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运输→摊铺→接缝处理→压实成型→养护→开放交通。

(1)施工准备

①透层、粘层、封层:

a.透层。为使沥青混合料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能很好渗入表面的沥青类材料薄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前应在基层表面喷酒透层油。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作为透层油。用于石灰稳定土类或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洒布透层油后,应封闭交通。透层油洒布后的养护时间应根据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或乳化沥青水分蒸发后,应及时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

b.粘层。在既有结构和路缘石、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的连接面应喷洒粘层油。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凝或中凝液体石油沥青作粘层油。粘层油宜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

c.封层。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封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封层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且粒径与级配应符合要求。

d.透层、粘层宜采用沥青洒布车或手动沥青洒布机喷洒,喷洒应呈雾状,洒布均匀,用量与渗透深度宜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并通过试洒确定。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当气温在10℃及以下,风力超过5级(含5级)时,不应喷洒透层、粘层、封层油。

②运输与布料:

a.沥青混合料宜开展绿色运输,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线路,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能源,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b.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脱模剂或防粘结剂。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c.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粘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赃物,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则不得使用。

d.应按施工方案安排运输和布料,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对高等级道路,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

e.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挡等候,摊铺时被摊铺机缓缓顶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余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2)摊铺作业

①机械摊铺:

a.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受料斗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b.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联合摊铺,其表面层宜采用多机全幅摊铺,以减少施工接缝。每台摊铺机的摊铺宽度宜小于6m。通常采用两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

c.摊铺前应提前0.5~1h预热摊铺机熨平板使其不低于 100℃。铺筑时熨平板振捣或夯实装置应选择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升路面初始压实度。

d.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升平整度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当发现沥青混合料面层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及时予以消除。

e.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路缘石、平石控制高程与摊铺厚度,上面层宜采用导梁或平衡梁的控制方式。

f.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沥青混合料种类、风速、下卧层表面温度等,按规范要求执行。例如,铺筑普通沥青混合料,下卧层的表面温度为15~20℃,铺筑层厚度为小于50mm、50~80mm、大于80mm三种情况下,最低摊铺温度分别是140℃、135℃、130℃。

g.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通过试铺试压确定。施工中随时检查铺筑层厚度、路拱及横坡,并以铺筑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面积之比校验平均厚度。

h.摊铺沥青混合料应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转动速度与摊铺速度应保持均衡。为减少摊铺中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布料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布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

②人工摊铺:

a.不具备机械摊铺条件时(如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可采用人工摊铺作业。

b.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宜预先设置挡板;摊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扬锹远甩;边摊铺边整平,严防集料离析;摊铺不得中途停顿,并尽快碾压;低温施工时,卸下的沥青混合料应覆盖篷布保温。

(3)压实成型与接缝

①压实成型:

a.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时机。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天于100mm。

b.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

c.碾压温度应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因素经试压确定。

d.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复压应紧跟初压连续进行。碾压路段长度宜为60-80m。

e.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实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对粗集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宜大于30mm),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集料破碎。相邻碾压带宜重叠100~200mm。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 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2轮宽,并不应小于200mm。

i.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宜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g.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亦可向碾轮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h.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

②接缝:

a.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 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应采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

b.采用梯队作业方式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如半幅施工采用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将先铺的沥青混合料刨出毛槎,涂刷粘层油后再铺新料,新料跨缝摊铺与已铺层重叠50~100mm,软化下层后铲走重叠部分,再跨缝压密挤紧。

c.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或阶梯形接缝。平接缝宜采用机械切割或人工刨除层厚不足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清除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槎软化后,先横向碾压,再纵向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4)开放交通: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2)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

