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健飞:谭靖夷院士——水电建设传奇人物的一生与乌江渡水电站的故事

秦健飞:谭靖夷院士——水电建设传奇人物的一生与乌江渡水电站的故事

原创

秦健飞

水利天下

福建

【编者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本公众号创办的座右铭,也是奋斗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推文质量、品质放在第一位,精挑细选。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宗旨,为更好地丰富平台内容与专业水平,力求打造水利行业精品公众号平台之精神,【水利天下】开办【百家论水】专栏,专栏集各位专家智慧,进行热点解读、独到见解、沙龙研讨、案例或经验总结、分析等原创分享。本期为第448期,分享人是张珉老师,本文经分享人(作者)授权同意本平台发布,文章纯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栏目平台观点,文责自负。让我们一起致敬分享者并与诸位分享、交流,欢迎各位文末留言。

主编薛国强写在前头的话:在贵州乌江峡谷的群山之间,一座水电站如巨龙般横卧江面,它不仅是三线建设的璀璨明珠,更是中国水利水电事业攻坚克难的精神丰碑 —— 这就是乌江渡水电站。它是乌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我国在岩溶典型发育区修建的一座大型水电站。 当我们翻开张珉老师集蒋兴黔、张珉、盘登宽、李传华、秦健飞、吴放平、郑锦祺、方忠言、李国球、唐荣书、张晏斌共十一位前辈老专家文稿选编汇集成稿的《乌江渡的故事》,字里行间涌动的是一代建设者用青春热血浇筑的奋斗史诗,是岩溶地区筑坝技术突破 “禁区” 的科技传奇,更是水电八局从拓荒到辉煌的成长印记。

这里有1968年818位大中专毕业生 “天降神兵” 般奔赴荒野的热血,有导流洞过水事故中匠人挺身而出的担当,有倒T型梁预制工艺里巧夺天工的智慧,更有谭靖夷院士等技术先驱在高压灌浆帷幕前打破国际定论的魄力。从 “401 信箱” 的保密代号到如今 “黔中明珠” 的璀璨光芒,乌江渡的每一寸混凝土都凝结着时代的烙印:工棚里与鼠蛇为伴的艰苦岁月、手工计算尺绘制的设计蓝图、万人会战中 “三天三夜抢筑混凝土” 的攻坚场景……

接上文:

【张珉老师语】乌江渡水电站位于贵州省中部,在贵阳与遵义之间,是乌江干流首个建设的国家重点、大型水利枢纽,也是当年三线建设贵州的骨干电源,堪称黔中明珠。原设计装机容量为3×21万千瓦,建成发电后,挖掘潜力,扩容至125万千瓦,为贵州水电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现特邀请十一位老干部,谈建设乌江渡水电站的故事,听他们的精彩回忆吧!

谭靖夷院士——水电建设传奇人物的一生与乌江渡水电站的故事

——难忘的回忆

秦健飞

一、我心目中的谭靖夷院士

连日采访让我们的院士既兴奋又疲惫,终于在采访结束后的8月8日早锻炼时摔倒,导致脑部受伤住院做开颅手术造成失忆。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让我感到震惊和心酸,也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

2013年12月我从美国探亲回来,就奉命急忙赶往广西兴安斧子口工地。在解决了广西桂林斧子口水电站工地边坡滑坡问题返回长沙后去探望谭院士时,坐在轮椅上面的院士已经不能说话,我赶紧上前和他握手表示慰问,他一把抱住我,不断地抚摸着我的头,这时我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这种场景让我暗自涕泣,我只能强压着泪水不要流出来以免老人伤心影响他的身体康复,同去的陈恕祥、黄巍副总为之动容。

