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w采集原理过程数据调研

把数据采集代理嵌入到被监控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 ASIC 芯片中, 从而达到采集数据时的线速性能

sFlow 的网络流量监测实现一般由两部分构成:sFlow 代理( Agent) 和 sFlow 流量采集器( Collector) 。 sFlow 代理嵌入到网络设备( 交换机/路由器) 的 ASIC 芯片中, 而采集器则是连接在网络上的一个 ( 或多个) 可对 sFlow 数据进行分析的计算机。代理每采集到一个数据包, 就立即转发到一个指定的采集器。多个 sFlow 代理可将数据发送到一个统一的采集器中分析。

sFlow 具有两种采样:基于流的数据包统计采样和基于时间的网络接口统计采样。两种采样产生两种样本包 :Flow Sample( 数据流包) 和Counter Sample( 计数包) , 这两种包通过标识位进行区分:

当数据报文到达交换机接口时, 首先根据 ACL 访问控制列表决定是否过滤此数据报 文, 如果没有被过滤掉则决定是否采样此数据报文, 利用一个计数器来决定是否采样, 如果计数器 值减为 0 时即采样此数据报文 。而不论是否采样, 都由 Total Packets 统计数据报文的总量。

Flow采样是针对接口上报文的采样方式,报文的采样主要由两种方式:固定采样方式和随机采样方式。固定采样方式是在设备上启用一个计数器,采样比为1/N时,初时计数器值为N ,接口每处理一个报文计数,记数器计数减一,当计数器减到0时,采样当前的报文,重置计数器的计数为N,重复前面的处理;随机采样方式是指针对每一个接口处理的报文给一个随机值(假定随机数的取值范围为0~N),设置一个阈值n(n ∈ [0,N]),当报文的随机值小于这个阈值时,报文采样,这样实际的采样比为n/(N+1)。从统计角度来说,随机采样方式采集的样本更加能够体现整个样本空间的情况,因此目前主要采用的采样方式为随机采样方式。

设数据报文的 总数为 N, 采样所得到的样值包为 n, 其中属于特定类别的数据报文数量为 c, sFlow 的采样精度只与采样到的特定分类数据报文的样值数量 c 有关,样值越大, 精度越高。当 c≥1537 的时候, 误差率就可控制在 5%内了。

sFlow 代理把被采样的数据流样品包的输入输出接口、包头 、原包 长度、被交换的包总数 、样品包的转发信息整合成 sFlow 数据报, 再通过网络把这个数据报发到 sFlow 采集器。数据流统计采样和接口计数采样被设计成系统的一部分, 两种采样数据包类型被整合成 sFlow 数据报 。

在 sFlow 采样值中, 包括一个被采样包的所有包头信息、源目的 MAC 地址、VLAN ( 802 .1q 和 802 .1p) 、源和目的地 IP 地址、优先级、服务类型、源 AS 、源对等 AS 目的地 AS 路径、端口统计、团体/本 地优先权、TTL 、下一跳 IP 地址、协议以及被监测设备的信息等, 另外还包括一个端口的统计数据。上述采样包中的采样值为详细分析网络流量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并可实现二层至七层的分析。 sFlow 使用 统计采样技术, 在数百个包中取一个, 这样, 既极大地降低了采样包转发至采集器过程中所占用的网络 资源, 又极大地降低了采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的负载。另外, sFlow 代理对采集的数据包几乎不进行任何处理, 也不在交换机中进行存储, 对交换机性能 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数据封包采用 XDR 标准( RFC1155 ) , 使得 sFlow 代理能方便地编码, sFlow 采集器端也能 方便地解码。在传输过程中, 使用 UDP 协议( 默认 使用 6343 端口) 进行传输。根据 RFC 3176 的规定, 可以为每一个数据包转发 最少256 字节的信息。所有 IP 、TCP 和 UDP 包头 的相关信息, 都与部分数据包有效载荷一起转发到 采集器, 以进行监视分析。同时, 它采集的数据包头信息包括 IPv4-IP 包 头信息( 无选项集, 包括版本 、TOS 、字节长度 、ID 域 、碎片偏移量 、TTL 、协议、包头校验和、源 IP 地 址 、目标 IP 地址) ;IPv4-TCP 包头信息( 无选项集, 包括源端口、目标端口、序列号、确认号 、数据偏移 量 、保留域、控制位 、窗口、校验和、紧急指针) 和IPv4-UDP 包头信息( 包括源端口、目标端口、长度、 校验和)

sFlow报文共有4种报文头格式,分别为Flow sample、Expanded Flow sample、Counter sample、Expanded Counter sample。其中Expanded Flow sample和Expanded Counter sample是sFlow version5新增内容,是Flow sample和Counter sample的扩展,但不前向兼容。所有的Extended的采样内容必须使用Expanded采样报文头封装。sFlow的报文格式如图

