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记⑥深耕育种创新,蓼兰小麦的振“芯”之路

视频: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李竹音 史玉辰 刘琴 尹亚炜

837.2公斤!这是青岛在今年最新创下的小麦最高单产纪录。该记录的诞生地位于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度市蓼兰镇,其素有“胶东金粮仓”和全国“小麦良种之乡”等美誉,今年累计播种小麦17.4万亩。当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吞下金黄麦穗,吐出饱满麦粒,这不仅是丰产丰收的故事,也是潜心育种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成立全省第一家镇级小麦研究所;2008年,“青丰1号”小麦良种搭载“神舟七号”开启太空育种之旅;2016年,青岛市首家涉农院士工作站落户于此……如今,蓼兰镇选育的10个小麦新品种均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良种销往黄淮海流域8省份100多个县市。攥紧种子,端牢饭碗,在种业振兴之路上,蓼兰镇正步履铿锵。

种业“领头雁”:十余年育出蓼兰“芯”

“虽然去年经历了较为罕见的严冬,但我们的‘青农6号’和‘青农7号’都没有受到冻害影响,亩产在1300斤左右。”早在30多年前,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丰公司”)总经理侯元江就意识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唯有科研育种方能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其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选育的“青丰”“青农”等系列共10个小麦新品种均通过了省级或国家级审定,走出了一条集产、学、研、推于一体的种业产业化道路。

一粒小麦良种,从试验田里“走”出来,离不开科研人员的扎根深耕。每年10月至来年6月,侯元江每天凌晨5点多就会来到育种田,逐一观察记录3000多个小麦品系的抗病性、抗倒性和丰产性等表现,200多亩的田地转一圈下来需要2-3小时。“中国工程院赵振东院士曾说过,不经历严寒酷暑,就选育不出抗寒、抗旱的小麦品种。在田间选出新品种后,我们还要进行鉴定筛选、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多个环节,往往需要十几年的时间。”他坦言,小麦育种周期长、成功率低,数十年选育不出一个新品种也是常事。

实现从“0”到“1”的突破,侯元江用了整整11年。2006年,青丰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合作选育的“青丰1号”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而这也是青岛市第一个通过山东省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填补了青岛市农作物育种史上的空白。在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牵线搭桥下,其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烟台市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科院等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从而开启了从“1”到“N”的进阶。

良种销往黄淮海,高产高质底气足

目前,侯元江团队选育的“青丰1号”“青农2号”等10个小麦品种均已成为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推品种,在山东省累计推广面积达600万亩。其中,于2019年推出的广适性小麦“青农6号”先后通过了省级和国家级审定,高产新品种“青农7号”更是连续五年实打亩产均超过800公斤,今年亩产达到837.2公斤,再次刷新青岛小麦最高单产纪录。

为繁育高质量种子,侯元江还成立了青岛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5000余户,进行良种繁育生产。记者了解到,尽管没有专业销售人员,但合作社每年的小麦良种都供不应求。相比于当地的其他小麦品种,“青农6号”和“青农7号”亩产至少高出100斤左右。同时,该合作社在回收种子时,其价格也比商品小麦每斤高出0.1元。凭借高产、高质、高价的“三高”优势,侯元江将周边30多个村的农户发展成了“制种户”。目前,青丰公司不仅自有3500余亩生产繁育田,还与当地合作社、种植大户合作繁育小麦良种3万余亩,并承担国家、省、市级小麦试验示范工作。

“1997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公司的种质资源只有100多个,而现在已经增加至1000多个了。”青丰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代小雁告诉记者,培育小麦良种,离不开种质资源的积累、挖掘和利用。“我们以前主要选育单纯的高产型小麦,而现在品种选育的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对于选育出更高产、多抗、优质、广适的小麦品种,代小雁信心十足。

科技创新持续赋能,“良种之乡”迎蝶变

走进中国(蓼兰)种业科技博览馆,天下金粮仓、良种发展史、种业创新、华夏农耕文化、农创孵化等六大板块清晰展示了蓼兰镇的种业历史和创新发展历程。蓼兰镇地处平原,水源充盈,土壤肥沃,自然禀赋优越,拥有全国“小麦良种之乡”、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花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诸多“国字号”称号。

为做好、做实种业文章,蓼兰镇以青丰公司为龙头,以青岛市首家涉农院士工作站为依托,运用分子育种、航天育种、深潜育种、重离子辐射育种等多种育种方式,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广适的小麦和花生新品种。蓼兰小麦不仅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同时也是青岛市首个粮食类地标农产品。在这里孕育出的小麦良种,遍布黄淮海流域8省份100余个县市,推广面积超1000万亩。

多年来,蓼兰镇始终以“科技驱动、内生发展”为主线,推动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在近日举行的“科技赋能、创新争先 蓼兰镇现代智慧农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蓼兰镇又定下了一个“小目标”——立足打造“现代智慧农业重镇”,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在平度、青岛乃至山东省有影响力的“智慧循环农业”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文 尹亚炜/图)

