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一份被忽视的宇宙答卷生命细胞器细胞膜

如果我们在社交媒体搜索“线粒体”,得到的结果多与衰老有关。比如:

想逆转衰老?线粒体是关键 线粒体教你如何延缓衰老” 关于人体衰老的线粒体理论 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自由基如何让我们衰老

但是,线粒体的作用却远远不止与衰老有关。通过线粒体,我们可以知道真核细胞如何形成,复杂生命如何进化,恒温动物如何崛起。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何会有性与繁殖,为何生命会走向死亡,以及细胞本身选择用怎样的方式逃避这种趋势。小小的线粒体让我们明白了生命为何呈现今天这般模样。

正因为如此,最近出版的新书《能量,性,自杀:线粒体与生命的意义》的作者、演化生物学家尼克·莱恩(Nick Lane)才会用颇为感性的语气写下:“宇宙一切问题的答案神秘而简短:线粒体”。那么如何理解长久以来被忽视的线粒体?它为何对于生命的演化与宇宙的运转来说如此重要?

《能量,性,自杀:线粒体与生命的意义》,[英] 尼克·莱恩 著,张力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6月。

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不约而同对结构主义及符号学发起过冲击。对于前者来说,福柯的“话语”,利奥塔的“宏大叙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诸概念等,都可以视为其中的部分。自然科学则以生命科学领域以及其毗邻的技术领域作为主阵,认为有机体的行为不能够用某种固定的模式框定,相反发生在大脑神经中、代表着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思维过程,是无法被量化的“黑箱”,并由此伴随一种建构主义科学哲学活跃至今。两种思潮的奔涌共同导致的一种结果,就是对边缘、压抑、遗忘乃至不以为意现象的重新审视,并将其作为颠覆已有惯性思维的工具。譬如人文领域对监狱及疯人院的重视,对性少数群体的关注,对杀马特、土味等非主流文化的观察等。而自然科学领域也有着重提非理性在科学研究中作用、对DNA决定论的质疑等观点层出不穷。

在这个基础上,最近出版的新书《能量,性,自杀:线粒体与生命的意义》便能算作这一思潮下的新作。联系到作者,也是演化生物学家尼克·莱恩(Nick Lane)上一部广受好评的科普著作《生命进化的跃升》来说,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便能凸显这层意味——前作选择了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十个重大要素,包括DNA、性、复杂细胞、恒温、死亡等。这同样在本作中出现,然而,这些宏大的生命基本要素本身不是线索与核心,串联其中的则是很少有人提及的线粒体与能量。这本身便凸显一种以细微边缘撬动中心的意味。我们接下来便以能量为线索梳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但更重要的是,如果以上述思潮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我们又能够在作者最终落笔的“生命的意义”中,获得“什么意义”?

负熵机器:能量、细胞、个体

启蒙时代以来,代表着冷静与理性的机械论宇宙观曾占据着支配地位,这基本始自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的论述,即认为宇宙是一个静态、恒定、各部分独立运作的机械结构。以时钟等发条装置为核心的技术观,恰恰是这种宇宙观的反映。然而,随着机械论逐渐式微,尤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蒸汽机取代了钟表,成为那个时代的典型机器。与钟表不同,蒸汽机并不是由内部一群精密结构机械式配合并独立运转,转几圈发条便能运行许久。相反,蒸汽机需要人的劳动(比如添加煤炭)使之运行,并且运行效率与煤炭的燃烧效率息息相关。这一时期,“做功”“功率”等物理概念也相继诞生,这些都指向了人类对于一种新的概念的重视:能量。

什么是能量?似乎直接给出一个相对论的物理定义,显得高深艰涩,但我们可以在几个具体的物理现象看到它的存在:物体的位移、形变、温度变化等。但更重要的是,能量能够被视为一种组织性的度量。热力学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名为“熵”,代表着一个物质系统内部的混乱程度,其实就意味能量退化。第二热力学定律提出,封闭系统的熵增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故作为最大的封闭系统,宇宙将一直处于不断混乱的趋势中,并最终在寂灭中走向终结。日常生活中的熵增现象其实十分普遍:冰棍拿出冰箱就会融化,但不会复原;电脑手机不修理会变得越来越卡,而不会重回刚开机一般流畅。器物有着使用寿命,生命会走向死亡。

