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新解》中称,所谓的“诚信”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并信守承诺。
一位历史学家称,“诚信”中的“诚”来自儒家思想,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做人必须讲究“诚”,“诚”是一种美德,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诚”乃“天道”,人人都要遵守,否则,就是“逆天”。
“诚信”中的“信”,乃“人道”,是指做人一定要有信誉,一定要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否则,就是对人类的“叛离”。
一位哲学家指出,从道德的角度上来看,“诚”与“信”则是意义相同的一个概念,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经称:“诚,信也;信,诚也。”其意思就是说“诚”=“信”,而“信”也=“诚”。
这位哲学家同时指出,做人一定要“循天道,守人道”,效法天道、遵守人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个人一旦背离了“天道”和“人道”,就存在道德品质的问题,是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非常讲究诚信的人。在民间,流传着关公《夜读春秋》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关公信守承诺的一件事情。
故事中称,关公在徐州吃了败仗,被曹操俘获。无奈之下,关公只好与曹操约法三章,暂时滞留在曹营。由于曹操对关公的为人非常敬重,便打算利用笼络他的方式让他为自己效力。于是,不但日日设宴款待,而且,还赠给他了许多贵重物品,但是,关公除了正常吃饭外,对于曹操的馈赠是拒之不受。
曹操也是一个足智多谋和阴险狡诈的人,他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于是,便给关公安排了好几个美女侍奉他,可谁知,关公硬是坐怀不乱,每到夜晚时,关公便秉烛独坐于门外,专心攻读《春秋》,于是,曹操的计谋又失败了。
关公认为:既然跟随了皇兄,就一定要信守忠义的承诺,无论曹操给予什么样的诱惑,自己都不能够背叛皇兄。
一位社会学家指出,诚信是做人必备的一种优良品格,如果一个人讲诚信,信守承诺,就会处处受到人们的欢迎;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不信守承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基于此,人人都需要讲诚信,守承诺,诚信既是为人之道,也是立身处事之本。
孔子曾经这样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其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他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干不成的。
然而,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人过100,形形色色”。其意思是说,在人数众多的人群当中,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人,如果想让所有人的思想统一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这不,9月13日,湖南某地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事件
女子小辉与丈夫邢某贷款购买了一台收割机,为了尽快将贷款还上,每每到了水稻收割季节时,夫妇俩便会游走在乡间,替百姓收割稻谷,用以赚取收割费用。
9月13日上午,一位老婆婆找到小辉,想让小辉帮她将自家的稻谷割掉。通过小辉到实地查看后小辉觉得:这位老婆婆的稻田大约在四分地左右,按照正常的价格来说,至少应该收取35元的收割费用。但小辉觉得,老婆婆年龄大了,赚钱不容易,于是,小辉对老婆婆说,只收取她30元钱。老婆婆也答应了。
但令小辉没有想到的是:老婆婆的稻谷收割完毕后,老婆婆只愿意出15元钱。老婆婆的理由是:她的稻田仅仅只有两分,小辉要价太高了。
对于老婆婆的说法,小辉非常生气。于是,小辉提出,可以拿尺子丈量一下土地,看看面积究竟有多少,但老婆婆不同意。在互相僵持之下,老婆婆竟然来了一句:我都给你了15元了,我要不给你钱,你能咋的?就是老婆婆的这么一句话,直接将小辉气得浑身发抖。好在老婆婆的老伴还算是一个比较明事理的人,老婆婆的老伴一方面制止老婆婆不要乱说,一面从兜里掏出了5元钱递给了小辉。就这样,为老婆婆割完了稻谷,小辉收到了20元钱,与当初说好的价格相差了10元钱。
小辉在昨天晚上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中说:“可能有些网友会指责我不明事理,不知道可怜一下老婆婆,竟然收了老婆婆的钱,而且,还因为老婆婆没有给够钱与老婆婆计较。但是,有谁知道我现在还有多少贷款要还,我的两个孩子上学还有多少费用没有着落。我的家庭也需要生活啊!难道我收割稻谷不需要油吗?加油站能够因为我家庭困难给我免费加油吗?”
小辉在她发布的短视频中最后说:“对于一些孤寡老人,我还真的免费给他们收割过稻谷,但是,这位老婆婆有子女赡养,她不是孤寡老人啊!如果我对所有的老人都免费,我还能不能生活下去了呢?大家替我想一想吧!”
以上所述,就是这一事件的一个大致过程。
当众多网友从网络上看到这段视频后,网友们便纷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声音
这位老婆婆是在倚老卖老啊!她的话语中充斥着强盗逻辑,简直连半点诚信都没有了。明明讲好的价钱,凭啥耍赖呢?对于这样的老人,真的不值得可怜和同情。
老胡观点
第一,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无论是谁,概莫能外
既然这位老婆婆已经与小辉讲好了价钱,无论吃亏还是便宜,自己都应该照价给付,因为只有这样,才算是讲究诚信,否则,就是一种不守信用的表现,是必然会被社会人诟病的。
倚老卖老是仗着自己年纪大而任意放纵,卖弄老资格的一种恶习,是要不得的。
尽管年轻人帮助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也是基于一种道德规范上的美德,也是不能够滥用的。如果一位老人真的需要帮助,而一位年轻人或者一位社会人没有进行帮助,应该是这位年轻人或者这位社会人“失德”;反之,如果一位老人不需要帮助,那么,这位年轻人或者这位社会人就没有义务进行帮助了。
作为找小辉收割水稻的老人来说,自己有子女赡养,明显不属于需要帮助的一个人,自己干嘛还要倚老卖老呢?而且,还敢于说出“你能咋的”这句话,分明是强盗惯有的强调嘛!是不会被所有人接受的。今后,希望这位老人能够认真地反省一下自己,好好做人吧!否则,即便是自己真的遇到了困难,想必也是不会有人愿意帮助的呢!
大家以为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