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高温季节是设施农业生产的低效益期,所谓高温闷棚,就是利用太阳的高温或药物熏蒸处理,从而实现棚内病、虫、草的控制以及改良土壤、恢复地力。一般选择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进行,这种方法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简单、可有效修复土壤。
一、淹水闷棚法
淹水闷棚是近几年在赣南地区较为普遍的棚室消毒措施,其原理是将大棚土壤足水浇灌,利用水的导热能力高于土壤的特点,使土壤耕作层达到较高的温度进行消毒杀菌目的;形成厌氧条件对土壤中的线虫、真菌、细菌及杂草种子等有害生物、具有杀灭作用;利用漫灌条件下抑制氮肥的硝化作用,亦可达到洗盐,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
淹水闷棚操作步骤
清园后操作:
1、检修大棚:检查棚膜、风口是否破损,检查滴管口、水肥器是否密封好,防止淹水过程中堵塞。
2、熏蒸:将植株病残体清除后,先不要翻地,使用异丙威或杀虫杀菌烟剂,在关闭所有通风口后,高温熏蒸一周。
3、药剂撒施:打开通风口将有毒气体排出,均匀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增加土壤有效养分)60-80kg/亩和油茶麸(有效成分为茶皂素,防治地下害虫和根结线虫)10斤/亩。用旋耕机深翻入土壤,将地整平。
4、做田埂:根据地势,以拱为单位分区域做田埂,田埂高度要求15厘米以上。放水后打地,一定要将地打平,不平可采用农用耙子耙平,或用梯子托平,类似于水稻田做水培。
5、闷棚:继续灌水,要求水面高出土面10-15cm,关闭上下通风口、棚门,高温闷棚15-20天以上。大棚张贴警示牌,闷棚期间大棚内不能进人。
6、定植前准备:在确保15天高温闷棚后可通过开沟排水、打开上下通风口,释放毒气。待土壤达到翻耕条件,可在翻耕、起垄前施用有机肥2-4吨,复合肥80-100kg/亩、磷酸二铵50kg/亩、硼肥2kg/亩,有益微生物适量,改善根际环境。安装好滴灌管,做好定植准备。
淹水闷棚法操作注意事项
1、淹水闷棚用水量巨大,且对土壤保水性有一定要求,适宜建棚前为水稻土的大棚,沙性土壤不建议使用。
2、危害作物的各种病原菌大都粘附在枯枝残叶上,为此要求,将换茬拔除的植株和大棚内的枯枝残叶全部清理出棚外(注意禁止在大棚外焚烧),此操作可大大降低病原基数。
3、地膜、滴灌带一并清理出去,利于后期打地等操作;吊绳盘拢,有条件用黑色塑料袋或防老化布袋包裹,防止在高温过程中老化。二膜一定要卷起来绑扎严实,防止耕地过程中灰尘沉降,影响二膜后期使用;及闷棚过程中水蒸汽积累,容易压坏棚膜和拱杆。
4、将植株病残体清除后,最好关闭所有通风口,高温熏蒸一周。在高温情况下,有针对性增加重点需要杀灭病虫害的杀虫杀菌烟雾剂,药效会被提高十几倍。可对大棚棚膜、立柱、吊绳和钢丝等都可以全面彻底消毒。
5、灌水之前注意棚内电箱、电线等用电问题,谨防短路或触电。
6、灌水打地之前可先均匀撒施有机肥和木子麸,可在闷棚过程中进一步发酵,也可使肥料更均匀,杀灭线虫;但若撒施生鸡粪,需要注意保护立柱,防止腐蚀;此外,对于盐渍化严重,土质酸化板结的土壤,建议撒施生石灰进行土壤改良。
7、放水前将滴管四个主管口密封严,以防灌水过程中堵塞水管;选用木棍等支撑水肥器管子,防止高温过程中管子软化,影响后期使用。
