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说课稿范文《电场强度》(通用篇)

高中物理说课稿范文《电场强度》(通用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说课稿范文《电场强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并应用这个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在电场中的不同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的比例关系,使学生理解比值F/q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即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电场叠加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电场问题的一般方法。

重点:

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难点:

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二)新课教学-----第3节 电场 电场强度

启发学生

从哲学角度认识电场,理解电场的客观存在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物质属性、利用课本图14-5说明:电荷A和B是怎样通过电场与其他电荷发生作用、电荷A对电荷B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A的电场对电荷B的作用;电荷B对电荷A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B的电场对电荷A的作用、

(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周围都存在电场.

特殊性: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称量,可以叠加. 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的基本属性——质量和能量.

(2)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引入电场中的任何带电体都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且同一点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或方向都可能不一样.

②电场能使引入其中的导体产生静电感应现象.

③当带电体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将对带电体做功,这表示电场具有能量. 可见,电场具有力和能的特征

提出问题: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一般不同,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引出电场强度的概念:因为电场具有方向性以及各点强弱不同,所以靠成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同,我们用电场强度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由图1.2-1可知带电金属球周围存在电场。且从小球受力情况可知,电场的强弱与小球带电和位置有关。引出试探电荷和场源电荷----

(1)关于试探电荷和场源电荷-(详见P12)

注意:检验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是电量很小的点电荷,将其放入电场后对原电场强度无影响

指出:虽然可用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各点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来比较各点的电场强弱,

但是电场力F的大小还和电荷q的电量有关,所以不能直接用电场力的大小表示电场的强弱、实验表明:在电场中的同一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成正比,比值F/q由电荷q在电场中的位置所决定,跟电荷电量无关,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所以我们用这个比值F/q来表示电场的强弱、

(2)电场强度

①定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

公式(大小):E=F/q(适用于所有电场)

单位:N/C意义P13

提出问题:电场强度是矢量,怎样表示电场的方向呢?

②方向性: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指出: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

带领学生讨论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的电场,说明研究方法:将检验电荷放入点电荷周围的电场中某点,判断其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得出该点场强、

◎唯一性和固定性

电场中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E是唯一的,它的大小和方向与放入该点电荷q无关,它决定于电场的源电荷及空间位置,电场中每一点对应着的电场强度与是否放入电荷无关.

带领学生总结出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电场的大小和方向、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公式E=F/q和E=kQ/r2的区别及联系、

3、(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1)点电荷周围的电场

①大小:E=kQ/r2 (只适用于点电荷的电场)

②方向:如果是正电荷,E的方向就是沿着PQ的连线并背离Q;如果是负电荷:E的方向就是沿着PQ的连线并指向Q、(参见课本图14-7)

说明:公式E=kQ/r2中的'Q是场源电荷的电量,r是场中某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理解:空间某点的场强是由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和该点距场源电荷的距离决定的,与检验电荷无关、

提出问题:如果空间中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此时各点的场强是怎样的呢?带领学生由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具有的叠加性,分析出电场的叠加原理、

(2)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某点的场强等于该点周围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先分析方法(P13-14)后举例:先在同一直线再不在同一直线。

例如:课本图1.3-3中P点的场强,等于+Q1在该点产生的场强E1和Q2在该点产生的场强E2的矢量和、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到,任何带电体都可以看做是有许多点电荷组成的、利用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公式及叠加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其周围各点场强、

【例题】(课本P例题演变)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3.0×10-8C和Q=-3.0×912

10-8C,它们相距0.1m,求电场中A点的场强、A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相等,r=0.1m

分析:点电荷Q1和Q2的电场在A点的场强分别为E1和E2,它们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合场强E在E1和E2的夹角的平分线上,此平分线跟Q1和Q2的连线平行、

解:E=E1cos60°+E2cos60°=2E1cos60°=2kQ1cos60°/r2代入数值得 E=2.7×104N/C 可以证明: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或球壳)在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的、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球外各点和电场强度一样

即:E=kQ/r2

◎组织学生讨论课本中的【说一说】,由学生讨论后归纳:

(1)关于静电平衡

(2)静电平衡后导体内部电场的特点:

①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注意:这时的场强是合场强,即外电场和感应电场的叠加)

②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1)电场线:电场线是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条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2)电场线的基本性质

①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②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疏弱密强).

③静电场中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它不封闭,也不在无电荷处中断.