但不同于器物,有机体生命必须让自己摆脱熵增的控制,使自身组织有序——身体不腐烂、有力气、健康——进而不断延续自己的生命。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便指出,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而所谓“负熵”,第一热力学定律也即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就是生命作为开放系统,从其他地方向自身转移能量。

《生命是什么》,[奥地利] 埃尔温·薛定谔 著,梁震宇 译,酷威文化|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

于是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作为负熵机器而存在。在微观层面,细胞中负责管理能量的过程被叫做“呼吸作用”,而主要负责的细胞器,叫做线粒体。

站在演化生物学视角,莱恩并没有仅将线粒体简单视为生命延续的必要工具,而是继续深耕,将其作为生命演化的支点——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当然是简单的原核细胞生物,它们如何变成如今进化树上繁荣的不同种群?尤其是在进化树两端,细菌这样的简单生命和多由真核细胞构成的高等生命体对比,其中发生了重大的能量变化。后者有的能够自主移动(位移),细胞的大小、复杂程度以及其构成的生命体复杂程度明显变化(形变),并且高等动物会保持恒温(温度)。线粒体在其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动漫《工作细胞》剧照。

根据莱恩的介绍,线粒体在古老的细胞中并不存在。古细菌一开始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仍然是细胞膜。这里,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是通过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所造成的动力(质子泵运输),形成能量获取与释放的“呼吸链”,使得能量在二磷酸腺苷与三磷酸腺苷之间转化。如果书中这一部分内容对读者有困惑,可以参考高中生物课本,会更为通俗易懂。因而,作为外界溶液与细胞液的隔离带,细胞膜在呼吸作用起到重要作用。但细菌的局限则是,随着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膜面积增加,单位面积能量获取与释放的效率会下降,而细菌体内的遗传物质又不足以提供更多的信息,这也就使得细菌只能维持原来的大小和简单功能,无法进一步演化。

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某种单细胞古生物A与另一种生物B形成了内共生关系。也即是说,A排放的垃圾正好是B的养料,B所排放的物质则又是A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是,A“吞掉”了几个B,使其在自己的细胞内自治工作、彼此配合。最终,B和A共享遗传物质,成为A的细胞器,两者合二为一。这就相当于在电脑主机里增加了不止一块独立显卡,整体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真核生物细胞内的能量是细菌的一万到十万倍,这大大解放了细胞膜的压力,并整体解放了细胞内部的潜力,使其可以增大面积或改变功能,并带动细胞复杂性的增加。真核生物因此能够变得愈加复杂,并最终带动了进化树的不断生长。

线粒体横截面视图,三维渲染。计算机数字绘图。图源:ic photo

熵的不可逆:个体、性与死亡

理论上说,如果开放系统一直能够获取源源不断的能量,生命也就能够永续下去。但事实并非如此,理论上唯一一种能够长生不老的动物叫做灯塔水母,其可以将身体转化成待孵化状态的胞囊,进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命。但直径仅有4至5毫米的它并不算高等复杂生物,绝大多数生命仍然要接受死亡的召唤,走向熵增的道路。

在细胞内带动熵增不可逆这一趋势的,同样是线粒体。就如雅努斯(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的两面一般,能量由它们主导,但细胞死亡也由线粒体开启。但这又是一种雅努斯的两面——线粒体推动的死亡也是为了避免死亡。一切要归之于线粒体与细胞的内共生关系。作为细胞器,线粒体独立拥有自己的DNA,可以自行繁殖,这在彰显与细胞核共生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独立DNA的好处是,在呼吸过程中可以更快更精准地推动其它细胞器对呼吸链生产蛋白质的调整,使得呼吸链正常进行。然而,线粒体也保持了自己的一些“私心”,也即是说,哪怕损伤细胞的其他利益,也要保证呼吸链的顺利运行。