我们经常谈论我们心目中的谭靖夷院士,以此激励自己向他学习、向他那样为祖国孜孜不倦地工作。

健康的身体忘我地工作是他工作生活的本钱。在水电八局由于谭院士的辉煌工作成就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但不一定都认识他。我在工作上接触谭院士是在乌江渡水电站。那时我们刚参加工作,是一位年轻技术干部、一个毛头小伙。乌江渡水电站建设后期的1984年,他率领我们去岩滩水电站作前期考察时有一件事让我终生难忘。那就是他那旺盛、充沛的精力让所有年轻人都自叹不如!记得他和我们一起坐一辆大交通车从南宁前往岩滩水电站。80年代初的公路大多数是泥结石路面,长途客车的一路颠簸可想而知,而谭院士却在客车的行进途中不停地翻阅技术文件。我们到达大化水电站吃午饭后,带队的刘松深局长考虑到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就对谭院士说:“我们是否在大化休息一会再继续赶路?”。谭院士却说:“我都没有感到怎么累,你们还受不了啊?继续走吧,你们年轻人需要加强身体锻炼哦!”。他的一席话让我们既惭愧又对他健康的体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二、悉心指导技术干部

当时我在八局二处担任主任工程师,带领一批刚迈出校门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负责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浇筑水下混凝土堵漏施工。我虽然做过不少混凝土的施工组织设计但是却从未接触过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不知道从何着手工作时谭院士把我叫去了,他给我详细讲解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要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临走还赠送《水下混凝土施工》一书供我学习。

在谭院士悉心指导下,我们按时完成《东江水电站下闸蓄水导流洞底坎水下混凝土封堵施工组织设计》并顺利通过工程局技术处审查。

我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自始至终一直在感受到谭院士对该项研发课题的关注与指导。他为课题的每一项进展而高兴并且经常向我询问每一进展细节,为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果不断鼓励和祝贺。同时又经常并告诫我,做研发课题来不得半点虚假,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试验、记录好每一项试验过程和成果,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不断改进。

通过两年多的艰辛试验研究,终于获得了成功!2006年4月在小湾水电站水垫塘保护层开挖中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效果十分喜人!我们研制的双聚能槽管及其配套对中装置以及施工工艺都以其简单、便捷、实用、经济、高效等特点为推广应用该项先进技术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板。

谭院士作为专家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参加了一期研发成果鉴定会,对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中肯意见并且鼓励我们,继续努力,继续进行二期研发。争取把该项技术研发成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技术。

鉴定会上谭院士与汪旭光院士、冯叔瑜院士在一起,并查看“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专用装置

谭院士为“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发明专利和中国专利优秀奖奖牌而高兴并勉励我们继续努力

专家鉴定会议之后,按照鉴定专家组的意见我们又联合中南大学、国防科大、长江科学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研究,即“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的二期研发。

其中“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施工工法及其专用装置”发明专利(ZL200710034494.5)由国资委推荐还被国家专利局评为2010年中国专利优秀奖。由于“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的技术经济指标均为国际领先水平。因此“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010年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在全国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些技术经济指标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同类技术无法比拟的。

谭院士得知“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科研项目再一次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丰硕成果时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2011年春节团拜会上,正当我准备给谭院士敬酒祝福他健康长寿!对他对于我们研发项目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时,他却离席向我走过来举杯祝贺我取得成功,让我惭愧得无地自容!谭院士不仅仅是对我的祝贺也是对“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研发项目的肯定和褒奖!

按计划公司2014年出版了谭院士为技术顾问、我为主编的约22万字的专著:《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专著全面介绍“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的研发和主要科技成果以及具体施工工艺,以便在全国推广应用该项先进技术。遗憾的是谭院士还未能为《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专著写序就住院了。

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谭院士这位“从江河里走来的院士”, 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福建的古田、广东的流溪河、湖南的柘溪、贵州的乌江渡、湖南的大、小东江、五强溪等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以及湖南韶山灌区、欧阳海灌区、桃江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都留下了他的伟名。一生中,他亲自参与建设和参与技术咨询的水电站大坝有80余座。

在我和他一起参与的技术咨询活动中深深地感受到他那种对技术工作“认真、严谨”的作风和“严肃、负责”的态度。对于谭院士的高风亮节甚至或多或少让我怀有一种莫明的敬畏,深怕自己对于所咨询的技术问题考虑欠严密、分析欠严谨、下的结论欠恰当而遭到谭院士的批评,同时又喜欢更多的听到谭院士对于所咨询的技术难题所作出的中肯分析意见以及所下的结论与提出的建议。这样可以更好地向他学习,增强自己处理技术难题的能力。