④任意两条电场线不会在无电荷处相交(包括相切) 介绍各种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

【演示】模拟电场线

指出: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

5、匀强电场

(1)定义: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场就叫匀强电场.

(2)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组疏密程度相同(等间距)的平行直线.例如,两等大、正对且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中,除边缘附近外,就是匀强电场.如图14.3-1.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

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

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 ]

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F/q,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大小及带电量无关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D、公式E=F/q和E=kQ/r2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

A、场强的定义式E=F/q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的电量

B、场强的定义式E=F/q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量

C、在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kq1q2/r2中kq2/r2是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此场对q1作用的电场力F=q1×kq2/r2,同样kq1/r2是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2处的场强的大小,此场对q2作用的电场力F=q2×kq1/r2

D、无论定义式E=F/q中的q值(不为零)如何变化,在电场中的同一点,F与q的比值始终不变

4、讨论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的区别于联系

●作业

复习本节课文

1、思考课本P16问题与练习第(1)、(3)、(4)、(5)、(7)题、

2、作业纸、

参考题

在电场中某一点,当放入正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受到电场力向 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放入正电荷时,该点的场强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该点的场强向左

B、只有在该点放入电荷时,该点才有场强

C、该点的场强方向一定向右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数值均为q,相距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

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B、2kq/r2 C、4k/r2 D、8kq/r2

3、真空中,A,B两点上分别设置异种点电荷Q1、Q2,已知两点电荷间引力为10N,Q=1.0×10-2C,Q=2.0×10-2C、则Q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是________N/C,方向是122

________;若移开Q2,则Q1在B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是________N/C,方向是________、

说明

1、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因而在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时,应该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电场的强弱,同一个电荷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是不同的,所受电场力大的点,电场强、

2、应当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比值F/q来表示电场强度,知道这个比值与电荷q无关,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

用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应结合学生前面学过的类似的定义方法,让学生领会电场强度的定义、

3、应当要求学生确切地理解E=F/q和E=kQ/r2这两个公式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4、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计算时不应过于复杂,一般只限于两个电场叠加的情形、通过这种计算,使学生理解场强的矢量性

5、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 教后记:

1、 对于两个公式的理解以及电场强度的定义还存在问题,要通过题目去强化。

2、 对于几种典型问题,学生死记答案,要让他们养成分析题目的习惯。 学生对于计算题过于依赖计算器,要让他们养成手算习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场的概念

2.理解的概念

3.掌握的计算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的概念及掌握的计算方法。

2.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之一,这是难点。初学者容易把跟电场力混同起来。

三、主要教学过程

1.复习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点电荷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

2.新课引入

任何力的作用都离不开物质,脚踢球,脚对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对雪橇的拉力是通过绳子作用的;地球对地表附近物质的作用力是通过重力场——物质;两电荷间相互作用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别的物质作用的,这就是电场。

3.教学过程设计

(1)电场

a、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

提问:既然场是物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

答:物质形式:实体(由分子组成);看的见,摸的着。

场(形式):看不见,摸不着,不以人的感官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例如可见光波长由7000~4000,但还有很多波长的光线我们看不到,但不等于它们不存在。不能以人灯感官为标准判一存在与否。场客观存在的证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例如重力场对有质量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用可对物体做功,说明其能量。电场对放入其的电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对Q做功,说明其有能量。

b、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称电场力。

c.静电场:静止电荷的电场。

场有能和力的特性,我们先看电场中力的性质,它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先以点电荷为例。

如图1所示,在+Q电场中A点分别放入电荷q1、q2、q3则它们分别受电场力为:

A:F1= F2= ;F3=

看看上式,我们可发现场电荷Q对不同的检验电荷q有不同的电场力,但只要A点位置不变,F与q的比值就不变。

若换到B点,则

从上面分析看出:Q固定则电场的空间分布固定,对于场中某点固定,值仅与Q、r有关,与检验电荷无关,它反映的是电场的性质,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称场强。

a.定义: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简称场强。

b.定义式:

E=

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

q——电量国际单位:库(C)

E——国际单位:牛/库(N/C)

c.物理意义:

电场中某点的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那里所受的电场力。

d、是矢量,规定场强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电场中同一点,+q、-q受力方向不同,场强只能有一个方向,规定以+q的受力方向为正。

