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小”水果产出“大”效益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莱西葡萄科技小院服务当地种植户,综合施治提升葡萄种植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科技赋能:“小”水果产出“大”效益

莱西市院上镇小河子村葡萄基地内,“阳光玫瑰”葡萄藤蔓像飞鸟翅膀一样向两侧铺展,几乎无遮挡的叶子尽情接受日光的“沐浴”,将制造出的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果实内部。藤蔓下,一串串身披蓝白渐变“外套”的果实挂满枝头,一片丰收景象。褪去“外套”,黄绿色的果粒光泽鲜亮,分外喜人。半个月后,这些高品质“阳光玫瑰”将迎来采摘季,并逐步投放市场。

刘更森与张吉玉查看“阳光玫瑰”葡萄长势。王世锋

高品质“阳光玫瑰”的背后离不开青岛农业大学的技术赋能。今年3月份,青岛农大山东莱西葡萄科技小院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准设立以来,学校园艺学院副教授刘更森作为小院首席专家便经常带领团队,下沉田间地头,针对当地葡萄种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以节本增效为核心的标准化葡萄管理良方。技术辐射周边2000余家葡萄种植户,1.1万亩避雨葡萄生产园,大幅提升了果园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了以“阳光玫瑰”为代表的葡萄品质,预计实现产值6亿元以上。

关键技术让葡萄的果品质量提升了

葡萄是莱西重点发展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而莱西市院上镇有“葡萄小镇”的美誉,年销售葡萄达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22亿元。青岛农业大学山东莱西葡萄科技小院就“落户”在院上镇,并依托青岛润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600亩现代化设施葡萄产业示范基地而建。

近年来大火的“阳光玫瑰”是院上镇种植的主要葡萄品种。作为一种备受欢迎的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以其独特的口感、浓郁的香气和高糖低酸的特点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要种植出高品质的“阳光玫瑰”,并非易事,它需要精细的田间管理、科学的病虫害防治以及合理的肥水调控等技术支持。科技小院成立之初,主要从事浆果研究的刘更森带领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做了较为全面的调研。他们在调研时发现种植户种植的“阳光玫瑰”存在枝蔓管理不到位、保果剂型选择和使用不合理、土壤施肥管理不当、盲目追求产量而忽视果实品质等严重问题。这些不合理的管理缺欠可能导致果梗过早木质化、果型不匀称、果实上糖增香困难等后果,从而影响果粒质量,影响种植户增收。

“阳光玫瑰”葡萄长势喜人。王世锋 摄

“有些种植户施肥时图‘省事’,将有机肥撒到土壤表面后,用旋耕机埋到土里,这导致肥料深度不够,引起根系上浮,严重地影响葡萄根系生长及吸收功能的发挥。葡萄根系具有明显的趋肥性,为了吸收养分,会向上生长,受高温胁迫,根系木栓化程度加快,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根系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葡萄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比如个别种植户把‘阳光玫瑰’果实原本的香气‘种没了’。”刘更森老师解释说。对此,他带领学生科研攻关,提出了土壤肥力综合提升的解决办法,一是用蚕沙、蚯蚓粪、豆粕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调制成有机肥;二是将有机肥埋在30厘米深的土层中,促进根系向深远发展。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适度旋耕,土壤理化性状得到了极大改善,葡萄根冠比及叶幕光合效能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和增强。

皮薄、质脆、清香是“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主要特点。刘更森在调研中还发现,部分种植户种植的“阳光玫瑰”的硬度不够,存在果实过早软化等问题。“这种问题一般就是施肥不当、夏季修剪不合理或高温天气造成的,叶片保留的太少、叶片的厚度不够,叶片过早老化直接影响叶片光合养分的制造和茎蔓矿质营养的输送。”刘更森告诉记者。科技小院虽“小”,但科技创新方向多。刘更森带领的设施果树栽培团队针对以往葡萄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施治、开出“良方”,推广实施了果园土壤综合肥力提升、水肥一体化管理、萌芽整齐度控制、花序管理、拉穗保果、夏季修剪、疏穗膨果、结果枝过早木质化预防、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帮助种植户更好地精细化、标准化种植,从关键技术出发,极大提升了葡萄的果品质量。

“这串葡萄穗形周整,果梗翠绿,果实饱满、颜色鲜亮、果皮光滑,单粒果重估计在15克左右,基本可以肯定是一级果了……”9月28日上午,青岛润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吉玉正在查看葡萄长势情况。他深切感受到科技小院落成后“阳光玫瑰”葡萄品质的提升。“刘老师在果园施肥、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葡萄的硬度、色泽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并帮助我们建立了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阳光玫瑰’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张吉玉告诉记者。今年,基地内“阳光玫瑰”葡萄亩产预估在5000斤左右。