(1)运输

运料车卸料必须倒净,如有粘在车厢板上的剩料,必须及时清除,防止硬结。在运输、等候过程中,如发现有沥青结合料滴漏时,应采取措施纠正。

(2)施工

①摊铺:

a.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改性沥青SMA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摊铺温度不低于160℃。

b.摊铺速度宜放慢至1~3m/min。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验段取得。

C.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中、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导梁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②压实与成型

a.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 90~120℃。

b.摊铺后应紧跟碾压,保持较短的初压区段,使混合料碾压温度不致降得过低。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应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宜采用12t以上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d.振动压实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即紧跟在摊铺机后面采取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这是保证平整度和密实度的关键。如发现改性沥青SMA混合料高温碾压有推壅现象,应复查其级配,且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以防混合料被搓擦挤压上浮,造成构造深度降低或泛油。

e.碾压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压实度变化,防止过度碾压。

3)接缝:

a.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冷却后很坚硬,冷接缝处理很困难,因此应尽量避免出现冷接缝。

b.摊铺时应保证充足的运料车次,以满足摊铺的需要,使纵向接缝成为热接缝。在摊铺特别宽的路面时,可在边部设置挡板。在处理横接缝时,应在当天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完成后,在其冷却之前垂直切割端部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先用3m直尺进行检査),并冲净、干燥;第二天,涂刷粘层油,再铺新料。

3)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

(1)温拌沥青的生产和运输

①表面活性剂类温拌添加剂用量,干法添加型温拌添加剂的掺量一般为最佳沥青用量的5%~6%,湿法添加型温拌添加剂的掺量一般为最佳沥青用量的0.5%~0.8%。

②沥青降粘类温拌添加剂的掺量一般为最佳沥青用量的3%~4%。以上两种类型用量均可根据施工温度降幅需求和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适当调整。

③严格控制矿料、沥青的加热温度,保持混合料的出料温度稳定、均匀。用于温拌施工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较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以上。一车料最少应分两层装载,每层应按3次以上装料。

④运料车装料时,应通过前后移动运料车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现象。

(2)温拌沥青的施工

②在确认不致产生混合料推移的情况下,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进行初压。振动压路机在混合料温度低于90℃后不应开振碾压,防止因低温碾压造成石料破损。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模板安装→钢筋设置→摊铺与振捣→拉毛与切缝→养护→填缝→开放交通。

以下内容主要介绍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施工、接缝设置及养护等。

1)混凝土运输

(1)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选配车型和车辆总数。不同摊铺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到铺筑完成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规定。如施工气温10~19℃时,滑校、轨道机械施工2.0h,而三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1.5h;20~29时,前者1.5h,后者1.25h;30~35℃时,前者1.25h,后者1.0h。

2)混凝土面板施工

(1)模板安装

①模板应与混凝土摊铺机械相匹配。模板高度应为混凝土板设计厚度。

②宜使用钢模板,钢模板应顺直、平整,每1m设置1处支撑装置。如采用木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且用前须浸泡,木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1m设1处支撑装置;弯道部分板厚宜为15~30mm,0.5~0.8m设1处支撑装置,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及模板顶面应刨光。

③模板安装应符合:支模前应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和构造物位置;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人模板;使用轨道摊铺机应采用专用钢制轨模;模板安装完毕,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模板安装检验合格后表面应涂脱模剂,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2)钢筋设置

钢筋安装前应检查其原材料品种、规格与加工质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钢筋网、角隅钢筋等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钢筋安装后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传力杆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胀缝传力杆应与胀缝板、提缝板一起安装。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面层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宜采用平缝加拉杆型。

(3)摊铺与振捣

①三辊轴机组铺筑混凝土面层时,辊轴直径应与摊铺层厚度匹配,且必须同时配备一台安装插入式振捣器组的排式振捣机;当面层铺装厚度小于150mm时,可采用振捣梁;当一次摊铺双车道面层时应配备纵缝拉杆插入机,并配有插入深度控制和拉杆间距调整装置。