例在图2中标出A、B、C、D四点的的方向。

正点电荷电场中某点方向沿连线背离+Q,负点电荷电场中某点方向沿连线指向-Q。

e.单位:牛/库(N/C)

E=借助于点电荷场强推出,可适用于任意电场。

(3)一个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a.真空中:E=(与检验电荷q无关,仅与场电荷Q及r有关)

b.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方向(以后还会遇到各点场强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匀强电场)

(4)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叠加原理

如图3所法,在正点电荷Q1与负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中有一点A,求A点的EA,由定义可知,EA在数值上为+1C点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今在A点放

q=1+C,q将同时受到Q1和Q2的作用,每个作用力都能单独用库仑定律求出,就像另一个电荷不存在一样,而q受的合力为各分力的矢量和,又因为q是1C正电荷,所以它受的电场力在数值上等于场强,也就是说A点的合场强为Q1与Q2单独在A眯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就是的叠加原理。

用的叠加原理可以求和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任何一个带电体不管其电荷分布多么复杂,都可以视为由许多点电荷组成,因而可以用场强叠加原理求出它的场强。可以看出,真空中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仅由场是荷、电场中的位置两个因素决定,而与检验电荷无关。

(5)比较:E=和E=

a. E=是场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b. E=是点电荷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式。

(6)小结

a.电场中某点场强大小和方向,均与该点放不放检验电荷、放那种电荷、放多大检验电荷无关,是电场自身的性质,与外界因素无关。对确定的电场来说,在某点放单位正电荷时,它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

定义式:E=数值上等于+1C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对所有电场都成产。

b.场强方向:正电荷

单位:牛/库(N/C)

决定因素:场电荷、场中位置

叠加原理

(7)例题

例1.场电荷Q=2×10-4C,是正点电荷:检验电荷q=2×10-5,是负电荷,它们相距r=2m而静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图4所示。求:

(1) q受的电场力。

(2) q所在的B点的场强EB.

(3)只将q换为=4×10-5C的正点电荷,再求受力及B点的场强。

(4)将受力电荷拿去后再求B点场强。

解:(1)库仑定律:F= = =9N方向在A与B的连线上,且指向A。

(2)由的定义:E=所以E= =4.5×105N/C方向由A指向B。

(3)由库仑定律:= =18N方向由A指向B。

E= 方向由A指向B。

(4)因E与q无关,自然q=0也不会影响E的大小与方向,所以拿走q后场强不变。

例2如图5(a)所示,点电荷q与9q静止于真空中,相距r,它们均为正电荷,求:

(1)连线中点A的场强EA;

(2)求场强为0的点位置。

解(1)在A点放=1C,它受力情况如图5(c)所示,F为q对的作用力,9F为9q对的作用力,而合力为8F方向指向q,所以

EA=8

方向:向左指向q。

(2)先分析E=0的点可能的位置范围,因在该点放+1C时,它受力为零,所以q与9q的连线上,当+1C作用力一定等大反向,因而两力共线,由此可以断定E=0的点在q与9q的连线上,当+1C放于q以左及9q以右的连线上时,它受的两个力都同向,因而不可能抵消,所以E=0的点一定在两点电荷中间的连线上。

令E=0的点O距q为x,如图(b)所示,+1C电荷在O点受力为零,所以有

答:(1)EA=方向指向q。

(2)E=0的点在q与9q之间,距q为r/4.

四、说明

1.对于概念的理解注意:

(1)定义大小:E=

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无论放正、负检验电荷,E的方向定义为+q受力方向,类似于电流方向定义为正电荷移动方向,无论是谁移动形成电流。

(2)为自身性质,与检验电荷无关。

2.我们研究的电荷均处于真空中,如处于空气中可近似认为是在真空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进一步加深对电场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场的特点,描写场的方法,并能在头脑中建立起场的模型和图象。

(2)加深理解场电荷、检验电荷的概念,深刻理解和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

(3)能够运用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4)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电场的叠加原理,会计算简单的点电荷组产生的电场。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概念、公式进行简单运算,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进一步深刻理解电场和电场强度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2.熟练应用电场强度的概念、场的叠加原理解决有关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

四、教 具:

幻灯片,上节课所用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电场?电场最基本的特性是什么?

2.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电场的强弱?是怎样定义的?是矢量还是标量?

3.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计算公式你知道有几个?应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4.什么是电场的叠加原理?