THE END
0.河南科技大学农业机械学科发展回顾回顾在新中国农业机械发展史上,洛阳农业机械学院留下过许多重要的痕迹。如:犁体外载六分力测定及其标定装置、犁耕机组性能、卧式轴流滚筒脱粒分离装置、径向进气风机、圆筒筛清选机构、东方红401悬挂式谷物联合收割机、2000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拖拉机驾驶舒式性和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性能优化等。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jvzquC41yy}/onnrkct/ew45;p=nryg
1.产业研究|巴彦淖尔市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巴彦淖尔市小麦机械化程度高。小麦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播种机主要使用十一行、二十一行播种机和分层播种机,打药利用无人机,收割使用联合收割机,适合劳动力日益减少的农村发展。 巴彦淖尔市有以河套小麦为原料的面粉加工企业如恒丰集团、中粮面业、塞北粮仓等300多家面粉加工企业,高端加工企业有兆丰面jvzquC41yy}/p}{0ep5{zqFtvkimg7xjvor@kmB324>94
2.福田80谷王小麦收割机下载安装手机版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福田80谷王小麦收割机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这种平台通过实时互动和视频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然而,这种娱乐形式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值得社会各界深思。福田80谷王小麦收割机的兴起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高-definition视频传输、实时语音互动以及用户-jvzq<84o0s;8kj>0cuob1Jwvkerf1>;7558/J}r
3.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28 农业机械化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械,农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856/j}rn
4.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精选5篇)大中型机引农具(部) 农用排灌动力机械(台) 粮食加工机械(台) 2005 1471.30 90750 538024 171632 416968 101088 2009 2001 245162 589961 480785 469501 113467 增长率(%) 36.00 170.15 9.65 180.13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范文第3篇 我国传统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大都是由各级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自上而下展开工作,主要是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854?:0qyon
5.tb80小麦收割机免费下载安装手机版tb80小麦收割机作为一种网络直播形式,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其内容往往涉及低俗、色情等违规信息,严重破坏了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直播。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平台,传播违法违规内容,吸引用户点击。tb80小麦收割机的出现,不仅腐蚀了社会风气,还对未成年人造成了jvzq<84o0op9jj=0kplp1Jwvkerf198742:/J}r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收割机、播种机联合作业,夏收夏种一条龙,小麦刚入库,玉米已下田。”山东省齐河县种粮大户李朝刚着实高兴,“今年的600多亩小麦丰收又增收,亩产1300多斤,每斤优质麦比市场价高出2毛多。” 广袤的田野传来喜讯:今年全国夏粮再获丰收。此外,我国粮食产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264亿斤增长到2020年13390亿斤,目前粮食产jvzq<84{p0vfqyqg0eun0ls1p4532;6129661l89:69:/<9:27<497mvon
7.农业发展的历史(精选5篇)日本农业机械在向适用化、小型化、轻型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方面卓有成效。二是种类齐全[3]。农业机械有适用水田生产、旱田生产、果树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的系列机械,甚至还有病虫害防治机、供料机、自动真空青贮室、自动挤奶机等。总之,到1970年代日本已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牛马等农用畜力结束了其在日本的历史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7;850qyon
8.应对“烂场雨”,河南最大限度保障夏粮抢收河南省新浪财经南阳组织724台履带式收割机和496台烘干机迎战小麦抢收。驻马店预置大中小型排水设备9.2万余台,对发生内涝的农田组织抢险队伍开展排水作业,成立52个应急机收作业队,配备小麦收割机3.4万台,其中履带式收割机1.4万台,努力保障夏粮抢收。 最大化地协调调度、用好跨省协作机制、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做好粮食收购服务、设备烘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525eql2ko{|qk€p6659::93ujvsm
9.安徽怀远:169万亩小麦已抢收80%左右6月1日中午,常坟镇大河湾软质小麦基地,卡车穿梭于收割机之间,载着新收获的小麦,往返于田间道路和仓库之间。隆隆机声和着人们欢笑的节拍,美轮美奂的场景让人流连。 “你看,今年的小麦长得真好,早播小麦可达550公斤/亩,创造历史新高,再加上天气好,小麦的湿度在13%左右,不用晾晒,可直接归仓。”基地负责人孙洪jvzq<84cj0goj~npgyy/exr1dd5ys8m{146359;1v46359;28a<:2:=540nuou
10.内蒙古河套灌区76万亩春小麦开镰收割为了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巴彦淖尔市农机部门组织了1000多台小麦收割机,加上河南、河北等地区调来的600多台收割机参与麦收作业,机收率达到100%。同时,巴彦淖尔市还在各旗县区设立小麦机收接待服务站,为机手提供作业信息,开展机具维修、燃油供应、技术服务等工作,确保夏收顺利进行,预计河套灌区春小麦夏收工作8月中旬全部jvzquC41yy}/hjwogt4dqv3ep1814:4291781€fra;?99=:98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