。水车通常需四人或三人操作,也被称为龙骨车。左右各有一根柱子固定横杆,上面设有细木杆以供人扶手,下面则是传动轴供人踩踏。传动轴中间为木制齿轮,两头间隔处安装着十字木桩,顶部有小圆木当作脚踏。jvzquC41yy}/onnrkct/ew4796zfl|
3.父亲留下的老物件交公粮时,领头的小推车上插着一面鲜艳的小红旗,后面的小推车排成了一条长龙,农民喜庆洋洋的浩浩荡荡的奔向了公社方向,那情景,小时候觉得特别壮观。后来,随着路越踩越宽,独轮车逐渐被双轮子板车取代,更省力省气了,劳动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记忆中阁楼凸起处安放的锄镰锨撅钩这些农用工具,总会被父亲磨得铮亮铮亮jvzquC41yy}/onnrkct/ew45dr>yv~q
4.老物件儿生活用品类在线免费阅读13 木米尺 木米尺用木板做的一米为限的尺子,宽2~3厘米,厚0.5~1厘米。木板上一面为公尺,一面为市尺。多为木匠所用,后被卷尺取代。 14 老式温度计 老式温度计也叫水银温度计,是测量室内外温度的仪器,为细玻璃管状,长20~30厘米,直径0.3~0.5厘米,管内装液体水银,玻璃管外侧有温度数据,水银为红颜色,在玻璃管jvzquC41hctrknsqxgr/exr1tggeg{4957>899=:27873>=:95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政策35、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36、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与产品开发 37、野生动植物培植、驯养繁育基地及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38、道地中药材及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植(养殖),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资源人工培育与开发 jvzq<84yyy4idsszj0ipo8jgpmdgofiwkeeg}fkn19177mvon
6.民俗老农具独轮小推车木推车千斤推小木车农用工具民俗老农具独轮小推车木推车千斤推小木车 收藏 价格: ¥1,188 品相: 9品 数量: 1件 运费: EMS 22元, 快递 15元, 挂号信 5元, 挂刷 5元, 销售总量: 件 销售总额: ¥0元 浏览量: 0 品种:农用工具 统一编号:se78434024 店内编号:661 属性: 驮子/独轮车, ,清朝,, ,,, ,,, , 简介:jvzquC41rgt/;B<9::4dqv4rt1ougvdp\LMcgq<4|2=/j}rn
7.清溪诗社现代诗同题:老物件石臼奶奶木推车 在院子的角落里 我又看到了那辆木推车 岁月消褪了你的青春 风雨剥蚀了你的容颜 轮胎早瘪了 辐轴也锈了 木架子也快散了 我想拂去你满身的积尘 却怎么也拂不净 我拾起双把想让你站起来 你却哗啦一声就散了架 零零碎碎的往事 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 撒落了一地 ――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爷爷推着你 上面装载着奶奶烙的煎饼 还有细针密线缝的千层底布鞋 和支前 jvzquC41ewr/uxmw0eun1j49:3<9::97a3823;9937
8.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木轮推车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4日讯 木轮推车,又名“独轮车”,俗称"鸡公车""二把手" "土车子",可载物,也可坐人,是青州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勤劳、坚韧、顽强、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是数千年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州融媒体中心 王欣相关推荐 jvzquC41uf~x0rvknw4dqv4y1cxuklqg1[Y1{VX2zOpByVG7QW/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