刘更森田间指导学生。王世锋 摄

以土地做黑板,研究生培养真正实现“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技小院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平台,是推进农村科普、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桥梁和纽带。通常,科技小院由省市区三级科协、高校、农技协和涉农企业共同建设打造,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有效连接专家与农民,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力加快形成农业领域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推广、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一家科技小院、带动一个特色产业、辐射一片美丽乡村、带动一方农民致富,是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职能。经过半年多的发展实践,山东莱西葡萄科技小院以青岛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研究生驻地研究为特色,聚焦葡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技术集成、咨询服务、农民培训、科普示范等一系列活动,打造集葡萄产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逐步探索形成了“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技术示范与推广站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推广模式。今年以来,他们已在莱西、平度、即墨等地开展了多场科技培训,线上线下技术指导300余人次。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成功申请相关专利4件,发表研究性论文3篇。

人才培养是科技小院的主要功能之一,驻地研究生以土地做黑板,把作物当教材,把问题做突破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用自己所学解决实际问题。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郑金是山东莱西葡萄科技小院首批驻地研究生。他坦承:“受方言等因素影响,刚到小院时不太适应农村生活环境。我们与种植户同住同吃同行,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他们之间变得越发默契。他们遇到种植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们,我们也可以在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提供一些种植建议。”在生产一线,他接触到了种植户的实际需求,了解到了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也加深了对葡萄产业的深刻了解。目前,他正在以种植基地内的“妮娜皇后”葡萄品种为样本,研究其果实不易着色的难题,从品种、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等方面进行集成研究,努力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技助农无止境。前不久,山东莱西葡萄科技小院成功入选青岛市科技小院建设提升活动名单。今后,科技小院将根据我国葡萄产业中“卡脖子”问题,加强产学研协同,强化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搭建产业信息平台、开展空中课堂、田间观摩、科技大集等活动,提升科技小院服务能力,真正做到科技助农“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更好地发挥科技小院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THE END
0.石灰氮—具有土壤消毒活性的神药肥消毒完成后揭膜,用旋耕机深翻土壤(深度20-30cm,防止把土壤深层的有害微生物翻到地表),晾晒7天,做畦,播种或定植作物。 准备石灰氮 撒施石灰氮 翻耕土壤 覆膜闷棚消毒 图1 土壤消毒操作方法 三、石灰氮消毒的功效 1.石灰氮具有杀菌、杀虫和除草的作用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58631788;=;;2a715A9449760|mvon
1.农业机械包括的种类有哪些?这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们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农业机械种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一、耕地机械 1. 铧式犁:这是一种传统且常见的耕地机械。通过犁体的入土和翻转,能够破碎土壤、翻转土层,为播种和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jvzquC41hwteu7mgzwt/exr14286/98/34533@=5;4610qyon
2.旋耕机配件旋转密封圈:干货丨油封的种类和作用以及更换方法注意DH:防尘(一种全胶防尘,带有类似Y型圈的槽,有一定的封油作用) J:J型防尘(一种全胶防尘,不带槽,需注意与DH防尘区分) DKB:一种铁壳防尘 TC:一种骨架油封,其中T代表双唇口,C代表外面包覆橡胶。双唇口骨架油封主唇口用来防油,副唇口用来防尘。 KDAS:一种组合油封 jvzq<84zwcthgwllk0ipo7hp1ikoimnlk1:1:>90jvsm
3.泥鳅对水稻的生长有什么好处泥鳅影响水稻生长吗1.大量的泥鳅生活在水稻田里,在水稻根部的淤泥里面不停的翻动活动,这样带来的客观效果是起到了旋耕机的作用,疏松了土壤,淤泥透气,给水稻生长提供了便利。 2.泥鳅一般吃小型的浮游动物以及有机物的小颗粒,这样水稻田里面相当多的害虫比如稻飞虱以及跳蚤等浮游昆虫自然被泥鳅给吃掉了,既给水稻田除了害,又净化了水稻田jvzq<84o0s8e0lto1ynz1;9;:0nuou
4.下一篇:祝六一的祝福语机械厂实习总结范文1.3 适配机具:结合稻麦连作区的特点,用于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机具有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合收割机、自带秸秆切碎装置的半喂合收割机、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水田秸秆还田机、反转旋耕灭茬机、旋耕机、铧式犁、水稻插秧机等;用于水稻秸秆还田的机具有自带秸秆切碎装置的半喂合收割机、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合收割机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
5.广元利州区:向撂荒地要效益增加群众收入自今年5月,曙光村到青龙村修通了一条2公里的森林防火通道,把许多过去不通路的撂荒地连了起来,三轮车、旋耕机就能直接开到田间,让这些偏远的土地不再沉睡。 像徐志会这样对因耕种、耕作条件缺失而撂荒的土地,利州区采取统筹使用劳力、机械等资源,鼓励农户积极申请农机购置补贴,采用机械播种、收割。并对农户有意愿种植jvzq<84ue0vfqyqg0eun0ls1p4532;51287:1l8673<8/<9322=687mvon
6.振兴垫江砚台镇:“1+N”特色效益农业引领乡村振兴其中,巨祥宏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投入200余万元,购买了旋耕机、播种机、施肥机、收割机等“专、精、特、新”16台农业机械设备进行高效规模种植,不仅节约耕作成本40%以上,更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该镇坚持走农业产业智能化道路,让传统农业搭上智慧快车。以地处该镇定安村的重庆谭家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jvzquC41yy}/ezhd0eun1‚zpqpmqgwl{qwwvcw4zkculcwliwunj1;544/65/:816:9:6@7are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