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吉**(实名认证)
IP属地:浙江
下载本文档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车库顶板车行道、堆场加固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二零二零年 11 月 8 日目 录 TOC o 1-4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382 附件:材料堆场及顶板车行道加固范围平面示意图 PAGEREF _Toc11382 1 HYPERLINK l _Toc18209 第一章 工程概况 PAGEREF
2、 _Toc18209 1 HYPERLINK l _Toc12864 1、工程名称 PAGEREF _Toc12864 1 HYPERLINK l _Toc28976 2、参建单位 PAGEREF _Toc28976 1 HYPERLINK l _Toc24167 3、工程地理条件 PAGEREF _Toc24167 1 HYPERLINK l _Toc22497 第二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PAGEREF _Toc22497 2 HYPERLINK l _Toc10889 一、编制说明 PAGEREF _Toc10889 2 HYPERLINK l _Toc11773 二、编制依据 PAGERE
3、F _Toc11773 2 HYPERLINK l _Toc18250 三、设计数据 PAGEREF _Toc18250 2 HYPERLINK l _Toc3735 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 PAGEREF _Toc3735 2 HYPERLINK l _Toc17544 第四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PAGEREF _Toc17544 3 HYPERLINK l _Toc28379 一、 材料准备 PAGEREF _Toc28379 3 HYPERLINK l _Toc31836 二、人员准备 PAGEREF _Toc31836 3 HYPERLINK l _Toc7068 第五章 支撑架设
4、计计算 PAGEREF _Toc7068 3 HYPERLINK l _Toc24321 一、板下支撑体系设计 PAGEREF _Toc24321 3 HYPERLINK l _Toc2065 二、 梁下支撑体系设计 PAGEREF _Toc2065 4 HYPERLINK l _Toc28439 三、 荷载参数 PAGEREF _Toc28439 4 HYPERLINK l _Toc8084 第六章 支撑架搭设及拆除 PAGEREF _Toc8084 13 HYPERLINK l _Toc30942 一、搭设范围 PAGEREF _Toc30942 13 HYPERLINK l _Toc67
5、68 二、工艺流程 PAGEREF _Toc6768 13 HYPERLINK l _Toc9303 三、构造要求 PAGEREF _Toc9303 13 HYPERLINK l _Toc5627 (1)脚手架构架 PAGEREF _Toc5627 13 HYPERLINK l _Toc16756 (2)纵横向水平杆 PAGEREF _Toc16756 13 HYPERLINK l _Toc29321 (3)立杆 PAGEREF _Toc29321 13 HYPERLINK l _Toc26300 (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PAGEREF _Toc26300 14 HYPERLINK l _To
6、c19969 第七章 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 PAGEREF _Toc19969 14 HYPERLINK l _Toc32264 一、支撑架的使用 PAGEREF _Toc32264 14 HYPERLINK l _Toc26653 二、支撑架的保养 PAGEREF _Toc26653 14 HYPERLINK l _Toc30799 三、支撑架的拆除 PAGEREF _Toc30799 14 HYPERLINK l _Toc26008 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26008 15 附件:材料堆场及顶板车行道加固范围平面示意图第一章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参建单位建设单
7、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3、工程地理条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工期安排,现场道路需重新规划 ,经现场全面勘察后,为满足在建工程的施工条件:新开道路对应的车库顶板厚为350mm。顶标高为-1.800m。此部位穿过的施工后浇带用高一级别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如未进行混凝土浇筑应上覆15mm厚钢板。第二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 为了保证工程总进度的要求,本工程在主体施工阶段需及时插入二次结构施工,根据现场各楼栋施工电梯布置情况和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施工的需要,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设置一条施工道路。施工期间的荷载大于顶板设计活荷载,需对布置材料堆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