铺筑作业时卸料应均匀,布料应与摊铺速度相适;设有纵缝、缩缝拉杆的混凝土面层,应在面层施工中及时安设拉杆;三辊轴整平机分段整平的作业单元长度宜为20~30m,振捣机振实与三辊轴整平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在一个作业单元长度内,应采用前进振动、后退静滚方式作业,最佳滚压遍数应经过试验段确定。

②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时,最小摊铺宽度不宜小于3.75m,并选择适宜的摊铺机型;坍落度宜控制在20~40mm,根据不同坍落度时的松铺系数计算出松铺高度;轨道摊铺机应配备振捣器组,当面板厚度超过150mm,坍落度小于30mm时,必须插人振捣;轨道摊铺机应配备振动梁或振动板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和修整,使用振动板提浆饰面时,提浆厚度宜控制在(4土1)mm;面层表面整平时,应及时清除余料,用抹平板完成表面整修。

③采用滑模摊铺机摊铺时应布设基准线,清扫湿润基层,在拟设置胀缝处牢固安装胀缝支架,支撑点间距为40~60cm。调整滑模摊铺机各项工作参数达到最佳状态,根据前方卸料位置,及时旋转布料器,横向均匀地两侧布料。振动仓内料位高度一般应高出路面10cm。混凝土坍落度小,应用高频振动、低速度摊铺;混凝土坍落度大,应用低频振动、高速度摊铺。在摊铺过程中要做到:起步缓慢、机械运行平稳、速度均匀、机组人员配合默契,摊铺机行走速度为1~3m/min,振捣频率为8000~9000r/min。

④采用小型机具摊铺混凝土施工时,松铺系数宜控制在1.10~1.25;摊铺厚度达到混凝土板厚的2/3时,应拔出模内钢钎,并填实钎孔;混凝土面层分两次摊铺时,上层混凝土的摊铺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下层厚度宜为总厚的3/5;混凝土摊铺应与钢筋网、传力杆及边缘角隅钢筋的安放相配合;一块混凝土板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并按要求做好振捣。

(4)接缝

①普通混凝土路面在与结构物衔接处、道路交叉和填挖土方变化处应设胀缝。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安装胀缝板和传力杆。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面层加硬路肩总宽度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纵向施工缝。

②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传力杆长度的一半穿过端头挡板,固定于外侧定位模板中的情形。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前应检查传力杆位置;浇筑时,应先摊铺下层混凝土拌合物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且应校正传力杆位置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拌合物。另一种是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胀缝板和端头挡板,并应采用钢筋支架固定就位。浇筑时应先检查传力杆位置,再在胀缝两侧前置摊铺混凝土拌合物至板面,振捣密实后,抽出端头挡板空隙部分填补混凝土拌合物,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胀缝板应连续贯通整个路面板宽度。

③缩缝应垂直板面,采用切缝机施工,宽度宜为4~6mm。切缝深度: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1/3,且不得小于70mm;不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1/4,且不应小于 60mm。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切割用水冷却时,应防止切缝水渗入基层和土层。

④纵缝施工缝有平缝、企口缝等形式。平缝纵缝,对已浇筑混凝土板的缝隙涂刷沥青,避免涂在拉杆上。浇筑邻板时缝的上部压成规定深度的缝槽。企口缝纵缝,宜先浇筑混凝土板凹榫的一边,缝壁涂刷沥青,浇筑邻板时靠缝壁浇筑。纵缝设置拉杆时拉杆应设置在板厚中间,设置拉杆的纵缝模板,预先根据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打眼。

⑤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缝槽应及时填缝。灌填缝料前,清除缝内砂石、凝结的泥浆、杂物等。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填缝料,并根据填缝料品种制定工艺技术措施。浇填缝料时缝槽必须干燥、清洁。填缝料的充实度根据施工季节而定,常温施工与路面平,冬期施工宜略低于板面。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在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不得开放交通。

(5)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保湿膜、土工毡、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昼夜温差大于10℃以上的地区或日均温度低于5℃施工的混凝土板应采用保温养护措施。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一般宜为14~21d。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