他的《入党书怀》:“平生志在治山川,闽粤湘黔不计年。何惜青春成白发,喜看水电展新篇。惊涛恶浪犹萦梦,高峡平湖别有天。四化征途堪再战,丹心捧向红旗前。”;和他在接受了众多媒体记者的现场采访和中央电视台的独家采访时所作的《耄年吟》:“得展平生志,工成利在民。百年争旦夕,万木喜逢春。” 表达了他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然希望继续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奋斗终身的美好愿望。

在谭院士九十寿宴上我们列队为尊敬的谭院士敬酒祝福他健康长寿

谭院士在九十寿宴上致答谢词并接受记者采访时展示即兴所作《耄年吟》

谭院士的赤诚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公司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他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是我最崇敬的院士。他是我们公司乃至全省、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五、1968届部分晚辈悼念谭靖夷院士摘录

1、2016—11—13涂启能,厚德载物。谭靖夷院士可说是水利水电工程业界的学术泰斗,是我崇拜的长者和老师,我曾在他手下工作,他的人品和学识永存我心,愿他一路走好!11—14这次(指对谭院士去世)武水,有点莫名其妙啊,学校还有个施工专业,对这位水电施工业界的泰斗级人物去世,无动于衷?谭院士把一生献给水电工地这个事迹,不正好是可以给施工专业学生,作为学习的楷模吗?

2、2016—11—13秦健飞:沉痛悼念谭院士。谭院士一路走好![流泪][流泪]

3、2016—11—13秦俊蓉:水利水电工程业界泰斗,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无私奉献一生的谭靖夷院士驾鹤西去,愿他一路走好!谭总是我这一生中最崇敬的师长。他是水电八局的骄傲,是水利水电工作者的楷模。愿他的在天之灵永远护佑水电八局长盛不衰。我们有幸能在刚踏出校门,投入社会之初,就遇上这么一位优秀的师长,有这么一位高山仰止、足以影响一生的好楷模,好榜样。我很赞成不久前圈内的一位网友同仁说过的一句话:乌江渡是八局的延安。是的,乌江渡精神就是八局的延安精神。以谭总为代表的老一辈水电工作者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虽然后来离开了水电八局,但我们始终在关注着八局,关注着曾经给予我们无私教诲和关怀的师长。乌江渡精神潜移默化在我们一生的工作中。如今,良师虽逝,风范永存。愿谭总的英灵永远护佑着水电八局常盛不衰。谭总,安息吧![流泪][流泪][流泪] @野鹤拜托老同学明天在告别谭总遗容时代我表达作为一个老八局人对他老人家深深的敬意和深切的哀悼。

4、2016—11—13张珉:沉痛悼念,永远楷模,心中丰碑,音容长存。沉痛悼念我们的老领导、总工程师谭靖夷院士!在与谭靖夷院士接触中有几个难忘的小故事:

(1)记得1972年我刚调到八局设计院,当时设计乌江左岸的抽水泵站,是斜坡台车,不知道锚桩的安全系数取多大比较好,我参考海岸锚桩的系数取了6.0。心想有点大,但又不放心,到局里向谭总汇报,他态度很好,亲切的对我说,海岸锚桩因为荷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取得较大,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确定荷载完全不必取那么大,经他点拨我一下子找到了取值不合理的原因。

(2)还有一次是选择焊接钢筋,我心中没有底,认为钢筋越粗越保险,谭总又说,焊接钢筋不在乎粗细,不要认为粗就是好,主要取决于焊接是否充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4)谭总下放到大坝支队木工厂,与陈士其俩人抬木头,他总是抢大头扛;陈是个大烟民,他又不抽烟,经常要等陈躲到角落抽完才能动,但谭总十分体量他人。