8、顶板及负一层现浇板进行顶撑加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二、编制依据1、项目设计图纸2、项目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4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年版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9、项目项目现场实际情况10、根据现场构件载重货车75吨、材料堆放最大荷载 20.0kN/m2进行编制。三、设计数据地下室顶板板厚:350mm主梁最大间距为7.80
9、m;主梁断面400mmx800mm次梁间距为4.70m5.60m;次梁断面400mmx800mm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5m活动荷载:5 KN/m2地库顶板消防车道设计活荷载:20KN/m2,其余顶板设计荷载:5KN/m2地库顶板设计参考依据为顶板上覆土厚度1500mm取27.8KN/m计算,不考虑覆土车库顶板恒载允许承载力最大为【N】=1.227.8=33.36 KN/。 材料堆场设计堆放重量150T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加固脚手架根据结构层施工进度搭设,搭设进度计划见下表:搭设部位搭设高度搭设时间完成时间车道、钢筋原材堆场3.35米方案审批完成后3天内开始开始后7天内完成本工程加固脚手架预
10、计使用时间为加固搭设完成后10个月。第四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一、 材料准备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0mm的Q235钢材质的焊接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Q235A级钢的规定,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纹和损伤者禁用。立杆、纵向水平杆的钢管长度为3.26m或每根最大重最不超过25kg为宜,钢管应全涂防锈漆。扣件: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要接触良好。扣件应做防锈处理,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钢管
11、(mm):483.0,支撑架体上端钢管接触加顶托。加强对使用材料的检查,检查钢管是否合格,是否变形,检查扣件是否松动,螺栓螺纹是否有损,检查钢管型号、质量等,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在本工程中使用,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扣件、钢管。二、人员准备架体搭设操作必须由架工搭设,架工必须持证上岗。搭设前必须由技术、安全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交底必须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同时进行,并且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第五章 支撑架设计计算一、板下支撑体系设计按现场施工的需要,加固区域为材料堆场及地库顶板运输通道,详见材料堆场及地库顶板运输道路底部加固范围示意图立杆横向间距
12、或排距 (m):0.90; 立杆纵距(m):0.90;立杆步距(m):1.2;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35; 采用的钢管(mm):483.0 ; 离地200mm设置扫地杆;立杆上部采用可调顶托,顶托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在支撑体系四周搭设连续剪刀撑、内部纵横向每隔6米搭设剪刀撑。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钢管基脚12#槽钢底座加铺50厚木脚手板,支撑顶部沿道路长度方向采用8040双木方主楞;梁下支撑体系设计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 (m):0.50; 立杆纵距(m):0.50;立杆步距(m):1.2;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2; 采用的钢管(mm):48