注意:在Wireshark中查看sFlow统计信息时,请务必牢记sFlow是一种采样技术,并且应按采样率放大数字。在这种情况下,配置的采样率为千分之一,因此在百分比正确的情况下,数据包,字节和兆比特/秒数需要乘以1000。在顶部突出显示的行中,例如:表中显示的24个数据包,24KB和0.002 Mbit /s,总值应为24,000数据包,24兆字节和2Mbit/s

Flow采样信息说明

Flow采样是sFlow Agent设备在指定接口上按照特定的采样方向和采样比对报文进行采样分析,用于获取报文数据内容的相关信息。该采样方式主要是关注流量的细节,这样就可以监控和分析网络上的流行为。

Counter采样说明Counter采样是sFlow Agent设备周期性的获取接口上的流量统计信息,Counter采样支持获取的采样信息如下表所示。与Flow采样相比,Counter采样只关注接口上流量的数量,而不关注流量的详细信息。

THE END
0.物联网数据采集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一、物联网数据采集器工作原理: 物联网数据采集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它主要包括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 1. 传感器节点: 传感器节点是物联网系统的数据来源,它可以是各种设备、感应器或传感器。传感器节点具有各自特定的功能,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监测。传感器节点能够实时感测jvzquC41yy}/gujehctt0lto1f535B89724ivvq
1.RFID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冷链行业资讯完整的RFID系统包括RFID数据采集端(标签、阅读器、天线)、中间件或者接口、应用系统和管理平台等。RFID应用系统参考架构一般可采取四层结构形式,从下至上依次为阅读器层、边缘层、集成层和应用层。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查询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标签获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73:3=1293jvor
2.数据采集卡的工作原理数据采集卡的种类→MAIGOO知识数据采集卡,即实现数据采集(DAQ)功能的计算机扩展卡,可以通过USB、PXI、PCI、PCI Express、火线(IEEE1394)、PCMCIA、ISA、Compact Flash、485、232、以太网、各种无线网络等总线接入个人计算机。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数据采集卡工作原理 应用时,数据采集系统置于被监控的设备处,通过传感器对设备的电压或者电流jvzquC41o0sbkptq0eun1ptqoco03A;:;;4ivvq
3.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考虑本数据采集系统要求,该系统的功能框图如下: 图1 系统功能框图 (一)AD转换器的选择 1、根据AD转换器基本原理及特点,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积分型、逐次逼近型、并行比较型 /串并行型、Σ-Δ调制型、电容阵列逐次比较型及压频变换型。 1)积分型(如TLC7135) 积分型AD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时间(脉冲宽度信号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254ivvq
4.探秘汽车综合环境试验舱:有哪些功能特点和设备参数?如何工作?•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安装在车辆关键部位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振动和冲击数据,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 7.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工作原理: • 多通道数据采集器:集成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湿度、风速、光照、振动等),通过数据采集器实时采集并记录各项环境参数。 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4:727A:28:824A84884ivvq
5.网络监测系统范文搜集攻击源信息-远程上传至中心服务器-分析攻击源信息-中心数据库进行处理-中心数据库数据统计-攻击源监测客户端呈现。 五、信息搜集服务器工作原理 信息搜集服务器为分散在各地的子服务器,专门用来搜集具有攻击行为的攻击源。 其中中心处理服务器将负责收集由各地子服务器上传上来的攻击信息,进行选取实时录入数据库。 六、基于蜜罐原理的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34ivvq
6.数据采集介绍测量系统数据采集本文介绍了数据采集的概念、目的和原理,阐述了其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如盖勒普MDC系统。还讲述了现场采集的难题及采集功能、特点,以μC/OSⅡ为平台开发高性能数据采集系统,最后给出数据采集器的采购建议,该系统可在工业场合广泛应用。 数据采集(DAQ,Data acquisition),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jvzquC41dnuh0lxfp0tfv8kwjcthjjsi1cxuklqg1fkucrqu13935989;3
7.详解数据网关和数据采集器的概念、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等内容数据网关与数据采集器是现代物联网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物联网设备和云端平台之间数据传输的任务。本文东胜物联将从概念、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对数据网关和数据采集器进行详细介绍。 一、数据网关的概念 数据网关是一种物联网设备,它主要用于物联网设备与云端平台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jvzquC41yy}/unpqto4dqv4pgyy07;8;56?387mvon