(5)谭总有一段住厂房支队油毛毡房,有次大风把屋顶吹塌了,谭总急忙拿出计算尺,计算风力的大小,材料的强度,承受风荷载的面积等资料,为抗风设计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6)1994年8月在我亲爱的岳父去世悼念会后,敬爱的谭靖夷院士握着我的手说到惠州后还好吗?当时我热泪盈眶,他老人家居然还记得晚辈,还那么亲切的问候。种种事蹟表明,他是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一个亲切的人,又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他技术水平一流,品味品格也是一流。我为他的辞世非常难过,为他人品的高贵而敬仰,为他所作的贡献而称赞,为他的做人做事而赞美,还有许多回忆因篇幅所限浅谈辄止。他永远活在我心中。永远活在每个水电工作者心中。他的逝世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重大损失,是南方水电界的巨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导师,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领导。愿长辈谭靖夷院士九泉之下安息!保佑他崇高的灵魂升入天堂!学生、晚辈张珉敬挽。

5、2016—11—13肖崇乾: 痛哉!我一看这个信息,内心深处突感沉疼,我血压高,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谭院士是我崇敬的老领导,他一直非常关心我成长,我铭记在心。前几年听说他摔伤住院,我一直想抽时间去长沙看望他,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遗憾!这次追悼会我也赶不上,恳请秦健飞同学代我表示敬意。

我看过健飞同学关于谭总的文章,就想也写受谭总教导的故事,当时我参与三峡史料编写工作,任务还比较重,无假顾及。以后我病重,更把此事搁下了。从今天起,我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把我对这位老专家的感激之情写出来。谭院士永垂不朽!

6、2016—11—13何兆麟:悲痛悼念谭靖夷院士,自1970年起,我和谭院士在水电八局技术处一起工作,在八局的二十年,谭院士一直是我的导师,是我最崇拜和尊敬的长辈。一颗水电界巨星的殒落,是国家、社会、水电事业和水电八局的巨大损失。江河之子—谭靖夷院士,功名永垂不朽!再次沉痛悼念我最崇拜的导师—谭靖夷院士。

7、2016—11—13陈神保:我在八局设计院工作期间曾多次接受谭总的指导,华主席说他工作能力很强,确实值得尊敬,谭院士永垂不朽!

8、2016—11—13刘世英:谭靖夷院士是我国水电战线的一座丰碑,是我最崇敬的水电科学工程巨人,也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永遠活在水电八局和中南院员工的心中,谭院士驾鹤升天,一路祥雲陪伴!

9、2016—11—14周明灿 : 看了群里校友曾与谭总长期共事受教益的故事很受感动。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谭总是中南院设计的海南大广坝工程中外专家咨询组组长,我曾参加过現场和咨询报告翻译,与谭总在工地有几天接触,印象深刻;谭总不仅是专业上的权威,英语口语和笔头都很有水平,外国专家对他也很尊重,老一辈的敬业和人品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10、2016—11—14李尔雄:武水这次对谭院士去世的表现太不地道了!想当年180多武水学子奔赴乌江渡,虽然很多人未与谭总打过交道(如本人),但对他的赞誉之声,确听过不少。怀念谭院士。

六、建设功臣谭靖夷(综合)

谭靖夷成长在中国最动荡的年代,一生充满着曲折与坎坷。但是他一路走来,从未向现实低头,也从未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在共和国建立之初,新中国水电建筑施工才刚刚起步,技术落后,物资匮乏,设备简陋,作为中国最早的水电建设工程技术人员,谭靖夷发挥聪明才智,运用最简单的施工方法,从最简单的工程干起,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施工技术经验,不断推行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奠定了中国水电建筑施工技术的基础。

乌江渡水电站,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喀斯特地貌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为混凝土拱形重力坝,最大坝高165米,总装机容量63万千瓦。打破了外国专家定论——岩溶地区不能建设大型水电站的神话,时任总工程师的谭靖夷率领工程技术人员摸索与试验,首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工艺,大型人工砂石料生产工艺,并创造了6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重大成果20多项,在筛子般的地貌上建起了乌江渡水电站。1984年乌江渡工程获得了国家银质奖。1985年,谭靖夷作为《在岩溶峡谷地区建设乌江渡水电站》的项目负责人,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2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使贵州省发电能力增加40%,施工过程精打细算地节约资金8000多万元、木材1万多立方米、水泥11万多吨,成为当时国家经济效益最好的大型水电站。1985年,谭靖夷作为“在岩溶峡谷地区建设乌江渡水电站”项目荣获国家银质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