13、3.0 ; 离地200mm设置扫地杆;立杆上部采用可调顶托,顶托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在支撑体系四周搭设连续剪刀撑、内部纵横向每隔6米搭设剪刀撑。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钢管基脚12#槽钢底座加铺50厚木脚手板,梁底沿梁宽方向采用483.0 钢管主楞;荷载参数1、通行混凝土罐车区域:地下车库柱距510081002、结构设计概况: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层高3.69米,板厚为350,框架梁截面400800,结构柱截面500600,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C35P6。该区域混凝土楼板已浇筑60天,混凝土28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3、通行混凝土罐车区域运行要求:混凝土罐
14、车重按60T考虑;采用拖曳式混凝土输送泵作业,混凝土罐车沿回顶加固区域倒车进入,卸货后正向行驶离开。区域内无调头和大角度转向,行驶速度控制在5KM/h以下,禁止急刹车和急加速起步。地库顶板上只允许一辆混凝土罐车进入。4、通行混凝土罐车区域楼板表面保护措施混凝土罐车行驶路线临时道路为250厚C30,宽6米。行车路线跨越后浇带处,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立杆间距400mm(垂直于后浇带方向)450mm(平行于后浇带方向),水平杆步距1.2m且和相邻支撑架拉结不少于3跨。立杆顶部可调托撑上放置8040木方,后浇带上面铺设1520mm厚过桥钢板。5、板底梁底支撑系统设计:板底支撑主楞采用8040双木方;支
15、撑架体系采用轮扣钢管支架,可调托撑承重,立杆间距900mm900mm,水平杆步距1.2m,立杆下采用钢制底座,加铺50厚木脚手板。轮扣架立杆应避开800高梁底区域,梁底采用扣件式钢管设立杆,扣件式水平杆两侧与相邻盘扣立杆拉结各不少于2跨支撑架与地下车库内结构柱应按JGJ130规范构造要求进行拉结。按JGJ130规范构造要求设置剪刀撑。6、轮扣架回顶加固计算:计算依据:GB50009-2012、GB51210-2016、JGJ130-2011、JGJ300-2013、TCCIAT_0003-2019。计算思路:由轮扣式支撑架通过地库梁板结构传力承载混凝土罐车的静荷载和动荷载,350厚地库楼板承载
16、结构自重,并且按设计承载的覆土厚度折减部分混凝土罐车荷载和和临时路面自重。6.1混凝土罐车荷载计算根据GB50009-2012第5.1.4规定, 楼面结构上的局部荷载可按本规范附录C 的规定,换算为等效均布活荷载。C.0.2 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混凝土罐车尺寸、轴距、轴荷载位置及行车位置见下图1:车辆尺寸轴距参考中联重科ZLJ5318GJBJH1E型8x4混凝土搅拌车,整备质量15.5T、总质量31T(注:GB/T26408-201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5.1.8表2规定四轴搅拌车最大总质量31T)图1: 混凝土罐车尺寸及行车位置(车辆位于6米宽临时道路中央)根据实际情况
17、,单机四轴搅拌车按总重600KN(60T)考虑并进行现场控制,参考GB1589-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第4.2.1条表2规定,单轴单轮胎轴荷载限值为7T,二轴组轴荷载限值为18T。图一所示车辆四轴荷载分别为7、7、18、18,总重50T。按该比例推算,总重60T车辆四轴荷载吨数分别为8.4、8.4、21.6、21.6。根据混凝土罐车行车路线位置,选取双后桥荷载作用于轴距为51008100的楼板上,双后桥2x21.6T荷载由4组后双轮分担,每组后双轮集中荷载简化为21.6T/2(21.6 x 9.8/2=105.84KN),每组后双轮接地面积0.6 x0.2米。作用
18、位置(车身位于6M宽临时道路中央)及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简图见图2。图2:后桥轮荷载作用位置及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简图根据GB50009-2012公式C.0.4-1,等效均布活荷载qe=8Mmax/bl2其中:Mmax为单向简支板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位置确定。后桥单轴Mmax的计算如下:根据图2,以及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145页续表2-3公式:Mmax=105.844.4(21.8+1.9)/8.1=316.2KNM,乘以1.1动力系数Mmax=316.21.1=347.8KNM。l为板跨,取8.1M。b为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按照GB50009-2012附录C.0.5规定计算如下:btx=
19、0.6M、bty=0.2M。 S(板上垫层厚度)取0.15,h板厚取0.35。bcx=0.6+20.15+0.35=1.25Mbcy=0.2+20.15+0.35=0.85Mbcxbcy、bcy0.6l、bcxl,b= bcy+0.7l=0.85+0.78.1=6.52M。考虑双轴荷载为相邻两个局部荷载,中心间距e取双后轴轴距1.35M,局部荷载有效分布宽度b折减为b/2+e/2=6.52/2+1.35/2=3.93M。后桥单轴等效分布荷载为qe=8Mmax/bl2=8347.8/3.938.12=10.79KN/M 2。 后桥双轴等效分布荷载为 10.792=21.58KN/M 26.2轮扣