8.04.Filebeat简介原理及配置文件和一些案例Filebeat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何配置Filebeat? Filebeat的配置文件有哪些关键部分? 简介 Beats轻量型数据采集器 Beats 平台集合了多种单一用途数据采集器。它们从成百上千或成千上万台机器和系统向 Logstash 或 Elasticsearch 发送数据。 Beats系列 全品类采集器,搞定所有数据类型 Beats 可以直接将数据发送到 ElasticsejvzquC41enuvf7ygpekov7hqo1jfxnqqrgx0c{ykenk03@587;6
9.什么是信号采集器,信号采集器的知识介绍2.信号采集器工作原理 信号采集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技术。首先,信号采集器会对采集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预处理。然后,它将信号经过快速采样和量化,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该信号通过通讯接口和线缆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 jvzquC41yy}/gnkqewy/exr1dcolg8:332750qyon
10.射频识别技术通用12篇四、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进入磁场后,如果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能量发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信号(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RFID系统的识读过程。阅读器将设定数据的无线电载波信号经过发射天线向外发射。当射频标jvzquC41ltj{0zguj{/exr1jcuxgw43;4=20qyon
11.植物茎流(液流)监测系统简介和原理植物茎流(液流)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植物茎流,也叫植物液流。是指植物从根部吸收水分的情况,以及对水分的利用情况。通过辅助监测气象数据以及土壤数据,可以有效研究植物对水的利用情况,从而指导节水灌溉和植物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 测量原理:植物茎流监测系统根据认jvzquC41ykqj0jsvrgjjc7hqo1gsvrhng/867=625/91
12.博物馆文物三维数据采集技术探析光栅投影扫描技术主要适用于中小型或青铜器等类型文物,在针对一些表面光滑的文物进行采集时,其反射光会对点云数据产生影响[8]。 摄影测量技术是由大地测量发展而来,主要基于数字影像和摄影测量基本原理,因其便捷和灵活性在考古、文博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就曾利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方法进行三维数字jvzq<84yyy4tcw~cowyfwv3eqo5b1<4424703;5:16740qyon
13.guangdian.qtv.com.cn/system/2015/08/17/012634960.shtml22、音频设备的动态范围是指(最高工作电平与最低工作电平)之差,峰值储备是指(最高工作电平与基准工作电平)之差。 23、 二级保障电视中心应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宜为专线;当一路外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24、 播出控制系统应能对视频服务器、播放机、切换台(键控器)和播出矩阵(开关)等设备jvzq<84iwcthfrfp0szw0lto0et0u‚xvgo532::12:5298534895;?50ujznn
14.坑(井)为实现坑道硬岩表面条件下的电场有效测量,借鉴用于观测生物电信号医疗设备中的耦合式电极原理,借助电容极板耦合地电场信号,并进行电荷放大、电压转换,放大及带通滤波器,最后将电压信号输出至数据采集器输入端.该非接触电极结构图见图4,由电容极板、放大电路、机壳、屏蔽层、外置电池盒组成.区别于电化学原理,省去了野外作业时的地表开挖环节,无须浇灌盐水, jvzquC41jvsm0{mj|0tfv8isyn~c1;53;/71/<=250nuo
15.《物联网技术》课程笔记——第三章物联网感知技术之标识技术4.2 RFID工作原理 4.2.1 RFID标签结构 4.2.2 RFID基本工作原理的电磁学基础 4.2.3 RFID标签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内部各模块的功能: ① 天线:用来接收由读写器送来的信号,并把要求的数据传送回给读写器。受应用场合的限制,RFID标签通常需要贴在不同类型、不同形状的物体表面,甚至需要嵌入到物体内部。RFID标签在要求jvzquC41fg|fnxugt0gmk‚zp0eun1jwvkerf1:958966
16.宽带网络运营汇总十篇1.2系统工作原理 运营商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1、前端采集子系统;2、监控子系统;3宽视界中心服务子系统;4、传输网络子系统。前端采集子系统一般由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组成,摄像机采集视频信号后由视频服务器进行编码;“宽视界”中心平台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视频信息的接收、分发、存储,监控子系统通过“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32=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