以谭靖夷院士为首的科研技术团队,首创“孔口封闭、循环式高压灌浆”技术,完美地攻克了乌江渡水电站坝址区复杂的地质难题,而且这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工艺,还被写入灌浆规范。在往后岩溶地区的高坝水库及东风、五强溪、长江三峡等一批大型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

水电八局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谭靖夷

编后语:“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是莎士比亚说的,每一个人看《哈姆雷特》这本书,都有不同的感觉,也就是每一个人读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理解。阅读《乌江渡的故事》后,您有什么样的感觉和理解?请您慢慢消化。谢谢!

(系列篇未完待续)

附:作者、选编者简介

作者秦健飞老师

【作者简介】秦健飞:男,1945年出生,籍贯广西桂林。1968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工建筑专业。曾就职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担任高级技术专家、教授级高工。秦健飞同志在行业内专业成就卓越,身兼数职: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工程建设稽察专家、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优质工程现场复查专家 ;也是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水电技术专家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特邀常务理事 ,以及湖南省爆破学会副理事长。

选编者张珉老师

【选编者简介】张珉 :男,出生于1945年11月,籍贯湖南长沙。 1968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工建筑专业。退休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曾工作在水电八局、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等,现住广州。

本期【百家论水】专栏系列就到这里了,大家有需要交流探讨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转发、分享,期待各位下期再见。