20、支撑架立杆稳定计算(立杆间距双向900)1、荷载计算:恒荷载:主次楞自重0.2+0.15=0.35 KN/M 2。(TCCIAT_0003-2019表4.2.1) 轮扣支架自重:(0.90.91.2,高度3.6)0.11893.6=0.43 KN/M 2(TCCIAT_0003-2019表A-2)150厚混凝土路面:240.15=3.6 KN/M 2活荷载:混凝土罐车21.58KN/M 2。荷载组合(活荷载控制、不组合风荷载。TCCIAT_0003-2019公式5.3.3-1)N=1.2(0.35+0.43+3.6)+1.421.58=5.256+30.212=35.5 KN/M 2。根据原结
21、构设计,350厚地库顶板上方覆土为1.5M厚,折算设计可承受荷载1.518=27 KN/M 2,假设利用地库顶板设计承载能力1/2,即27/2=13.5 KN/M 2,则加固支撑架荷载为:35.5-13.5=22 KN/M 2 轮扣式加固支撑架按立杆间距双向0.9米,单根立杆荷载N=220.90.9=17.82KN。2、立杆验算水平杆钢管截面类型482.8水平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482.8单元桁架组合方式矩阵型组合竖向剪刀撑纵距跨数n1(跨)4竖向剪刀撑横距跨数n2(跨)4节点转动刚度(kNm/rad)15扫地杆高度h1(mm)355高度修正系数1立杆钢管截面类型(mm)483.0立杆钢管计算截
22、面类型(mm)483.0钢材等级Q235立杆截面面积A(mm2)424立杆截面回转半径i(mm)16立杆截面抵抗矩W(cm3)4.25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205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0.118立杆弹性模量E(N/mm2)206000立杆截面惯性矩I(cm4)10.19水平钢管截面惯性矩I1(cm4)10.19 1、长细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T/CCIAT0003-2019条文说明5.1.5条,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计算时构件的长度取节点间钢管的长度 l0=h=1200mm =l0/i=1200/16=75=150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按有剪刀
23、撑框架式支撑结构计算:扫地杆高度h1取355,悬臂长度h2取355(顶层步距确保h2小于355,赶不上600模数使用扣件钢管双向拉结) 立杆计算长度:l0=Hah=11.0142.1961200=2673mm 立杆计算长度系数,按规范附录G表G-2取值 K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的刚度比,K=EI/(hk)+ ly/(6h)=20600010.19104/(120015106)+900/(61200)=1.291 a扫地杆高度与悬臂长度修正系数,按规范附录G表G-3取值 扫地杆高度h1与步距h之比与悬臂长度h2与步距h之比的较大值,=max(h1/h,h2/h)= max(355/1200,35
24、5/1200)=0.296 x单元框架x向跨距与步距h之比,x= lx/h=900/1200=0.75 H高度修正系数 l02=h+2k0h2=355+20.7355=1089mm l0=max(l01,l02)=max(2673,1089)=2673mm =l0/i=2673/16=167.062,查表得,0.253 立杆轴力为17.82KNf N/(A)17820/(0.253424)=166.12N/mm2 f/R205/1.1(JGJ300、T/CCIAT0003规定的结构重要性系数,15 KN/M 2以上为安全等级I级,取1.1)=186N/mm2满足要求。7、轮扣架回顶加固计算:(
25、罐车荷载按后四组轮胎单独计算等效分布荷载)计算依据:GB50009-2012、GB51210-2016、JGJ130-2011、JGJ300-2013、TCCIAT_0003-2019。计算思路:由轮扣式支撑架通过地库梁板结构传力承载混凝土罐车的静荷载和动荷载,350厚地库楼板承载结构自重,并且按设计承载的覆土厚度折减部分混凝土罐车荷载和和临时路面自重。7.1混凝土罐车荷载计算根据GB50009-2012第5.1.4规定, 楼面结构上的局部荷载可按本规范附录C 的规定,换算为等效均布活荷载。C.0.2 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混凝土罐车尺寸、轴距、轴荷载位置及行车位置见下
26、图1:车辆尺寸轴距参考中联重科ZLJ5318GJBJH1E型8x4混凝土搅拌车,整备质量15.5T、总质量31T(注:GB/T26408-201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5.1.8表2规定四轴搅拌车最大总质量31T)图1: 混凝土罐车尺寸及行车位置(车辆位于6米宽临时道路中央)根据实际情况,单机四轴搅拌车按总重600KN(60T)考虑并进行现场控制,参考GB1589-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第4.2.1条表2规定,单轴单轮胎轴荷载限值为7T,二轴组轴荷载限值为18T。图一所示车辆四轴荷载分别为7、7、18、18,总重50T。按该比例推算,总重60T车辆四轴荷载吨数分别为8.