引导学生回答:

1.电场的概念:

(1)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空间里的一种特殊物质。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存在着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电场力)

2.电场强度:

(1)用电场强度来描述。定义:物理学中把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它的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2)定义式:

(适用于任何电场)

(3)E的方向:

E和力F一样,也是矢量。我们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那么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4)E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E的单位: 牛/库(N/C)

(5)E的物理意义:

①描述某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是矢量。

②某点的场强E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电场,与检验电荷的正负、电量及受到的电场力F无关。

③ 只能用来量度电场强弱,而不能决定电场强弱。

④ 为定义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3.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a、表达式: (此式为决定式,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

b、方向:若Q为正电荷,E的方向背离Q,若Q为负电荷,E的方向指向Q。

c、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的空间的电场叠加(场的叠加原理)

如果一个电场由n个点电荷共同激发时,那么电场中任一点的总场强将等于n个点电荷在该点各自产生场强的矢量和。

(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4、电场力F:

(1)概念:电场力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的作用力。

(2)关系: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到的电场力F由电荷所带电量q与电场在该点的电场强度E两因素决定。即:

①大小:F=qE(电场力的决定式,F和q、E都有关)

②方向:正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E相同,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E相反。

5、电场强度E和电场力F是两个不同概念

注意点:

1、对象不同

2、决定因素不同

3、方向不一定相同

4、单位不同

(二)进行新课

1.作业讲评

根据上节课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评析。

2.例题精讲

【例1】带电小球A、C相距30cm,均带正电.当一个带有负电的小球B放在A、C间连线的直线上,且B、C相距20cm时,可使C恰受电场力平衡.A、B、C均可看成点电荷.

①A、B所带电量应满足什么关系?

②如果要求A、B、C三球所受电场力同时平衡,它们的电量应满足什么关系?

学生读题、思考,找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通过对此题的分析和求解,可以加深对场强概念和场强叠加的理解.学生一般从受力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利用库仑定律求解.在学生解题的基础上做以下分析.

分析与解:

①C处于平衡状态,实际上是要求C处在A、B形成的电场中的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

既然C所在处的合场强为零,那么,C所带电量的正或负、电量的多或少均对其平衡无影响.

②再以A或B带电小球为研究对象,利用上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

答案:①qA∶qB=9∶4,②qA∶qB∶qC=9∶4∶36.

【例2】如图所示,半经为r的硬橡胶圆环上带有均匀分布的正电荷,其单位长度上的带电量为q,现截去环上一小段AB,AB长为 ( ),则剩余部分在圆环中心处O点产生的场强多大?方向如何?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请学生谈他们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本题的求解,使学生加强对电场场强叠加的应用能力和加深对叠加的理解.

分析与解:

解法之一,利用圆环的对称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即圆环上的任意一小段在圆心处所产生的电场场强,都与相对应的一小段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叠加后为零.由于AB段被截掉,所以,本来与AB相对称的那一小段所产生的场强就成为了整个圆环产生的电场的合场强。因题目中有条件 ,所以这一小段可以当成点电荷,利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可求出答案.

解法之二,将AB段看成是一小段带正电和一小段带负电的圆环叠放,这样仍与题目的条件相符.而带正电的小段将圆环补齐,整个带电圆环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的场强为零;带负电的一小段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可利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求出,这就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

答案: ,方向指向AB

练习: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在它的顶点B、C上各有电量为Q(0)的点电荷.试求三角形中心处场强E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自己练习求解,以巩固概念.

通过此题的求解,进一步巩固对场强矢量性的认识和场强叠加理解.

3.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

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

D.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B.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 ,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及带电量无关。

C.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D.公式 和 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场强的定义式 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的电量。

B.场强的定义式 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量。

C.在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中, 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Q1处的场强的大小。

D.无论定义式

中的q值如何变化,在电场中的同一点,F与q的比值始终不变。

(4)讨论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的区别。

物理量

比较内容电场力电场强度

区 别物理意义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反映电场的力的属性

决定因素由电荷和电场共同决定仅由电场自身决定

大小F=qEE=F/q

方向正电荷受力与E同向

负电荷受力与E同向规定E的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单位NN/C或V/m

联系F=qE(普遍适用)

(三)小结与反馈练习:

(1) 不能说成E正比于F,或E正比于1/q。

(2)检验电荷q在周围是否产生电场?该电场对电源电荷Q有无作用?若有,作用力大小为多大?该点的场强又为多大?

