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辰“丰”景!灵武市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稻香四溢,满目金黄。连日来,灵武市6.51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广大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抢收,农技人员也下到田间地头,助力丰收,一幅“科技助力、颗粒归仓”的丰收画卷正在田间地头徐徐展开。

在梧桐树乡的一片水稻田中,水稻收割打捆一体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作业方式,成为了田间地头最耀眼的“明星”。收割机加装的全自动打捆机在稻浪中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金黄的稻穗被迅速收割、脱粒,而原本散落在地的秸秆,则被巧妙地打捆成一个个整齐的“稻草人”,均匀一致地抛落在田间。

“现在引进新的收割机既节省了人工的成本,又省事省人省力。之前一天一台机器能收割30亩,现在能达到近70亩。”灵武市德琴草制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代耀莉介绍。

新机器的引入让以往收割、脱粒、秸秆打捆三大作业环节一次性完成,改变了传统作业中先收获再处理的二次作业模式,更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拓展了的草制品初深加工产业链,让秸秆这一曾经被视为废弃物的农业副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了草帘、草绳、治沙稻草等草制品,进一步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绿色循环利用。

在水稻收获的关键时节,灵武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水稻机收减损监测调查工作,同时开展机收减损技术宣传和农机作业指导服务,助力提升水稻机收质量。“三秋”期间,共组织投入各类收获机械410台,引入外来跨区作业机具200余台,投入拖拉机335台以及配套秸秆还田机、打捆机等900余台套,为全市粮食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通过对外来跨区作业高速路口免费通行、燃油供应等措施,促进全市‘三秋’机械化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灵武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宝萍表示。

2025年,灵武市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为核心,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方面,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全力做好粮食生产工作,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目前,灵武市各地正统筹调配农机、组织人力,全力推进水稻收割工作,收获进度达20%,预计10月10日前可完成全部收割任务。

THE END
0.湘潭县:秸秆综合利用“全链条”农机秀(组图)湘潭县融媒体中心8月25日讯(记者 黄成)半喂式收割机在稻田中进行低茬收割技术的演示,低茬收割后留下的较短秸秆更容易处理,可以作为饲料、肥料或生物质能源的原料,提升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秸秆回收机正在将地上的稻草秸秆收集起来,通过进料口进入机器内部切割、粉碎、收集,处理后的秸秆可作为牛羊的饲料,提jvzquC41ycv/z}}pgyy/ew4eqpzfp}4868?548;;13;34>8470nuou
1.桐梓狮溪:万亩水稻抢收忙2022年,狮溪镇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支部+合作社+农户”,充分发挥坝区优势,种植水稻1.3万亩。为确保水稻颗粒归仓,狮溪镇党委政府在坝区大力推广农业机器化收割,引进习酒厂现代化农机服务队,开来8台水稻收割机,上门免费提供收割服务,回收稻草,有效解决了传统水稻收割费时又费力、秋收效率低的问题,还减少了村民的jvzq<84i|0vfqyqg0eun0ls1p4532;712;691l6;6:::/=5338733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