8、一定要将地打平,水是良好的导热介质,有助于土壤保持较高的温度,使土壤形成缺氧环境,更加有利于杀灭病虫草害。若土表裸露,则达不到理想的闷棚效果。同时,浇大水还能把土壤盐分带到土壤深层,起到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的作用。
9、闷棚这15-20天内一定要确保土壤处于淹水状态且日平均温度60℃以上。理论上高温季节闷棚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需考虑农事安排和大棚使用情况,以防损坏大棚;闷棚期间要关注棚内水分蒸发速度,如7天内已不见明水,需及时补水。
10、闷棚期间棚内温度较高,注意在大棚四周张贴警示标志,避免人、畜入内,发生安全事故。
11、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温闷棚后,棚内的病原菌基本已被杀死。但种苗、农具、鞋子等都可能会将病源重新带入棚内。为防治土传病害,土壤消毒是基础,但要避免病害发生,防止病原再次传入绝不可忽视。建议高温闷棚时,要把经常使用的菜筐、水带、锄、铁锹、旋耕机等常用工具和进出大棚的工作服、工作鞋等一块放入棚内闷一闷,杜绝或减少外来病菌和线虫的再次侵入。
12、闷棚结束后建议采用井水浇灌,使用露天水源时注意残枝败叶、杂草、清园植株等病菌侵入,引发二次污染。此外,此方法成本相对较低,但周期较长,请酌情使用。
二、普通药剂闷棚法
如上茬根结线虫病较严重,可以使用噻唑膦2kg/亩,均匀撒施到土壤表面,耕翻土壤混匀;用尼咪特500ml/亩或路富达200ml/亩滴灌冲施。
如上茬根腐病、枯萎病较为严重,可以选择每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kg+嘉美红利300g+77%硫酸铜钙(多宁)可湿性粉剂0.5kg,均匀撒施到土壤表面,耕翻土壤混匀。
三、石灰氮(氰氨化钙 )闷棚法
石灰氮,俗称乌肥或黑肥,pH值为12.4左右,具强碱性。石灰氮施入土壤后﹐在土壤中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氰胺,氰胺最终代谢成尿素。
1、农药作用
杀灭有害生物。中间产物液体氰胺与气体氰胺对土壤中的线虫和杂草种子等有害生物具有杀灭作用;
防治土传病害。可有效防治各种作物的青枯病、立枯病、根肿病、菌核病、枯萎病等真菌、细菌性病害;
去购买
2、肥料作用
直接肥效。它可以直接作为尿素氮肥的缓效氮肥,肥效可持续3-4个月。另外,石灰氮含钙40%左右,能满足植物生长对钙的需求, 特别是对喜钙植物有显著的补钙作用。
间接肥效。石灰氮在水解过程中产生氰胺,氰胺在碱性条件下进一步水解为双氰胺, 氰胺和双氰胺都能抑制土壤硝化细菌活性,阻止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能够减少土壤和作物中硝酸盐的积累。
3、改良土壤作用
中和土壤酸性。石灰氮中约含60%氧化钙,可消除土壤酸化现象,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使有机肥分解转化变成氨态氮,同时提高钾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以及减轻土壤中某些重金属的污染。
四、威百亩消毒法
威百亩药液与水混合后,能够迅速生成一种对生物具有毒害作用的化学气体—异硫氰酸甲酯,这种有毒气体能够彻底杀死细菌、真菌、地下害虫、和杂草和线虫。
特别适用于大棚草莓、西瓜、甜瓜、甜椒、辣椒、茄子、马铃薯;
能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辣椒疫病、线虫病等,并能杀死蝼蛄、蠕虫、蛴螬、蚂蚁、甲虫、白蚁等土壤害虫和杂草