(6)开放交通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在面层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完成前,不得开放交通。

3.砌块路面施工

1)天然石材路面施工

(1)天然石材材料要求

天然石材路面的石料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铺砌施工工序及施工要点

①施工工序:基层清理→测量放样→试拼试铺→铺干硬性砂浆→铺贴天然石材→拼缝处理→养护。

②施工要点:

a.砌筑砂浆中采用的水泥、砂、水应符合规范要求。

b.铺砌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虚铺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c.铺砌控制基线的设置距离,直线段宜为5~10m,曲线段应视情况适度加密。

d.当采用水泥混凝土做基层时,铺砌面层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

e.铺砌中砂浆应饱满,且表面平整、稳定、缝隙均匀。与检查井等构筑物相接时,应平整、美观,不得反坡。不得用在料石下填塞砂浆或支垫方法找平。

f.伸缩缝材料应安放平直,并应与料石粘贴牢固。

g.在铺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应及时灌缝。

h.铺砌面层完成后,必须封闭交通,并应湿润养护,当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2)预制混凝士砌块路面施工

预制混凝土砌块可根据工程的要求做成不同的厚度以及各种平面形状、尺寸的砌块,当停车场等有场地绿化要求时,还可以做带各种形状空洞的植草砌块。预制混凝土砌块包括普通型混凝土和连锁型混凝土砌块。

(1)砌块材料要求

砌块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铺砌与养护

砌块路面铺砌与养护可参照石材路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砌块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置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预拌干硬性水泥砂浆,铺砌中砂浆应饱满,厚度宜为30~50mm,虚铺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②砌块路面表面应平整、防滑、稳固、无翘动,缝线直顺,无反坡积水现象。

③铺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及时灌缝,灌缝应饱满。

④砌块路面面层勾缝时,应设置胀缝,胀缝间距宜为20~50m,当采用水泥混凝土做基层时,铺砌面层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

3)方砖步道施工

方砖步道主要应用于人行道铺筑,方砖步道材料、铺砌与养护可参照石材路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行道铺设应以侧石顶面为基准,按照设计横坡和宽度铺设。

(2)人行道施工应与斜坡、踏步、挡土墙等施工结合进行。

(3)曲线段道板砖铺砌,可采用直铺法和扇形铺砌法。通过调整道板砖缝隙宽度进行施工,但缝隙宽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弯道外侧的接缝宽度≤6mm。

②弯道内侧的接缝宽度≥2mm。

(4)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行进盲道与提示盲道不得混用。

②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

③路口处盲道应铺设成无障碍形式。

4.道路附属构筑物施工

1)路缘石施工

(1)路缘石材料要求

①路缘石宜采用石材或预制混凝土标准块,并统一由厂家定型加工。

②路口、隔离带端部等曲线段路缘石,宜按设计弧形加工预制。

③石质路缘石应采用质地坚硬的石料加工,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选用花岗石。

④路缘石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施工要点

①缘石基础宜与相应的基层同步施工。

②安装路缘石的控制桩,直线段桩距宜为10~15m;曲线段桩距宜为5~10m;路口处桩距官为1~5m。

③路缘石应采用预拌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路缘石砌筑应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路缘石灌缝应密实,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阻水。

④平石宜从雨水口两侧开始铺设,不得在雨水口位置进行收口;侧石与平石应错缝铺设,不得出现通缝现象。

⑤路缘石靠背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按照设计图纸高度和宽度立模浇筑。路缘石采用M10水泥砂浆灌缝。灌缝后,常温期养护不应少于3d。

⑥路口人行道位置应设置缘石坡道,且与周边道路齐平。

2)雨水支管与雨水口施工

①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上的雨水口应使用承载能力D级400kN及以上等级铸铁水箅盖,街巷雨水口可使用承载能力C级250kN及以上等级钢纤维混凝土水箅盖。