27、4、8.4、21.6、21.6。根据混凝土罐车行车路线位置,选取双后桥荷载作用于轴距为51008100的楼板上,双后桥2x21.6T荷载由4组后双轮分担,每组后双轮集中荷载简化为21.6T/2(21.6 x 9.8/2=105.84KN),每组后双轮接地面积0.6 x0.2米。作用位置(车身位于6M宽临时道路中央)及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简图见图2。图2:后桥轮荷载作用位置及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简图根据GB50009-2012公式C.0.4-1,等效均布活荷载qe=8Mmax/bl2其中:Mmax为单向简支板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位置确定。根据图2,以及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144页续表2-3公式:
28、后桥单轴各轮组Mmax的计算如下:右侧车轮组:Mmax=105.844.43.7/8.1=212.74KNM,乘以1.1动力系数Mmax=212.741.1=234.02KNM。左侧车轮组:Mmax=105.841.86.3/8.1=148.18KNM乘以1.1动力系数Mmax=148.181.1=162.99KNM。l为板跨,取8.1M。b为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按照GB50009-2012附录C.0.5规定计算如下:btx=0.6M、bty=0.2M。 S(板上垫层厚度)取0.15,h板厚取0.35。bcx=0.6+20.15+0.35=1.25Mbcy=0.2+20.15+0.35=0
29、.85Mbcxbcy、bcy0.6l、bcxl,b= bcy+0.7l=0.85+0.78.1=6.52M。考虑双轴荷载为相邻两个局部荷载,中心间距e取双后轴轴距1.35M,局部荷载有效分布宽度b折减为b/2+e/2=6.52/2+1.35/2=3.93M。后桥单轴右侧车轮组等效分布荷载为qe=8Mmax/bl2=8234.02/3.938.12=7.26KN/M 2。 后桥单轴左侧车轮组等效分布荷载为qe=8Mmax/bl2=8162.99/3.938.12=5.05KN/M 2。后桥双轴等效分布荷载为 (7.26+5.05)2=24.64KN/M 27.2轮扣支撑架立杆稳定计算(立杆间距双
30、向900)1、荷载计算:恒荷载:主次楞自重0.2+0.15=0.35 KN/M 2。(TCCIAT_0003-2019表4.2.1) 轮扣支架自重:(0.90.91.2,高度3.6)0.11893.6=0.43 KN/M 2(TCCIAT_0003-2019表A-2)150厚混凝土路面:240.15=3.6 KN/M 2活荷载:混凝土罐车24.64KN/M 2。荷载组合(活荷载控制、不组合风荷载。TCCIAT_0003-2019公式5.3.3-1)N=1.2(0.35+0.43+3.6)+1.424.64=5.256+34.496=39.75KN/M 2。根据原结构设计,350厚地库顶板上方覆
31、土为1.5M厚,折算设计可承受荷载1.518=27 KN/M 2,假设利用地库顶板设计承载能力60%,即270.6=16.2 KN/M 2,则加固支撑架荷载为:39.75-16.2=23.55KN/M 2 轮扣式加固支撑架按立杆间距双向0.9米,单根立杆荷载N=23.550.90.9=19.08KN。2、立杆验算水平杆钢管截面类型482.8水平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482.8单元桁架组合方式矩阵型组合竖向剪刀撑纵距跨数n1(跨)4竖向剪刀撑横距跨数n2(跨)4节点转动刚度(kNm/rad)15扫地杆高度h1(mm)355高度修正系数1立杆钢管截面类型(mm)483.0立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4
32、83.0钢材等级Q235立杆截面面积A(mm2)424立杆截面回转半径i(mm)16立杆截面抵抗矩W(cm3)4.25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205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0.118立杆弹性模量E(N/mm2)206000立杆截面惯性矩I(cm4)10.19水平钢管截面惯性矩I1(cm4)10.19 1、长细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T/CCIAT0003-2019条文说明5.1.5条,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计算时构件的长度取节点间钢管的长度 l0=h=1200mm =l0/i=1200/16=75=150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按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
33、计算:扫地杆高度h1取355,悬臂长度h2取355(顶层步距确保h2小于355,赶不上600模数使用扣件钢管双向拉结) 立杆计算长度:l0=Hah=11.0142.1961200=2673mm 立杆计算长度系数,按规范附录G表G-2取值 K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的刚度比,K=EI/(hk)+ ly/(6h)=20600010.19104/(120015106)+900/(61200)=1.291 a扫地杆高度与悬臂长度修正系数,按规范附录G表G-3取值 扫地杆高度h1与步距h之比与悬臂长度h2与步距h之比的较大值,=max(h1/h,h2/h)= max(355/1200,355/1200)=
34、0.296 x单元框架x向跨距与步距h之比,x= lx/h=900/1200=0.75 H高度修正系数 l02=h+2k0h2=355+20.7355=1089mm l0=max(l01,l02)=max(2673,1089)=2673mm =l0/i=2673/16=167.062,查表得,0.253 立杆轴力为19.08KNf N/(A)19080/(0.253424)=177.87N/mm2 f/R205/1.1(JGJ300、T/CCIAT0003规定的结构重要性系数,15 KN/M 2以上为安全等级I级,取1.1)=186N/mm2满足要求。第六章 支撑架搭设及拆除一、搭设范围材料堆
35、放场地及运输车行走范围(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二、工艺流程铺底部垫木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装第一步横向大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第一步纵向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二步横向大横杆安第二步纵向大横杆加设剪刀撑。三、构造要求1、杆件与扣件(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平杆、纵向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立杆上下交叉使用顶托抵紧上部梁板。(2)杆件之间的斜交节点采用旋转扣件。对于平杆、立杆、斜杆交汇的节点,其旋转扣件轴心距平立杆交汇点应150m