于是,线粒体与细胞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生命个体在既合作又斗争的奇特关系下产生。比如,由于线粒体要保证呼吸链的运转,所以,哪怕在这一过程中浪费了诸多能量,它们也并不在乎。多余的能量散发到生物身体的各个角落,形成了恒温这一特征。而莱恩最着重介绍的是,线粒体引发的死亡如何与(生理)性别的形成有着重要关系。

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线粒体当然不希望自己内共生的宿主死掉,它们尽量与细胞核中的DNA保持一致,以防自己过度繁殖使得细胞过载。然而,总有一些情况,细胞开始受损、走向死亡,这时线粒体优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一种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推动细胞与其他细胞融合,这样就可以产生一个新细胞,线粒体便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使自己保持安全。于是,细胞凋亡引发的细胞融合机制,成为性的开端——性与繁殖实际是为了避免死亡。

《生命进化的跃升》,[英] 尼克·莱恩 著,梅苃芢 译,读客文化|文汇出版社,2020年6月。

但对于多细胞真核生物来说,逻辑要显得复杂一些。由于单个细胞需要服从于整体利益,每个细胞不能够单独越轨行动,所以细胞融合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显得不可能。当细胞受损时,线粒体便会主动开始自己的“自杀”过程,释放自由基(现在多被认为与人体衰老相关)以加速单个细胞的死亡。然而,细胞融合仍然被视为一种繁殖的良好方式,这便推动了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区分,由后者专门负责进行细胞融合。如此,个体以产生新的个体的方式“避免死亡”。

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何大多数生物只有两种性别?当我们回到细胞层面,细胞融合大多指两个细胞进行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性别必须为二。比如,如果这里有A、B、C、D四种细胞,那么最多有六种两两融合的方式,产生出四种性别。这就不足以解释两种性别的由来。奥秘仍旧在线粒体。

我们知道,线粒体独立拥有自己的DNA,并与细胞核中的DNA相匹配,以适应增殖频率。然而,当细胞融合之后,两个细胞核会产生新的基因,双方也有着不同繁殖频率的线粒体,这之间的差异会使得细胞内生态趋于紊乱。因而,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限定两种生殖细胞,一种携带线粒体,另一种不携带,这将大大减少新细胞与线粒体适应的压力。于是,不携带线粒体的精子与携带线粒体的卵细胞,成为了生理性别的两种代表。性在这里诞生了。

动漫《工作细胞》剧照。

最后,我们不应忽视的是,线粒体本身也能够被视为一个封闭系统。随着它们“工龄”的延长,其不可避免进行着熵增。有缺陷的线粒体不断增多,会使自由基释放加快,也就使个体趋于死亡。奇妙的是,尽管今天我们将生育视为一种权利而非义务,但繁殖与生育,实际是线粒体在与细胞的共生过程中实践出的终极“负熵”方法:并非让我们永续自己的生命,因为细胞的损伤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线粒体的思考是,产生一个新的个体,让TA代替自己生活下去,并一代代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生了个体,产生了性,并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逃避死亡。

叙事模式、结构分析与“生命的意义”

在文章的结尾,莱恩用一种颇具感性的语气写道,“宇宙一切问题的答案神秘而简短:线粒体”。通过线粒体,我们可以知道真核细胞如何形成,复杂生命如何进化,恒温动物如何崛起。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何会有性与繁殖,为何生命会走向死亡,以及细胞本身选择用怎样的方式逃避这种趋势。小小的线粒体让我们明白了生命为何呈现今天这般模样,也就因此解答了生命的意义。显然,尽管独特的视角与酣畅淋漓的逻辑推进,能够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欣喜感,但这本书还不足以被作者本身的结尾升华为一种终极真理。仅仅从书籍的性质来看,作为一本科普读本,它尚且不具备一本自然科学著作的严肃性,尤其是全书并未出现一处注释。此外,书籍的序言也直言许多地方缺乏证据,只是一种合情的科学假说。