(3)在求电场强度时,不但要计算E的大小,还需强调E的方向。

(四)作业布置:

1.为了确定电场中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用细丝线悬挂一个带负电荷的小球去探测。当球在P点静止后,测出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已知P点场强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小球重力为4.010-3N。所带电量为0.01C,取Sin37=0.6,则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多少?

2.真空中,A、B两点上分别放置异种点电荷Q1、Q2,已知两点电荷间引力为1N,Q1=110-5C,Q2=-110-6C。移开Q1,则Q2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是___________N/C,方向是___________;若移开Q2,则Q1在B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是____________N/C,方向是___________

3.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Q1,一个带负电-Q2,且Q1=2Q2.用E1和E2分别表示两个电荷所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则在X轴上 [ ]

A.E1=E2之点只有一处,该处合场强为0

B.E1=E2之点共有两处:一处合场强为0,另一处合场强为2E2

C.E1=E2之点共有三处:其中两处合场强为0,另一处合场强为2E2

D.E1=E2之点共有三处:其中一处合场强为0,另两处合场强为2E2

说明:学习本节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场强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因而在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时,应该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电场的强弱,同一个电荷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是不同的,所受电场力大的点,电场强。

2.应当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比值F/q来表示电场强度,知道这个比值与电荷q无关,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

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应结合学生前面学过的类似的定义方法,让学生领会电场强度的定义

一、知识与技能

1、粗略了解物理学史上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认识过程。

2、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3、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4、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5、知道场强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的过程,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2、领略通过电荷在电场中所受静电力研究电场、理想模型法、比值法、类比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学习科学家严谨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2、理解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并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以“电荷间相互作用如何发生”、“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两大问题为主线展开,具体操作思路是:

1、学生自学电场,培养学生阅读、汲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实验模拟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3、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探讨点电荷的电场及场强叠加原理。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5分钟)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库仑定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库仑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们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投影展示问题1:真空中?它们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这种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呢?难道能够不需介质超越空间?

投影展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图片(1、2-1)。

教师:这幅图大家不陌生,那么相同的小球在不同的位置所受作用力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库仑力的大小与距离有关。

教师:其本质原因又是什么呢?(投影展示问题2)

教师:带着这两个疑问,本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第三节电场强度。(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35分钟)

(一)电场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自学“电场”内容。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这一观点是谁提出来的?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电场?

(3)电场有什么本领?

学生自学,师板书“一、电场”。

学生回答:(1)略;

教师:法拉第同学们曾记否?

学生(集体)回答: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对事物的本质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在电学上有着突出的贡献。依据法拉第的观点,我们如何描述电荷A、B之间的作用力。

师生共析。

(2)略;

教师启发引导:场是“物质”──它和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一样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电视机、收音机信号的发射与接受就是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特殊”──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电荷周围”并板书。

(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特殊的物质。

教师: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3)学生回答: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静电力的作用。

(二)科学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方法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探讨第二个问题。

依次投影问题:①相同的小球在不同的位置所受作用力不一样,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对照“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图片说明)

学生回答:电场强弱不同。

②那么如何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呢?

教师启发:像速度、密度等寻找一个物理量来表示。

③如何来研究电场?

(学生思考)

教师启发引导:电场的本领是对场中的其他电荷具有作用力,这也是电场的最明显、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因此在研究电场的性质时,我们可以从静电力入手。(板书研究方法)

教师:对于像电场这样,看不见,摸不到,但又客观存在的物质,可以根据它表现出来的性质来研究它,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教师:还需要什么?

学生回答:电场及放入其中的电荷。

多媒体依次展示,教师简述:①“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中的试探电荷;②场源电荷。

师生共析对试探电荷的要求。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模拟实验的动画演示,并描述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多媒体动画模拟:①不同位置偏角不同;②增加试探电荷带电量偏角均增加。

学生回答:不同位置受力不同;同一位置试探电荷带电量增加,受力增大,但不同位置受力大小关系不变。

教师:下面我们再通过表格定量地来看一看:

将表格填完整,并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和规律,看你能否得出如何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多媒体展示表格,学生回答后依次填入:①F1、F2、F3及F1<F2<F3;②2F1、3F1、4F1、nF1等。

表一:(P1位置)

试探电荷 q 2q 3q 4q nq

静电力 F1 2F1 3F1 4F1 nF1

表二:(P2位置)