36、m。(3)杆件接长采用对接扣件。立杆的对接,错开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不得在同步内,错开距离500mm,立杆接头与中心接点之间不大于600mm。2、搭设要求(1)脚手架构架板底立杆纵距,材料堆场立杆排距均为900mm900mm;立杆步距为1200mm。地面200mm高为扫地杆。车行道立杆排距均为900mm900mm;立杆步距为1200mm。地面200mm高为扫地杆.(2)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应连续设置;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
37、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横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3)立杆每根立杆底部设置40*80的木方垫板。脚手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钢管立杆顶部应采可调节U型托,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200mm,U型托上部增设483.0钢管以分散上部荷载。(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在竖向须沿长度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交角在4560之间,跨越
38、立杆的根数在57根之间,剪刀撑应在纵向整个长度和连续布置,斜杆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可靠连接,即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扣在横杆伸出部分上,这样可以避免两根斜杆相交时,把钢管别弯。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须采用搭接,搭接长度1米,设置3个旋转扣件,旋转扣件距管头100mm以上。3、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螺栓拧紧扭力距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为区分车库顶板车行道加固区域与非加固区域,且
39、为保证原有车库顶板结构不被破坏,需将车库顶板车行道及材料堆场区域浇筑250mm厚C30混凝土,内配C12200双层双向钢筋网片。第七章 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一、支撑架的使用1、支撑架搭设完,应经项目部安全科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2、支撑架使用中应定专人定期查看以下项目:扣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扣件螺栓是否松动,脚手架是否变形,并做详细书面记录。3、严禁随意拆除支撑架杆件和进行危及架子的作业。二、支撑架的保养1、检查扣件是否有松动的同时,应对扣件的旋转面及螺丝丝口上油一次。2、每天检查一次架体的变形情况,架体是否固定牢靠,发现问题及时加固修复。三、支撑架的拆除1、
40、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2、架体拆除时应分划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设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3、拆除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软底鞋。4、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剪刀撑、斜撑、后拆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需分段拆除。5、拆下的扣件和配件及时运至地面,严禁乱堆乱放,必须做到工完场清。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1、支撑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和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2、安装和拆除支撑时应严格按操作
41、规程施工,操作人员应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4、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技术、技能,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且工作中应思想集中和专心操作。5、脚手架钢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结构GB700-2006中Q235-A级钢的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的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规范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42、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无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扣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抽样检测。安装前应对所用部件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地下室临时支撑设计计算书(材料堆场150t) 计算依据: 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
43、010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杜荣军编著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地下室顶板支承工况临时堆场是否设置回顶架体设置回顶支撑回顶支撑架体计算原理根据刚度分配原则,各层楼板及支撑共同承担上部所有荷载地下室层数n11回顶支撑层数n1设计覆土厚度hs(m)0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1k(kN/m3)25.1回顶支撑每米高度自重标准值G2k(kN/m2)0.15建筑结构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L1结构重要性系数1 2、荷载参数覆土前材料堆场总重Tc1(吨)150覆土前材料堆场总受力面积A1(m2)30 3、楼板参数 (1)地下室顶板:顶板厚度h0(mm)350砼强度等级C35顶板作为临时堆场时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是 (2)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底板厚度hd(mm)350砼强度等级C35层高Hd(m)3.69 二、设计简图HYPERLINK D:品茗软件品茗建筑安全计算软件OutPut钢管支撑立面图.dwg钢管支撑立面图 三、荷载计算 工况:覆土前 结构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