换言之,这是一本以能量为线索、串联起因果关系的“叙事模式”,而不是站在总体性立场的“结构分析”。即使要直接攻击书籍中的缺漏,其实也可以发现,尽管莱恩也提及不能过分重视DNA决定论,但他写作却仍旧出现了这种倾向——《作为意识形态的DNA》一书就曾得出结论,生物的遗传与自然选择是基因与环境交互的结果,是我们至今无法探明的神秘过程,因此认为测定人体基因图谱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人体问题更多是一种意识形态支配的话语。在莱恩这本书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线粒体中的DNA仿佛自行决定了一切,环境的重要性则被降低。

动漫《工作细胞》剧照。

我们当然无法最终在这本书中获得“生命的意义”,若沿着书籍结尾的思路,这种意义仿佛就跟观看动漫《工作细胞》一般,看着拟人化的人体细胞奋力工作,由此产生“连我的细胞都为我如此努力,我也要打起精神来啊”的中二思绪。答案或许要回到本文最开头所说的,将建构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方法。建构主义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不断解构着前人建立起的某种规范,防止其陷入意识形态的陷阱。然而弊端则是,它在瓦解规范的同时,无法提供一种真正的确定性——当一种假说以结构分析的姿态出现,它便立刻有机会降格为某种叙事模式。但建构主义后来一定程度上以反身性(reflexivity)作为自己的归依,呈现出对“自组织”(autopoiesis)的青睐。也即是说,一个系统总是在构建自己的特定认识,而不是对外部世界的锚定。在认识世界的过程里,我们实际上是藉由对世界的认识,看到我们自己的当下状态。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似乎就可以模仿“作为意识形态的DNA”,将这本书命名为“作为意识形态的线粒体”——抬高线粒体的作用并非意在证明,线粒体是以往被忽略的、了解世界的关键要素,而是体现着当下生态研究、技术研究等趋势之下人们关心世界的方式。人类纪之下生态问题的凸显,新能源背后对能量枯竭的担忧,ChatGPT(聊天程序)兴起导致人们对信息熵的反思等,都潜在成为着“线粒体”背后的话语来源。因此,这本书真正令人恍然大悟之处,并非以“能量”一词打开解读生命奥秘的新视角,而是我们通过线粒体,认识到了当下人类的生存处境与关切。

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在这里似乎再恰当不过:认识你自己。我们通过该书,通过线粒体重新认识生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重新认识线粒体,重新认识了当下的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体现在这里,或许就是对世界的每一次新的叩问,其实就是在向着自己再次发问。