②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雨水口宜采用现浇混凝土雨水口、预制成品雨水口。其他部位可采用砖砌式雨水口。

(2)施工要点

①雨水支管应与雨水口配合施工

②雨水支管、雨水口基底应坚实,现浇混凝土基础应振捣密实,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③砌筑雨水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a.雨水管端面应露出井内壁,其露出长度不应大于2cm。

b.雨水口井壁,应表面平整,砌筑砂浆应饱满,勾缝应平顺。

c.雨水管穿井墙处,管顶应砌砖券。

d.井底应采用水泥砂浆抹出雨水口泛水坡。

④雨水支管敷设应直顺,不应错口、反坡、凹兜。检査井、雨水口内的外露管端面应完好,不应将断管端置人雨水口。

⑤雨水支管与雨水口四周回填应密实。处于道路基层内的雨水支管应做360°混凝土包封,且在包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前不得放行交通。

⑥雨水口不得设置在人行道慢坡、绿化带岛头、出人口等位置。

3)检查井处理施工

(1)车行道上的检查井井盖宜采用承载能力D级400kN及以上等级的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井盖可插入井座深度宜为150mm。

(2)检查井井室周边应做好防沉降处理,可在道路结构层以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承载板。

(3)井盖座的底标高应根据路面厚度、井盖可调高度确定,对于沥青混合料下、中面层需临时开放交通的,应综合考虑临时开放交通、完工状况的井盖可调范围。

(4)井盖座应采用高强度灌浆料灌注固定,井盖闭合方向与车行方向一致。

THE END
0.边坡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施工方案1开挖前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区域的供水、供电、排水系统、施工道路、挖土临时坡道、施工设施、材料堆场及生活设施等的布置安排。 2开挖前应复核测量基准线、水准点,基准线、水准点应设在不受高边坡开挖影响区域内,并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工作。 jvzquC41ycv/dsieh{4dqv4skvg0dyri|jmg1;543/703<<246
1.2022年一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一级建造师(1)滑模式摊铺施工机械设备:搅拌楼、运输车、轮式挖掘机、滑模摊铺机、整平梁、切缝机、拉毛养护机、洒水车等。 (2)采用滑模摊铺机时,基层侧边缘到滑模摊铺面层边缘的宽度不宜小于650mm。 (3)传力杆和拉杆钢筋宜采用前置支架法施工,也可采用滑模摊铺机配备的自动插入装置(DBI)施工。 jvzquC41o08457hqo1p{u:4inii049742:526:<336:33?6790nuou
2.DB15T121420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pdf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13693 道路硅酸盐水泥 GB 18046 粒化高炉矿渣粉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E3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60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T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 F80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5134911@6663:13>;2256477xjvo
3.现浇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适用于高速公路收费广场现场浇筑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他公路、城市道路等可参照执行。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已对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混凝土路面原材料已进行试验,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jvzquC41o0}bpp65364dqv4fqe5xgkfrr1zprrh143>1:@>40jznn
4.07护坡CAD图集2025年07护坡CAD图集资料下载关键词:围堰施工方案出水口施工方案钢板桩的拔除钢拉杆施工方法钢板桩施打设计 出水口、围堰施工方案水口和围堰施工方案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区域基本水文地质条件 三、施工部署 四、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 五、钢板桩施打设计思路及要点 六、钢拉杆等施工方法 七、钢板桩的拔除 八、挖土专项施工方案 九、出水口jvzquC41ddy/|qznqpm/exr1328159ditq{qa<5244<91mjvckr52B6:;9=@nxz|jwC2