试探电荷 q 2q 3q 4q nq

静电力 F2 2F2 3F2 4F2 nF2

表三:(P3位置)

试探电荷 q 2q 3q 4q nq

静电力 F3 2F3 3F3 4F3 nF3

(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

(1)不同的`电荷,即使在电场中的同一点,所受静电力也不同,因而不能直接用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来表示电场的强弱;

(2)电场中同一点,比值F/q是恒定的,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无关;(同一张表格)

(3)在电场中不同位置比值F/q不同。(三张表格比较)

师生共同小结:比值由电荷q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与电荷q的电荷量大小无关,它才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

教师:在物理学中我们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并板书。

(三)电场强度

1、定义:

教师: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物理量是用比值法来定义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从它的定义,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N/C

教师介绍另一种单位并板书。

2、单位:N/C或V/m,1N/C=1V/m

教师结合板画:在电场中不同位置,同种电荷受力方向不同,说明场强是矢量还是标量?

学生(集体)回答:矢量

教师结合板画:电场中同一点放入正电荷和负电荷受力方向不同,如何确定场强的方向呢?

教师:在物理学中作出了这样的规定。(板书)

3、方向: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相同。

教师:按照这个规定,如果放入电场中的是负电荷呢?

学生回答:与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相反。

投影练习:

练习1(加深对场强的理解,探讨点电荷的场强大小与方向)

点电荷是最简单的场源电荷。设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与之相距为r的A点放一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为+q。

(1)试用所学的知识推导A点的场强的大小,并确定场强的方向;

(2)若所放试探电荷为-2q,结果如何?

(3)如果移走所放的试探电荷呢?

(请两位同学板演前两问后,共同完成第三问)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1、点电荷电场的场强大小与方向。(多媒体动画演示方向的确定方法)

辨析 和 的关系,强调 的适用条件。

练习2(探讨场强的叠加,巩固对场强的理解及公式的灵活运用,加强计算能力培养)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3、0×10-8C和Q2=-3、0×10-8C,它们相距0、1m,A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r相等,r=0、1m。求:

(1)电场中A点的场强;

(2)在A点放入电量q=-1×10-6C,求它受的电场力。

教师:题中场源电荷不止一个,如何来确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

学生:平行四边形定则

(请两位同学板演)

教师:根据场强的叠加原理对于一个比较大的不能看成点电荷的带电物体产生电场的场强如何确定?

学生思考后回答:无限等分成若干个点电荷。

教师:根据以上方法,同学们设想一下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或球壳)外部产生电场的场强,如何求解?

学生思考后回答:等效成电荷量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

三、小结(多媒体依次投影,并简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最基本的特征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具有力的作用。正是利用电场的这一特性,我们通过研究试探电荷的所受静电力特点,引入了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它是矢量,有方向。

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是电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的研究方法和定义方法也是物理学中比较常见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一、电场

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

二、电场强度

1、定义:E=F/q

2、单位:

3、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相同

三、点电荷的电场

1、推导:

2、大小:

3、方向:

四、电场强度的叠加

五、布置作业

教材P16-171、2、7

思考题:

完成课本P173,比较电场强度E=F/q与重力加速度g=G/m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六、教学反思

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之一,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还可进行适当启发引导。另外,探究时间很难控制,在内容处理上应做到详略得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对电场及练习题的处理,尽可能由学生完成。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场线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2.从简单的点电荷入手,通过想象画出点电荷的电场线,并用实验显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熟悉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3.通过观察各种电场线,认识静电场的电场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知道什么是匀强电场,掌握匀强电场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静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

难点:理解电场线的性质。

【教具】

感应起电机、计算机多媒体设备、CAI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荷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那就是电场。我们是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电场的强弱?

生:电场强度

(Flash显示)师:比如,在真空中有一正点电荷,电量为+Q。

师:如何把A点的场强形象地表示出来?

生:画箭头。

师:画箭头,这是常用的表示矢量的方法,即在A点画上一箭头,如果电场中还有另一点B,如何同时把B点的场强也表示出来呢?

师:B点的场强比A大,所以画一个长一点的箭头来表示。

师:电荷周围空间都存在场强,如何形象直观地把整个电场的情况表示出来?

如果仍用这种画箭头的方法结果会怎样呢?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这种表示方法好不好呢?