作者/王楷文

编辑/走走 王菡

校对/薛京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总纲篇:1)关于提升机械结构工程师地位的畅想mdmodule3)用大量软件简化机械设计中简单却重复的工作; 如同DFMEA这种方法,完全去做它势必带来大工作量,要降低工作量却不降低质量,软件的辅助是需要的。对比一下手工绘图和autocad绘图就明白。 4)将所有的软件的输入输出数据能做成接口联动,就是能共用数据库; 4.提升结构工程师地位的方法初探 jvzquC41yy}/ewgnqiy/exr1|li:;::1r1?369>;30nuou
1.某升降式晾衣架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晾衣架没有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8.某升降式晾衣架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晾衣架没有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 ) 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轮轴 D. 斜面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 根据简单机械的特点,以及使用特点,判定出属于那种简单机械. 解答 解:A、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连接在横梁上与晾衣架一起升降的滑轮为动滑轮,故A不符合题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q1ujoukhnfac>29j78:7<3h;;c7869d;;4d5
2.60个机械结构动态图,一看就明白,简单明了!机械原理总是让人着迷,60个机械结构的动态图,让你一看就明白,简单明了! 杆状爬行结构 链条八字传动结构 可变向八字传动结构 步进运动结构 图像复制结构 定向供料结构1 定向供料结构2 平面滑槽转动结构 凸轮滑块上升结构 光谱仪传动结构 窗帘展开结构 船桨结构1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72340nuou
3.19个机械结构动图,全整明白了,机械肯定入门了这几天小编连夜整理了19个机械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示了它们,大家若能一幅一幅地搞清楚并能在工作中利用上,这篇文章就是有价值的。接下来咱们就分享一下来自越南的设计师Nguyen Duc Thang使用Inventor绘制的这些机械结构。 1、滚筒输送机1 绿色轴是输入端,橙色滚轮通过圆形皮带接收输入轴的旋转。这里的皮带传动是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82285614=72<=5;44tj}rn
4.工业机器人加盟工业机器人加盟费多少钱?根据动力源不同,驱动系统的传动方式分为液压式、气压式、电气式和机械式4种。早期的工业机器人采用液压驱动。由于液压系统存在泄露、噪声和低速不稳定等问题,并且功率单元笨重和昂贵,目前只有大型重载机器人、并联加工机器人和一些特殊应用场合使用液压驱动的工业机器人。气压驱动具有速度快、系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价格jvzquC41yy}/lrfogpmggr3eqo5yo8653:99
5.2021届结构/机械工程师面试总结(华为迈瑞国企面试干货)作为结构/机械工程师,一定少不了机械设计/优化/仿真/画图等,所以最好做个项目作品集,将自己的每个项目列出来,简单讲述自己参与项目的过程,重点讲述自己在项目中如何解决问题,怎么提出新想法或者解决方案,一般面试官会对你的项目进行细问,比如项目材料、特性、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结构中的标准件等等; jvzquC41o0tpyltfgt4dqv4fkuivu|498:=52
6.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探究认识简单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学会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工具。感受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和结构,研究物体jvzq<84yyy4vpsx0eqs0lrfqzwkkkqzc14632:5148:85<90jvsm
7.机械冲击下的动力锂电池,在不同尺度上表现怎么样的特性你了解吗外力用途,造成电池机械结构的破坏,进而发生热失控甚至燃爆事故,这是电动汽车作为道路车辆遇到交通事故时,有可能发生的情形。MIT研究人员针对碰撞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在大中小尺度下发生的变化进行梳理,论文《Areviewofsafety-focusedmechanicalmodelingofcommerciallithium-ionbatteries》于2017年十二月发表在电源杂志上,作者JunerZhjvzquC41yy}/l~ic0et0pn|u13>72@60jvsm
8.四足仿生机器人结构设计分析在四足机器人的设计中,往往将前肢和后肢做成相同的结构,这样不仅简化了机械结构,同时也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并且使得机器人的模型能够进行等效简化,使得机器人的维度降低,更利于控制。2.1.2哺乳动物腿部结构腿部是哺乳动物的承重和驱动结构,通常是一种圆柱形状。在运动时,腿部的功能被定义为一种可延展结构。其所有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84B4845916:6542624:50ujzn