用40%威百亩水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试验结果表明,防效可达60%。
威百亩闷棚法·使用步骤
清棚检修:同淹水高温闷棚法;
撒粪起垄:准备有机肥2吨/亩,生石灰50-80kg/亩,均匀撒施在棚内;旋耕起垄,要求打地深度不低于25cm,垄高35-40cm,建议8米垮内起7垄,单垄单行定植,立柱下不建议起垄种植。
铺滴灌带、地膜,造熵:翻耕、覆膜后、浇水24-48小时造熵(根据各地的土壤条件确定浇水量,浇水至土壤基本饱和为宜);
滴药闷棚:威百亩以滴灌方式施入,用量为35-50kg/亩。闷棚15-20天后,于移栽前1周揭膜散气,整地移栽。
放风、发芽试验和补充有益菌:及时放风和做好发芽试验,降低中毒风险,土壤闷棚后最好配合施入微生物菌剂,补充有益菌,改善根际环境。
药剂闷棚注意事项
1、威百亩、石灰氮及其产物均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可不用杀虫杀菌剂烟熏;但枯枝残叶在拔除的植株和地膜、滴管等收集后任需清理干净,棚外不要堆积植株,以防污染水源。
2、与水淹类似,大棚薄膜、风口等需及时检查是否破损;水肥器、二膜等一定要卷起来绑扎严实;以及注意用电安全。
3、耕地之前可将有机肥、木子麸、生石灰和石灰氮一起均匀撒施,有机肥可在闷棚过程中进一步发酵,也可使肥料更均匀,杀灭肥料中自带线虫。
4、药剂闷棚较淹水闷棚用水量较少,但土壤含水量与杀菌杀虫的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滴灌前需将土壤浇透(大概需24-48小时),保持80%含水率;此外,一定要将地打平,防止水份分布不均,若无法整平可起垄后开小沟滴灌;对于可用水量不足的可起垄滴灌,用水量较充足的可平整后直接布滴灌带。若闷棚过程中地膜破损,需及时修补。
5、高温闷棚要求全棚密闭,不仅要关严棚室放风口,而且还要在棚室地面覆盖白色地膜。许多菜农不覆盖地膜,导致土壤温度较低、闷棚效果较差。根结线虫的致死温度为55℃,在55℃环境下10min即死亡。若不覆盖地膜,土壤深层的温度较低,难以达到彻底杀菌杀虫的效果。此外,覆膜过程中表面不要太多土壤压膜,以防降低闷棚效果。
6、石灰氮具有遇水分解放热,释放氰胺类等有毒气体,人体出汗后与之接触也会发生分解反应,要求操作人员佩戴防护口罩及橡胶手套,身着长裤长袖作业衣、无破损长靴,以免药肥接触皮肤。选择阴天或早晚撒施,需要强调的是,操作前后24小时内不得饮用任何含有酒精的饮料(白酒、啤酒、饮料都不能喝),酒精会加速石灰氮对人体的有害作用)。
去购买
石灰氮一旦接触皮肤,请用肥皂、清水仔细冲洗;如误入眼睛,立刻用清水冲洗,严重者应接受医生治疗。
7、威百亩低浓度易挥发,建议滴入时按1:1配比,即100斤药兑100斤水/亩。(每斤药兑水不可超过30斤,即亩兑水量不可超过1.5吨)兑水过多药剂分解挥发快,影响药效且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滴药时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
8、威百亩和石灰氮土壤消毒期间棚内会释放有毒气体,且棚内温度高,一定要在大棚四周张贴警示标志,避免人、畜入内,发生安全事故。
9、闷棚结束后先开顶通风及大棚四周通风口,通风换气1天后,撤掉闷棚地膜,继续放气1-2天;进行发芽试验,随机在垄面上撒播些许白菜种子,若出苗整齐且生长正常,表明药气散净。再撒施复合肥、磷酸二胺、硼肥等,避免养分浪费;同时加入微生物菌剂,补充有益菌,改善根际环境。旋耕后定植更佳。
闷棚小贴士
1、高温闷棚,究竟是“干闷”好,还是“湿闷”好?