THE END
0.家园共育—家长走进课堂讲故事(大一班)韩子豪和妈妈表演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 刘俊辉妈妈也是第三次讲故事了,疫情期间给孩子们讲的是《三只公牛》的故事。今天给孩子们带来了男孩子喜欢的《水泥搅拌车》的故事,从故事里, 孩子们知道了水泥搅拌车的功能特点,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 刘俊辉妈妈讲故事《水泥搅拌车》 jvzquC41yy}/onnrkct/ew45ddg1v€o
1.只选徐工漢風漢風XG1H(原漢風G7)混凝土搅拌车卡友故事:可靠致富路 只选徐工漢風 与徐工漢風G5的结缘要从叶先生小时说起,由于很多亲戚都是卡车司机,去串门的小叶总感觉这个大家伙威风凛凛,开起来非常帅气。转眼间长大成年,就业时他义无反顾的选择成为一名卡车司机。 跑货运的司机对车的性能要求特别高,叶先生亦是如此,前前后后换过几辆车都没有让他非常满意jvzq<84yyy4489hjg0ipo8sgyu5349647177;;970jznn
2.睡前故事Vol.858混凝土搅拌车小鹿姐姐高音质在线试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故事叫做 混凝土搅拌车 咕噜咕噜 混凝土搅拌车非常的忙碌 他的搅拌桶从早转到晚 他要不停的搅拌混凝土再把它们运到各种地方去 咕噜咕噜 混凝土搅拌车把混凝土运到建筑工地 混凝土搅拌车通过混凝土泵车把混凝土灌到地基模子里稳固地基 咕噜咕噜混凝土搅拌车把混凝土送到正在建设的海滨广场jvzquC41yy}/m~lqw0ipo8xqpi524;lshh
3.故事混凝土搅拌车咕噜咕噜小鹿姐姐高音质在线试听下载这首歌曲外部播放此歌曲> 睡前故事 混凝土搅拌车咕噜咕噜 专辑:晚安故事盒子 歌手:小鹿姐姐 酷狗音乐 就是歌多 × 提示 该音频不支持网页播放请下载客户端播放jvzquC41yy}/m~lqw0ipo8xqpi34886kj9k{eA3jvor
4.挖掘机奇奇上学记5(混凝土泵车帕姆普在工地)包比妈妈讲故事 用爱写故事的包比妈妈~关注 14 挖掘机奇奇上学记配套英文学习专辑 小朋友们!快来和挖掘机奇奇一起学英文吧! 728 本专辑是一部为喜欢工程车的孩子们定制的原创儿童故事,主要内容是以挖掘机奇奇为主角的系列故事,目前在更新挖掘机奇奇上学记和挖掘机奇奇学英语。小朋友们还可以点播自己想听的故事,jvzquC41o/vsg7vkpizjpp3ho1|djjspgny06=96365qtxltcoy04;8;55?51
5.睡前故事在线听mp3全集欢迎收听蜻蜓FM儿童故事频道的睡前故事,主播:石榴阿姨。睡前故事包含混凝土搅拌车咕噜咕噜,龟兔赛跑,小马过河等全集有声儿童故事。您可以下载蜻蜓FM,睡前故事mp3免费下载和收藏,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更多“睡前故事”类型的有声儿童故事,就听蜻蜓FM儿童故事频道。jvzq<84o0szgo7hp1xiicwsgnu54;<6:2
6.中联重科数字报刊平台在“我眼中的劳模”故事分享环节,陈铁坚常务副总经理分享了龙卫国爱岗敬业、坚持不懈,以热忱、执着做到平凡岗位非凡坚守的成长故事;混凝土机械公司搅拌车园区钳工夏赛认为他的师傅曾辉是追求极致的“细节控”、倾囊相授的好老师、永不止步的学习者和改善专家;代亚涛的爱人丁冬娇来到现场,深情分享了她写给中联的一封信,信jvzq<84oci€jpn3|qqsmkxs0eqs0j}rn1463765714<0exsvgpz`5;65a3>67<7:20nuo
7.自我小成就的经典故事推荐能浇筑这样大体积的混凝土,还要保证它不开裂、强度均匀,这是当今世界上出了名的工程难题。为了控制这一问题,工程师们设计了复杂的浇筑步骤。技术的核心在于,要在60个小时内将整个底板浇筑完成。为了快速完成浇筑,上海市调动了全城80%的搅拌车,将混凝土从全城各处的搅拌站运往工地。在持续工作了60个小时后,史无前例jvzquC41yy}/dsieh{4dqv4skvg039l|yzikfpx14281/>4354:::>3jvor
8.三代执法人的故事丨那些年,那些案新浪财经在同事眼中,姚凯是专啃“硬骨头”的执法人,尤其热衷于钻研那些手法隐蔽的新型案件。而最让他有成就感的,莫过于成功查处了那起混凝土搅拌车利用螺母垫高温度传感器案。 那天,一条“某混凝土企业车辆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垫高”的线索摆在他面前,这是单位从未涉及过的案件类。“面对这一全新的案件领域,如何形成逻辑严谨的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5/255eql2kphyrj~z76;>19=3ujvsm
9.36校车 环卫车 公共汽车 小货车 大吊车 消防车 警车 救护车 出租车 洒水车 混凝土搅拌车 挖掘机 拖拉机 翻斗车 铲车 轿车 车车家族绘本全8册 车车家族绘本全8册 地下工匠 蚂蚁 变身大师 菜粉蝶 好斗乐师 蟋蟀 高冷剪刀手 螳螂 铁甲清道夫 蜣螂 铁嘴锯工 天牛 专业麻醉师 砂泥蜂 夏季歌者 蝉 昆虫记美绘本系列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9:62<72:=0jvsm
10.三一创富故事林安:我骄傲,我是一名老兵终于,林安和他的公司挺了过来,公司发展步入正轨,业务越接越多,规模也不断壮大。目前,黔南州都桥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拥有三一搅拌站2套,46米泵车一台,三一搅拌车16台、三一拖泵6台,并计划明年再添购一批三一设备。 都桥公司旗下的三一产品 在林安眼中,三一重工就像他的一位好战友,不仅跟他一起打拼、创造财富,还jvzquC41o0rnl3pgv5og€x1f1813<442392487235732>5;2;;:99
11.以“中国建造”唱响“一带一路”青春之歌新闻频道魏建勋还记得浇筑当天,12条混凝土生产线开足马力,128辆搅拌车不间断运输,所有专业工程师驻点督查生产线运作,仅用38小时便完成了任务,创造了高峰期单小时浇筑量785立方米的惊人速度。 要如期履约在沙漠中建起“非洲第一高楼”,就要解决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建设速度这一问题。项目青年工程师团队敢想敢干,决jvzq<84pgyy/{xzvj0io1ps142842>4v42842>5:a3:62;;83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