比较形象,但是场中布满箭头,杂乱而不清晰,而且还只能表示有限个点的场强。

师: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采用了方便、形象直观的描述整个电场的一种图示方法──电场线

二、新课教学

1.电场线

在电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使曲线上的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电场线。

电场线的形状可以用实验来模拟。把奎宁的针状结晶或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里,加上电场,微屑就按照场强的方向排列起来,显示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应该注意这个实验只是用来模拟电场线的分布情况,电场线不是电场里实际存在的线,而是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假象的线。

2.点电荷的电场线

师: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特点我们已经知道,请同学们根据电场线的定义想象一下,点电荷的电场线会是什么形状?并把你想象的形状画出来。

点电荷电场线的形状呈发散状。

其实电荷周围的空间都存在电场,电场线应该是空间立体分布的。同学们刚才想象的时候是否想到了这一点呢?下面我们来看点电荷电场线的空间立体分布图。

为了方便,我们平常画的.都是电场线的平面分布图,也就是它的一个截面图。

对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情况我们已经很清楚的认识并理解了,其它几种常见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怎样?

3.其它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1)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

(2)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

(3)点电荷与带电平板间的电场线。

请同学们观察各种电场的电场线,思考电场线有哪些性质?

首先观察电场线的方向。方向是从哪里指向哪里?是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或者从正电荷出发延伸到无穷远。或者从无穷远出发到负电荷终止。

这是电场线的一个性质。

4.电场线的性质

(1)静电场的电场线总是从正电荷(或者从无穷远)出发到负电荷终止(或者延伸到无穷远)。

师: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场强方向,还能表示什么?

生:表示大小。

师:是怎样表示大小的?

(我们知道,离电荷越近的地方,场强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离点电荷越近的地方电场线越密,在同一个电场线分布图上,电场线的疏密还可以大致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强越小)

(2)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 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强越小。

师:观察常见的几种电场线的分布,是否发现有电场线相交?(没有)。我们能否肯定,电场中任何两条电场线都一定不会相交。说明理由。

生:可以肯定。

我们可以肯定,电场中任何两条电场线都不会相交。根据电场线的定义,电场中某点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是该点的场强方向,如果两条电场线相交,则在交点处出现两个切线方向,即两个场强方向,这是不可能的。

(3)电场中任何两条电场线都不会相交

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电场用电场线表示出来,为我们研究电场带来了方便。

师:在电学中经常用到这样的一种特殊电场,它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这样的电场,叫匀强电场

5.匀强电场

请同学们想想: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应该是怎样分布的?并把它画出来。

(电场线的密疏表示大小,场强大小处处相同,即电场线的密疏处处相同。方向处处相同,电场线一定是平行直线)

所以匀强电场的电场线特点:距离相等的平行直线

通常情况下怎样获得匀强电场?

相距很近、互相正对的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块平行金属板中部区域的电场就是匀强电场。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场线的概念,知道电场线是为了方便、形象直观地描述整个电场而人为的画出来的一组假想曲线。我们从简单的点电荷入手,通过想象画出点电荷的电场线,并用油中的头发屑来显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通过观察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归纳出电场线的性质。并应用电场线的知识来认识匀强电场。

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所示为一条水平向右的电场线,由此能否确定三点的场强方向?(都为水平向右)能否判断A、B、C三点场强的大小?为什么?

备选问题

1.有同学认为,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这种认识对吗?

不对。电场线是为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是一致的,也是正电荷在该点受力产生加速度的方向。

电荷运动的轨迹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实际通过的路径,路径上每点的切线方向为粒子在该点的速度方向。因此,电场线与运动轨迹是两回事,不能认为电场线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注意电场线一般不是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在特殊情况下,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可以与电场线重合。这些特殊情况是

①电场线是直线;

②带电粒子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③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

2.一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示中的虚线所示,则(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

C.粒子的速度不断减小

教学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隶属高中物理新教材第十三章第九节,大纲要求学生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方向的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问题是物理电学中的重点、难点,它涉及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能量转化,运动合成与分解等诸多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处理力电综合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以该问题为基础设计出的力电综合问题历来是高考中的热点。

学生情况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力学和电场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了分析有关电场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共同的探讨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静电力、电场强度等概念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

2、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只受电场力,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

3、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规律

难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及应用。

教法学法:

1、类比必修2中学过的平抛运动的规律得出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的规律

2、让学生学习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3. 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属于派生性的知识主要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电脑课件模拟带电粒子运动,使微观粒子运动的过程宏观化;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和类比方法的应用,点拨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亲身参与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实现,以达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体会成功的目的。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机通过控制平台可以将相关教学资源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分析总结得出带电粒子的加速运动规律,进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带电粒子的加速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析粒子被加速,分析得出用动能定理解题简便,再讲解例题1深入探究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

2、带电粒子的偏转

通过练习3让学生类比学过的平抛运动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再讲解例题2恰当点拨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从而突破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的主动探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一、带电粒子的加速

1、动力学观点

2、能量观点

二、带电粒子的偏转——类平抛运动

1、垂直电场方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行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跟重物在重力场中的运动相似(有时像自由落体运动,有时像抛体运动,依初速度是否为0而定),但有区别.

THE END
0.高中物理丨40张动图带你直观理解高中物理最难的“电磁场”电磁场和电流是高二也是整个高中最难的知识点,很多同学对场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今天这40个动图,教你直观的体会什么是电磁场。 这么好的资料一定要分享出去哦! - 静电场 - 静电屏蔽 研究电荷分布 库仑扭秤实验 模拟电场线 测量等势线 探究电容大小的影响因素 氢原子模型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往复运动(一) 带电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59632Bd;5272::6;0jznn
1.4.2电磁场与电磁波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4.2电磁场与电磁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2、电磁场与电磁波 课标定位 1.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在物理发展史上的物理意义。 2.认识电磁场的物质性,通过电磁波体会电磁场的物理性质。 3.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电磁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9671>6655:35;92269147xjvo
2.电磁场理论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知识点电磁场问题在高中物理中,电磁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电磁场是由电荷在空间中产生的作用力而形成的一种理论模型。 它描述了带电粒子周围的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是电磁学的基础。 本文将从电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的特性、电流产生的磁场、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电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场是指空间中jvzquC41yy}/5?5fqey/pny1fqi02>6744755>3jvor
3.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习题及答案.docx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典型例题.docx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做题速度翻倍).docx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知识难点讲解汇总情况(带问题详解).docx 高中物理磁场知识点精讲精练典型题专训.docx 高中物理第八章第二节练习.docx 高中物理第八章第三节练习.docx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练习题.docx 高中物理电磁场和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51692:4:22924>5972663::0ujzn
4.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8 一、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不仅电荷能产生电场,变化的磁场亦能产生电场; 2、不仅电流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亦能产生磁场; 二、对麦氏理论的理解 1、稳恒的电场周围没有磁场; 2、稳恒的磁场周围没有电场 3、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恒的磁场; jvzquC41yy}/qq6220ipo8|wnk557B>4:54ivvq
5.高中物理与电子信息类的联系高中物理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电磁学知识,了解了一些物理概念,例如电场和磁场的概念,电子的运动,串并联电路的简单求解方法等等,这些都是进一步学习研究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在大学学习电子信息专业时,通常会学到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等等课程,这些都需要以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只有高中三年学好了物理课程,进入大学进一步学习电子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znkn{oyns1i|nxnu|1427:2;48;3>527mvon
6.高中物理《磁场磁感线》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磁场磁感线》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物理《磁场磁感线》教案 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 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xwun142793;593;:13Ad39;886;3jvor
7.高中物理电磁场压轴精炼14道(附答案解析)收好!而今天我将这份高中物理电磁场压轴精炼14道(附答案解析)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多去看一看。 完整文档,请至文末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828<16h62;9>26A>60jznn
8.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高中物理人教版3-2电磁感应《划时代的发现》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党宏 教学设计说明 设计思想:对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这节课的设计思想是:运用科学史情景的探究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到历史上探究的事件中去,借鉴历史的发现过程,采用引导和讨论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知识和认知背景,“经历jvzq<84yyy4ycniw{wt/ew4ufpgb1jhqoouocyu1euoug8fdnqm0ekqqi1gcnxl1edrpi7rdnqmCtx|ug0jpAkqqikj>4l>2:3<69?;69g6d2:<886h5:nf922<1
9.我院学子在第十四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与交流活动2023年7月28日至30日,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论坛暨第十四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与交流活动在陕西理工大学举行。通过层层选拔,我院共派出4名同学参加了教学技能展示活动,8组同学参加了自制教具展示活动,9名(组)同学参加了论文展示活动。胡象岭、孟祥省等多位老师对参赛选手进行了指导、jvzquC41rjtklx0shtv0niw0et0kwkq137228<8:84ivv