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轴承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 轴承损坏:
- 原因:缺乏润滑、不适当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环境恶劣(如高温、高湿度或多尘地区)、设计和制造质量问题。
- 排除方法:定期检查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螺栓等;确保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油;在恶劣环境下工作时,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选择合理的设计和高质量的材料。
2. 轴承发热变色,进而烧伤不能旋转:
- 原因:游隙过小、润滑不足或润滑剂不当、负荷过大、滚子偏斜。
- 排除方法:设定适当游隙、检查润滑剂种类并确保注入量、检查使用条件、防止定位误差、改善轴承组装方法。
3. 裂纹缺陷:
- 原因:冲击负荷过大、过盈过大、剥离、摩擦裂纹、安装侧精度不良、使用不良。
- 排除方法:检查使用条件、设定适当过盈及检查材质、改善安装及使用方法、防止摩擦裂纹、检查轴承周围设计。
4. 保持架破损:
- 原因:力矩负荷过大、高速旋转或转速变动频繁、润滑不良、卡入异物、振动大、安装不良、异常温升。
- 排除方法:检查润滑条件、重新研究保持架的选择、注意轴承使用、研究轴和轴承箱刚性。
5. 擦伤卡伤:
- 原因:润滑不良、异物侵入、轴承倾斜造成的滚子偏斜、轴向负荷大造成的挡边面断油、表面粗糙大、滚动体滑动大。
- 排除方法:再研究润滑剂、润滑方法、检查使用条件、设定适宜的预压、强化密封性能、正常使用轴承。
6. 生锈腐蚀:
- 原因:保管状态不良、包装不当、防锈剂不足、水分、酸溶液等侵入、直接用手拿轴承。
- 排除方法:防止保管中生锈、强化密封性能、定期检查润滑油。
7. 配合面产生红锈色磨损粉粒:
- 原因:过盈量不够、轴承摇动角小、润滑不足、非稳定性负荷、运输中振动。
- 排除方法:检查过盈及润滑剂涂布状态、运输时内外圈分开包装,不可分开时则施加预压、重新选择润滑剂、重新选择轴承。
8. 表面磨损,造成尺寸变化,多伴有磨伤,磨痕:
- 原因:润滑剂混入异物、润滑不良、滚子偏斜。
- 排除方法:检查润滑剂及润滑方法、防止定位误差。
9. 滚动面有喷火口状凹坑,进一步发展则呈波板状:
- 原因:滚动面通电、压痕碰伤。
- 排除方法:改善安装、使用方法、防止异物混入。
10. 内径面或外径打滑,造成镜面或变色,有时卡住:
- 原因:配合处过盈量不足、套筒紧固不够、异常温升、负荷过大。
- 排除方法:重新研究过盈量、研究使用条件、检查轴和轴承箱精度。
更换收割机轴承
准备工具
1. 扳手:用于拆卸和安装螺栓。
3. 油封拆卸工具:用于拆卸油封。
4. 压力机:用于将轴承从轴上拆下或安装。
5. 六角套筒:用于松开轴承外锁紧套上的六角螺母。
6. 小扁铲(凿子):用于松开锁紧套。
7. 千斤顶:用于支撑收割机。
8. 除锈剂:用于松动生锈的螺栓。
9. 内卡钳:用于取出轴承内的卡簧。
更换步骤
- 将收割机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
- 拆卸轮毂和固定半轴轴承的螺帽。
- 如果是自行2号车,需要从全车上拆下车头或割台,剥掉两边的链轮和滑轮,拆开里面的链条把手。
2. 松开锁紧套:
- 用车载工具六角套筒松开轴承外锁紧套上的六角螺母。
- 将小扁铲(凿子)放入锁紧套的另一个孔中,用锤子(旋转反方向)向后猛击,松开锁紧套。
3. 拆卸轴承:
- 两侧锁紧套松开后,站在桥架右侧,从右向左砸轴,直到砸过轴承,再从左向右砸轴,然后拆下左侧轴承。
- 如果轴承与轴紧配合而与座孔松配合,可将轴承和轴一起从壳体上拆下,然后用压力机或其他拆卸工具将轴承从轴上拆下。
4. 安装新轴承:
- 清洁轴承座和轴,确保没有杂质。
- 使用压力机将新轴承安装到轴上,确保安装到位。
- 安装锁紧套和六角螺母,确保紧固。
5. 重新组装:
- 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重新组装轮毂、链条把手等部件。
- 检查所有螺栓和部件是否紧固,确保没有遗漏。
6. 测试:
- 安装完成后,启动收割机进行测试,确保轴承工作正常,没有异常声音或振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