9.聊聊机械键盘的结构很多人觉得客制化机械键盘都有这风格迥异的设计,但它们的结构都是互通的,万变不离其宗。这篇文章就粗略的讲一下机械键盘的结构与特殊设计。 客制化键盘的结构分Case mount和Tray mount两大类;设计又分Plate和Plateless两种 。Case mount顾名思义就是把内胆(定位板和PCB)固定在外壳上。而Tray mojvzquC41yy}/|owqpvoft7hqo1gqr8knqy53RƒuO35wSQ6
10.【机情无限精彩毕设】机械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优秀案例本次毕业设计旨在设计并制作一款新型的微型共轴双旋翼飞行器,该飞行器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体积小、携带方便等优点。主要内容将包括飞行器的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三维建模、对飞行器进行仿真分析、飞行器的控制程序设计、实物制作与测试等几大部分。课题将充分结合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三维制图、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jvzquC41uok/u€ovw0kew7hp1ktgq862;9527>=:0jzn
11.cherry轴和box轴哪个好cherry轴和box轴区别对比鼠标键盘好了,话不多说,今天第一期手感玄学,由于时间仓促准备的不够充分,就从手上简单的产品出发,和大家一起聊聊cherry青轴和凯华青轴之间的异同。 鉴于外设手感千人千面,以下内容仅仅是笔者自身对于轴体手感的理解,若有不同看法,欢迎理性指教。 01相同之处:机械结构不变 jvzquC41yy}/lk:30pku1qftfygsg8okcpvbp8;9::=80qyon
12.机械臂简介答:机器人的大多数机械式夹持机构为双指头爪式,根据手指运动方式的可分为:回转型、平移型;夹持方式的不同又可分成内撑式与外夹式;根据结构特性可分为气动式、电动式、液压式及其组合夹持机构。 问:何为功能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 答:即ABB、KUKA、FANUC、YASKAWA。 jvzquC41ie€y0|mw0gjv0ls1|{nk1phyj{5kzkol0jzn
13.数控铣床X数控铣床X-Y工作台结构设计(含CAD零件装配图)(论文说明书15300字,外文翻译,CAD图纸11张) 1.3 数控铣床进给机构的方案分析 1.3.1机械结构分析 本课题是设计一种数控铣床X-Y工作台的机构,此工作台可以在X,Y轴两个方向自由移动,由电动机控制,人们只需启动和关闭开关,即可实现病床在任意位置的停止,可以实现将工件jvzquC41yy}/4k~ul0io1Vfejktf1;5393703<9550nuou
14.图原来如此转向灯为什么能自动回位?● 除了机械结构外,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让转向灯自动回位? 综上所述,通常情况下,并线闪烁的自动回位通过电子化实现,而常规的转向灯回位仍旧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而这方面,宝马采用了比较特殊的方式,它将转向灯的这两种工作状态都用电子化进行控制,驾驶者在操作转向灯开关时,系统根据拨杆的拨动位置判断驾驶者意图进jvzquC41yy}/c~yqjqsf0lto0et0vnhj14627971:883;A3jvor
15.水泵单端面与双端面机械密封的区别及结构图技术中心单端面机械密封结构简单,如图2l一3单端面机械密封结构图所示、制造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一般用于油、水、有机溶剂及腐蚀性介质。 单端面机械密封结构图如下 2、双端面机械密封 有压双重机械密封(双端面机械密封)多数用于易燃、易爆、有毒、含颗粒及润滑性差的介质,通常使用时需配备密封辅助系统,即在两端面间的jvzq<84yyy4tjns|jq{qx7hqo1ibun442a=4
16.机械硬盘全解析机械硬盘结构 机械硬盘各部分组成如下所示: 1、磁头 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 jvzquC41dnuh0lxfp0tfv8QWQJ[BVRSI[WYIGWL1ctzjeuj1fgzbkux1;9?85>:2
17.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哪些转子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流量测量仪表,主要特点如下:1、高测量精度,采用机械式测量原理;2、宽测量范围,适用于多种流体介质的测量;3、线性输出,输出信号与流量呈线性关系;4、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5、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6、结构简单,转子流量计安装和维护相对较为便捷。 jvzquC41yy}/rqu0ep5gcz47;4?437mvon
18.复星出品|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深度报告值得收藏|机器人|达芬奇微创外科手术系统主动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算法实现机械臂绕切口的远心运动。该方式结构简单,但远心运动精度依赖于控制系统精度和稳定性,一旦控制系 统出现差错,难以保证系统安全性。德国宇航中心 DLR MIRO 轻型微创机器人通 过构建冗余运动的空间来实现绕空间内任意点做远心运动。DLR MIRO 是继 DLR KineMedic 之后的第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32:661euovnsv/3918;76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