“干闷”是指作物拉秧后,不进行灌水,直接在地表覆盖地膜,密闭大棚进行闷棚。
“湿闷”是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棚室消毒措施,其原理是将大棚土壤足水浇灌,利用水的导热能力高于土壤的特点,使土壤耕作层达到较高的温度。目前,在实际生产中的“湿闷”措施,主要包括淹水闷棚、有机肥高温闷棚、秸秆还田高温闷棚、石灰氮(氰氨化钙)高温闷棚、威百灌水高温闷棚亩高温闷棚等。
“干闷”仅能杀灭棚室表层的病虫,如果“干闷”与“湿闷”相结合,杀菌灭虫的效果会更彻底、更全面。
2、高温闷棚,究竟是灌水闷好,还是药剂闷好?
(1)灌水和覆膜共同点:
一是挤出氧气,在地底深处创造出一个厌氧环境。
二是起到导热作用,提高地温,从上到下杀灭土壤里的病菌、虫卵、草籽。
(2)灌水和覆膜不同点:
淹水高温闷棚法优点:易操作,洗盐,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缺点:对大棚立柱有腐蚀性,降低大棚寿命,对大棚棚膜有损伤,用水量大,对土壤保水性要求较高,后期容易出现杂草。
覆膜高温闷棚法优点:水资源要求不高,密封性好,提高地温,对草籽、线虫、病菌等杀灭效果较好;缺点:药剂成本高和增加薄膜投入,药剂使用过程中,安全系数低,容易出现中毒。
(3)补充:
a、药剂处理闷棚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了土壤中的有益菌,具体操作时需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
b、药剂处理,杀虫、杀菌效果可以,但残留较大、成本相对较高,需根据田间病虫草发生情况酌情选择。
(4)建议:根据大棚土壤盐渍化程度,每隔3-5年使用一次淹水高温闷棚法,其他年份考虑使用覆膜高温闷棚方式对土壤处理。
(5)化学药剂消毒优劣对比
生产上可用于闷棚的化学药剂较多,如威百亩、棉隆等灭生性药剂,以及硫磺、甲基硫菌灵、噻唑膦等常规化学药剂,具体选用哪种药剂需要根据棚室内土传病害的发生情况及棚室休棚的时间而定。
3、单纯的日光闷棚好?还是加上有机肥、秸秆肥、石灰氮等闷棚好?
试验证明,高温闷棚结合施肥效果更好。特别是结合施用秸秆肥、稻壳肥和石灰氮效果最佳,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缓连作障碍的危害。
4、石灰氮需要年年撒施吗?
石灰氮高温闷棚技术是一项全面解决设施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的技术。由于石灰氮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该技术使用并不普遍,主要适用于种植年限较长、连作障碍严重、根结线虫病等土传性病害日趋严重的大棚或日光温室。综合考虑石灰氮的成本及防效,建议生产中每亩使用60-100kg。用石灰氮消毒一般两年进行一次。
去购买
5、高温闷棚后,还需要施用防治根结线虫的药吗?
使用“日光-石灰氮”复合闷棚法对温棚土壤进行处理,能使番茄、黄瓜、辣椒根结线虫防治效果达90%左右。在作物定植或缓苗后,每株(黄瓜、番茄)如能使用嘉美红利1000倍液+5%阿维菌素600倍液200mL灌根,对防治土传病害的效果还会更好。
6、高温闷棚后,土壤必须施入生物菌肥吗?
经过高温作用,不管是有害菌还是有益菌,大部分都会被杀死。因此,高温闷棚结束后应适当增施生物菌肥或生物有机肥,以增加土壤有益菌群,保护根际环境,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生物菌肥或菌剂哈茨木霉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一定不可在高温闷棚前施用,一定要在高温闷棚后施用,否则有益生物菌会被闷棚时的高温全部杀死。
参考文献:
《高温闷棚培训干货来了!》百度文库
《培训干货来了!一文读懂学会高温闷棚!》惠农网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