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曾经有一部颇受观众欢迎的谍战剧叫《风筝》,描写了一个当年两党情报工作者之间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剧中,除了男主“风筝”、女主“影子”之外,还有很多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个就是前期男主角的顶头上司——戴笠“戴老板”。
观众们也许不知道的是,尽管男女主、以及主要的故事都是虚构或者创作的,但“戴老板”这个人物却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戴老板深得老将的信任,同时因为他的工作和身份的特殊,事实上的戴笠相当低调,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贪玩好动,被迫辍学走上江湖路
戴笠的原名叫戴春风,戴笠是他后来自己改的名字。从小戴笠就非常聪明,并且展现了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天赋异禀。
只是聪明之余,戴笠还特别的贪玩。而且在中学的年纪,他便已经开始出入赌场。中国近代史上涌现了不少名人,聪明得不在少数,少年成名的也比比皆是,但青少年时期像戴笠这样度过的,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
但戴笠毕竟是后来的风云人物,小时候还是展现了不一样的魅力和领导力。他非常的豪爽和大方,从小就是孩子王,有很多的朋友围着他转,因此开销也不小。
每学期戴笠的母亲在开学伊始都会给他一笔生活费,而他往往刚开学,就能将这笔生活费挥霍的一干二净,之后他便开始想方设法的继续“生活“下去,至于手段,戴笠可不是什么商业上的奇才。
因此所用的方法往往并不是那么光彩,偷鸡摸狗的事戴笠小时候并没有少干。直到有一次,他去当铺偷一套西服被当场抓获,并被通知了学校和他的家人。脸上无光的戴笠自觉没有脸面面对家人,便一咬牙就独自出去闯荡江湖了。
然而,故事的展开跟戴笠的料想的不太一样,江湖并没有那么容易就容下他。戴笠最终甚至落魄到沦为乞丐靠乞讨为生。最终还是戴笠的母亲不辞辛苦找到了他,将他带回了家。
戴笠虽然放荡不羁,但对母亲蓝月喜还是非常的孝顺。特别是经历过这一番后,戴笠老老实实地遵从母亲的意思,考取了师范学校,并娶妻生子。
但戴笠终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老实人,很快,他又厌倦了那种平静的生活,按耐不住内心的躁动,把妻儿老小扔在家里,独自一人再次开始闯荡。
而这一次,终于让他闯出了名堂。
进入黄埔,小人物终成第一军统
在杭州,戴笠结识了一个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的人——胡宗南。两人的相识非常的具有戏剧性。一次戴笠在河里洗澡,有几个小青年想捉弄戴笠,把戴笠放在河边的衣服扔掉。
这时,幸亏胡宗南路过喝止了那几个小青年,才使得戴笠免除了一次尴尬。胡宗南的仗义相助让戴笠非常的感激,两人意气相投,很快就成了结拜兄弟。
要闯荡江湖,没有点靠山那是不行的。在胡宗南的帮助下,戴笠又结识了当时虎头帮的帮主,一个名叫王亚樵的人,并在他的手下做事。慢慢的,戴笠开始变得小有名气。
而到了1923年,戴笠的运势终于迎来了高峰。这一年,他认识了一个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的人——老蒋。戴笠很快就折服于老蒋,决定以后就要追随老蒋,替他办事。
后来黄埔军校成立,老蒋任校长。追随老蒋的戴笠当仁不让地也成为了黄埔五期的学生。也就是此时,戴笠正式改名戴春风为戴笠。
在黄埔的那段日子里,机缘巧合之下,戴笠终于展露出了他有别于他人的才干——搜集情报。他经常为老蒋搜集、综合各类情报,供老蒋做决策,很快就获得了老蒋的喜爱,成了老蒋最信任的人之一。
这份信任一直持续到戴笠身亡之时。后来老蒋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老将深知只靠表面的运作是维系不了整个组织的运转的,他需要情报和信息。
于是命戴笠发挥他的长处,成立情报组织。再之后的事情大家都比较熟悉,戴笠一手建立起著名的“军统”。而他虽然是挂名副局长,但就如《风筝》里一般,是“军统”实际的一号人物。
积极抗日,终落的飞机失事人难辨
说起“军统”,大家的印象都相当的负面,觉得这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组织,但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要用唯物史观的观点看待问题。以当时的立场来看,戴笠和他的军统终究还是在为“国家”服务。
而后的事情发展证明了情报的正确性和中方的情报能力,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要求接见戴笠,称赞其为中国的海因里希-希姆莱,并且希望能跟中国加强情报上的合作。
抗战结束之后,戴笠的权势和地位都到了空前的高度。但这一切,都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戛然而止。1946年,戴笠坐飞机飞往南京,结果因为天气恶劣,飞机准备备降上海,结果在去往上海的途中,飞机不幸失事于岱山。
因为失事地点非常隐蔽,天气也非常的恶劣。失事飞机的残骸以及戴笠等人的尸身直到三天后才被找到。找到的时候,戴笠的尸体已经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全靠一颗假牙才确定其身份。
老蒋对戴笠的失事非常的痛心,给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整个葬礼非常的隆重和考究,因为尸首已经面目全非,下葬的时候特地给他戴上了面具。墓地修建在中山陵里,非常的豪华。
因为戴笠生前树敌无数,为了以防有人破坏墓地泄愤,整个棺木甚至被用水泥浇筑起来。一直到后来,为了拆除墓地,用了七个农民,花了整整七天,才把棺木打开。而棺木内,除了戴笠的遗骸、一些遗物和一把龙泉剑外,再无其他奢侈的陪葬品。
戴笠的功过是非,皆要交由历史来判断。以戴笠为首的军统,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充满了争议,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是非来给他盖棺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家蒙难、抵御外敌的时候,他确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我们在史书上给他留下浓厚的一笔。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