5.10米跨5吨行车钢结构厂房施工图10米跨5吨行车钢结构厂房施工图专题为您提供10米跨5吨行车钢结构厂房施工图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10米跨5吨行车钢结构厂房施工图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结构设计热点推荐。 建筑钢结构设计立即试听 学员数 1061好评率 100.00% jvzquC41yy}/|qznqpm/exr1|vekih82248848igvcom6;:845671
6.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CN105804117A 发明公布 2016-07-27 山区公路隧道盖挖法土拱胎模板拉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陈海圣;冉平;朱千明;谢瑜军;朱一湘;陈兴艾;单建波;杨磊;王建成;郑国增;罗锋;周望蜀;段群苗;周一勤 CN204356658U 实用新型 2015-05-27 桥面泄水管衬套模具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郭志奇;晏江;徐雷雨jvzquC41yy}/3:9890ipo8skpihp1lt136642?3jvo
7.施工进场道路施工方案8篇(全文)施工进场道路施工方案(精选8篇) 施工进场道路施工方案 第1篇 杨家山进出场道路修建方案 杨家山进出场道路一侧为既有京广线路护坡,一侧为杨家山禽畜市场,总长度约为450米,宽度最窄处为3.6米,地面坑洼不平,最大坡度为7.7%。为保证盾构运输,在现有路面基础上浇筑25cm厚C30混凝土路面,宽度不够处予以加宽,保证路面宽度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gmhq7;kz0jvsm
8.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施工的拉杆是采用螺纹还是光滑?横缝施工的传力4条回答:【推荐答案】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施工的拉杆是采用光滑钢筋,横缝施工的传力杆用螺纹钢筋(1)横向施工缝传力杆。横向施工缝传力杆应用光圆赶紧,且一半涂沥青,允许滑动。在实际应用中,施工单位为图方便,经常使用螺纹钢,且不涂沥青。施工缝两边混凝土浇筑时间不jvzquC41ycv/|xq0eqs/ew4cum5ya?>654?:0qyon
9.2024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大纲4.接岸结构和岸坡施工 (三)板桩码头施工技术 1.板桩的制作、运输 2.板桩墙和地连墙的施工 3.胸墙、帽梁和导梁施工 4.锚碇结构与拉杆施工 (四)斜坡堤施工技术 1.底部垫层与地基处理 2.堤身抛填 3.护面块体的预制和安装 4.上部结构施工 (五)码头后方回填及港口道路与堆场施工技术 jvzquC41yy}/4<80eqs0lƒx31fghcwl142843;4333667998228727mvon
10.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夹心泡沫围挡,施工围挡彩钢围挡道路施工围挡泡沫夹心板围挡核心受力关键点由立柱、斜拉杆和横称加强筋共同构成,三重受力防护充分提高了围挡的抗倾覆稳定性,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通过受力模型计算,抗风等级≤10级。 2)快速安装,标准化拼装立柱、横梁、挡板、斜拉杆、横撑加强筋等部件按照设计与生产标准,尺寸与工艺实现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拼接安装,从而达到高效率jvzq<84du26127hp0enjpj3ep1yvryq{16=54>:52;6/j}rn
11.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一)、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A、试铺试验路段.下承层的检查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铺筑前,应对土路基(或片石垫层)的表面进行检查。 对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1.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内容,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 2)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例:碾压机械组合:顺序jvzquC41yy}/5?5fqey/pny1fqi0;=699:629B3jvor
12.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 施工技术 管理 完善措施 发展前景 道路桥梁在国家现代化、城市化发展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路桥施工的技术也越来赋有科技含量与现代标志。本文我将依托现有的道路桥梁工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7>/j}rn
13.探访海口马路下面的"世界"之三:地下管廊怎么建新闻频道海口管廊还采用了内模台车技术。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海口地下管廊项目经理部工程部何志祥介绍,该技术直接省去了传统支架和内模的拆搭作业,同时将外模塑料模板与特制背带组合成整体,形成大块整体吊装、安装,实现了无拉杆施工作业,避免了后期墙体渗水的隐患。 jvzq<84pgyy/{xzvj0io1sxzy1813@5:1v813@5:33e22=>489>/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